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项目规划考察报告
时间:2022-02-25 07:59:00
导语:生物产业项目规划考察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人民政府:
生物产业项目是省年“212”工程重点工业项目,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也是年20项重大建设项目之一。为推进项目建设和我市产业发展,根据市政协常委会重点工作安排,年10月28日,由部分市政协常委,驻普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及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市茶业局(市生物产业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思茅区政府等相关领导组成的视察组,对项目倚象种植基地和工业园区组培与加工项目现场进行了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和集团对产业发展及项目推进情况的介绍,广泛听取了各位委员和相关领导的意见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年5月,市政府与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计划用3-5年时间,投入10亿元以上资金,在工业园区建设集珍稀生物研究所、大型植物科技组培中心、珍稀药材GMP加工中心、3000-5000亩GAP种植基地为一体的生物谷项目。投资5.8亿元建设年产铁皮枫斗晶1亿袋、铁皮花茶10万袋、铁皮石芝参胶囊1亿粒等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打造全国最大的铁皮产业化基地和最有特色的珍稀濒危植物生物培育、人工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化基地。
项目实施一年半来,集团在旺旺野生植物开发公司的基础上,在投资设立了生物谷发展有限公司和生物农业有限公司。目前,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已完成项目投资1.4亿元,今年将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
(一)种植基地初具规模。生物农业有限公司现已建成年产900万丛种苗的组培中心和1000余亩符合GAP种植标准、并通过有机认证的铁皮种植基地,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投产近500亩,年产值8500万元。
(二)组培与加工项目建设总体顺利。该项目计划占地面积218亩,一期工程占地100亩,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年7月签订建设用地合同并付清1740万元土地款,8月完成项目总体规划编制、详规、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年7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项目用地由倚象镇调整到木乃河工业园区,签订了100亩建设用地的协议,9月完成一期工程厂区规划与土建设计,并进场施工。今年可完成一期工程年产2000万丛铁皮组培车间主体工程及工程楼的土建封顶,明年3月底投产。饮片车间、仓库、科研楼与生活楼等设施明年6月份竣工。预计2012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实现产值5亿元。
(三)产品研发成效明显。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已自主开发上市铁皮枫斗、铁皮枫斗晶、铁皮花茶等铁皮保健食品,现正在研发铁皮饮片、铁皮浸膏、铁皮软胶囊、铁皮汁饮料等健康系列产品。其中,铁皮浸膏、铁皮软胶囊已于年底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保健食品批准文号;铁皮枫斗晶(无糖型)已通过技术审查,饮料已完成技术研究、申报批文等工作。
(四)市场营销卓有成效。充分利用在医药界的行业优势,积极拓展消费市场,铁皮饮片进入、江苏、上海三省市的医保目录,并顺利中标,进院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铁皮”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仅一年时间,已成为等地区家喻户晓的知名保健品品牌,年产值从2000万元迅速提升到亿元规模,实现利税2000万元,为发展产业奠定了品牌和市场基础。
二、对项目的评价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的推进。国务院《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为我市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中共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生物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项目属典型的绿色生物产业,依托绿色资源优势和绿色环境优势发展产业,有利于保护野生资源,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国家战略的需要,也顺应了我市“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需求,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结合自然和生态资源优势,引进项目是正确的决策。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措并举,强化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年7月把铁皮组培与加工项目用地由倚象镇调整到木乃河工业园区,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二)市直相关部门和思茅区积极配合做好项目服务。为推进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顺利完成项目立项、土地预审、环评、水保等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了便利。市生物产业办配合做好种植基地选址和项目跟踪服务。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协调落实种植基地和项目建设用地,完善项目用地相关手续。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及时为集团提供了电子图和标准高位,配合项目工程推进,狠抓项目的落实。思茅区区委、区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好抓实,组织相关部门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申报、工程施工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三)集团真诚投资,项目进展顺利。一是企业诚信投资。集团到投资发展产业,是经过充分调查论证作出的战略抉择,项目实施一年半来,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基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工程进度加快,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二是科研、生产、营销和资本优势明显,的功效研究、药理研究和功能性饮料、中药、中成药的研究开发加快。年10月,集团与市科技局共同举办了铁皮产业发展学术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有关专家、学者欢聚,共商产业发展大计,达成产业科学发展共识,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三是建立完善标准认证。在推进GAP规范种植、有机食品认证与优质高产种植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严格实施GMP管理,产品创新、质量可控、品牌效应明显,保证了产品热销国内药品和保健品高端市场。
(四)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是兰科属,有铁皮、迭鞘、鼓槌、马鞭、金钗等74个品种,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中药材涉及植物来源众多、应用广泛、使用极其频繁的一种传统名贵中药材,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现代医学临床证明,中的碱、胺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煎剂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大剂量饮用可减慢呼吸、降低心率和血压,是癌症化疗后辅助身体恢复的良药。原产的铁皮属濒危、珍稀、药用价值和附加值最高的品种,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列为“九大仙草”之首,提取的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有一定的抗癌效果,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增强剂,在中药的药用和保健食品添加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随着国内外“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人们逐步把防治疾病和追求健康的目光转向了天然药物,作为一种高档保健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仅国内市场年需求鲜草就达8000-10000吨,且以每年10%-15%的需求递增,目前国内每年仅能提供3000-5000吨。发展产业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国内市场上,铁皮枫斗每公斤一万元,泰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铁皮枫斗价格高达每公斤3000美元。铁皮的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市场鲜品收购价约700-800元/公斤,亩产值高达24.5万元,如果将鲜草加工为枫斗,亩产值可提高到35万元,加工为铁皮枫斗晶,亩产值增加到80万元。功效明显、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巨大、经济价值高,有广阔的前景。
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我市优势生物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实施一年半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建设用地落实难、工程进度慢、原料基地小、龙头作用不明显等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
三、建议
(一)把产业培植成我市的特色骨干产业。生长的有41种,占全省46种的89.1%,是全省乃至全国种类较多、最适宜生长和人工种植的地区之一,目前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全市已种植9947.2亩、投产6786亩,各县区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思茅、孟连等县(区)。产值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天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金陵植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在发展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将成为生物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是一项可以做大做强的产业。一是生态气候环境优越。我市年平均气温18.9。C,年降雨量1400毫米,年相对湿度79%,林业用地4656万亩,热区面积达250万公顷,适合各种热区经济作物生长。多年的实践证明,优越的光、热、水、林地及适宜生长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山地立体气候,是种群主要集中分布区域,人工种植的野生产品与自然野生几乎没有区别。种植具有投资成本低、采收周期短(一年半左右)、产量高、易成活等优点,是种植的最佳地区,种植还具有显著的排他性,有较好的种质资源基础,特别适宜铁皮的人工种植。二是人工种植技术已趋于成熟。是较早人工种植和研究种植的地区之一。早在1986年,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就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联合开展了铁皮的人工集约化栽培,并在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等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种植日益广泛,参与群体逐年增多,已具备相当的经验和技术基础。三是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落户。1997年以来,有来自、江苏和黑龙江等地的企业进入开发,集团的进驻,对做大做强产业将起到龙头支撑作用。建议抓住国家加大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对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用5至10年的时间发展种植基地5万亩以上,并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野生种植,初步形成以地名标志和铁皮系列产品为基础的全国品牌产品,实现年产值百亿元。
(二)以龙头带动发展,进一步支持项目做大做强。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种植的规模化、科学化、品牌化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问题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来支撑和引领,要坚定不移地走龙头带动之路,培植或引进2-3家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和精深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引进有序竞争机制,建立起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集团是中国植物药的领军者,对产业的引领作用已逐步显现,当前要努力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一是成立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领导,制订规划,研究扶持政策,积极扶持企业申报国家或省(市)相关产业发展项目,为产业提供政策保障和推动项目做大做强。二是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市财政给予安排专项资金,对种苗培植、产品研发进行扶持。金融部门要对等龙头企业优质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提供金融服务与信贷支持,加速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三是加强从事生产、加工、销售人员的培训工作。结合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对全市的从业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四是积极发展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在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开展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现场示范等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拓展销售市场,提升经济效益。
(三)强化优质服务,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树立项目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做到“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思想上重视、政策上支持、工作上落实,助推项目建设。要简化审批程序,做到能快则快、能简则简,提高服务效率,为项目引进和落地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土地、水、电、路等问题,解除企业后顾之忧,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当前,要重点抓好项目的服务和保障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议在木乃河工业园区再协调规划100亩左右的土地,作为项目二期工程建设用地,做好项目二期工程的规划、立项、土地预审、环评等前期工作,为二期工程开工做好准备。
(四)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力。一是要统筹规划,制订项目年度计划、中长远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突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条不紊的推进项目建设。二是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建设项目合同制的要求规范项目建设,保证工程质量,打造精品工程。三是要加快项目工程施工。明年春季要完成景谷永平千亩铁皮种植基地种苗移栽,完成年产2000万丛铁皮组培车间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并积极向市场提供种苗带动专业户种植。要加快铁皮组培与加工项目建设,争取早建成,早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要依托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把打造成国内最大的铁皮基地和最强的产品精深加工区。要加快科研楼建设,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五)做好产业认证,建立质量标准体系。产业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依靠科技来解决,如不同的药理、功效、适应群体产品的深度开发等等。产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科研深度和科技应用程度,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才能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一是加强种植基地GAP认证工作。GAP,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我国中药制药企业实施的重要配套工程,是确保中药质量的一项绿色工程和阳光工程。实施中药材GAP认证,目的是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保健药品、保健食品的质量,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要按照GAP要求进行种植和加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向食品药监部门申请GAP认证,保障原料的种植和生产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打造优质品牌,积极争取我市在种植和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对基地首次通过国家GAP认证或首次开展以为原料的特色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有关单位,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三是尽快出台产业行业标准。从实际出发,参照省无公害铁皮(省地方标准),制订出适合当地特点的行业标准,保证质量,规范市场。四是严格产品生产经营的监管。生产环节严格实施GMP管理,产品通过中国保健品QS认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建立日常的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产品标识、广告的管理,工商、卫生等部门做好产品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管工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管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通过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方法推动科技创新,抢占发展先机,走“科学”之路。
(六)积极探索公司带农户模式,促进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绿色生物产业,我市的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要以为龙头,探索“公司带农户”的发展模式,支持小、散种植农户的整合,把企业与农户的优势结合起来,协调好利益关系、搭建好合作平台。由为农户提供种苗,提供规范化技术指导和服务,提供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把农民组织起来生产,建立生产和销售体系,快速提升人工种植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探索生产者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结合的机制,深化产业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市林科所、市农科所、市民药所和热带作物学院、思茅师专等现有科研体系的作用,探索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向企业、农户延伸的新模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 上一篇:养老服务机构改善调研报告
- 下一篇:经济法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