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八荣八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时间:2022-05-31 05:07:00

导语:学习“八荣八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习“八荣八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学习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八荣八耻”的念义

1、什么是“八荣八耻”

3月4日同志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同志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他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总书记关于荣辱观的八个方面,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是以前的五热爱为基础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做人要懂得好歹。能分清好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正经做事的开始。一个人不知道好歹,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是非观念的。

2、什么是荣辱观?

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荣辱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如:“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仁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荣辱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那里,是有区别的。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3、全面理解荣辱观的丰富内涵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爱不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对祖国是否忠诚和热爱,是衡量一个人的根本准则。祖国是我们生命的寄托,精神的家园,是我们世世代代生存繁衍的地方。树苗没有广阔的蓝天、没有肥沃的土地,永远难以长成参天大树。国家不强大,个人永难强立,爱国就是爱自己。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爱国教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韩国,人们开的汽车基本上是国产的,并以乘坐自己国家生产的汽车为荣。泰国的每个大学生不论学什么专业都必修泰国民族文化课。美国政府充分利用传统对公民进行爱国教育。美国的许多博物馆陈列着新大陆早期开拓者们驾舟时使用过的器具,铁锚、缆绳、破碗片,这些均被当作珍贵文物,用以记叙他们创业的历史。许多国家把爱国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使之成为团结大众的最大凝聚力量,从而保持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公民的爱国行为表现在公民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只要对祖国和人民有利的,公民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做何种事,都包含着爱国主义的成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把拳拳之情、爱国之志,转化为效国之行,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我们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民本”“民上”思想,有着悠久的“爱民”、“为民”传统。中国古代有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伦理性,有范中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之道。国外也有相同思想理论,如孟德斯鸠的“个人利益永远包括在公共利益之中”的基本准则,裴多菲的“谁是诗人,谁就得千辛万苦地和人民在一起!”的热情呼唤,无不表现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思想,古人外人尚且如此,生长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当今中国人更应充分展示这为人之德。

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纵览党近八十五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献身、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史。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本身就是党性的鲜明体现。是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同认真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同自觉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作为道德修养的必修课,自觉把“官职”视为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力”当做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动准则。特别是把对人民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融化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向人民负责,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有力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科学和迷信是对立的。崇尚科学,就要破除迷信。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和基石。迷信,则是一种无知,一种对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畏惧和屈服。在今天,愚昧迷信则会麻痹我们的思想,瓦解我们的斗志,动摇我们的信念,破坏我们的凝聚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如分子。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一切。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鲁迅说得好,“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化做会朽的腐草。”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说,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凡辛勤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受到大家和社会的尊重;无论是谁,任何轻视劳动、蔑视劳动、贪图享受、不尊重辛勤劳动的人,都是错误的,都是可耻的,都应当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责。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团结互相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干部,也是社会主义事业能够胜利的基本保证;互助可以增强力量,是社会主义的集体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现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互相之间应做到心平气静,以诚相待,以理服人,共同商量;有了分歧不回避,摆到桌面上来,各自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求革命工作之大同,存个人成见之小异;有了困难,同舟共济,有了荣誉,互相谦让。急他人所需,帮他人所难,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无数地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大家都重视团结,珍惜团结,维护团结,以实际行动搞好团结,才能有力量,才能使人心情舒畅,才能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正如一位领导说的,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大家都垮台。“团结互助”的反面就是“损人利己”。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所以,同志在强调“以团结互助为荣”的同时,尖锐的指出还要“以损人利己为耻”。由此可见,不指责“损人利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就难以做到“团结互助”,就不能搞好真正的“团结互助”。有一首歌叫,团结就是力量,歌词写出得很好,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人应该团结的道理:“果子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蜜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注地垂着绿荫。”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诚实守信一般也就叫做诚信,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齐家之要、治国之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诚信素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诚信道德是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从荀子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到苏轼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我的东西,虽然只有一点点也不能要)无不说明诚信是多么重要。离开了诚实,人就会言而无信;而言而无信,往往会践踏道德,漠视文明。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遵纪守法是公民必备的人格,遵纪守法,就是指国家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及社会公约的遵守,是全体公民尤其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他们从事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国家法律为依据,符合国家法律的基本要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沿着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身份社会”走向“契约社会”这样的轨迹运行的。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实现社会法治,建设法治国家,自然也就成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谋求现代化的国家的一种必然选择。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在这样一个法治社会与法治经济时代,唯有那些严格依法办事,自觉遵纪守法的公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幸福美满的人生。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艰苦奋斗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战略高度阐述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艰苦奋斗至少要讲六十到七十年,即使将来生活好了,也还要艰苦奋斗。”“要经常记住,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二、充分认识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1、是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价值判断日益呈现多元倾向,是非感日益模糊。认真学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论述,深深感受到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在由于多元价值观而日益模糊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道德判断力和荣辱观的当下,以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凝聚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让大家知道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已经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现实课题。

中国当下正处于改革转型期,价值多元化是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不同的价值选择都获得了被尊重的道德空间。多元的价值一方面扩展了国人的选择自由,很多人都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而无需背负很大的思想压力;一方面也在价值折中和多元妥协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绝对价值被相对主义所颠覆,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混淆了,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的意识中,也出现了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在很多方面丧失了基本的荣辱感。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种颠倒的荣辱观:

一是以荣为耻。如,艰苦奋斗曾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种品质,可这种品质正被一种蔓延的骄奢淫逸之风所稀释,人们介绍自己“是靠艰苦奋斗而取得某种成绩”时不再像过去那么充满自豪感;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劳动光荣、谦虚谨慎等价值观也是如此,“纯”和“正”的价值形象不断被功利价值观消解,“另类”的价值形象则不断得到强化;雷锋精神在不少地方被娱乐化和边缘化,英雄人物甚至受到嘲笑与曲解。

又如,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图表现。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不懂生活。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把勤俭节约视为“小气”“守财奴”如此等等。

二是以耻为荣。如,官员公款吃喝为何难以根治?就在于用公款大吃大喝已经畸变成一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炫耀,在不少人眼里是一种能力和特权的象征———没有权势的人才掏自己的腰包吃喝———是非感在这里就完全颠倒了。还有找情人,包养二奶、成了一种时尚,公车私用、政绩造假、受贿行贿等,都存在着荣辱颠倒的反道德倾向。

又如,一些官员收受贿赂、以权谋私,当然应该是一件丑事,可不少官员常常洋洋自得地视为权势魅力的体现,而且有不少人是带着“羡慕”的心理对这种腐败进行“批评”的。公德方面,不少人越来越缺乏公共意识,诚实守信、见义勇为、艰苦朴素、遵纪守法等等曾经是不容置疑的崇高价值,可这种价值在功利主义的诱惑下越来越滑向“见义可不为”,见死可不救的地部,团结互助等精神也在不断被“理直气壮的自私自利”所替代。

再如,不以耻为耻。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如此等等。更有甚者,是非混淆,荣耻颠倒,以耻为荣,以荣为耻。旧的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沉渣泛起,旧的生活方式裹着新的包装粉墨登场。在中央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情况下,有的领导干部依然我行我素,以享有特权为荣,动则前呼后拥,警车开道。食则山珍海味,烟酒全报。住则豪华宾馆,服务配套。为官则与民争利,以权谋私。用人则结伙营私,任人唯亲。更为严重的是,在个别地方和部门,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抵制。

三是麻木不仁,就是对于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的麻木和容忍。俗语有云:“天天见怪,见怪不怪。”一些不良的、无耻的现象见得多了,人们就很容易产生耻感麻木。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人虽然有一定的知耻之心,能洁身自好,一般不愿意与无耻者同流合污,但又不愿意与种种无耻现象作斗争,采取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爱憎不分,放弃对不良现象的批评和斗争。这种现象,主观上是对于无耻行为的容忍,客观上则是对无耻之人的纵容。

四是追随无耻。就是弃自律,追随无耻。人总是环境的产物。荀子曾经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是荀子、劝学中的名句,蓬是一种野生杂草,涅是一种黑色的矾石。)在良好的环境中,人们常常会养成好的观念和品质;在不良的环境中,人们常常会养成不好的观念品质。如果一个人靠无耻的行径得到了好处,而付出的成本甚低,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惩处和社会舆论贬抑的话,那么他的行为就可能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一些道德水平不高、自律精神差的人就会去仿效他。如果后来的仿效者也同样获得了实惠而得不到制裁的话,就必然会有更多的仿效者出现。这就是坏榜样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此类的事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人走路抄近道践踏草坪,后面就有人跟着践踏过去。一人不排队,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挤上来。一人把垃圾扔在不该扔的地方,后面就会有很多人也会把垃圾往那里扔。那些后面的人未必不知这样做有损自己的文明形象,但前边的人做了,他们也就追随着做了。在政治领域中,类似的现象也同样普遍。上级搞大贪污,下级会搞小贪污;市里敢向省里虚报,县里就敢向市里虚报;一个人给单位的领导拍马屁得到了好处,这个单位就会很快出现一批马屁精。这种上行下效、从枉走邪的现象如果大面积地发生,就必然会导致社会羞耻感的普遍下降,从而使社会风气迅速变坏。

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而以耻为荣,是荣辱观缺失乃至颠倒的表现。造成这种状况有多种因素。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市场活动的消极因素,都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些人经受不住,或甘受驱使,人生观扭曲了,价值观错位了,心底的道德防线溃退了。

这种背景下,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论述,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对被多元化模糊的主流价值的一种重申,也是对多元化的一种价值整合。无论你追求何种生存方式,只要你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八荣八耻”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共识,应以“八荣八耻”来区分最基本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

观念的变革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不成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就得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最基本的;作为一个公民,你得遵守这个社会共同约定的法律,这也是最基本的。因为如果你有伤害别人的自由,别人同样可以伤害你,结果谁也没有自由。从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价值中都可以找到社会主义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2、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只要人类存在一天,道德良心就会伴随一天。维持一个社会的和谐有序,需要鲜明的价值导向;而一个人的健康发展,也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荣辱观受一定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影响。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区,人们对荣与辱的看法不尽相同。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多少公忠体国、为生民立命的志士仁人,多少死而后已、舍命为人的忠义之士,多少温良恭俭、勤劳质朴的苍苍蒸民,都成为古老传统的化身!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以荣辱观来确定社会道德的界线充满了中华道德文化传统的智慧。中国古代最早提出荣辱概念的是孟子,“仁则荣,不仁则辱。”在这里,荣辱既是区分行为道德与否的社会标准,形成社会舆论力量,又是道德主体的心理感受,是良心的自我评价,因此具有强烈的冲击性。尤其是耻辱,与人的生命相连,故有“士可杀,不可辱”之说。耻辱不仅是来自外界他人的评价,古人还强调对自我过错要有羞耻心,提出“知耻”的要求。孔子首倡“行己有耻”,认为有耻的人才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孟子不仅将羞耻作为良心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判断人与非人的道德标准,“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晚清时代的龚自珍更是把社会个人之耻与国之耻联系起来,指出,如果天下人无耻,“则何以国?”

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如果混淆。社会就和谐不起来,经济也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更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3、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

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坚持用“八荣八耻”来潜移人,默化人,塑造人,当“八荣八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践行、自觉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激励我们奔向新的精神高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一切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经济靠一时的投资拉动,或许可以立竿见影,但是如果没有包括公众良好的精神道德品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支撑,数量的外延扩张是走不远的。今天我们遵循又快又好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不仅是指经济的发展,也同样意味着人的发展。发展需要的资源保证,不但指物质,也指精神。

4、是廉政建设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极端重视党的领导干部在各方面的表率作用。同志有句至理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说:“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执行。”提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同样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采取许多措施教育、管理和监督干部。“八荣八耻”这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道德新坐标再度为官员言行设限。

这也是由他们的职业特点和现实状况决定的。他们的地位突出,掌握着这样那样的权力,角色多样,责任重大。不容否认,我们党的大多数干部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立得正、行得端、起表率。但不可讳言,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对一些干部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是非紊乱、美丑不分、荣辱不辨的现象在一些干部中相当普遍。有的经受不住掌权的考验,高高在上、官气十足、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把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把“服务群众”变成“使用群众”;有的耐受不住拜金主义的诱惑,在市场经济的“河边”湿鞋,滑入犯罪的深渊;有的经受不住灯红酒绿的吸引,追求奢靡的生活方式,腐化堕落……这样的干部尽管只是极少数,但其言行,对于人民群众在市场经济时代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概括地说我认为领导干部存在六个“不以为耻”的现象。

一是不以跑官为耻。腐败之中以买官卖官为最腐败,典型的是黑龙江省的马德、韩桂芝,卖官的数量之多,金额之巨,涉及的官员级别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买官卖官属于犯罪,与我所讲的不以跑官为耻,是有质的区别。跑官,是有的人为了个人的升迁,采取非组织的行为,通过关系找上级、找领导希望得到提拔重用。过去我们常说入党是为了革命,不是为了做官。“入党做官论”曾是一个时期进行党内思想教育的靶子,那时想当官只能放在自己心里,是羞于对人说的。现在是不但公开说,而且还不择手段地去活动。具体有多少人在跑官,不敢妄说,但是有很多地方做了纪律性的规定,对跑官者不得重用,如果只是个别现象,还登报宣传吗?不把跑官看成是一种耻辱的行为,这是思想堕落的基础,也是买官卖官得以存在的土壤。

二是不以贪为耻。收红包,得回扣,开会拿礼品,现在很多人都习以为常了,不认为这是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送红包者用公家的钱,开列了名单,大大方方地送;收红包者,满面笑容,忙声不迭的谢谢。虽有党纪政纪之规定,不能送也不能收,每年春节之前有的党政机关还专门发出告示,不得送礼,但是毫不影响送礼者的热情,也制止不了收礼者的贪心,那告示不过是聋子的耳朵——做做样子的。

三是不以赌为耻。赌博就是为了赢钱,妄图不劳而获。这在封建社会都不认为是光彩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绝迹,但随着对外开放,社会染上了这种恶习,多数人不以赌为耻。还美其名曰,“带彩娱乐”,搞点小刺激,谈论起来还津津乐道。小赌到大赌,最后走向犯罪,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挪用几千万至上亿元的公款到境外赌博,让人触目惊心。党纪国法都禁止赌博,但是现在不赌的成了少数的人,反而还受到讥笑。

四是不以造假为耻。俗话说,这个人说假话不脸红,因为说假话是可耻的。现在反过来了,说真话还不好意思,得罪了那些说假话的人。最典型的是数字上的弄虚作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位中央领导批评“以数谋私”、“官出数字”,已有二十年了,解决了没有?没有,去年公布经济普查后调整的GDP,全国平均上升了百分十六,因为第三产业漏统了,但有的地方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原因就是虚报的水份比第三产业漏统的还要多。还有汇假报,树假典型,应付检查集中造假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公开进行的,从不认为这是丑事。

五是不以公款吃喝为耻。“嘴巴上的腐败”更是机关顽疾。用公家的钱请客喝酒名目繁多,上级来人特别是领导来了舍命要陪,兄弟单位礼尚往来互相要请,关系户有求于人要敬酒,招商引资要喝酒,大小会议按规定要招待,逢年过节单位内部要宴请……。人民群众对此十分不满,有人说现在想吃、要吃而没有吃的是穷人,有吃、不得不吃、吃不下去也得吃的是当官的陪客。长此以往,出了一批酒肉的干部,腆着个啤酒肚,可以说是一肚子的社会主义。有的人因此而有了酒瘾,醉酒成了家常便饭。喝酒后杀人者有之,开车撞死人者有之,喝酒醉死者也有之,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也时有所闻。还有的国家级的贫困县,因宴请招待形成了巨额债务。

六是不以铺张浪费为耻。据河南日报3月8日报道,郑州市政府近日通报批评了市环境保护局,该局在建造一幢办公楼中,违反相关法规,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超出初步设计批准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超出核定总投资2636.28万元。这只是冰山一角,全国党政机关近年来有一股攀比建设办公楼的歪风,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虽经中央多次发文制止,但有的仍我行我素,毫不收敛。陕西一个县发生水灾后,灾民的房子三年建不起来,而党政机关的豪华办公楼却很快建成了。还有的地方以庆典为名,公款追星,搞形式主义等等,大量浪费国家资金,主要是贪污要坐牢,浪费再多不犯罪,是用公家的钱心不疼。

应该说,这六个方面的“不以为耻”,在党政机关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任其发展是相当危险的。这些都是违反“三个代表”的思想,违背总书记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的,也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要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干部,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价值观,根治这些“不以为耻”。

5、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8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总是把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无论是在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取得全国执政地位以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把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作为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党充分认识到,离开了这种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党不可能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胜出,不可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可能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长期拥护和支持,也不可能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抓住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6、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

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未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为之献身的事业,最后都要交给我们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领悟着同志关于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论述的深刻含义。

世界上无论大事业还是小事情,都要靠人做。学会了做人才能学会做事,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事情做不好,可以从头来。人做不好,很难重新来。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活力,蓬勃发展,一件根本性的大事,就是要教育青少年一代树立是非分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他们从学会做人做起,学会做事,成就伟业。

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整个社会“言教”,更需要整个社会“身教”。

教师要为人师表。“这是老师说的”,“老师要我们这样”,“老师不准我们这样”。在少年儿童眼里,老师的形象是崇高的,老师的教导是神圣的,老师的话是他们辨是非、分荣辱的标准。在广大青少年眼里,老师往往是他们做人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广大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培养青少年成长中肩负的光荣责任,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的实际,针对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建设的实际,用富有创造性的鲜活形式,将“八荣八耻”引进课堂,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广大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行育人,以德化人,不能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义愤填膺抨击各种丑恶现象,走下讲台却对各种不正之风熟视无睹甚至迎合追逐。

父母要为子女做楷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更多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事事处处都在点点滴滴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最初判断,常常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即使望子成龙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不会有多大说服力和影响力。

社会是更大的课堂。今天,生活在信息时代、受到各种文化影响的孩子,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活跃,他们以各种方式更早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成年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无不成为他们做事的参考、做人的参照。为孩子们我们需要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为未来我们需要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我们的社会中,只有荣辱有鲜明的观念,是非有清晰的界限,善恶有明确的区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知荣明辱,扬荣抑耻,向善而行,健康成长。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培养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他们成为改革建设事业的栋梁。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召唤着更为优秀的建设者;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依赖于奋发有为的年轻一代。我们应当肩负起历史的责任,通过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接班人。我们承续着前人的事业,我们的事业寄希望于今天的年轻人。

三、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1、要立足岗位,体显先进。努力提高贯彻执行现行政策的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排头兵和行家里手,不断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和开拓者,勇当岗位创业的自强人,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力争在工作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岗位业绩上取得新成效。

2、要率先垂范,树立新风。官气正则民风清,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对社会道德等都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做思想改造的表率,摒弃头脑中存在的各种错误认识;做维护法纪的表率,为党站好岗、护好门;做崇尚新风的表率,身体力行,通过带头遵循“八荣八耻”,推动党风政风乃至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3、要坚守底线,廉洁自律。道德失范、信仰缺失,是许多人腐败堕落的重要思想根源。要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作为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踏实的行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它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努力去实践,更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