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时间:2022-12-06 03:06:00

导语: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当前党政领导干部关注的重大思想现实问题

何卓文在2004年第2期《科学社会主义》撰文说,2003年第4季度,一份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66.4%的干部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变化不大”,应当加以改变;21.6%的干部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不协调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两个百分比加到一起,比例高达88%,表明加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已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

文章说,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西方政治制度中也包含有很多科学合理的成分。西方政治文明成果,如程度完备的选举制度、制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司法独立的法治原则等,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经验的总结,也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财富,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顺应时展潮流,坚定不移地朝着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走出一条能够给最大多数中国人民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发展之路。

文章认为,改革选举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对干部的授权问题,即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各项选举制度,使选举真正成为人民授权、委托、制约和监督国家公职人员的有效途径。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国家都宣布“主权在民”,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由于国家的管理从来都是少数人管理,不可能人人都去从事国家管理。于是,就必须通过选举,把属于全体人民的国家权力委托给人民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国家代表机关去直接行使,或委托给人民选出的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分别行使。从这个意义上讲,选举是人民进行权力委托的行为,是体现主权在民原则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正因为这样,选举才常被人们视为民主政治的基础和核心。而现代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又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选举首先必须是自由的选举,即必须保障选举人的自由意志,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二是选举必须是选择行为,即选举人在两个以上候选人中选择一个,只有一个候选人的选举,只是推举或拥戴行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举。三是选举必须允许竞争,只有竞争式的选举才能实现选民与候选人以及候选人之间的信息互动和信息对称,让候选人了解选民的利益要求,也让选民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承诺,从而达到择优的目的。

但是,我国的选举制度很不完善。特别是在实践中,形式上选举、实质上指定的现象比比皆是,其结果必然是:一个地区的领导人主要不是对本地区的人民负责,而是对决定他职务任免的上级领导负责。这些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腐败之风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不是党中央的反腐决心和力度不大,也不是人民群众不支持,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我国现行各项选举制度中存在着种种弊端,未能真正体现出“主权在民”的原则,因而未能充分发挥对少数管理者的制约、支配和控制作用。所以,加大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力度势在必行。

一是扩大直接选举范围。二是完善各项选举制度。竞选制度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它是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就能避免资本主义国家竞选中的各种弊端,从而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说,一般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曾经有过几种突破口的选择意向。一是机构改革。但由于机构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力相对较小,难由此把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加之现行体制结构下人们不能有效制约政府设置机构、增加人员,因而机构改革难以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二是党政分开。党政怎样分开?分到什么程度?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党政分开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不清楚。尤其是从可操作层面看,党政分开至少在目前还难以做到。十几年的改革过去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三是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应该从哪一方面的改革入手?难以确定。四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但是,村委会不是一级政权组织,村级民主选举并不必然引起整个政治体制的连锁反应,对全国的民主化建设推动的力度不可能太大。而且农村不是政治经济中心,相对于城市而言要落后得多,依靠基层农村通过“村官”的“海选”来促进城市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不切实际的。更何况,由于没有法制性保障,这样的“海选”很难说不会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五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目前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所涉及的还主要是“选拔类”或“非选拔类”的干部,而没有涉及及更重要、更根本的“选举类”干部,主要是基层干部而非高级干部;所采取的民选、民推和公示等措施,还只是少数人实行的“任命制”的参考。

文章提出,发展党内民主,最根本的是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是建立和健全有关制度,确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包括知情权、监督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党的政策的参与讨论权和参与决定权等。二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调整和理顺党代表大会与党的各种委员会之间的权力授受关系,对“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进行合理划分,使其相互独立,各司其职,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三是一方面依法调整和规范党政关系,实现党对国家的“依法领导”;另一方面理顺党和法的关系,使之严格纳入法治轨道,即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又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四是破陈规立新章,铲除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影响,如家长制或变相家长制以及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如果党内民主能够在这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后续的改革推进起来就会顺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