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报告

时间:2022-05-14 03:50:00

导语:关于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报告

前两天县局对学校进行了办学水平评估,评估结束后与学校校长室交换了意见,肯定了学校的特色做法,指出了学校的一些不足,评估点出的这些问题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

自2006年12月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这个方面努力。当时,整体的大环境不是太“科学”的,加班加点现象比较普遍,对学科的评

价还是分数为主,学生的学习比较辛苦,教师也比较辛苦。我敏感地认识到这些做法是不科学的,终有它不能生存的一天。因此,从那个时候我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着重就“如何使办学规范”这个角度入手,开展了管理方面的尝试。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对照《规范》二十条的要求,努力根据学校的情况,学校教师整体状况年轻化、可塑性强等特点,实是求事的落实好《规范二十条》,对一些根深谛固的观念进行调整,努力从应试与素质要求的夹缝中走出一条道路出来,使学校走上良性轨道,对社会负一点责任。经过我们的努力,应该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几年学生变得开心了,教师变得充实了,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名列全县前矛(当然现在已不适用这个数据了),学校也没有一件办学方面的举报。今年全省实施“五个严禁”,对我们学校来讲,教师普遍认为变化不大,因为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在办学水平评估活动中,县局科室三人考核组对学校进行了师生座谈会,听了学校的汇报,整个过程就两小时多一点,完成了对学校一年的考核。就这考核的规范性、科学性我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考核意图要明确

县局组织的考核我想应该是依据县局相关管理要求,对相关的要求作出评价,看学校的实施有没有到位,管理是否有成效,根据考核的结果对管理效率作出评价,以此结果对学校的管理作出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评估,评估结果应该对学校起促进作用,减少因评估损伤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人员确定要严谨

要使考核意图体现明确,所以对考核人员的确定至关重要。确定的考核人员应该是带着教育局局长室确定的考核细则要求,围绕考核要求制定统一、合理的考核方案,以一个标准来考核所有被考核的学校,这样才能比较学校的差异,起到良好的考核效果。这对考核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不能带着私心去考核,不能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学校,不能以个人喜好看学校甚至是学校的人,否则会使考核的结果严重失真,对被考核的学校形成强力的信号暗示。这些暗示也许是良性的,但不能避免有不少是恶性的。如果是恶性居多的话,这对被考核学校的办学信心摧毁是巨大的。考核人员的形象是县教育局的形象,考核过程体现的是县局的意图,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县局制定的考核标准、细则,导向要明确、正确,对考核人员的确定要严谨,启用道德好、能力强的人,这将给下面学校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组织过程要规范

为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公开、公平性,减少个人行为对被考核学校的考核结果影响,因此考核的过程必须要规范。首先是考核流程要规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每个学校的过程要一致,从科学比较实验的角度来说,其它条件要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就是学校不同。如举行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的话,话题要尽可能一致,无须随意添加话题,如果是添加的话,应该是不能计入考核结果中的,可作参考。二是考核组的任何环节必须是两人以上为一组,特别是座谈会等,以保证调查结果被存储时的真实性,不可有偏面性。

结论评价要科学

对考核的结论评价往往牵扯到学校的荣誉,甚至是经济利益,所以在下结论时一定要慎重,考核人员必须对你下的结论要负责。结论要客观、真实,对问题的调查分析要全面,不能以点带面,特别是教育类考核,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弄清真象,现象的存在是否带有普遍性,还是个别行为,这样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证性。这里我举两个例子:(1)调查人员问:“你最讨厌老师哪些行为?”孩子们说没有。调查人员说:“回答不出的站在位置上,等想出来再坐下去。”在这种情境中,我们的孩子为了能坐下来,或者是为了结束这种调查,有的会胡编乱造,也可能是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已忘记的几年前的老师可能的不良行为添加到现在的老师身上……这样的调查结果就可能缺乏真实性。对孩子的调查最好以书面选择性或判断性题目来做,可保持客观的公正性。小学生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毕竟有限,如果以上面这样方式来调查,很可能出现一些可笑现象。(2)调查人员问教师:“实施‘五个严禁’后学校有哪些变化?”教师回答:“我们没有觉得有明显变化。”调查人员就认为这个学校问题很大,怎么连县局三申五令的要求置若罔闻。可事实是这个学校从2008年开始就严格实施省政府颁布的《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条》,在长期的坚持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今年的“五个禁”实施时,这个学校已无太多的变化,教师的感觉是真实的,这应该是一个很好例子。如果因为我们调查人员的武断,没有全面了解学校,而作出偏面的评价,这是对这个学校的严重不负责任,也给局领导造成一种误导。

在这儿我再举一个例子:我经常观察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与她的学生是这样沟通的,当班上的孩子犯了错误,她会根据事先约定处理,让孩子自我刮鼻子。有一次,有个孩子错了二道题,这个老师微笑着对孩子说:这次怎么错了二道,怎么办呢?孩子很自觉地说:那我刮三个鼻子吧。说着笑嘻嘻网地刮了三下。我认为,在当时的氛围下,这三个鼻子的作用比骂上几句作用要大的多。但是当我们调查老师任课情况、有没有体罚现象时,我有目的地调查这个学生,询问他老师有没有体罚他,他说:老师体罚过他的,刮过鼻子。那调查组是否就可以认定这个老师有体罚行为呢?所以我们在评价时,一定要谨慎对存在问题的评价,调查过程要清楚,看问题要全面、问题定性要科学,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基层学校的工作积极性。

再譬如,对学校“五个学会”的评价。考核人员说:你们学校学生对“五个学会”怎么一个也说不出的?我们是这样想的,“五个学会”已经提了几年了,这些常规早已经成为学生的习惯了,你可以观察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就可以了解学校对“五学会”的执行情况,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难道可以以会背来考核的吗?我们觉得“五学会”对学校的常规管理来讲已经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了,不需要靠反复的背诵来教育,应该润物无声。如果只强调一些低层次的管理,而忽略学校的实际管理情况,这样的考核不能起到促进学校管理的作用,只会打击基层学校的积极性,败坏县局机关的工作作风。

本年度的考评工作结束了,留给我较多的思考。在两个小时内由三个人完成了对一个学校一年工作的评价,全县六十多所学校,能保证组间考核标准一致吗?至少从这个角度看,有着一定的不科学性。何况今年还说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让人心底里觉得多少有点悬,这样的考核能做到公平吗?

当然,作为被考核的学校,应从考核人员对学校的反馈信息中,认真分析、反思所指出的存在问题并加以整改,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承担好学校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为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而做好相关工作,正确对待考核结果,有则改之,无则加免。作为学校的领导更要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引导与疏导,把考核过程变成促进学校发展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达到考核目标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