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实践和思考
时间:2022-06-12 08:04:00
导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实践和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群众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本质要求。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群众工作呈现出“点多、面广、线长”的新特点,因此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解决复杂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是当前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
一、江北区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践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继承以往的成功经验,也必须正视新情况新问题,创新观念,创新方式。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建设,在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的同时,大胆创新,采取多种形式,寻找有效载体,开展群众工作,在一些措施方法上进行了探索:
1、充实基层,注重结构优化。近几年来,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快速增长,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人民内部矛盾,如征地拆迁、村土地软分配、企业转制后遗留问题等引发的群访事件较多,群众工作出现了复杂性、艰巨性,对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我区在考虑配备基层领导班子时,在把一些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的同时,更注重选拔那些在基层工作多年、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安排到直接处理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第一线,合理搭配好领导班子结构,确保整个班子工作的有效运作和连续性。*年以来,共选拔了39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街道、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40.7岁。我们在培养年轻干部中,也有意识地向基层倾斜。随着近年来高学历人员和年轻干部引进的力度加大,我区干部队伍整体文化水准有了大幅提升。但是,这些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与群众直接接触较少,在思想上前卫、感性,对自身定位狭窄,缺少群众工作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针对这一情况,我区实施了“四个一批”年轻干部培养锻炼计划。即根据年轻干部的经历和特点,从镇、街道、区级机关选拔一批德才素质好、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担任助理,利用公开选拔区管领导干部建立的人才资源库和其他有关途径从区外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下派一批机关年轻干部到行政村、社区等基层一线任职锻炼,选派一批有发展潜力、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分别到镇、街道、企业、园区及信访、拆迁等艰苦复杂岗位接受挂职磨练,积极引导年轻干部由“高学历”向“高水平”转变。共有19名硕士研究生到基层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32名新录用公务员到行政村、社区进行调研和熟悉基层工作,选派了16名机关干部到区、镇和街道拆管办挂职锻炼,为年轻干部提供了熟悉基层,提高处理解决基层实际困难的锻炼舞台。
2、重心下移,保障群众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把老百姓的利益维护好了,才能扎实党的执政基础。近年来,我区在维护群众利益,深入基层化解矛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区开展了固本强基、民情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活动等一些有效的工作载体,旨在夯实基层、重心下移、化解矛盾。同时,我们还改变以往的做法,变群众要“上访”为领导去“下访”,建立了领导下访接待群众的制度,规定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与基层组织结为对子,定期开展走访,了解基层的工作动态,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使各类行政审批做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在农村各片区设立了群众服务站,实行镇为民办事全程制等,切实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此外,我们还通过深入开展“温暖工程”、“五制二联”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把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把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化解矛盾、解决困难,为群众的生产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3、加强培训,促进素质提高。充分发挥区干部培训中心培训主阵地的作用,依托清华、复旦、浙大、宁大等高校资源,建立了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和灵活多样、优势互补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做到“主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结合新的形势,近几年来先后举办了新提任领导干部培训班、外贸经济实务培训班、城建拆迁业务培训班和服务业培训班等,对每一批新提任领导干部我们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到社区走访困难群众,体验社区工作环境和具体事务,为走上领导岗位后的科学决策增加了感性认识。另外,我们还根据五年把在职干部轮训一遍的要求,每年安排10-12个主体班次,在培训的内容、形式、模式上采取了灵活自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既有“请进来”授课,又“走出去”办班,参加人员达400余人次,使干部培训真正符合时展的需要、工作实际需要和干部自身需要,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执行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创新手段,完善工作机制。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继承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群众工作的新鲜经验,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逐步建立了一套针对性、群众性较强的群众工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干部驻村(社区)蹲点、便民联系卡、“结对帮扶”、群众评议干部等制度,并探索建立了“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利用远程教育以及上党课的形式,把有关政策和政府的主张原原本本地传达给群众,并通过干部的途径把基层群众的呼声、意见不折不扣地反映到领导机关,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同时,我们还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制度化,把“访贫问苦”、“关注弱势”等活动转化为制度性的规定,使扶助弱势群众的工作经常化、规范化,使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尽管我们在培养和提高干部群众工作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形势下群众工作呈现出诸多新特点,面临许多新挑战。主要表现在:
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特点。一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引起农民失地问题凸现,农村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由此引发的就业问题成为一大社会矛盾,为剩余劳动力解决再就业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二是在改革过程中一部分人的眼前利益和既得利益有所牺牲,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复杂,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酿成重大社会问题。三是经济利益矛盾和某些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及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单一的群众工作手段往往很难奏效,加之信息传播开放性和社会流动性的发展,使得某些潜在矛盾转化为显性矛盾具有突发性,如处置不及时,往往小事变大事,造成被动局面和不良后果。
群众工作遇到了新挑战。一是思维方式不适应,有的干部动辄就把一些来访群众指责为“刁民”,把一些群众的合理诉求斥为“无理”,摆不正“主人”与“公仆”的位置;有的干部不愿接触矛盾,不会化解矛盾。二是工作方式不适应,有的同志在群众工作中“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在各种矛盾和群众诉求面前感到束手无策;还有的同志习惯于“三句好话,顶不过一马棒”,奉行的是“通不通,三分钟,还不通,龙卷风”,往往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个别问题社会化。三是活动方式不适应,有的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淡薄,常常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习惯于一言九鼎、一呼百应,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问题比较普遍。
群众工作面对着新“对象”。一是“新”群众不断涌现。我区的改革开放也进行了20多年,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社会变迁的剧烈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形势下,旧有的社会结构迅速分化、重组,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在改革中出现了新行业、新组织和新的社会阶层,这就使得群众工作对象不断扩展。二是“旧”群众发生分化。改革不可避免地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改变着他们的生存态势。当前,我区出现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南北差距”等问题改变着一些人的境况;“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城市化等问题成为群众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三是“笨”群众挑战“领路人”。随着民主意识的逐步觉醒和群众“自我解放”意识的提高,广大群众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和多种形式的“历练”也逐步“聪明”起来。他们理性思维活跃、自组织能力增强、文化素质提高,法制观念、平等观念、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势下,党的干部能否有足够的资格继续充当“领路人”角色呢?
三、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对策和思考
1、搞好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群众意识。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端正认识,要把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统一到树立牢固的群众观上来,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真正和群众心连心,同甘苦、共命运。大到生产就业、小到柴米油盐,都要时刻挂在心上,想方设法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干群之间的互信至关重要,群众在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宋鱼水同志说得好:“鲜花和掌声固然是一种激励,但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信任。胜败是法律的尺度,而信任是无言的丰碑。”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同时,要时刻关注群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群众要通过不同途径、方式进行政策、法纪、义务权利、自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党的政策,形成群众工作的合力。
2、拓宽民主渠道,鼓励支持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只有民主渠道畅通了,群众实际参与了公共事务,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民主、参与需求。一要积极畅通民意渠道,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要通过设置爱心热线、区长电话、区长信箱等互动平台,集中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解决反映的问题,对于不能采纳的建议、意见要予以解释;二是扩大知情范围,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张贴公告等途径,扩大群众对国家政策、政府决策的知晓面,切实维护群众的平等知情权;三是拓宽群众参与的领域,一切可由社会和群众参与的事务,要在一定的法律规范引导下,尽可能交给社会和发动群众参与;四是做好群众的发动引导工作,对于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如一些群众自发组织的行业协会、群众协会等,不能任期自生自灭,而要做好正确引导工作。这既有利于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满足群众的参与意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
3、提高干部素质,建立健全有利于群众工作的相关制度。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领导干部自身实际情况,要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改进工作作风,把为为人民谋福利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重点要组织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学习和实践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方法,要求他们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动员群众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下派基层任职、参加重点工作协调组、担任基层工作指导员、基层蹲点等方法,为各级干部创造了解社情民意、提高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能力的有利条件,在实践中打牢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要探索建立党政机关新录用公务员轮流下企业、农村和其他基层单位体验生活、开展工作的制度,构建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完善群众对领导干部及权力机关工作绩效的评议制度,试行弹劾和罢免制度,建立健全人民授予权力、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的制度,只有这样,各级领导干部才会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被动行为才能变为主动行为。
4、夯实基层组织,强化做群众工作职能。居民社区、村级组织承接了党和政府的大量事务性、社会性的工作,但其掌握和可支配的工作资源有限,工作手段和工作力量不足。要注重发挥党组织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党内党外服务。广泛开展党内互助活动、群众志愿活动、组织共建活动。基层党组织要以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开放式的社会活动,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职能,从而提高基层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亲和力、凝聚力、公信力。要通过经常性的社会活动,建立起党组织自己的活动阵地,找到适合自己组织特点的活动形式。当前特别要将党的群众工作覆盖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等困难群体,妥善地处理好由困难群体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要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调动资源,激活政治资源,挖掘市场资源,用好社会资源,构建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的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