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景区浅析
时间:2022-02-10 07:05:00
导语:旅游城市景区浅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源泉。思维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动力。随着旅游消费要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产品设计和经营也向系列化、弹性化方向发展,旅游服务在强调专业化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城市、交通、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点。而城市本身就是景区。
“城市景区化”命题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的不断展开而产生的,是城市理念的一个进步。
“城市景区化”对中国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城市不仅应成为一定区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信息中心;不仅具有为本辖区居民服务的交通、信息、商业、文化等各方面的功能,还应当具有外向型服务的功能,如对外国人、外地人方便快捷的服务功能。而且要特别注重它的旅游功能,如城市人流、物流集散能力;历史文化特点突出的个性化城市设计以及良好的观赏性、舒适性和人文传统。即人们常说的“城市的美化、绿化和亮化”。
城市是一面镜子、是一个窗口。在旅游者眼中城市就是一个景点,是第一个要看到的代表性景点。城市既要有熟悉的一面,还要有陌生和神秘的一面;既要有家的感觉,还要有做客的感觉:既要有时代感、新颖感,还要有历史承载和古老的感觉。应该是时间与空间、过去与未来巧妙结合、凝结着许多重大社会变革和英雄史诗的复合性艺术品。
城市景区化不仅仅是城市的绿化和亮化,最主要的是要突出城市的文化灵性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细节。许多城市都有一个形象的简称,如:狮城、羊城、花城、风城、石城、鹿城、蓉城等。这些简称都是以本城市最有代表性标志命名的,充分体现了城市个性和公众的认同感。
一、城市景区化是一个科学的再创造过程
一个城市的历史历尽沧桑数百年或者数千年,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文化概念、经济概念、历史概念。城市在创立之初,可能是一个管理机关所在地,某种产品的生产基地或者是交易场所、港口,随着生产发展,人口集中,城市的功能不断增加,管理机构不断庞大,有些城市的核心功能已多次演变,因而其建设特点也有了更大的变化。就是现代城市,核心功能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政治中心,主要是国家的首都或地区的首府;有的城市是经济中心,承担商品集散、经济信息交流和金融流通的职能;有的是文化中心。城市风格的差异性和居民文化传统的差别性对旅游者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一个城市的旅游功能是建设者不断完善、不断取舍的过程。“城市景区化”不是对历史的否定而是以历史为依托的不断补充。“城市景区化”最忌讳的是建设者不考究历史和文化的“破旧立新”、盲目拆建。一些旧民居、古老的胡同和城墙恰恰是最有观赏性的景点。所以保护文物、保护历史是城市景区化的重要工作。
二、布局合理,构思精巧的休闲区是“城市景区化”的重要内容
城市是人口集中、车辆集中、商贸活动集中的地方。喧闹是城市的共有特点。但作为一个中心城市,没有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的休闲区,是违背人类热爱大自然的天性的,因而也会失去魅力。闹中取静,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思路。
中国在城市建设中,已开辟了一定数量的绿地或公园,但为数不少的公园实行售票开放,有偿服务,使原本用公共资源开辟的公众服务项目变成了经营项目(有的城市已将公园向公众开放),个别城市园林管理部门在公园中圈地(出租)经营酒店,使公众休闲地变成了部门谋利的资源。还有甚者,管理机关的办公大楼或住宅楼就建在公园里,使公园变成了“私家后花园”,这些都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的理念相违背。
城市休闲区的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考虑到城市人口和社区布局,还要考虑外来人口的活动。
三、良好的郊区建设是城市景区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个城市的郊区是城乡接合部,也是城市压力的缓冲区,既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延伸,又是城市的重要保障。
在城市设计与建设中应当把郊区设计与建设考虑其中。从景观的角度考虑;如果城市是鲜花,那么郊区就是绿叶,要相映成趣,互相依存。城市有高楼大厦,街道与市场;而郊区拥有青山绿水、农田与村庄,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郊区将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度假休闲的主要去处,同时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对中心城市形象平添了许多诗情画意,提升了城市的美感。
田园风光与农家小院是郊区景区化建设与设计要围绕的主题。基础设施要统一规划。郊区旅游服务功能的实现要结合“农家乐”旅游接待服务内容来建设,要依托农家,让农民庭院成为基本接待单元,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给予热情指导和真诚帮助。使郊区成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分流游客,舒缓旅游节奏,提供民俗参观项目的重要职能。
由此可见,城市景区化是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不仅要提供吃、住、行、购、娱、信息交流的服务,还要有观赏性,应该是蕴含历史与文化的艺术品。
关于“景区城市化”的说法,本人持否定态度。“景区”顾名思义,主要指各种供旅游者观光欣赏的景点组合。有自然类的,也有人文类的,还有二者结合的综合类的。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景区设计与建设严格遵循的原则。
“景区城市化”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是相冲突的。景点“功能分区”是科学的设计和投资建设思想。各种永久型服务设施尽量避免直接插入中心景区。所谓“景区城市化”,势必要大兴土木在景区修建楼堂馆所,而且各类行政管理部门也会蜂拥跟进,把他们的办公设施和各类“培训中心”推进到中心景点,景区被各部门所共有,而经营权和所有权无法剥离,服务质量也无法提高。
科学的景区管理模式,应该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景区资源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国家可委托公司来经营景区。资源收入(门票)应归国家,其他服务项目由企业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现在有许多景区在股份制改造中,把景区资源作为投资入股,而对于多年来国家投资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性设施未准确评估折价,对景区观光资源的评估更是由于无法“丈量”而作象征性的评估,有的地方纯粹只将建在景区的服务设施折价入股,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服务质量下降。
对旅游景区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设计要依托山水锦上添花,按照要素合理组合,突出重点,崇尚自然;建设要突出景区特点,完善服务功能,烘托文化主题;管理要围绕质量,塑造品牌,规范服务、注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