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时间:2022-12-07 02:33:00

导语: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普遍方法。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宝贵经验和借鉴国际发展理论研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的基本问题作出了正确回答,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

为谁发展?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正是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是非科学的,因为它“见物不见人”,遮蔽或偏离了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是人之能力不断增强、人之自由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人的个性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全面的过程。

然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既不是西方人道主义所说的抽象的人,也不是一些西方发展理论所服务的少数资本所有者,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对“为谁发展”的这样一种界定,是唯物史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马克思说,未来的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宣告:在新的社会阶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根据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曾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07—10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可见,马克思不仅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社会理想,而且认为它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自身的核心内容,创造性地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现实实践和理想目标的统一。

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这样的理想目标还有相当漫长的路程。但是科学发展观明确告诫我们:我们从事发展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可偏离这个远大目标,都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条件。在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离开了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了最广大人民的现实发展,在未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在“怎样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高屋建瓴、统筹全局,提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上说,首先,坚持全面发展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化(即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就表现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是在辩证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对发展作出的新的科学概括。

其次,坚持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选集》第1卷第320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这就告诉我们:一方面,不能把发展过程中的所有矛盾平均看待,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另一方面,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制约作用。非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则会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唯物辩证法强调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大量的社会矛盾,但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我们又必须在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抓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如果我们不是这样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位置就要发生变化。一旦出现这种局面,不仅其他方面的工作上不去,经济建设这个原本处于中心位置的工作也必然会受到干扰、拖累甚至破坏。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强调全面发展,为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各种非主要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首先,坚持协调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所谓发展,绝不是单一方面的孤立运动,而是相互联系的事物整体前进的过程。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层次不同的系统,而结构则是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方式,它表现为各个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排列秩序和作用方式,等等。结构合理、各种比例关系协调,系统就能有效发挥其功能,实现健康发展;结构不合理、比例关系失调,就会导致系统功能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一个大系统。只有对各种重大比例关系进行不断调整,才能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经济和社会结构不协调和某些比例关系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尤为突出,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而要使社会结构得到优化,各种比例关系趋于合理,就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对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发展的协调,从而使整个社会系统的结构趋于合理,整体功能得到优化,稳步实现全局的发展目标。

其次,坚持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思想。唯物辩证法认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发展是由不平衡到平衡,然后打破平衡再达到新的平衡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之资源分布和历史文化的差别,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这种不平衡如果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加以合理利用,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然而严重的不平衡、失去控制的不平衡、超过社会承受力的不平衡,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后果。因此,必须对这种不平衡加以调节和控制。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坚持“五个统筹”。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无疑借鉴了当代世界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成果,但是它更直接的思想来源则是唯物史观中蕴含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一,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构成要素,三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互相适应是一个自然规律。要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就必须“使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增长相一致,甚至使生产的发展超过人口的增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第267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这里明确提出了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增长相协调的思想。

第二,唯物史观认为,不能离开自然界孤立地把劳动说成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结合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这实质上已经把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作为人类生存和物质生产的先决条件提了出来,为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根据这种情况,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要“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同上书,第384页)同时,他还主张对人类生产行为所产生的这种较远的自然和社会影响进行“控制和调节”。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为研究和把握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忠实继承和创造性运用。

“靠谁发展”与“为谁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仅阐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指出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依靠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唯物史观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当然,唯物史观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就其现实性而言,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选集》第3卷第103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通过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促发展。唯物史观还分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机制,指出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历史运动合力的结果,而历史运动的合力之所以能够推动历史进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其与进行历史活动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利益和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这就是说,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作为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历史进步的中国共产党人,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上分析表明,科学发展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认识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产物。一方面,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它对继续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又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