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忠实履行新使命的实践中
时间:2022-11-15 02:11:00
导语: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忠实履行新使命的实践中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忠实履行新使命的实践中
发展,一个当代中国叫得最响亮的关键词。从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新飞跃。军委胡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兴军之策、强军之道。从我旅“一般部队”这个实际出发,明确发展思路,选准工作的突破口,提高基层全面建设水平,实现部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清科学发展观对军队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贯彻落实到忠实履行新使命的各项工作中,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部队建设和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发展。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认识的升华,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改革发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人类社会经过无数惨痛教训而作出的理性选择,正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发展必须拥有科学的发展观,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单纯就经济抓经济的观念已经落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有一席之地。必须善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系,充分发挥科技的带动作用和文化的支撑作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时代所淘汰;以高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和清洁生产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趋势。我国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结合中国的实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就是要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包括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克服单一发展、片面发展的思想,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解决这个本质问题,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这个新思路是什么?从大的方面来看,就是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同时,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发展的新思路。
(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有效履行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军事实践,指导我军履行神圣使命,既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军不断创新发展、成长壮大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也为我们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特点规律、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开启了认知之门。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全局,面向未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乘势而上,少走弯路,促进部队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整体提高,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中国需要发展,中国正在发展,中国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人民的意志、也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根本任务。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体验中,也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这道理那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变化那变化,发展才会有变化。
据专家测算,如果美国年增长率为3%,中国年增长率为8%,那么中国需要6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当;如果美国年增长率为4%,中国年增长率为7%,那么中国需要11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当。进入05年5月份以来,媒体连续报道了好几条与中国海洋主权有关的消息:在南海方面,5月11日,越南国防部长范文茶表示,越南将准许外国人参加南沙群岛旅游。范文茶出面辩称,南沙群岛是越南领土,越南组织南沙旅游没有什么不妥。此前,4月19日,经过越南当局的谋划,越南海军附属的“海清”旅行社组织了包括40名特邀官员在内的130多名游客,首次到南沙群岛旅游。越南当局还表示今后将定期组织同类的旅行团。此事遭到中国的强烈抗议,中国向越南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4月16日指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越南的做法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越南这是蓄意在南沙搞“主权造势”,包藏着重要的政治企图,想通过把南沙群岛旅游开发成国际旅游线路,慢慢让国际社会认可这些岛屿为越南所有。在东海方面,日本海上保安厅发言人5月9日将一艘中国渔船驶入距离钓鱼岛西北部20公里处海域的行为称为“非法进入日本水域”。两天前,中国的海洋调查船“奋斗7号”到钓鱼岛海域进行海洋调查,日方竟派出巡逻船警告,要“奋斗7号”离开“日本领海”;中国调查船未予理睬,日方的巡逻船就一直跟踪监视。当天,日本政府还就此向中国驻日使馆提出“抗议”。联合国牵头搞了一次从黄海到南海的科考活动,参加活动的一位美国科学家对东海和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惊叹不已,惊呼这一海域为“第二个海湾”。此后,东海、南海的不少周边国家都陆续提出主权要求,尤其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甚至开始出兵抢占南沙群岛的岛屿。现在,在本应由中国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中,被掠夺最多的海洋资源也是石油和天然气。在南海海域,周边国家已经打了500多口油气井,其中在中国传统海疆内的就有200多口。现在,南海海域的石油年开采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吨,但其中中国参与开采的极少。
发展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所谓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长期以来经济建设经验教训。吸取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前年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我们始终明确人是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人在主导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响亮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在马克思看来,能否承认人的主体地位,是新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无产阶级政党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我军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人民是靠山,广大官兵是军队的主人和基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发挥官兵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官兵以主人翁的姿态,把部队当家来爱,当家来管,当家来建。在过去战争年代,这个道理容易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但在和平时期,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主体地位问题往往不易引起注意,因而也变得更为突出。当前,军队各级能够按照《政治工作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要求,坚持"基层第一,士兵至上",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极大地推动了部队的教育训练,促进了军事斗争准备水平的提高。但是也要看到,在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上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极少数干部搞"以罚代管"、"以管代教",打骂体罚士兵时有发生;基层官兵工作要求高、压力大、责任重、精神高度紧张,有些正常休息不能得到保证,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得不到尊重;个别领导或机关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搞虚假政绩,欺上瞒下,把基层官兵当道具使,上导下演;在官兵提职晋级、立功受奖、入党入学、转改士官等敏感问题上,还存在着风气不正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单位、个别领导身上,但已严重影响了官兵关系,造成了基层官兵情绪波动、思想不稳、心情郁闷,有的甚至酿成事故和案件。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尊重官兵,特别是尊重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作为一条重要原则确立起来。同志指出:"决定的因素是人,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昂士气和掌握现代军事技术的人。"我们部队都说是藏龙卧虎,基层官兵有着无穷智慧,能够创造奇迹的思想。现在有一种认识,认为基层官兵文化水平不高,素质普遍比较低,难以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更谈不上创造性。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认识。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唯物史观,校正思想方法,就会发现广大官兵的智慧和力量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只要把他们的创造精神激活和调动起来,我军的打赢能力就会极大提高。我军历史经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我军历史上的杀敌立功运动、团结互助运动、新式整军运动、大比武等都是从基层部队发起的。广大官兵不仅是现代战斗力的创造主体,而且是为增长战斗力提供制度机制保证的直接承担者;不仅是探索军队建设规律的认识主体,而且是现代军事理论的直接实践者;不仅是军营建设的价值主体,而且是部队全面发展进步的直接推动者,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时代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人的因素就越重要,官兵的动力作用就越强大。可以说,只要广大官兵的主体作用能得到发挥,当代中国军队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政策和法规的、现实和潜在的积极因素就能竞相迸发,一切有利于战斗力提升的源泉就能涌流,整个军队建设就能蒸蒸日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强调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要求,也是人民利益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只有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观起源于木桶理论:一个木桶容量不是决定它最长的板块,而是决定在它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部队落实全面发展观就是克服我们的短板,以提高战斗力标准,提高军队建设的整体效益。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在人数上与多国部队不相上下,武器装备也不可谓不先进,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但由于其指挥官未能很好的掌握现代战争,决策水平低,缺少谋略,采取消极的固守防御、以拖待变得错误战略,加之士兵素质低下,不能正确发挥手中武器效能;相反,参战的美军军官几乎全是大学毕业生,其中40%是硕士生;直接操纵爱国者导弹的人员,三分之一是技术专家。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中人的决定因素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它不仅表现为人的勇敢精神,而且还表现在人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和程度。这一点从我军建设的角度看,正是我们的短板。仅从学历看,目前,发达国家军官已经普遍高学历化,美国现役军官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100%,其中博士、硕士占40%。俄罗斯军官98%受过高等教育,指挥军官全部是本科毕业。就连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军官的本科学历也达到了98%。我军71、8%的军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39、6%,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4、4%。再就是纠正那些违背战斗力标准的认识和现象。比如,把“安全标准”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把“保安全”放在第一位,,认为“年尾出事故,一年白干;年头出事故,白干一年”,有的离开战斗力标准,热衷于在“一亩三分地”里搞自我服务、自我循环、自我评价,工作还没干,一大堆成功经验已经写出来了。一些部门和单位,只顾眼前,急功近利,讲“速效”,打“短平快”,今天一个“大思路”,明天一个“大手笔”,注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建设;另一方面,却对扎扎实实打基础、抓基层、搞训练等费时费力而见效慢的工作不热心。在一些部门和单位,寅吃卯粮,杀鸡取卵,只图任内“脸上有光”,不管任后“倒台塌方”,往往造成“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的后遗症。开了许多可开可不开的会,搞了许多可搞可不搞的活动,上了许多可上可不上的项目,抓了许多可抓可不抓的评比,影响了战斗力的提高。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主席在论述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必须下功夫解决军队内部存在的某些结构失调,关系不顺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整体效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的是坚持整体推进、整体提高。协调就是配合的适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国有960万km陆地面积和300多万km的蓝色国土,境内地形复杂,既有崇山峻岭,又有一马平川;既有无垠的沙漠,又有浩瀚的林海;既有复杂的江南水系,也有塞外的黄土高原。如此广阔的国土,没有一定数量的军队难以维持国土安全。我军的武器装备虽然经几十年的发展,已今非昔比,但是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大部分还处于机械半机械化状态。我们之所以保持较大规模的军队,与我军装备水平不高有关。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通过精简数量,提高质量,吸纳高科技成果,优化军队功能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比如,信息条件下,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可以担负过去庞大部队才能完成的任务。美军正在试验的未来部队的作战能力,一个数字化旅可以超过现在的一个师甚至一个军,这使军队规模压缩成为必然。1991年美军总兵力200余万人,现在降为143万人;俄军组建之初为280万人,现在其总兵力已降至121万人。英军总兵力从1991年得30万降至现在的20万。再比如在人员结构上,发达国家还普遍按照官少兵多的原则,努力优化官兵比例。美军比例为1:5.3,日军官兵比为1:5.5,英军官兵比为1:5.6,印度官兵比为1:8,法军官兵比更是达到了1:11.3而我军只有1:2.45。虽然我军几经调整,但改变不大。那副指导员来说,设了撤,撤了设,司务长也是。目前军队中的专业已达3000多种,导致战勤比例发生变化。二战中美军战勤比例为66:34,而越战后期达51:49,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几乎每个战斗人员就有4~5名战斗保障人员。美国国防部认为让一名士兵去做饭是对兵员的极大浪费。我军得很多比例都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的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比如,抓住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不顾此失彼,不搞“单打一”;承认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但不能搞两极分化,形成两个极端;坚持两手抓、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整体发展,但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强调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本届班子又快又好地发展,又要重视国家的持续发展、子孙后代的发展,在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上为可持续发展留有后劲,绝不能吃子孙的饭、断子孙的粮。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解决当前和长远的发展问题,创新是推动部队建设的强劲动力。技术决定战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部队的产品不同于工厂,我们产出来的是战斗力。冷兵器时代,都是大刀长矛,排兵布阵,人挤在一起厮杀,现代战争,又与几十年前不同,拼刺刀现象也不见了。在军事理论上的创新也可为部队建设提供强大的牵引力,历史上成名的将帅,都有独特的建军理念,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之所以能西破强楚,打入国都郢(湖北江陵)与齐国,晋国并驾齐驱,显名诸侯,得意于其雄劲之师。而其军队之所以强大,在于《孙子兵法》指导其军队建设。自古以来东方重战术,西方重技术,我们建军技战术并举,才能推动部队更快得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又快又好的平稳发展,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三、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有效履行使命做贡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有各级的职责,各级有各级的要求。作为我们战士来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也负有重大的责任。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从当前的实际看,尤其要在强化以下“四种意识”上下功夫。
(一)强化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参与连队建设的能动性创造性。
所谓主体意识,就是自主、自强的主人翁意识。战士作为基层建设的主体,在部队的各项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全面建设要想不断发展进步,军事斗争准备要准备得扎实有效,离不开我们每名同志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们战士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参与连队建设的能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大家自觉坚持“以连为家,爱连如家,建连像家”,推动了部队全面建设的发展。大家要进一步强化主人翁意识,不断发挥参与连队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前,尤其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尽义务与发挥聪明才智的关系。当前,少数同志在工作中,不是主动地去干工作,而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对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不是想方设法地完成,而是满足于一般性去应付。连队是个家,建设靠大家。单靠连长、指导员带着几个干部,建设不好,也建设不了。俗话说,没有土壤,泰山不能就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就其深。这里所说是土壤、细流放到连队就是我们每名战士。因此,每名同志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尽好职责的同时,还要积极为连队建设开动脑筋、献技献策,为部队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好个人的聪明才智。二要处理好个人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俗话说:大河涨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单位的整体发展会带动个人的成长进步,同时个人的成长进步又会促进单位的整体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作为战士,我们要自觉把个人的发展融于单位的整体发展之中,自觉以连队的发展方向为方向,紧紧围绕在连队党支部周围,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努力工作,实现个人与整体的同步发展。三要处理好行使民主权利与服从领导的关系。当前,广大战士的民主和法制意识越来越强,对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越来越重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作为组织来讲,要尊重和维护好大家的民主权利,保障好每个同志的休假权、休息权、隐私权、工资津贴支配权。但也要看到,部队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武装集团,它的民主是有领导的民主,一切民主活动都要有利于增强团结,加强纪律,改善领导,统一指挥,提高战斗力。如果只讲民主,不要集中,都要按个人的想法来,甚至不服从命令,不尊重领导,不遵守纪律,就会走到极端民主化的邪路上去。四要处理好实现个人愿望与牺牲奉献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最大限度地满足官兵实现个人的愿望。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军旅生涯中,每名同志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都有不同的个人愿望。新兵时,可能你想学驾驶,但你却当了名炊事员;满两年了,一心想着退伍,可你却被选为了士官;部队执行演习任务,可能你想留守,但连队规定你必须参加,等等。面对个人愿望与组织安排出现的矛盾,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作为军人还是要强调牺牲奉献精神。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始终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自觉牺牲奉献。
(二)强化尽责意识,自觉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我们所处的每个岗位,所做的每项工作,都与使命紧密相连,与打赢息息相关。只有每个同志都尽好职责、干好本职工作,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完成部队各项任务才能有可靠保证。然而现在一些同志在履职尽责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的觉得本职岗位单调枯燥、条件艰苦,总想换个舒适一点的工作;有的在职不尽责,工作不尽心;还有的工作满足于过得去,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等等。这些问题与使命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要履行好使命,就应该从我做起,像杨业功那样坚持“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始终保持履职尽责的高度自觉性,以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勇挑重担的工作干劲,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一要知责思为。虽然我们是执行其他一般任务的部队,但是每年除了要进行长达4个多月的野外驻训、海上适应性训练,参加演习和冬季野营训练等大项训练任务外,还有大量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任务。应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任务很重。因此,每名同志都要有一种知责思为的精神、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尽好人人必尽之责,做好人人必做之事。每个同志都要强化积极进取精神,对任何工作都不等不靠,自觉想在先、干在前;强化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保证质量,力求使每一项工作都让自己满意、让领导放心;强化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吃苦、乐于吃苦,在埋头实干中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特别是党员骨干要以身作则,带头尽职尽责、真抓实干,切实发挥好在部队建设中的中坚和骨干作用。二要知责思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志在一个岗位工作多年,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知识和才干都无多大长进,最终只能离开这个岗位;而有的人同处一个岗位,却一天一个样,一年大变样,让人刮目相看。摩步三连的指导员甄冬冬,从一名对部队一无所知的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经过了排长、旅政治部保卫科干事的经历,再到现在的指导员。每一个岗位都能立足岗位,都始终牢记职责,锐意进取,特别是在去年军区组织的“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比武中拿到了好名次,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四会政治教员”,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三要知责思过。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不能思过的人,是履行不好职责的。大思想家韩非子说:“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经常的反省自己,不断地总结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知不足而奋进,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所以,我们要善于对办过的事作思考、“过电影”,以此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
(三)强化成才意识,努力成为部队建设发展的有用人才。
部队建设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也为每个战士成才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如何成为部队建设有用的人才?我认为,首要的是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所有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够尽职尽责,在推进部队建设中作贡献的,都是部队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人人皆可成才。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部队建设的实践,谁就能成为部队建设的有用人才。当前,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战士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天赋差,文化水平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是成才的那块料;还有少数战士认为连队有干部,自己成不成才,能不能成才无关紧要,缺乏成才的危机感、紧迫感。其实,部队的建设事业,需要各类人才大量涌现,我军的武器装备种类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不仅需要技术专家、指挥员,也需要大量各个岗位上的熟练操作手,故障排除能手。“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有能力,有才干,有作为,干出成绩来,就是人才。重要的是把本职岗位作为成才的阵地。本职岗位是施展才华的舞台、锻炼成长的最佳阵地。你熟练了某种装备的操作技能,你在训练演习中发挥了某型装备的最大效能,你就是人才;通过学习,你掌握了履职尽责必备知识,了解了拓宽视野的相关知识,你也是人才。可当前,有的同志觉得在平凡的岗位上成才很难。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本职岗位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
(四)强化创先意识,积极在连队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
当前,有的同志认为我们是一般部队,打仗的时候用不到我们,即便是平时上级也不会把重要工作交给我们,甘于平庸,终日碌碌无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同志认为自己的连队是一般连队,单位基础差,再努力也争不到先进连队,工作中上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习惯与低水平做比较,认为无过便是功,缺乏扛红旗、争第一的劲头,缺乏争先创优的意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我们是很难有大的进步的。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是一般部队,但每项工作都要按照《纲要》的标准和要求来落实。实践证明,不怕基础差,就怕不争先。只要我们树立工作的高标准,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像去年集团军交给我旅的海训观摩现场会任务,我们高度重视,上下一心,严密组织,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上级首长的肯定。因此,每名同志,不论你现在文化多低、军事素质多差,都要牢固树立“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创先意识,叫响“连队争当刀尖子,个人争当小老虎”的口号,以吃苦耐劳、敢打硬拼、遇危克险的虎劲,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争劲,迎难而上、勇于开拓的闯劲,自觉在连队的各项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只有广大官兵争先创优的热情都调动起来了,我们部队的建设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 上一篇:认真履行行政监察职能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 下一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