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2-12-07 03:12:00
导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久前,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更好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一、倡导各尽其能,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创造活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影响我国社会创造活力的因素还在相当范围内、相当程度地存在着,抑制了群众的积极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决改变一切妨碍人的创造活力的思想观念,坚决革除一切束缚人的创造活力的体制弊端,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各尽其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首先,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的作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要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制度为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便利、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鼓励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其次,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主动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对他们的创业精神给予充分鼓励、创造愿望给予切实尊重、创造活动给予真正支持,进一步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他们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再次,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是不断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前提。我们要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和营造这样一种观念和氛围: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最后,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便在全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这既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要在党内营造更加平等、更加宽松、更加活跃的气氛,鼓励每个党员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探索新思路,允许提出不同意见。通过完善党内制度,充分调动全党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党员都富于创造精神,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工作和活动,成为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带头人。
二、保证各得其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全体人民各得其所,能够充分享有正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社会结构日益丰富复杂,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数量增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态势。要使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成员和谐共处,就需要努力形成“各得其所”的局面,开辟不同社会阶层成员合理流动的渠道,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找到自己应有的、恰当的位置,享有可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权利与利益。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努力促进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形成各得其所局面的题中应有之义。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但也要防止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在财富的分配和占有方面不可能是无差别的,不能搞平均主义。但是,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使低收入和一般收入的社会阶层、群体的生活水平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保持一种大体同步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弱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阻力,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重视对新兴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实现各得其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要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我国把“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写入新修改的国家大法,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为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复杂的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实现各得其所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实现经济发展中的高效率,这是“各得其所”;高度重视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切实把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照顾好,尤其是通过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扶贫开发等措施,努力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也是“各得其所”。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曾指出,对于贫富差距,“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来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注重效率的前提下,把公平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实现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创造活力、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也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疏导、协调、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体制机制,是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当代中国,随着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新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的出现,使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会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要抓紧建立健全和谐相处的体制和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必须建立在对利益关系的科学、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认识到,在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社会各阶层尽管在具体利益和要求上不尽相同,但根本利益和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各种具体利益的矛盾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节。要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必须以一系列的体制机制为依托。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分析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等,是我们正确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如果漠视问题,掩盖矛盾,就会积小患为大害,最终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确保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要求得到保护和满足。如果这一机制不建立或者不健全,社会群体就会以其他的方式来表达其利益诉求,其结果就可能演化为激烈对抗,这是我们应该着力避免的。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各方面群众的畅通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畅通渠道,建立健全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等。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格局意味着我们的管理理念在更新、管理方式在创新、服务领域在拓宽,意味着我们对于各种社会管理资源进行全新的整合,意味着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将在社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体制设计、机制创新、制度安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新的变化,切实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依靠这一优势,我们党有效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凝聚在党的周围,使党成为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挥这一政治优势。要在全党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图虚名、不谋私利,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要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善于化解情绪,解决矛盾,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 上一篇:改革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
- 下一篇: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