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监管情况年度工作报告

时间:2022-12-28 10:51:38

导语:国资监管情况年度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资监管情况年度工作报告

国资委调研工作组:

按照省国资委《关于赴部分市(地)国资委调研的预通知》的有关工作要求,我局日前对辖区市县(区)国资监管以及国企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实际调查中掌握的情况并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第25号令颁布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办法》,提出初步工作设想。现报告如下:

一、各县(市、区)国资监管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我市辖等1区5县2市共8个县(市、区)。总体掌握情况来说,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不够健全、企业国有资产规模较小、企业国资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管部门水平参差不齐成为目前落实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最大瓶颈,详述如下。

(一)企业国有资产总量较小,国有资产数额差别较大

调查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县(市、区)企业国有资产总额为万元,登记的国有及国控股企业共户,从业人员人,企业债务万元,净资产万元;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实现利润万元。企业国有资产额最大的是,达到万元;企业国有资产额最小的是,相差倍。

(二)大多数县(市、区)均未设立独立的企业国资监管机构

我市管辖的8个县(市、区)除市单独设立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外,其他地区都没有设立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大多都属县(市、区)财政局,具体由公共资产管理中心承担或企业管理部门负责。

(三)基本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企业国有资产的全面管理

由于各县(市、区)财政局承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职能,因此,各县(市、区)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全覆盖”管理。“全覆盖”过程基本扫除了“盲点”,注重资产管理工作做实做细,部分县还把集体企业纳入管理范围,如连山县公共资产管理中心管理的县属集体企业就有7户。

(四)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企业国有资产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缺乏统一的指导,各县(市、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各县(市、区)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有的管理比较规范,有的管理流于形式。如县公有资产管理中心明确具有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制定了国有企业领导人任用管理和年度工作考评奖励办法。而多数县(市、区)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都偏重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还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五)基本上没有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从各县(市、区)报来的企业情况看,现存的国有企业基本上还是旧体制的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为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制企业很少。不利于落实政府对国有企业承担的以出资额为限的有限责任,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债务危机,政府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六)企业负债过高,历史包袱沉重

各县(市、区)国有企业多数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老企业,主要集中在粮、农、水、商业贸易等方面,属于旧体制下的老企业。退休人员多,缺乏活力,历史债务沉重。

二、各县(市、区)国企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革除旧体制的弊端,我市已于2002年成立了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着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转制改革。各县(市、区)也相应设立类似机构,推进所属国有企业的改革。

(一)改革形式多样

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各县(市、区)根据国有企业的所在行业、历史债务、发展前景等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改革方案,实施“关、停、并、转”等多种改革形式,基本上完成了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国有企业转制改革。

(二)突出重点,以职工安置为主,维护社会稳定

实行国有企业改革,要以确保社会稳定为前提。各县(市、区)在推行国有企业改革转制的过程中,都十分注意职工安置工作。通过改革转制企业资产处置筹集的资金,优先着重解决职工经济补偿金、社保费及医保费的落实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企业资产处置资金不足时,切实负起政府的责任,由财政拨付资金,解决改革转制企业职工安置问题。

(三)按照程序处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制过程中,各县(市、区)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处置企业资产,经过资产评估、公开拍卖等程序,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企业改革转制方案经过民主决策

企业制订的改革转制方案经过企业领导班子会议的研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确保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总体来说,各县(市、区)国企改革政策措施到位,引起的震动较少。但是目前仍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一些负债重、官司多的企业难以注销,使企业无法彻底退出市场;留守人员过多,负担重,经费日益紧张等。

三、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第25号令的工作设想

(一)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完善监管国企的机制建设

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第25号令,加强对地方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国有资产监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加强机制管理、完善组织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办法成为我们贯彻落实工作的“三部曲”。

1、完善监事会的组织建设,成立监事会。准备下月底在各监管企业派出监事会主席。监事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组织建设始终是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一项工作。基于这一点,我市合理调整监事会职责定位,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强化出资人监督体系,建立适合新形势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讲究“及时、快速、准确、高效”应对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性。

2、健全大额资金监管的财务办法,准备出台的一项制度。主要是以前各企业的大额资金由单位一把手说了算,为防止腐败,拟出台此项制度。继续抓好关于重点项目自己投融资的使用,重点落实好目前开展的各重大项目的资金调配使用,加强与省、市各级银行的沟通协调,密切跟踪项目资金的落实情况,确保资金按时到位,以此作为大额资金的基本管理方式方法,强化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二)主动报告,及时反馈省国资委工作信息联系不够畅通。25号令的颁布恰逢其时,为我市国资委与省国资委之间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会逐渐形成上行下效、上传下达的工作体制,有助于我市国资委获取更多上级指示和精神,有助于在省国资委的领导下,将工作开展的更加完善、成绩取得的更加多样,各项业绩更加扎实。

工作中作为市级国资委要多跟省级国资委多请示多汇报,在实际工作中多获得省国资委的更多支持。建议省国资委对各市国资监管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各市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各市尽快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出资人职责,建立健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财务预决算管理和财务审计、资本收益和预算管理、监事会监督、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薪酬分配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市国资委逐步健全国资监管的规章制度。

(三)进一步提高履职水平和工作能力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国资委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好国资委自身应该履行好的各项职权,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自觉服从于省国资委的工作大局安排,及时把上级的决策和意图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市国资委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国资委监督工作的重点,综合运用调查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法定形式,依法开展监督工作,正确处理国资委依法监督与支持省国资委直属工作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寓支持与监督之中,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发展。

2、同时,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所监管单位和相关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听取和反映这些单位的呼声,努力把市国资委建设成为充分发挥作用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省国资委开展全省市级国资委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查,向市级政府提出合理设置国资监管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建议方案。

二是建议省国资委多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提高市级国资委业务素质,促进市级国资监管工作的提高,规范市级国资监管行为。

三是建议省国资委以全省国资“一盘棋”的理念,加强对市级国资监管规范文件制订的指导工作。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国资委第25号令的颁布和实施,将成为我们工作中有力的“助推剂”,将有助于我们市国资委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将有助于我们在省国资委的领导下勇创佳绩,我们有责任、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加以深入贯彻实施,不断取得新的工作业绩,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