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政党制度建设的认识误区
时间:2022-12-06 04:43:00
导语:走出政党制度建设的认识误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继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14号文件)之后,又一个关于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在继承14号文件精神、与之相衔接的基础上,总结了15年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同时,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解决了多党合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理论概括;着眼于为今后15年我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完善。《意见》是执政党、参政党及无党派人士共同意愿和智慧的结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大家普遍认为,《意见》的制定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政党制度建设迈上一个新高度,开启了新时期多党合作事业的又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一些同志也流露出一些担心,即担心执政党的一些干部包括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对《意见》的学习不够重视,贯彻落实缺乏热情,担心《意见》的学习贯彻在一些单位形成派的“一头热”,或在一些地方形成仅在中共统战部门和派等统战圈内的“自拉自唱”,形不成执政党各部门贯彻《意见》的“合力”及全社会的“大合唱”。这种担心,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多党合作事业的与时俱进,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发展,《意见》的贯彻落实,要靠中共与各派及无党派人士的共同努力。而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起着领导和主导作用。如果中共的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意见》缺乏深刻理解,甚至存在种种认识误区,必然会影响《意见》贯彻落实的力度。
14号文件颁布以来,多党合作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不必讳言,也存在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首先是中央、地方和基层工作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上热、中温、下凉”。中央对政党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召开和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超过180次,仅2004年高层协商就有8次,其中,同志亲自主持参加的就有7次。效果很好,派和无党派人士都很满意,也深感参政党责任的重大和提高参政能力的紧迫性。省一级做得也比较好。但越往下,虽然有些地方和单位做得不错,但总体上看,重视的程度是层层递减。其次是地区工作的不平衡,各地的工作状况往往受当地党政领导干部对多党合作重视程度的影响,工作状况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或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还带有相当的“人治”色彩。再次,是工作内容进展上的不平衡。如,有些地方,参政议政工作开展较好,而民主监督工作相对薄弱。这种不平衡状况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化水平还不够高,在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大。二是执政党干部队伍新老交替较快,一些干部对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不大了解,不大重视,不大会做,甚至存在种种认识误区。针对上述情况,这次中央制定的《意见》,突出了制度建设的主题,着力推进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但是,制度要靠人来执行,对我国政党制度建设认识深浅不同的人,贯彻落实《意见》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力度肯定不同。因此,贯彻落实《意见》,除需要对文件精神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外,尤其要抓好执政党党员干部的学习,使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文件精神上来,走出种种认识误区,提高自觉加强政党制度建设能力。
一是克服“作用下降论”
一些党员干部认为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需要凝聚力量,争取人心,统一战线确实是个法宝;建国初期,共产党内缺少治国理政的经验和知识,派人才荟萃,多党合作确实重要;现在,我们是执政半个多世纪、拥有6800多万党员的大党老党,共产党内人才济济,多党合作的作用下降了,统一战线也不那么重要了。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实践证明,统一战线不仅是夺取革命胜利的法宝,而且也是执政兴国的法宝,作为统一战线重要载体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作用不仅不会随着共产党执政时间的推移而削弱,而且它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二是克服“与己无关论”
有些党员干部包括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委成员,认为学习贯彻《意见》是统战部门的事,是派的事,与己无关。这也是一个认识误区。坚持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意见》的制定颁布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落实《意见》,也绝不只是中共各级统战部门和各派的事,需要执政党、参政党及无党派人士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执政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努力。首先各级党委要带头学习《意见》,担负起组织领导贯彻实施《意见》的责任。《意见》专门规定了“党委要把多党合作和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多党合作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和派工作中的问题;要把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政策教育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并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计划”。要求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志要带头做派工作,党委宣传部门和主要新闻媒体,要把宣传我国政党制度列入年度计划,加大宣传力度,组织部门要研究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并规定了有派的基层单位的中共党组织加强派工作的任务。总之,首先执政党党内要形成党委领导,各部门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创造性贯彻落实《意见》的合力,党员人人关心我国政党制度建设,自觉提高多党合作能力,才能使《意见》精神落到实处。
三是克服“恩赐论”
有些党员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特别是对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及照顾同盟者的利益,看作一种恩赐,与非中共干部相处,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对派内部事务指手画脚,甚至包办代替,这是非常错误的,是早就批判过的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倾向,而且带有官本位的封建朽味。如前所述,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在需要,是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是加强我国政权建设的客观需要,绝非什么“恩赐”。《意见》特别指出非中共干部“是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员与非中共人士,“要坚持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真诚合作,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的联盟”,“要保证党外干部对其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还要保证他们的“知情权”。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的执政方式高度,提出“中国共产党对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要靠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要善于通过广泛的协商和讨论,使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成为各派的共识”。强调要支持派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事务,强调要照顾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利益和物质利益,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关心照顾。党委负责人要同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交知心朋友。执政50多年来,派的成员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统一战线成员,又是统战工作者,还担负着凝聚本党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工作。共产党人确实要认真落实上述《意见》要求,与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进行亲密友党的真诚合作。
四是克服“自找麻烦论”
有的党员把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特别是派对共产党的政治监督,看成是自找麻烦。民主监督绝不是多此一举,更不是自找麻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也绝不是摆设或权宜之计。这种政治监督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是执政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的需要。这是按规律办事,政治学的重要公理就是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这是防止公共权力异化变质,使执政党跳出历代统治者掌权后,因腐化堕落而导致人亡政息周期律的需要。《意见》在共产党要自觉接受监督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化规定,我们要认真落实这些规定。要为派进行政治监督提供条件,为他们提意见、批评和建议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制度保证。现在有些人不大敢讲诤言,不愿发表不同意见,这与我们执政党有些领导干部不愿意听真话,害怕听反对意见有关。、都讲过“唱对台戏”的问题,这种“对台戏”是社会主义的补台戏,不是拆台戏。能听到各种不同意见,我们作决策才会更正确,考虑问题才会更周全。讲,不仅要认真听,而且要主动寻找和创造条件恳请人家发表不同意见。记者问三峡工程总指挥,“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老总回答“反对派的贡献最大”,就是这个道理。
五是克服“高枕无忧论”
我国政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不是像有些人想象得那样,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是我国政党制度本身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意见》总结了新形势下多党合作的一些成功经验,但有些问题还在探索中,当前还拿不出成熟的办法,所以没有写入《意见》。二是时代不断前进,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我国政党制度也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与时俱进。我国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热情的不断提高,对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派的参政能力、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包容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政党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也要大胆创新,不断发展。发展和完善是最好的坚持。三是现在西方多党制在世界呈扩展势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政策不会改变,首当其冲的就是妄图以西方多党制取代我国的政党制度,然后培植反对派,实施“颜色革命”,采用和平手段改变我国政权性质,对此,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认真落实《意见》精神,切实把我国政党制度坚持好、维护好、发展好,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责任。
- 上一篇:始终牢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