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基层干部工作职责和工作作风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19 10:55:00

导语:乡基层干部工作职责和工作作风的调查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基层干部工作职责和工作作风的调查报告

xx乡基层干部工作职责

工作作风调查报告

根据县委办公室《关于对乡村基层干部工作职责进行调研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转变乡村干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作风,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回答的重要课题。围绕破解这一课题,探索新形势下转变乡村干部工作职能、加强农村工作的对策,8月12至15日,xx乡党委抽调人员组成两个调研组,深入到xx个村委会的xx等x个村小组xx户农户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乡村基层干部履行职能现状

(一)当前乡村基层干部工作的主要职能

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惠农政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举。农民摆脱了千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仍然是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广大农民、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是当前乡村干部真正的职责所在。其乡村干部工作主要职能是宣传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推广农业科技、产业结构调整、宣传法律法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化解群众纠纷、组织救灾救济、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乡村基层干部履行职能主要采取的方式方法

当前乡村干部履行职能主要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变“管理型”为“服务型”。从过去催种催收的“四季歌”向急农民所需的“全天候”转变;从过去指挥农民的“司令官”向帮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参谋”转变;从过去抓管理的“农业警察”向农民群众贴心的“服务员”转变。以便更好地服务农民,指导农村工作,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乡村干部通过加强职能转变,采取“献策不决策、参与不干预,政府搭台不唱戏,服务不增负”的措施,指导全乡发展农村经济。

(三)当前乡村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在调查中我们深深地感到,通过近几年开展的“三个代表”、“三为”、“三观”和“先进性”教育等活动以及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全乡乡村干部在转变工作职能、驾驭市场经济、服务群众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但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一免两补”政策的过程中,乡党政机关、站所、村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显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影响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主要表现为:

1、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怕担风险当老好人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乡村干部面对农村形势因政策调整而突如其来的新变化,缺少足够的应对准备,思想观念一时还很难适应。主要体现,一是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谈到新形势下农村工作,许多干部总是“难”字当头,感叹乡村经费缺口难解决,历史债务难化解,农民难组织,农村公益事业难开展。在调查中时常能听到“现在的农村工作没抓手、没法干”、“过去当干部扬眉吐气,现在当干部忍气吞声”等消极言论,畏难情绪较为严重,迎难而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主动性不高。二是陷于传统工作方式不能自拔,缺乏转变作风的主动意识。大多数乡村干部从事基层工作时间比较长,摸索出了一套对过去农村工作来说比较适用的工作经验,但一遇到新形势、新情况就无从下手。有些年岁稍大、思想保守的乡村干部对计划经济时期以催、管、要为主的工作管理方法未忘过去成功经验。而一谈到如何服务农民则束手无策,有的甚至一个劲抱怨群众素质太低,缺乏转变工作作风的自觉性。三是观念保守,思想不够解放。在调查中我们感到,部分乡村干部仍用老观念、老眼光去分析和应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对开创工作新局面没有创新意识,又不善于学习借鉴的先进经验,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的问题尤为突出。四是“等、靠、要”思想严重,感到无事可干或有事难干。有些干部认为在新形势下税费收缴等硬任务没有了,担子轻了,事少了,压力减轻了,工作自然好干了。也有的认为当前农村改革任务一项接一项,历史债务处理、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一件比一件难办,只好一味等上边定框框、出政策、给扶持,没有攻坚克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招数。在很多乡村干部思想认识中存在着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无事可干和有事难干两个极端。

2、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能适时为当地群众致富指点迷津、保驾护航。但有些乡村基层干部到基层蹬不住,能力不强,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想的盼的实现不了,急切的致富愿望变成失望,当干部再要求农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稍有差错,群众就会抓住不放,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3、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现在乡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已由过去的指挥者变成了指导者和服务者,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必须依法行政。但有些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传统方式,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4、对新时期的群众工作特点把握不准,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的手段不适应。面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部分乡村干部还在用陈旧的工作方法,农民根本不吃那一套,导致开会难集中,公益事业组织难,好项目难落实。在座谈中,乡村干部普遍反映,在村上“一事一议”办法执行起来难度特别大。尤其是一些诸如兴修水利、改造电网、维修校舍、修路架桥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培训等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常常是部分农民顶着不办而无法实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有些乡村的干群关系不是紧密了,而是松懈了;不是融洽了,而是紧张了。个别村小组干群关系甚至达到了对立对抗状态,有些群众甚至说出这样的话,“以前都是你们管我们,现在政策好了,也应该到我们治治你们的时候了。”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民素质不高所致。应该肯定,经过多年的教育,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一些农民无政府主义倾向抬头,不服从基层组织的管理和约束;部分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在处理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个人权益与集体权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时,往往只强调民主而忽视法制,只强调个人权利而忽视个人义务,只强调个人权益而忽视集体权益,只强调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另一方面是乡村干部组织发动群众的方法僵化。在新形势下,一些乡村干部对党的农村政策尤其是新出台的政策掌握不到位,宣传不到位,解释不到位;有的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感召力不大,群众反感,不能做到一呼百应。特别是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政治参与权的不断扩大,用过去那些罚工罚款等经济手段来管理约束农民实施村级事务和兴办集体公益事业不灵了,就无计可施,束手无策。部分乡村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道路维修等普遍降低了标准,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的筹资筹劳更是无从谈起。

5、对群众亟待优质高效全方位服务的科技知识要求难以满足,服务意识和方法不适应。一方面,有些干部的服务工作与群众的需求对接不上。在调研中,通过座谈了解到,一些乡村干部不注重去研究掌握新形势下随着农民政治、经济等权益的扩大而日益强烈的服务需求。当前农民在生产、流通、销售、劳务输出等经济领域,在居住、环境、卫生、文教、交通、养老等社会领域,都期盼着诸多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而很大一部分乡村干部服务农民的工作还仅限于传达一下会议精神,宣传宣传政策,组织发放补贴资金等浅层次水平上,相当一部分干部不懂农业科技知识,服务深度、广度、力度不够,群众不认可、不买账。另一方面,有些服务内容和行为群众不接受。前些年,有些村在引导农民搞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新产业等方面曾通过无偿使用轮歇地、给资金补贴等方式为农民服务,但目前由于政策调整或乡村集体经济薄弱,有些原来有效的服务方式不再有效或无法再用。

二、适应新的形势,实现乡村基层干部职能的转变

(一)适应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形势,推进乡村基层干部职能的转变

1、要转变观念,积极应对

做好新形势下的乡村工作,关键是对农村的现状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要客观评估和正确对待,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首先要从政治的高度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依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二要从角色上转变观念,一些乡村干部过去发号施令惯了,现在职能发生了变化,工作就不知从何下手。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这个过渡期,适应新的形势。三要从工作方式上转变观念,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在目前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的情况下,乡村不能等待观望,要主动应对,积极探索。

2、要认清形势,把握方向

当前要着重从二个方面把握工作方向。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切实防止负担反弹,尤其是要采取措施减少和防止农民的隐形负担,以及变相损害群众的利益。乡政府、村委会不仅要从自己做起,而且要监督、制止部门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发生。二是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形成一、二、三产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3、要明确任务,创新方法

(1)切实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些地方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问题已经显现,少数地方除了上级有工作任务外,支部几乎不活动,偏远山区的少数党员甚至一年都没有一次活动。基层党员对此意见很大,有失落感,党员的先进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搞好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党委要搞好自身建设。要带头搞好乡机关站所支部的建设,做好表率。二是要搞好村级支部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双培双带”工作活动深入开展,同时,要注意培养吸收那些受群众拥护、公道正派的优秀农民入党。

(2)创建平安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要落实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一是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要以良好的社会正气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形成伸张正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友爱、扶贫济困,为创建平安社会奠定思想道德基础。二是要抓好综合治理。要根据农村人口、居住的分布特点,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三是要及时掌握情况,及时调解矛盾纠纷,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管理和教育。要结合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云岭先锋”工程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4、要科学安排,统筹兼顾

税改后乡级精简机构,干部人数缩减,要确保乡村工作稳步推进,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统筹兼顾的良好局面。一是要统筹安排。对各项工作都要重视,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兼顾,样样工作有人分管,有人实施、落实。二是要科学分工。不仅乡党政领导班子要有明确分工,而且要根据干部的能力、特点、优势进行细化分工。三是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详细内容、具体要求,并将全年的任务分解到每季、每月、每个干部,防止有人无事做和有事无人管的现象出现。四是要狠抓落实促发展。五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工作要有正确的政绩考评机制,既要考评经济工作,又要考评生态环境保护;既要考核建设亮点,又要考核社会稳定发展;既要考核中心工作,又要考核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发展。

(二)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推进乡村基层干部职能的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对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干部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经历着质的蜕变。面对新的形势,不少乡村干部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如何下手,感到“管理无门、服务无路、引导无方、工作无劲”。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乡村干部工作职能已势在必行。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必然迫使乡村干部思考新时期乡村工作重点的转向。乡村干部今后工作主要职能就是担任“三农服务员”,把工作岗位直接下移到村组农户,为群众提供近距离贴身服务。

乡村干部在工作中应发挥好十四个方面作用:

一是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税费改革还有待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乡村干部应当把宣传政策、宣传农业科技、宣传法律,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是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掌握所在村民小组的基本情况和每一户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

三是当好农民致富的服务员。乡村干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具体工作部署,做好服务工作。要借免税之机,科学安排农村工作,加快基层政府向“服务型”转变,一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发扬奉献社会,服务农民的崇高精神,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做到服务周到、办事规范、工作热情。二要提供优质服务。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查乡村干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正确处理对上与对下的关系,对上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党委政府决定,对下要尊重农民意见。

四是当好科技推广的辅导员。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工作重点应放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上,从品种宣传、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全程服务。引导农民相信科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人员要深入到农民中间进行技术讲课、现场技术指导或咨询。把服务体现在各个工作环节。

五是当好便民服务的员。代办群众需要前往县、乡有关部门办理的事项。

六是当好树新风新俗的倡导员。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七是当好经济发展的带头员。提供项目引介、政策宣传、技术咨询、信息提供、资金借贷等服务。

八是当好组织建设的指导员。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注重培养好的带头人。

九是当好廉政建设的监督员。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

十是当好社会稳定的安检员。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创建“平安村组”。

十一是当好计划生育的协管员。协助计生部门落实好各项工作。

十二是当好安全生产的监督员。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十三是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员。

十四是当好其它工作的助理员。及时完成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中心工作任务。

(三)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推进乡村基层干部职能的转变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农民是主体,领导是关键。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要选好、配强农村支部书记,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要放手发动群众,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鼓励群众勇于创新,积极改革,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防止出现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绪。

2、制定标准,科学规划。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涵相当丰富,对全国各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求依据当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以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的原则。要按照“立足农村抓农村、跳出农村抓农村”的思路,把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谋划。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尤其要注意以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起来进行规划,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当地政府“执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防止单独的政府行为、干部行为。四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延及子孙的持久工程,决不能单兵突进,急于求成;要将农村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分阶段规划,循序渐进地实施。

3、重点突破,试点先行。针对实际,当前要抓好以下五个“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以产业扶持为突破口。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离开了发展,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持,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持续推进。二是要以“五位一体”为突破口。建小水窖、建沼气池、民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和适用科学技术培训以及改厨、改厕、改厩工程,是农村实现循环经济、改善村容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突破口。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农民,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四是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交通、通讯、文化、卫生等设施建设。同时,要采取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办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要依据山区、偏远村寨、经济相对发达村寨、经济欠发达村寨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分别选择不同的典型,进行重点扶持。

4、切实抓好乡村干部工作作风建设。要教育乡村干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要牢固树立科学的群众观点,经常深入基层,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与服务。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乡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村干部要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的带头人,广泛宣传政策法律和科技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发展经济,协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总之,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