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经济委员考察报告

时间:2022-03-20 08:49:00

导语:县政协经济委员考察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政协经济委员考察报告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一行18人,在*副主任带领下,赴**自治区所辖的鲁番等地进行学习考察,重点考察了*市*区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情况。通过学习考察,委员们认为,该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区生态建设基本情况

*区是*市中心城区之一,*语意为“戈壁滩上的花园”,是*市唯一用*语命名的城区。该区位于市区西部,西临雅玛里克山,北有黑山头、红庙子山等,辖区总面积427平方千米,人口52.8万人,居住着汉、*、等38个民族,是一个具有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特殊地理环境的城区。*年3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当时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在城市中心区建成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三条绿色廊道、三大生态建设工程、三大经济商圈”的发展格局,城市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到*年底,全区绿地面积达1756.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74万平方米,庭院绿地15万平方米,荒山绿化1666.7万平方米,年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25.98%,人均绿地面积19.7平方米,与1997年的不到4平方米相比,增长了近4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区共建成道路140条,面积41.3万平方米;治理泥巴巷道40条,道路硬化率达97.43%;拆除违章建筑29万平方米,建成袋装垃圾站240个、二类公厕164座,全区109条主干道、180万平方米清扫区的垃圾日产日清率达100%,跨入*卫生先进城区行列。与此同时,*区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雅玛里克山生态旅游基地、九家湾生态公园、仓房沟生态景观区都已出具规模,景区中的镇妖塔、山中葡萄风情园、民族文化园、蟠桃园、农家乐、游园绿地等景点,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涌入。仅*年,*区就接待国内外游客209万人次,旅游收入创历史记录,达到了78211万元。现在,其他生态旅游项目,如九家湾的水上乐园、仓房沟的狩猎场等,也在进一步加紧建设中。

二、经验和做法

对于*区生态建设上取得的成果,国家环保总局曾给予了高度评价:“*区在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荒山绿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城市基础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的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为中国西部干旱地区在荒漠化治理中如何解决用水问题、如何利用区域自然经济优势建设生态等问题上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荒山绿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

雅玛里克山是一座千年荒山,也是*最大的一座荒山,土壤状况很差。为了促进雅玛里克山的发展,*区按照“绿化先行、统一规划、分片改造、综合开发”的方针,以发挥雅玛里克山环境效益和开发旅游事业为重点,大刀阔斧地对雅玛里克山地区进行了治理开发改造。由专业的园林科技人员对雅玛里克山的土质进行悉心研究,加快土壤改良过程,逐渐恢复自然植被。并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不同的土壤中种植果木经济林、矮小灌木、草坪及各种旱生树种等,使该区在短期内以较低的成本换取了较高的荒山植被覆盖率,减少了沙尘的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区最终是要把雅玛里克山建设成为一个集娱乐、科普教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度假区,初步已将雅玛里克山分为览胜区、登山活动区和生态恢复区三大结构区和13个功能片区,进行分片改造,梯度开发,并将植被划分为13个大的植物景观区和4条立体植物景观线,增强观赏性,使游人步移景迁,尽享其美。

(二)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

针对*区地处干旱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淡水资源匮乏的特点,*区制定了“城区建设服从城区规划,城区规划服从城区环保”的建设原则,确立了“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中心,以工业污染治理为重点,以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全面开展了区域污染治理工作。

*年,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国债投资1.1亿元在雅玛里克山腹地建设成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雅山污水处理厂,把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进行绿化灌溉,为雅玛里克山绿化提供可靠而稳定的水源,现在雅山污水处理厂已完全能满足雅玛里克山的绿化需求。同时,*区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指导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治理工业污染。支持*锂盐厂利用生产余热建设集中供热,减少区域锅炉污染源20余个;指导中泰化学开展清洁生产,将两台生产固碱炉更换为煤气发生炉,对化工塑水进行综合处理和回收利用,并将电石废渣进行回收利用,作为洁净煤生产添加剂和城郊拉沙取土坑的回填土。

(三)城市基础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区在城市建设中融入“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区园林艺术化、景点精品化、绿化特色化的城市建设目标与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相继在全区开展了“梳妆打扮”工程、“亮化”工程、“蓝天”工程、“拆墙透绿”工程等,采取见缝插绿、拆房现绿、征地增绿、拆墙透绿、向立体要绿等多种途径,增加城区绿化量,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相融合的方式,使*区绿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景观和公园景点、庭院绿化、街道绿带、街边游园、三小绿地等交相辉映的城区绿地体系。

在城市规划布局上,*以提高城市居住适宜型为核心,实施环保型生态小区的试点工程,逐步完善城区的园林、绿地、水体等生态支持系统,初步建成优美、舒适、文明的生态人居环境。

(四)倡导生态文化与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相结合。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西北地区少有的在城市中心区建成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区从建设伊始,就注重倡导生态文化与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相结合,利用各种载体在全区各族人民群众中宣传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意义。并不断扩展思路,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推进公众参与、提高公民环境意识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总指导方针,初步建立了文明办、环保局、教育局、团委、街道和社区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和政府、街道、社区三级环保宣传教育网络,形成以市民文明学校、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为载体,以日常宣传教育为主,多部门、多渠道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局面。

通过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区公众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知晓率、参与率明显提高,初步培育了具备*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山绿、景美、街宽、灯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生态示范区已初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