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分析
时间:2022-12-14 10:01:00
导语: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跨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使国际企业跨文化冲突现象频繁发生。跨文化冲突已成为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面对跨文化冲突的风险,对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进行背景、成因分析以及冲突解决方案的挖掘将有助于跨国企业推进深层的跨文化管理,对于跨国企业吸纳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跨文化冲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从国内企业发展到国际企业,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企业的发展规模、经营模式、面临的背景及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企业的经营团队、经营活动氛围除了面对多元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外,同时面临有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强烈印记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这些文化的根植性、文化的渊源、文化的背景的不同产生了较激烈的文化差异,从而形成了有着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体系的企业决策者、职员之间的显著的文化差别,继而形成有着鲜明特征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当企业跨国经营时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使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了难度。因此,跨文化冲突成为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成长战略所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面对跨文化冲突的风险,对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进行背景、成因分析以及冲突的解决方案的挖掘将有助于跨国企业推进深层的跨文化管理,对于跨国企业吸纳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有重要意义。
跨文化冲突研究的演进
跨文化冲突研究渊源
跨文化冲突的研究最早始于对文化冲突的分析,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中阐明,未来社会的主要冲突,是不同文化所孕育的不同文明的冲突。当今社会存在三大文化核心,也即三大文明,分别是基督教世界、伊斯兰世界和儒教世界。作者认为,在基督教世界里,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国家的圈层,第一层次是次于核心层的国家,第二层次是分布于外围的那些认同于基督教的个人,这样构成了一个基督教的世界。在作者看来,中国作为核心国家再加上周边国家,还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裔,构成了儒教世界。由阿拉伯国家为主形成的伊斯兰世界,作者认为未来的冲突就是这样的三大板块之间的冲突。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很容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由于政治、经济、个人信仰、价值观等的不同,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以此研究为基础,演绎出大量的研究分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大量企业的跨国经营,从而形成跨国企业、跨文化冲突研究的逐渐兴起。
跨文化冲突研究发展历程
对于跨文化冲突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理论以及实证方面的研究。
对于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分析的模式,并提出了一些解释与说明不同文化的共同基本变量或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最著名的且目前仍在跨文化管理领域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的文化分析模式有以下几种:价值观取向模型、霍夫斯特德国家文化模型、高低情景文化分析模型、川普涅尔与特纳的文化分析模型。
在跨文化冲突对策研究中,加拿大著名的跨文化组织管理学家南希爱德勒认为解决组织跨文化冲突有三种方案选择:一是凌越。其特点是组织由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组织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其它文化则被压制。二是折衷。所谓折衷是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求同存异,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三是融合。融合是指不同文化间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种你我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
另外,我国一些学者提出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几种策略,归纳起来有五种:
当地化策略。通常跨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就必须雇用相当一部分的当地职员,由于当地雇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方面的各项法规。雇用当地雇员有利于跨国企业在当地发展市场,站稳脚跟。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当地化突出表现在管理人员当地化、品牌当地化、销售渠道当地化等三个方面。
文化移植策略。这种人事政策的核心,是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重要职位的管理人员都由母国人员担任。母国企业通过派到开发国或东道国的高级主管和管理人员,把母国的文化和习惯全盘移植到开发国或东道国的子公司中,让子公司中的当地国的员工逐渐适应并接受这种外来文化。并按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工作模式来运行公司的日常业务。
文化嫁植策略。是以母国文化作为子公司主体文化的基础上,把开发国或东道国的文化嫁植到母国文化中,具体地说即人力资源政策以母公司制定的大政策框架为基础,海外子公司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文化相容策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文化或者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并不互相排斥,反而互相补充,同时运行于公司的操作中,充分发挥跨文化优势。
文化规避策略。当母国文化和子公司所在地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时,母公司所派遣的管理人员要特别注意避开双方文化中重大的冲突也可以借助第三方的文化作为沟通的桥梁。这种策略适用于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同,而短时间内东道国又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这时候母公司可采用文化规避策略,借助比较中性的、与东道国文化已达成一定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控制和管理。
跨文化冲突研究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环境并应用新的理论,提出了许多跨文化管理模式以及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对策。
罗俊华认为,在跨国经营的跨文化沟通与管理中有5种模式:本我模式——以我为主、唯我独尊;客国模式——本土化管理;区域模式——确立基本准则,分区而治;全球模式——全球标准化管理;中国特色模式——中华文化+现代管理科学。
蒋兆毅指出,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解决之道在于八个方面:第一,正确识别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认同感。第二,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考虑跨文化因素。第三,在招聘和外派中注意跨文化管理人才的选拔。第四,加强沟通交流。第五,进行跨文化培训。第六,构建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系统及激励系统。第七,注意公共关系。第八,建设具有协作精神的企业文化。
俞文钊、严文华把整合同化理论应用于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他们认为跨国公司的文化整合同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探索期、碰撞期、整合期以及创新期。文化冲突的高潮可能发生在碰撞期,也可能发生在整合期。此基础上他们提出整合同化理论模型,该模型可以分为“iat的结构组合模型”和“iat系统展开模式”两个方面,并指出iat模型建立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该模型对于研究跨文化冲突开拓了新的思路。
总体上说,跨文化冲突是当前跨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对于跨文化冲突的研究也成为当前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并提出新的主张和见解。
跨文化冲突的表现与特征
跨文化冲突的表现
跨文化冲突表现在国际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某些特定的管理职能对文化更加敏感些,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员工激励、协调组织、领导职权和人力资源决策等方面。
在管理理念方面,根植于不同的国家社会文化、受到地域文化影响,各国企业的管理理念有较大差异。中国及东南亚企业的管理中,带有中国传统古典哲学思辨与思想启蒙色彩的儒家、法家、道家等学说已深深地嵌入到属于东方文化体系的企业道德、企业哲学与企业精神体系中,形成独创的管理理念,而西方的管理理念形成中,则是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步伐,更多地从管理大师们的管理思想中汲取营养,因此,西方企业管理理念中更多的渗透着科学管理与行为管理的思想精髓。这些差异在合资企业中推行企业文化、制定企业战略过程中形成了较大的冲突。
在员工激励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理念的不同,激励可能会表现为各种不同方式,比如美国文化中,人们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热情的,而墨西哥文化中,对工作的态度则表现出为了维持所期望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谋生的手段。从而表现出各个国家由于文化不同而导致对员工激励方面的态度和政策不同。
在协调组织方面,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形成组织协调方式选择的不同,在日本的企业中,组织协调可能会采用“和风细雨”的商谈式方法,在美国企业中可能会采用严格的制度管理与约束方法。
在领导职权方面,西方管理中往往对企业部门及负责人有较为严格、明确的职责、职权、职务解析,并按照科学管理的规则,遵循一系列授权规则使企业规范运行,形成有序、配套、系统的各职级行使原则。而在东方文化体系中,以人为本的理性追求、重视情感联系的信誉氛围、崇尚礼遇礼节的风尚,可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职权分配方式,难以形成与西方模式等同的领导职权分配与运用方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东方文化体系背景中,遵循“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原则,而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更多主张奉行一系列严格、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合资企业经营管理中尤其如此。
跨文化冲突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跨国公司在各国合作的模式与范围不断表现出新的形式。目前,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出四方面特征,一是复杂性,不同质的文化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模式、文化背景,常常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因而表现出复杂性特征;二是渐进性,这类文化冲突一般都在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等精神领域中进行,其结果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表现出来,所以体现冲突的发生与演变是渐进型的;三是内在性,文化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因此,文化的冲突往往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冲突上,因而这种冲突对于企业讲是内在的、本质的;四是交融性,文化冲突与文化交融始终相伴而行。跨文化管理的任务在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共同的能体现各种文化精髓的东西,这样才能在各种文化环境中生存。
跨文化冲突释因
文化维度理论
著名的比较管理学专家、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特德将文化定义为在一个环境中的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他认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地域或国家的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教育下形成的,具有不同的思维。可见,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群体的显著特征。正是这种文化在群体上的差异性导致了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
对于文化差异和距离,霍夫斯特德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认识途径,对于我们分析国际企业组织中的文化冲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对ibm这家大跨国公司的50种职业、66种国籍的雇员所回答的11.6万份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比较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的规避、价值观念的男性度与女性度。此后,他接受了有的学者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儒家文化的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研究后对其理论的质疑,从中归结出他的文化价值观的第五个方面:长期观——短期观。按照霍夫斯蒂德的研究,文化差异可用这五个维度来描述和比较。
文化倾向尺度
王方华等在《文化营销》一书中,主要从文化倾向的角度论述了文化差异。文化倾向是一个社会的文化表现,反映其成员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倾向可以通过六个尺度表现出来。这六个尺度分别是人的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行为方式、时间和空间,从中也可发现跨文化冲突的深层次原因。
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当跨国公司由一种文化背景进入另一种文化背景之中时,会遇到各种各样陌生的行为和方式,并会产生文化冲突。产生这些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种族优越感。指认定某一种族优越于其他种族,持有这种观点管理者无法被东道国的员工所接受,因而,他就无法正常管理该公司;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如果片面以自我为中心,死守教条,不知变通,势必导致管理上的失败;沟通误会。沟通是人际或群体之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但是由于许多沟通障碍,造成了沟通的难度,导致沟通误会,甚至演变为文化冲突;不同的感性认识。一个人独特的感性认识存在某种惯性,其变化不及环境变化的速度,一旦进入异域文化,这种惯性常常导致错误的估计和判断;文化态度。当管理者从一个文化域进入另一个文化域时,必然遇到与自己个性特征不完全相同的人群。能否正确理解受特定文化影响的员工的特点,就成为异域文化中管理者成功驾驭文化冲突的关键所在。
跨文化冲突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根据东华大学的顾庆良、陈亚荣、吴永毅等人以母国是西欧或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在沪跨国公司内工作的中高层中方管理人员为样本所做的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年数”和“个人工作年数”是跨文化冲突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他们发现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经营年数”的增加,尊重因子呈凹形曲线,在中国经营年数超过10年的跨国公司在尊重因子上冲突最大。这说明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在管理体制因子上,发现随着“个人在公司工作年数”的增加,管理体制因子呈波浪曲线,呈现由高到低,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态势。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在管理体制的适应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时间拐点,即适应的关键时期,就是在公司工作了5-6年的时候,在这段时期,员工对在管理体制上的冲突感觉非常强烈。一旦度过了这个时期,不适应程度就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在发展因子上,发现随着“个人在公司工作年数”的增加,发展因子呈凹形曲线,呈现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态势。他们发现了跨国公司在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跨国公司招聘员工往往忽视了对新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然而新员工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流程、较高的工作负荷,却常常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在最初的l-2年在发展因子上不适应程度最高;二是当员工度过了这段适应期,掌握了高效工作所必需的一些技能后,面临着再发展、再学习的要求,跨国公司的再培训没有跟上他们的步伐。
跨文化冲突研究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效应和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吸引了大量来自跨国公司的投资,外资企业不断增加。截止2000年7月底,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537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27746亿美元。跨国公司给我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跨国公司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其中文化和管理的碰撞与冲突是最常见也是最持久的一种。研究解决文化冲突问题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和有效利用外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跨国经营己经成为拓展海外市场的必不可少的战略手段,而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想取得经营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能在跨文化环境下灵活地面对异域文化因素的影响,无论是适应对方的文化还是对它进行变革都需要深刻了解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跨文化冲突的因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跨文化冲突的把握,基于对其产生原因的理解。
文化冲突是一种客观现象,谁都无法回避也无法制止,同时,文化冲突也促进着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文化的交融,使人类不断取得进步。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其负面效应远远小于正面效应。也可以说,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文化融合是化解文化冲突的必然逻辑,是实现人类进步的阶梯。进行跨文化管理,是利用跨文化优势,消除跨文化冲突,企业成功跨国运营的战略选择。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面对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所受多重文化的挑战,减少由文化摩擦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必须要把公司的运营放在全球的视野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管理战略,从而实现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
- 上一篇:如何提升跨国公司子公司知识管理能力
- 下一篇:水务集团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