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征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2 19:27: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庆征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秋国庆优秀征文
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一年明月夜,而中秋节前后总是逢着国庆节,今年而且是新中国60周年的国庆节。也许是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吧,喜逢双节,我想起了我的故乡,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
追溯我的家族也许算得上漂泊的一族,大概是从我爷爷那一辈吧,举家从寿光搬迁到黄河水冲刷过的大平原,我地理学的不好,具体的成因无法解释,据说当时有肥沃的泥土,可以生长茂盛的庄稼。我的父亲是工农兵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和同学的母亲一起支援山区建设分配到了几乎出门就是大山的中学。我回老家的次数很少,所以留在记忆里的印象反而格外鲜明,从高低起伏到一马平川,从山清水秀到满目荒凉……在我的记忆里,故乡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到处光秃秃的只有矮小的树木,零零星星的小土屋,一下雨道路泥泞的无法通车,因为是盐碱地,喝到嘴里的水都是咸咸的。
我对爷爷的记忆只有一面,当时和父亲一起回老家的我,穿着姑姑做的新鞋站在炕头给爷爷看,瘦得皮包骨头的爷爷躺在炕上,他说:“好看。”当天晚上我半夜醒来不见了父亲,屋里坐满了人,我被不认识的人劝慰着,有人告诉我爷爷去世了。我已经记不起谁有特别的悲伤,甚至还不知道害怕,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死亡,死对幼小的我来说是遥远而模糊的概念,只知道那个夸我鞋子好看的瘦小干枯的老人从此不见了。
我的奶奶是个白皙干净的老人,缠足,不认识字,她先后被接到我家住过多次,但每次不超过半年。父母都是很孝顺的人,奶奶来了以后家务活是不必干的,而且从头到脚都会给她换上新的,可是她觉得寂寞,待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想家。那时侯电视节目还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我记忆里的奶奶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晒太阳,阳光下她的白发如银,一任岁月静静的流逝。
后来机构改革我家搬到了城里,条件渐渐的好起来,父亲希望奶奶长期的住下去,经常会带她去电影院看电影,奶奶对此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记得看过一个很滥的武打片,其中有个情节是一个坏人扮成老太太,趁机对剧中的女侠动手动脚,奶奶对这个情节印象深刻,回来不停的复述:“那个坏蛋想摸那个女人的奶呢,让那个女人给杀了。”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止奶奶想家的情绪,待上几个月她就会说想回去,她曾悄悄的告诉我母亲,她是怕年纪大了,不能老(死)在家乡。叶落归根,虽然是那样贫瘠的土地,依然会让我的奶奶魂牵梦萦。
奶奶是长寿的,她活到八十多岁,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不会思索人生的价值,某天她摔了一跤然后再也没有醒来,如愿以偿的葬在了那片荒凉的盐碱地。
烟草局国庆征文
相传,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天下瘟疫肆虐,染疾者死伤无数,为了让百姓摆脱灾难的纠缠,炎帝深入高山密林,遍尝百草,制百药,终于制服了瘟疫。而他自己却因吃了毒草“火焰子”,不幸死于莲花峰下。后来,莲花峰被称为“中华”,世人为了纪念炎帝的功德,便把中国叫做“中华。对于百姓来说,“中华”便是炎帝舍己救天下苍生的缩影,爱我“中华”本身就是华夏后人对先祖的一种缅怀。
毋庸置疑,爱我中华是每一个国民根植在心灵深入对祖国的一种真挚的情感,无论人在何时,身处何方,这种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并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得以加深,要么沉淀,要么表现出来。有如诗人艾青写下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中华如父,威严时,让我想起了父亲对我的严厉和训诫。还记得,孩提的时候,父亲教我识字,父亲买了一本简陋的画册,指着里面的一幅幅画面,教我认识了祖国、北京、天安门、五星红旗、伟大领袖,然后告诉我长城、黄河、长江,父亲带着我一起把这些名字大声朗诵出来,父亲要求我朗诵这些名字的时候,一定要严肃,这是对我们祖国的尊重。父亲从小就教育我爱国,父亲告诉我,爱国的方式就是先识字,然后读书,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爷爷给父亲四兄弟取名字的时候,就赋予了全家人爱国的使命和强烈的愿望,他们名字第二个字组合在一起便是“振兴中华”。
中华如母,温馨里,既有母亲对我的呵护,又有我对母亲的感恩。年龄稍长,我越来越体会到家庭的拮据,父母送我们三兄妹读书的不容易。为了给我们凑齐学费,母亲干起了收破烂的活。每天,母亲天还没有亮就起床,做好全家人的饭,自己早早吃了,用塑料袋包好中午的饭,挑着箩筐,去到方圆数十里之外的村落,回收各种废品,有时候也能够捡到一些可以卖钱的烂锅、破鞋、碎铁,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就挑着满满的两箩筐破烂,步行到数十里的县城废品回收站卖掉,换回几块钱的利润。有几次,母亲起晚了,来不及做饭,母亲去到收破烂的村里,碰到吃饭的人家,要点白饭,凑合着填点肚子,宁肯忍饥挨饿,也不肯花钱买点食物。公务员之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这般坚韧和含辛茹苦,伴我从小学一直读完大学。我深深的感谢我的母亲,感谢中华大地上所有为儿女默默付出的母亲们!在你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勤劳、本分、善良的中华民族”中一员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中华承载着故土,情深处,如游子怀乡。对于背井离乡,远离国土的华人来说,爱国与思念故土之情感,如出一辙,这种情感可以是一片非常熟悉的土地,可以是一段感人的往事,也可以是一个鲜活的人物,如父母,如兄弟姐妹,如热恋的对象,更可以是一种强烈的心情,这种心情一经唤起,爱国、怀乡、思念亲人都交织在一起,成为了一张终身都无法挣脱的情网。
科技公司国庆征文
1949年,父亲脱了三天土坯,拉稻草,盖起三间小草房。草房很矮很土,却结实,草房大门朝东,两扇木门光鲜有气势,门上一幅黄漆对联,是七律中的一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下面黄漆
漆了朵花,花上有个“忠”字。小小的木窗,光亮很暗,但足以遮风挡雨。
草房经历过几次洪水的冲击。1954年、1965年、1972年均发过几次较大的洪水,特别是1972年那次洪水,来势凶猛,20多天才退下去。草房浸泡在水里,后檐倒过几回,土坯墙体遇水塌了一大片。父亲用板车拖回几十捆架柴,买来石灰,揣灰修补。
村人劝道,手揣石灰会开裂的,父亲说,我不能看着家就这样倒了。就这样,父亲晚上点着香油灯,没日没夜地修补。此后羸弱的草房一直在修修补补中度日,两年后终于支撑不住,即使父亲奢侈地用大片石来砌,也无济于事,草房终于倒了,除了那两扇门,什么都没留下。
那时父亲月工资30元钱,母亲在生产队上工,地里刨食,收入甚微,要想盖房子绝非易事。1976年,村里大队部拆了一间老房子,将拆下来的砖、瓦、房门及门上的锁等,一共作价25元钱,半卖半送给我们。
父亲又东挪西借,终于盖起两间七架梁瓦房。房子一米以上是颜色深浅不一的青砖,一米以下是形状大小不一的大片石。屋里水泥横梁,木头橼子圆溜光亮,前、后门宽敞透亮,屋里砌上大灶,炊烟一起,整个屋子都是暖的。窗户安了带花纹的玻璃,手巧瓦匠在房檐下用彩笔勾勒出兰叶花草,很有一种新气象。父母亲经常看着新房子乐,我更是欢喜得不得了,用铅笔在门边青砖上歪歪斜斜却很认真地写下:这是我们的新家。
广播系献礼国庆征文
时代演绎:三代人的素描画
这是一个家庭三代人的故事,是时展的一个缩影。它告诉人们,这就是我们生活过的年代,这就是不同命运的我们。
扎根农村:背负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农业
如果说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产生了一批“留守儿童”,那么也产生了一批“留守老人”。09年暑假,我回乡,这是将近80岁的爷爷早就盼望的,正像他对每一个亲人都这样盼望一样。他剃着光头,性格倔强,好些年前,还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但非常勤劳。现在,我却体会着他那些繁琐的客套。岁月改变了他,但是有些东西却没有改变。
我常常见着,下午三点多,太阳还很强烈,他出去,在菜园里忙活。他还健康,有一身古铜色带黑的皮肤,身材瘦小,后背微驼,喜欢打赤脚,有时像孩童。他可以不这样勤劳,但是半个多世纪的农业生涯深刻地影响了他,仿佛这已经成了他根深蒂固的信念:他应该这样活着。很多年前,当大家还在一起的时候,他看着我们这一代人的行径,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着那些遥远的受苦的岁月以及往事,感叹油然而生,我们不屑一顾,如此回答:时代过去了。
如今,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几个老人偶尔会聚在一起聊天。聊现代社会中他们曾经想都不能想的新奇事物,当然,作为农民,农业上的变化是其最重要的话题。他们不得不服老,他们所掌握的技艺,犁田、插秧、打谷等等,已经过时。今天,科技化与机械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农村的变革。
文艺科长献礼国庆征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有洋楼,行有轿车,吃已不在满足于鸡鸭鱼肉。一次朋友请客,特意点了一碟坛子菜。吃惯了大鱼大肉的我们见这碟坛子菜,都急着尝鲜,旦出奇地受欢迎。又酸又辣的坛子菜嚼在嘴里,使我想起了家乡的坛子菜。
说起家乡的坛子菜,我是记忆犹新的。小时候家里穷,坛子菜下饭的时日很多。没有油水的坛子菜直吃得我们吹鼻子鼓眼晴父母见状,只得经常变着花样吊起我们的胃口,比如在坛子菜里放点香料,比如在坛子菜上滴点猪油。
坛子菜的种类繁多,制作的工艺也极有讲究,原料大多是农村自家栽种的蔬菜。其中辣椒、生姜、大蒜头是必不可少的香料。在我家,做得最多的是豆角酱和辣椒酱。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豆角、辣椒盛产的时间,母亲就会摘下一部分拿到集市上卖,其余的做成坛子菜,用母亲的话说是为菜荒的日子做打算。也正是母亲这种勤俭持家的理念,使我们的餐桌日益丰富。五月三荒的季节,母亲也能把餐桌堆得殷实。
关于坛子菜的制作已忘了许多,模糊地记得豆角和辣椒摘下洗干净后先要在太阳下略微晒干水份,然后把豆角切成一寸见长的条状,整齐地放在坛子里。每放一层,撒把细盐,再撒上姜末、蒜泥等香料。做好后用塑料纸密封,一般半个月后便能食用。揭开坛盖,扑鼻的酸味使胃口大开。至于制作辣椒酱就更简单了。公务员之家:
真正使我对坛子菜没了兴趣,甚至于流露厌恶情绪的是读初中的三年。每个星期天下午返校总要带上一罐坛子菜当作一个星期的下饭菜,坛子菜吃多了吐口水也能感觉到一股酸味。
许是母亲过意不去,偶尔也会在坛子菜里埋上一个用油煎得焦黄的荷包蛋,这个秘密只有我和母亲知道。那时的家境,一个鸡蛋可以换取五盒火柴或者一斤大米,母鸡下的蛋通常是积累到一定数量,然后全部拿到集市上去卖,能享受一个鸡蛋自然是再奢侈不过的事情。关于荷包蛋的秘密,母亲不让我说,怕引起一向节俭的父亲的嗔怪和兄妹们埋在心里的怨言。母亲不让我说,我也就一直没有说,只是在领会到母亲用眼神暗示着油煎荷包蛋的存在后,我的鼻子一酸,大颗大颗的泪珠就会滚落下来。提着这罐盛着浓浓母爱的坛子菜,我更多的是感觉到一种由期望转化成的压力无形地罩在我的周围。在学习成绩下降时,在畏惧生活的种种竞争时,一想起母亲,想起坛子菜里播撒的母爱,我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动力。
镇长助理国庆征文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形成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多党合作制日趋成熟和完善。
一、多党合作制的形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辛亥革命后不久,在中国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政党和政治团体约300个,在中国初步形成了多党政治的政党制度,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窃取。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推行独裁统治,多党政治很快昙花一现。在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进行合作,通过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中国最有影响的两个政党。1927年和先后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呈现了国共对峙的政治局面。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在军事上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军事围剿。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各个政治派别围绕战后中国将建立怎样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政党,中国现在的派绝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它们都强烈要求结束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是以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它们的要求,不但不予支持,反而进行了镇压,在中国试图走中间路线的道路彻底被堵死了。反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而且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它有非常明确的政治主张,许多政治主张与各派有共同之处,如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而且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不断取得胜利,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指日可待。中共共产党成为当时中国的希望所在,各派在认清了形势之后,纷纷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建国大业,由此形成了多党合作制的雏形。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各派,充分吊动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性,迅速医治了多年战争的创伤,巩固了新生政权。在与各派的密切合作中,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与各派之间的关系,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各派是中国的参政党,并与各派之间确立了政党关系的指导原则,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标志着多党合作制的正式形成。
二、多党合作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中国采取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不同,也与某些国家的一党制不同。
首先,中国的多党合作制,执政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其他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参政党。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各派在实践中认同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务员之家:
退休党员国庆优秀征文
退休以后,每天进出菜市,总会听到家庭主妇们相互询问:“今天买点什么?”而对方又总是这样回答:“还能买什么,鸡鸭鱼肉呗!”这句近乎口头禅的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鸡鸭鱼肉已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日常菜。
然而,在旧时代,这类东西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享用。半年不知肉味,是那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好士,门下食客数千。其中有个叫冯援的普通食客,因为不满于粗劣的食物,天天倚在柱子上,弹着他的剑把,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虽然冯援发的牢骚,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鱼和鸡鸭肉等的确是上层社会的消费品,一般家庭是缘问津的。
东安是舜帝南巡驻跸之地。据传舜帝南巡,除了体察民情、排解民瘼以外,还把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文明带到了南方,教导人民渔猎耕种。东安江河溪涧,纵横交错,沼洼池塘,星罗棋布,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在舜文化的薰陶下,东安人民对鱼早就有着特别的偏爱,把鱼作为一种吉祥物。而作为菜肴,鱼又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卵磷脂,易被人体吸收,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少年儿童食用。因此,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乃至亲友小叙,餐桌上总少不了鱼,真可谓“无鱼不成席”。除夕和春节,为了体现年年有余(鱼),鱼更是必备之物,就连张贴在大门上的年画,也是一个胖娃娃坐在一条大红鲤鱼上。
但是,旧时中国百姓,大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在新旧年相交的除夕晚上,谁不希望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收成,过上温饱生活?于是,年年有余(鱼)就成了人们普遍心理。除夕的团年饭上,穷苦人家没有鱼,就用木头雕刻一条,染上红色,装在盘子里,上面浇一些葱蒜之类的调料,摆在餐桌上,直到元霄过后。1975年我在竹木町公社搞农业学大寨运动,就在杨梓洞大队一户人家神龛上发现一条保存完好的木刻大红鲤鱼。
东安人民历来好客。“不抹一刀,礼不周到。”平时来客,一定要有鸡。正式酒宴,至少得“十大碗”。第一碗是大三鲜,第二碗是肘子,第三碗是鸡,第九碗才出鱼。等鱼一上桌,陪客(也称提调)就高呼:“鱼到酒止,开饭!”于是停止喝酒,大家吃饭。但2005年11月,我到山口铺一位友人家恭贺新建乔迁,第一道菜出的竟是鱼,一种被东安人民称之为“富鱼”的鱼,第二道菜才是大三鲜。当时我想,第一道菜上“富鱼”,大概是取“一开局就富,一进火就有余”吧。而事实上,主人造这幢二层小楼已用去近十万元,还把相邻的空地买空卖空,准备过一二年再扩建。家境如此殷实,“富余(鱼)”早已不是一种企盼,而是一种印证了。
所谓“富鱼”,是从烹调方法角度讲的。取鲜活草鱼或大鲤鱼,剖杀去鳞后,将鱼身部分横切成一指宽的小条块,入高汤内煮至发白,加入精盐及调料即成。其特点是,鲜。
乡医国庆优秀征文
二十年太久,沸腾的壮年苍老。二十年前认识老班长时是在卫校的乡医培训班,200多人培训的大班、当然要选有魄力人来管理。只有他最合适。38岁部队转业到煤矿工作多年。
我的心思微颤,硕大的培训班,十八九岁,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娇媚柔情姑娘,来自天南地北:新疆哈巴团结副业组的小郭、内蒙古齐齐哈尔的秋影、太行脚下的三十八岁的老班长、黄河故道落榜举子臭皮匠,因为在部队是班长的缘故,老班长便成了我们亲切的称谓。
深喑世事,头发油光可鉴,带有林州方言的普通话,两年培训班结束各奔前程,听说煤矿日渐枯竭萧条,老班长回到自己的村子边开诊所边当村长,悠忽悠哉。那时的老村长已经年近五十。又是十年,老班长怎么样?我和杨大军、侯嘉盛,史小雅聚会时谈到老班长,约定在今年的六月去拜访,一路颠簸,一路打听离滑翔圣地的林虑山越来越近,树越来越多,水越来越清,当我们看到老班长时没有太多话语,只是凝望那日渐稀疏的头发,布满皱褶的额头,挂在嘴边林州方言。
给要出嫁的老班长小女儿祝贺,然后去欣赏附近的旷野风景。不用说什么山,到处是北太行山的雄伟挺拔,不用说那里是风景,一草一木,一树一亭跃然眼帘。徜徉绿树如茵的太行,黄色微倾的草地成为松软的席梦思,一路野花一路歌唱,离老班长的村子渐远,不用打听,不用探路,这里是老班长的领地。
山路陡峭惊醒我们的梦,一家院落门口的黄狗张望狂吠,听到了不熟悉的鸣笛,老班长气喘嘘嘘,38岁和58岁经历人生美丽的二十年。他的爱人前年食道癌故去,最小的女儿今天出嫁,男人啊会想什么?能想什么?没有话语只是对望凝视,只是机械的再次握手拥抱。一丝苦笑是男人的守候,一笑而过可以吗?
铭刻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神医巧匠足迹,武丁和傅说的故事道出“殷道复兴”。群山环绕、山恋重叠、奇峰突兀、郁郁葱葱、小桥流水,右是景、左是景,前是景后是景。这儿是王相岩,那儿仙台山,刚过桃花谷又进太行平湖视野。大军诗兴大发王相岩传奇:傅说武丁王相岩,仙人洞前探世艰。殷商无语三千载,我辈登临叹景观。公务员之家:
2015庆国庆66周年征文9篇
迎国庆66周年征文:66年发展巨变
66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6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6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退休党员国庆60年优秀征文
年年有鱼及其他
退休以后,每天进出菜市,总会听到家庭主妇们相互询问:“今天买点什么?”而对方又总是这样回答:“还能买什么,鸡鸭鱼肉呗!”这句近乎口头禅的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鸡鸭鱼肉已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日常菜。
然而,在旧时代,这类东西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享用。半年不知肉味,是那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好士,门下食客数千。其中有个叫冯援的普通食客,因为不满于粗劣的食物,天天倚在柱子上,弹着他的剑把,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虽然冯援发的牢骚,但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鱼和鸡鸭肉等的确是上层社会的消费品,一般家庭是缘问津的。
东安是舜帝南巡驻跸之地。据传舜帝南巡,除了体察民情、排解民瘼以外,还把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文明带到了南方,教导人民渔猎耕种。东安江河溪涧,纵横交错,沼洼池塘,星罗棋布,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在舜文化的薰陶下,东安人民对鱼早就有着特别的偏爱,把鱼作为一种吉祥物。而作为菜肴,鱼又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卵磷脂,易被人体吸收,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少年儿童食用。因此,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乃至亲友小叙,餐桌上总少不了鱼,真可谓“无鱼不成席”。除夕和春节,为了体现年年有余(鱼),鱼更是必备之物,就连张贴在大门上的年画,也是一个胖娃娃坐在一条大红鲤鱼上。
但是,旧时中国百姓,大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在新旧年相交的除夕晚上,谁不希望新的一年里有个好的收成,过上温饱生活?于是,年年有余(鱼)就成了人们普遍心理。除夕的团年饭上,穷苦人家没有鱼,就用木头雕刻一条,染上红色,装在盘子里,上面浇一些葱蒜之类的调料,摆在餐桌上,直到元霄过后。1975年我在竹木町公社搞农业学大寨运动,就在杨梓洞大队一户人家神龛上发现一条保存完好的木刻大红鲤鱼。
东安人民历来好客。“不抹一刀,礼不周到。”平时来客,一定要有鸡。正式酒宴,至少得“十大碗”。第一碗是大三鲜,第二碗是肘子,第三碗是鸡,第九碗才出鱼。等鱼一上桌,陪客(也称提调)就高呼:“鱼到酒止,开饭!”于是停止喝酒,大家吃饭。但2005年11月,我到山口铺一位友人家恭贺新建乔迁,第一道菜出的竟是鱼,一种被东安人民称之为“富鱼”的鱼,第二道菜才是大三鲜。当时我想,第一道菜上“富鱼”,大概是取“一开局就富,一进火就有余”吧。而事实上,主人造这幢二层小楼已用去近十万元,还把相邻的空地买空卖空,准备过一二年再扩建。家境如此殷实,“富余(鱼)”早已不是一种企盼,而是一种印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