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经济运行分析材料(市)

时间:2022-05-27 03:08:00

导语:发改委经济运行分析材料(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发改委经济运行分析材料(市)

2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全市紧密围绕年初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位次前移,加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全市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年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年份之一,为更好地发挥*作为中心城市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20*年经济运行分析

1、增长加快,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从20*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看,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完成1230亿元,增长14.3%,完成年计划的1*.0%,增长速度将高于上年2.8个百分点。20*年前三季度完成生产总值897.59亿元,增长速度由上年同期的13.2%提高到16.3%,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二三一”发展格局,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59.3%、40.4%。规模以上工业仍是推进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6%,贡献GDP增长10个百分点。

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据统计部门预测,地区生产总值可完成1230亿元,增长14.3%,完成年计划的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0亿元,完成年计划125.6%;财政总收入240亿元,完成年计划115.9%;一般预算收入87.7亿元,完成年计划114.9%;外贸进出口总额77亿美元,完成年计划165.6%;出口总额43亿美元,完成年计划15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亿元,完成年101.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00元,完成年计划103.6%;农民人均纯收入5560元,完成年计划10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76亿元,完成年计划96.0%;

2、快中趋优,显现出相对高增长低通胀特征

20*年多数经济指标增速要快于上年同期。前3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上年同期的13.2%提高到16.3%。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由上年同期的13.9%提高到31.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由14.4%提高到16.1%;财政总收入增速由18.6%提高到23.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由18.6%提高到99.1%;出口总额增速由13.8%提高到76.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由11.3%提高到16.7%。

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3项指标增速位居之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多数位次由后位明显前移,其中,GDP增速(前3季度)由上年同期的第6位上升到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上年同期的第6位上升到第1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由第5位上升到第1位,出口总额增速由第6位上升到第1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由第5位上升到第3位,而同期的消费价格涨幅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最低、居第6位。在27个省会城市中,*市GDP(前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也均高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呈现出相对高增长低通胀特征。

3、质量提高,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

20*年以来,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加速增长特征,同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继续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变化和运行质量的不断提升,集中表现在:

新型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走强。比较而言,经过改革改制的新型经济体活力强、发展快。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39.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8%,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3.5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增长优势明显,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89.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30.87亿元,增长58.2%。而未经改制的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22.03亿元,增长12.7%;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1.19亿元,增长3.8%;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4.63亿元,下降了4.5%。从投资结构看,民营经济发展迅速,非国有投资活力增强,国有与非国有投资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57.3:42.8变为53.2:46.8,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强化。

产业集聚效应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1年的390家增加到528家,成为全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对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前11个月,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66.53亿元,增长22.3%,增幅高于全市6.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导力量,工商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日益显现。

伴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我市城乡居民收入也迅速提高,增速高于GDP增长。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有效带动了消费连续增长,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1%,超过了投资增速,与投资增速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8.9个百分点演变为+3.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消费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经济在“加快增长、快中趋优、质量提高”运行进程中,更加突出了其在全省发展中的率先作用。前三季度,*市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一,占全省比重为22.6%;前11个月,财政总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20.5%,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居第二位的城市10个百分点。*作为省会城市,作为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城市首位度的提高,表明其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20*年发展趋势展望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的头一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科学总结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围绕好字优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贯穿20*年的突出主题和中心任务,必须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准确把握经济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站在改革开放30年建筑的新起点上,沿着党的十七大指明的方向,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上,谱写20*年的新篇章。

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全国、山西省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我市的经济工作会议也已就*市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具体安排,如果20*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它重大问题,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我市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但GDP增长会有所回落,将保持11-13%的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趋势可能略有减缓,但仍将达到30%的较高水平。其中,重工业增长仍将延续快于轻工业增长的态势,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的差距将维持在7:93左右。

第三产业表现为增长稳定,且略有加快的态势,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3%左右的水平上,与第二产业增长的差距仍明显存在。

合理控制投资增长速度是20*年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会受到影响,但仍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维持上年水平,预计增长率为15.0%左右。

随着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也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将分别增长15.0%和18.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局面继续得到改善。

20*年,我市经济运行中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出现了消费增长逐步加快的好形势,消费需求增长保持了约14.5%的水平,20*年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可达16.0%。

近年来,我市对外贸易持续扩大,这种外贸高增长局面将在20*年继续下去,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都将保持较高增长,但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进口速度会有所提升,而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但外贸顺差仍将继续有所扩大。

20*年以猪肉价格为导火索,食品、消费品价格持续走高,由结构性上涨引发的物价涨势在后半年更加迅猛,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前几年,大有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之势。为有效遏制这种势头,国家将稳定物价作为20*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防范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引发或演变为全面上涨的压力增大,价格续增压力将由短期转向中长期。在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和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20*年的物价形势会有所好转,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可能出现先扬后抑,全年上涨幅度有可能与20*年持平略高于去年。

三、政策建议

总的来看,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国民经济在20*年中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我们必须密切注视今后宏观经济运行中新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和不利的因素,特别要关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依据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调控的步骤和力度等,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紧紧把握有利条件,积极化解消极因素,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强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1、预防物价过涨,保障居民生活水平

从20*年各月物价走势看,目前的物价涨势还没有减缓的迹象,20*年初物价仍有可能继续攀高,我市将和全国一样,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再加上部分外部主导性不可控因素的作用,更加剧了我市调控物价的难度。要物价稳定,预防物价过快上涨,切实保障全市居民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必须制定和实施全方位政策措施。一方面要以稳定物价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山西省制定、实施的一系列价格调控与监管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商业流通措施,从加强货源管理、保证市场供应入手,强化市场管理,平抑市场价格,加大粮油等主要食品储备力度,从品种、结构上继续调整、补充和完善,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加大价格监控督查力度,防止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坚决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的行为。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降低居民涨价心理预期。同时要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生活费用变化情况,及时了解并尽快调整困难补贴或增加专项补助,确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条件。

2、推动节能减排,加快绿色经济转型进程

根据“*”规划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要求,过去几年完成的很不理想,今后节能减排工作难度较大,任务较重,必须加大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20*年是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将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成为考核各级地方干部执政水平的一条“硬杠杠”,同时,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即将出台和实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也将会得到不断完善,这对*来说,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我们应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加大奖励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机会,改变我市重点产品能耗过高和重大节能技术运用不够的局面;抓住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支持力度的机会,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同时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把握中央进一步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及专用设备投资和资源综合利用,实行税费优惠政策,不仅在绿色标准制定方面,更要在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实施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发挥好节能减排对绿色转型的积极作用。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吸附能力

*作为山西省会,是承东启西的区域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全国重要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夏历史文化名城,正在修订的新一轮城市规划确立的城市性质,进一步明确了*市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定位、未来奋斗目标和新型产业构成主体,为实现新*城市定位目标,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好*在大*经济圈内的核心层作用,要更加注重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三大基地”建设,重点转换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要以园区发展为载体,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要通过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推动知识密集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服务业在总产出的比重,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4、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短期问题,通过不同组合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就能有效解决,但在注重宏观调控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深化改革,因为由体制、机制所产生的许多不合理经济行为,并非经济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所能解决,即使是带有强制性质的行政调控手段也不能代替改革。对于经济运行中长期或反复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如投资冲动、国民收入分配、资源环境矛盾、微观主体预算软约束等深层次问题,必须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革财政支出结构;通过转变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等,才能予以解决。目前,我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及其他方面体制改革,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也需要进一步开拓,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进程,通过深化相关配套改革,真正建立起具有更强自我调节功能的市场经济新体制、新机制,才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