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6-12 08:45:00
导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这一论述指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全党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党的基层组织处于微观执政的层面,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且充满活力,全党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这是我党巨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同志有过生动的比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我党340万个基层党组织都没有执政能力或执政能力较弱,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直接体现出全党执政能力的强弱,是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
党的基层组织虽不参与制定大政方针,但处在实践第一线,通过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又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发展经济、服务群众、执行政策、驾驭全局、培养人才等方面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正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提高和发展着党的执政能力,成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最终源泉和主要动力。
近几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要求,以创建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深化“三级联创”,扎实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各镇乡党委、街道党工委较好地发挥抓党建工作的龙头作用,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建立浙大象山干部远程教育中心和中心网站,开播党员教育电视专栏——《先锋课堂》,创建了集中心课堂、网上课堂、空中课堂于一体的具有象山特色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体系。以“先锋工程”建设为载体,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积极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回归工程,大力推进机关干部驻村挂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果断实施行政村规模调整,不断充实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连续两年开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月活动,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细化了四项民主制度,优化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双带”和“双百带头人”等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深化“党内关怀”工程,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应该说,通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县基层组织建设的氛围是好的,成绩是明显的,执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决定》要求相比,与时代对党建工作的新的要求相比,我县基层党组织在执政意识、执政能力、执政基础、执政素质、执政环境等方面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距,具体表现在:
1、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村党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不高。年龄、文化结构不合理,全县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35岁以下的只占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2%。有的能力偏弱,缺乏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信息、技能和手段,有的私心杂念较重,处事不公,作风不实,威信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形象。二是一些村党组织调控能力不强。村党支部在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中未能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特别是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的村党支部难以控制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导致一些素质差、别有用心的人被选上村主任岗位。有的村两委会关系不顺,合力不强,原因是有的村委会没有摆正位置,揽权越权,甚至村主任与村党支部书记对着干;有的村两委会职责权限界定不明确,导致工作拖拉、推诿,甚至互不相让,相互攻击;也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因面临两委会换届,工作有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到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三是一些新村干部工作信心不足。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有的新村干部认为工作难度较大,缺乏创新意识。到目前为止,有近30%的新村尚未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也未开展工作。另外,部分已经降职、自认为不能再次当选的,则有混日子思想,将本自然村的工作、债务向新村推诿。另外,一些新村并村不并心,磨合不快。
2、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缺乏有效措施。一是“三个薄弱环节”支部仍占较大比例。*年无女党员、三年未发展党员、党员年龄老化支部分别为80个、277个、65个。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怕失权失位,不愿发展党员,或只发展亲近的人入党。二是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全县达不到规范化标准的村党支部活动室占了72%,没有活动室的占14%。此外,教育经费难保障,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再加上部分党支部组织不力,党员经常教育活动难以开展。据调查,有13.7%的村党支部没有按规定开展“”等经常性教育活动。三是党员管理缺乏有效办法。有的村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不能正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处理不合格党员时又缺乏办法,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党员放任自流的的倾向。另外,一些流动党员、老龄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不能有效地处于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下。
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一些村主要干部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比较淡薄,适应不了群众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习惯于行政指挥型的工作方式,没有及时转变领导方式,因选举、决策、管理、监督不民主造成上访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村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只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有的只把制度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工作,没有真正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4、村干部队伍缺乏有力的激励保障机制。*年全县村主要干部平均报酬3400元,252名村主要干部除财政补助外,村里兑现的报酬、补贴不足500元。村与村之间也不平衡,最高的为40000元,最低的为500元。另外,72.4%的村没有落实养老保险。村干部报酬偏低、保障机制不健全,加上一大批能人外出,造成了农村选不出人才、留不住人才,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已经出现后备干部断档现象。
5、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年全县平均每村集体可支配收入为9.4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50元以上的占22%,100元以下的占66.5%。村与村之间也不平衡,最高的有466.87万元,而1000元以下的还有32个。有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长期吃老本;有的薄弱村既无资产积累,又无区位优势,虽经几轮扶贫,但面貌依旧;有的新村连正常的办公经费、办公场所都暂时没有着落。
三、全面加强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建设的方向和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和创新,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象山的实际,就是要坚持六项原则,突出六方面的工作重点,努力为我县的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六个工作基础。
(一)坚持整体推进,加强教育管理,努力为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1、认真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根据上级党委的整体部署,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实行分类指导。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扎实有效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活动首先要抓好学习培训,除了集中理论学习,还要通过组织巡回宣讲团等形式,大力宣传优秀党员特别是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事迹。要创新教育方式,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认真抓好基层党支部远程教育学习组织工作。在抓好学习的基础上,要扎实抓好对照检查、整改提高等环节工作,使教育活动富有成效和特色,创新形成党员管理教育的长效机制。
2、加大新一任村干部的培训力度。将明年换届选举后的新一任村干部的培训列入县委培训主体班次。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实施岗位培训、学历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多轮驱动,着力提高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县里负责抓好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各镇乡(街道)要抓好其他村干部的培训。明年村级换届后,要普遍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一次轮训。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并重,既要培训党务知识,又要培训村务管理、群众工作方法、适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继续办好农管大专班,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全县100名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3、深化“先锋工程”建设。以“先锋工程”建设为抓手,重点开展“四个一批”创建活动,即创建一批“五好”村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先锋组织;在农村深化“双带”的基础上,确定一批各类种养业先锋基地;在其他单位,设立一批技术型、服务型、管理型的先锋岗位;培养一批先锋党员。充分发挥先锋组织、先锋基地、先锋岗位、先锋党员的示范带头、教育引导作用,把他们建设成为定期为其他党员群众传授致富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培训基地。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为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1、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继续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建立健全公开推荐积极分子、票决、双重考察等制度,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充分利用党内基本信息网络,加强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监控。努力消除“三个薄弱环节”,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对无正当理由不发展和不按程序发展党员的村,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不断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加大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探索“虚职制”等有效载体,发挥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的作用。
2、建设一支积极干事、实践能力强的村干部队伍。一抓好村党支部班子选举工作。对到期的村党支部要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公推直选”办法,以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班子的群众基础。二是大力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党员、干部“三培养”工程。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在村干部和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努力把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有计划地把党员、乡土人才培养成村干部。要积极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回归工程,建立外出能人人才库,加强跟踪联系,加大回请力度,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和回村参选村干部。县里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外出能人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发展。建议在每年的全县建筑经济和工业经济会议上,表彰回乡创业、担任村主要干部的优秀分子。三是继续推行村干部助理制。支持现任优秀村干部助理的工作,鼓励他们参选村班子成员。对换届选举中落选的优秀分子,要继续采取村干部助理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公开推荐活动,使每村每年保持2-3名后备干部常数,半数以上村推选确定村干部助理。建立村主要干部联系培养后备干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四是加强对村主要干部的考核激励。县和镇乡、街道两级财政要继续加大补助力度,争取实现村主要干部报酬均由财政负担,并适时实行工薪制。完善村主要干部的考核办法,加大工作实绩考核力度。积极推行村主要干部养老保险和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另外,要健全村干部政治激励机制,开展评选“十佳”村干部活动,制定相应激励政策,确保优秀村干部有机会选拔为镇乡、街道干部,鼓励优秀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挂职锻炼。
3、建设一支熟悉农村工作、热心农村工作的指导员队伍。将农村工作指导员作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建立指导员每月一次上党课、联系培养后备干部等制度。督促指导员履行好六项主要职责,并做好基层党组织远程教育点学习督导工作。镇乡党委、街道党工委要切实加强指导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汇报交流、考核考勤、督查指导、廉洁自律、保障激励等制度,及时向派出单位通报工作情况,建议派出单位及时调整不合格指导员。借鉴社区“一人一岗”经验,由机关党员干部担任出生地农村工作顾问,定期召开研讨会。
(三)坚持民主执政,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努力为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政治基础。
1、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高度重视党支部自身建设,换届选举前,要及时整顿、调整软弱涣散村级班子。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增强党组织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完善村委会、经济合作社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健全民主评议村班子和村干部制度,协调好两委会关系。换届选举后,要积极推行村干部交叉任职,对村委会成员中具备条件的党员,按规定逐步充实进党支部班子;对非党优秀村委会成员,尽早吸收他们入党。
2、抓好村委会换届工作。要总结村委会换届工作经验教训,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每个换届村的基本情况,分析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早落实针对性措施。县委要根据《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制定选举工作指导性意见,对候选人资格和操作办法等问题等提出较明确的要求。在选举过程中,各镇乡、街道要加强业务上的指导,确保村党支部书记担任选举委员会主任,同时鼓励党支部书记竞选村委会主任,党支部委员竞选村委会委员。要依照规定程序让村党支部书记兼任经济合作社社长,强化村党支部对集体经济的调控权。
3、抓紧村级民主制度建设。根据《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17号)精神,进一步完善《象山县村级组织议事细则》,规范两委协调、重大事项决策、分工负责、民主监督、矛盾控制化解等五大运行机制。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完善村党支部、三套班子和村民代表三个层次的议事制度,界定议事范围,规定决策程序,实行村务大事票决制。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工作,健全民主听证会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监督,规范财务收支审批权限、程序,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实行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4、抓好村民代表队伍建设。明确村民代表任职资格,认真做好村民代表选举工作。鼓励普通党员竞选村民代表,提高村民代表中的党员比例。加强村民代表的教育管理,指导各村制定村民代表守则。开展村民代表骨干培训,提高他们的代表意识和参政议事能力。开展评选、表彰优秀村民代表活动,将他们积极发展成党员。建立村干部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村民制度,发挥村民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坚持执政为民,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努力为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1、深化“党内关怀”工程。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探索建立“党内关怀”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党内关怀”工程,使党员“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养、病时有人探、终时有人送”,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继续对农村年老党员定期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一步扩大农村“三老”定补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加大困难党员慰问补助力度,继续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党组织联系困难党员活动;积极推行下岗职工党员就业绿色通道,在镇乡、街道就业服务中心专设党员就业介绍处;加快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站)体系建设,使其成为深化“党内关怀”工程的基础平台。
2、健全为民代办制。要把为民代办制作为转变联村干部工作作风,增强乡镇(街道)干部工作责任心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做好深化和完善工作。要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增加为民代办事项,完善代办方式,做到为民代办与村情民意调查、调研、谈心谈话等工作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村主要干部为民代办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和执行村干部值班(值夜)制度。
3、努力发挥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创新代表活动方式,定期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座谈等活动,通过质询、信访接待、征求意见、旁听会议、参与评议、联系党员群众等途径,充分履行代表职责,增强代表责任意识,进一步拓宽民主参政渠道。逐步完善和规范乡镇党代表常任制,探索建立党代表提案制度和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对代表提出的问题、建议,由代表联络工作组织负责统一登记归档,并建立跟踪落实和回复制度,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复,从制度保障支持党代表作用的发挥。
(五)坚持统筹发展,创新党建工作物质支持体系,努力为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1、加快示范村的培植和薄弱村的转化。一要采取“单位联村”的办法加以联系。示范村和薄弱村由县直单位分批进行联系,切实落实“1+1”联系帮扶责任制,不实现目标不脱钩。二要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加以扶持。对示范村,要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集体经济发达村,可进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对薄弱村,各联系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落实帮扶资金和发展项目。三要采取“强弱结对”的办法加以指导。建立强村联系弱村帮扶制度,通过工作上指导、经济上支持等方式帮助薄弱村加快开展。
2、建立基层组织建设专项基金。为保证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县和镇乡(街道)要建立基层组织建设专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党员干部培训、困难党员救助、党内先进表彰、后进村扶持、活动阵地建设等事项。
(六)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努力为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领导基础。
1、抓好乡镇促龙头。一是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根据《关于健全和落实基层党委抓党的建设责任制的意见》(县委[*]13号)精神,完善党委抓党建、书记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突出“三定”,即“职责定位、工作定标、考核定性”。县委每年年初提出党建工作要点,分解到镇乡党委、街道党工委,并签订责任状。各地要制订党建工作中长期规划,提出年度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下属支部。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完善激励机制。要对县委[*]13号文件和责任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平时要通过专题汇报、巡视、通报等形式,定期对各地进行督促检查,年末要对各地进行全面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评价领导班子及其责任人工作实绩的主要依据之一。另外,继续开展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奖和优秀组工干部评选活动,激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
2、齐抓共管促合力。一是集体抓党建。县委各职能部门要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镇乡、街道要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子成员既要履行好分管领域党建责任,又要共同关注基层党建工作。二是抓好大党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等内容。各镇乡党委、街道党工委要统盘考虑,全面落实。既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又要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既要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练好“内功”,做强“龙头”,又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当好“教练”,激活“龙身”。
3、多种措施促形象。一要配强配好镇乡、街道领导班子。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精干高效原则,真正把靠得住、有本领、威信高的党员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岗位上来,特别是要选好“一把手”,要注意领导班子整体结构的优化,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二要完善镇乡(街道)党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明确党委、党工委会议、书记办公会议、党政班子联席会议、镇乡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办公会议的议事范围、程序、纪律等,提高议事、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三要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目标,强化学习和实践磨炼,重点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谋发展保稳定的能力,以良好的作风塑造“龙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