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扶贫情况报告

时间:2022-12-17 10:22:57

导语:民营企业扶贫情况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营企业扶贫情况报告

进入新世纪以来,坚持走“主攻工业”道路,实行大开放、大招商战略。全县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现了机电材料有限公司、制革有限公司、水泥有限公司、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据统计,民营口企业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三分之二,纳税额占全县税收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时刻不忘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帮助,积极主动投身参与扶贫,在捐款捐物、企业用工、技术培训、产业带动等方面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全县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截止目前,全县的民营企业共捐款、捐物折合资金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名,无偿修建公路公里,建设饮用水工程处,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发展扶贫产业项,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元,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效果。深受方方面面群众的赞誉。

一、开展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

我县对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工作十分重视,在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扶贫,让企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一)积极宣传动员,注重思想发动。一是做好宣传。我县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近几年通过招商引资从沿海地区引进来的企业。企业在刚进入我县时,县委、县政府给予了诸多优惠政策,比如信贷、用地、税收、招工等方面都提供了大量帮助。每个企业还莫逆之交了帮办单位,要求帮办单位全方位为企业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了,经济效益好了,也就有了参与社会扶贫的基础。我县积极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主动到企业去拜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心,提高企业对参与社会扶贫的认识。二是搞好动员。民营企业都是经历市场竞争的残酷而一路走向发展壮大,市场意识很强,充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的决策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因此,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做企业和企业负责人的思想工作。消除顾虑,使企业认识到参与社会扶贫也是一种有偿的投资,有效动员企业参与社会扶贫。

(二)坚持正确引导,鼓励社会参与。我县的民营口企业参与社会扶贫开始是由于企业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企业得以发展壮大,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企业自己想为社会做点回报,从而自发地为贫困村、贫困户资助一些资金,用于解决交通、饮水等困难,救济一些困难户,资助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等。典型的案例就是制革有限公司,该公司自2007年起,就每年拿出1.2万资金用于帮扶石桥镇的贫困户。同时,该公司在2003年为我县在中乡遭受洪水灾害的群众自发送去4000斤大米,并捐助资金1.6万元用于贫困户灾后修复房屋,企业能自主参与社会扶贫确实是好事,但要进一步凝聚力量,调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还需政府的正确引导。我县成立了以县扶贫办为牵头单位的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工作小组,负责正确引导和全县的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工作。目前,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县有6家民营个业参与社会扶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县会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参与社会扶贫的队伍中来。

(三)尊重企业,让企业扎深。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没有把民营企业作为“外来者”对待,而是当作“自家人”。一是让企业扎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扶持。我县坚持把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尽力解决?产、销售、资金、招工等方面的问题,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扎根下来发展。二是吸纳企业负责人参政议政。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有的还担任了政协常委。这些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积极为县里的经济、社会、民生等工作建言献策,充分体现了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参政议政,也让社会和人民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的主要成效

我县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坚持“政府主导、自力更生、扶贫开发”的原则,发扬先富帮后富。“致富思源,言而思进”的精神,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帮助村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我县自2008年开始,组织了一批民营企业与扶贫重点村开展“1+1”结对帮扶。企业在帮扶村重点围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倾力帮扶。比如水泥有限公司,在埠前镇燕溪村已连续帮扶4年,每年扶持村里300吨水泥,用于修建公路、农田水利设施、文体活动场所等,到目前村里的“三清三改”率达100%。还有公司,先后帮扶的石桥镇日光村和埠前镇仰山村投入资金7.1万元,修建桥梁一座,村级公路1公里。

(二)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成效明显。我县民营企业招收的员工优先考虑农村贫困劳动力。尤其是扶贫重点村的贫困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做到了优先录用。虽然从去年年底开始,企业遭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大多数企业坚持不裁员,既使在裁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保证农村的贫困劳动力不裁员。比如、机电材料有限公司员工总数为745人,其中属于农村贫困劳动力的有580人,占总数的77.8%,在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没有裁员。反面把企业搬迁到县工业园区扩大生产,新招收员工120多名,其中贫困劳动力78名,目前全县的民营企业共吸纳贫困力就业超过1.5万人。

(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我县是个养牛大县,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牛皮集散地之一。2001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制革有限公司,该以司是一家牛皮精深加工的企业。公司为了保证牛皮的供应。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给养牛户每头牛200元的资金扶持,并负责牛皮的回收,大大促进了我县养牛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县制革产业的发展。在公司的带动下。如今,皮革产业已成为我县四大工业支柱产业之一,县里还专门规划建设了皮革产业园,还有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药业有限公司等,都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扶持了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在民营口企业的带动下,我县的制革、落化、脱水蔬菜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覆盖贫困人口8000余人,促进贫困户人均增收超过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