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

时间:2022-12-06 03:03:00

导语:深化改革 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化改革 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改进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干部素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有力地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要求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套的公共行政体制

一、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职责明确、结构优化、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体制。

所谓公共行政体制,即执行公共意志,行使公共权力,制定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物,生产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满足公共需求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在我国,促进公共行政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最基本动因,是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一,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职能,集中精力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优质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第二,市场经济是多元主体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各级政府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经济主体和社会主体,同时又要依法维护经济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第三,市场经济是公开透明的经济,同时也是高效运行的经济。它要求政府管理不仅要公开透明,而且必须建立合理分权的管理体制,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第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只有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政府管理的各种需求,也才能维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公共行政体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构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我们所要建设的民主政治,就是要代表公民利益,反映公民意愿。在我国,公民的利益和意志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的。我国各级政府是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扮演着执行公共意志、维护公共利益、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只有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才能准确地执行国家所集中代表的公共意志,有效地贯彻落实国家所制定的公共政策,正确运用公共权力,认真履行公共职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必然不断提高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历史显示,当人均GDP由1000美元迈向3000美元时,城镇化、社会结构现代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保障普及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社会公共需求大幅度上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优质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只有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才能使各级政府履行好自己的公共职责,真正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同时建立自上而下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正确处理政企、政事、政社关系。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政企、政事、政社职能分开,切实扩大并依法保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自主权。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要在继续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要求,明确中央和地方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管理责权,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权体制。要根据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划分,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金融、投资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分工和职责。

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要积极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按照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积极推进城镇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创新城镇行政管理模式。要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健全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继续深化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是一级体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是二级体制。二级体制改革必须与一级体制改革协调配套,否则,干部人事体制改革就可能失去正确方向,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应将激励竞争机制进一步引入到干部人事管理中,不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公共行政体制要求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各地方、各部门必须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通知》的规定,对有关行政许可条件、程序、期限的规定以及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进行认真清理,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和对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并从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以确保《行政许可法》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

改革和完善行政监督体制。为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公正、有效运行,防止和克服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贪污腐化和不作为等消极腐败现象,必须不断改进行政监督体系,改革审计体制和司法体制,加强行政监督的法制建设,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并将监督部门置于被监督之下,防止和克服行政监督系统的失控和低效现象,切实提高行政监督系统的效能。

三、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对策

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行政体制建设的步伐,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对策研究。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既能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又能开阔眼界,拓宽思路,防止狭隘性和片面性。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研究行政体制改革理论,认真总结我国20多年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比较研究国外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为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研究制定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民主政治相配套的公共行政体制,必须经过较长的历史过程。研究制定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既可以明确行政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总体规划,使改革始终不渝地朝着这一目标稳步推进,又可以明确行政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最终实现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较大。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能够使行政体制改革更加贴近本地的实际,带来更好的改革效果。

加强行政法制,依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国务院于2004年3月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为此,必须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修改和完善《国务院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依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实现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编制的法定化。以此为基础规范政府行为,使各级政府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和依照法定程序行政,坚决克服法外用权、随意行政和行政不作为等违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