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工作创新汇报6篇

时间:2022-07-11 09:20:04

导语:广播电视台工作创新汇报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广播电视台工作创新汇报6篇

第一篇

为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相关精神,今年,我们将创新新闻宣传,优化便民服务,推动我台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一是创新新闻宣传的内容,重点抓好“三个”的主题宣传。为宣传好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实现“建设现代新城,建设生态名县,建设产业强县”的“决心图”,我台经过精心策划,把“美丽”、“幸福”、“活力”的主题宣传报道作为今年的新闻宣传重点来抓。

美丽:以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和近两年开展文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创建,三年绿化行动,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后形成的景观为报道的重点,通过一批小的典型或者说是小的景观看“美丽”。展示文明卫生创建、三年绿化行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开展后的丰硕成果。

幸福:以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为报道重点,通过普通群众的生活故事看“幸福”。表现惠民工程、民生项目给普通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

活力:以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经营主体的变化(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中小企业或者说是微型企业老板的创业),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为报道重点,通过一个项目、一条路,一个人,一户家庭,一个企业,一个个体经营店的变化发展看“活力”。突出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二是改进宣传报道的形式。我们将充分发挥新闻热线的新闻线索采集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现场感强的优势,增加民生报道、现场报道的比重,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前提下,加大在文明创建、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批评性报道力度,同时抓好批评性报道的跟踪回访。同时,我们还重点对群众喜闻乐见的《政风行风聚焦》栏目进行了改版,设置了政风行风直击、政风行风追踪、政风行风点评、政风行风访谈、政风行风动态等版块,对群众反映投拆的问题快速反应、深入采访,曝光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增强节目的舆论监督力、公信力,并广泛征集群众对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播出、问题处理和工作人员作风的评价意见,邀请群众代表参加节目并直接向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发问,邀请政风行风监督员以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对上线单位的政风行风情况进行评论,提出改进意见,真正让群众参与到节目中来,从而促进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全面推进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建设。

三是整合机构,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今年,我台网络公司将对各客户服务部进行整合,克服以往各客户服务部之间的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实行带班经理责任制,强化客户服务的纪律要求,并将客户评价作为带班经理及工作人员绩效工资评定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

一季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定目标、明责任、强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一是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我局的6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并制定了各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二是签订《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根据局党组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与局机关各科室和局直各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三是制定《市文广新局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表》。根据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和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梳理了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共130项,逐项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和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求将工作落实情况一季一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突出重点,推进示范创建。我局将2014年定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升年”,积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一是健全组织机构。目前,我局已明确2名处级干部专抓,抽调6名工作人员,组成创建办公室,并安排了专门办公场地和工作经费。二是完善创建规划。在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依托各级文化、社科专家,对照创建标准,针对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创建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表,将在市政府常务会讨论后,以市政府文件正式下发。三是做好沟通协调。与财政局做好专项资金使用的衔接,做好资金项目安排的统筹工作,确保专账专户专款专用。同时,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市图书馆建设项目已与市水建投进行了项目对接和资料移交,并在市领导带领下对螺丝岛再次进行了现场考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各县(市、区)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已明确,目前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三、优化服务,提升文化惠民。一季度,全市各级文化部门整体联动,精心组织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一是高雅艺术送到群众家门口。全市专业剧团充分利用流动舞台车开展“演艺惠民”送戏下乡300多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群众的家门口。在文化艺术会展中心举办了话剧《守岁》和《两只狗的生活意见》2场高雅艺术惠民演出,通过市场运作,实行低票价,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二是文化艺术节庆形成品牌。除举办汨罗市长乐镇故事会和楼·汴河街庙会这两个省最有特色的春节文化活动外,临湘市举办了五尖山新春文化庙会,平江县举办了大型文化灯会节,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了古城的风采和韵味。三是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市博物馆举办春节灯谜会,市美术馆举办美术书法展览,市图书馆举办“中国梦——中华复兴之路图片展”、“亲子故事会”、“今天我当班”小小志愿者等活动,公共文化场馆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四、打造精品,繁荣艺术生产。2014年,我局将“创精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3月14日,举办“弘扬主旋律聚集正能量”市解读三中全会•繁荣文艺创作研讨会。邀请全市文艺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我市精品舞台剧目创作方向和创作主题,为推进我市舞台艺术事业发展献计献策。市领导徐新启、李为、秦吉兵等参加研讨会并作重要讲话。按照市领导要求,目前,我局正在积极筹办市戏剧编剧培训班,加强人才培养。筹备设立基金会,加大投入,购买好剧本好作品。

五、提升效能,规范行政管理。一是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按要求完成文化市场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了信息档案。联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公安、消防等部门对市城区网吧开展了实地检查。二是规范广播电视管理。严格执行零报告制度,完成了春节和“两会”期间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严肃查处了湘阴县广播电视台用当地药品图像广告覆盖经视频道广告的违规行为和县广播电视台中断转播全国人大会开幕式的事故。联合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对市区的卫星接收设施和非法电台进行了全面清查治理。对部分县(市、区)插播广告进行了督查整治。顺利组织完成全市新闻记者换证考试。市广播电视监管中心正式启用,聘请了10位退休专家组成阅评专家小组,制定了《市广播电视监评工作实施办法》,编印了《广电监评》,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三是规范新闻出版管理。按照省新闻出版局要求,完成了全市印刷企业年检和网上信息填报,并召开全市印刷管理工作会议,对日报印务公司等12家优秀印刷企业进行了表彰。对辖区内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进行了样报、样书的逐一审读,所有内报内刊的审读、审批,都做到了“一读、二审、三批、四查”。

六、狠抓长效,保护文化遗产。一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经市政府审查通过,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强文物保护。参加全省考古年会并专题汇报了汨罗市桐梓坡东周墓葬群抢救性考古发掘情况,获省考古专家肯定。完成教会学校和慈氏塔维修项目的公开招标,完成文庙保护修缮方案设计相关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二批市保单位公布进入市政府审批程序,完成我市11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说明词汇总。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配合省文化厅对汩罗江畔端午习俗和巴陵戏2个非遗项目保护工作进行了督查。开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料征集,将整理编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年鉴(2010-2014)》。

七、夯实基础,建设优秀队伍。一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我局迅速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在局直系统掀起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坚持局领导带头,局领导全部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班”。在局领导带动下,三次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中央、省、市领导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讲话,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资料,使全局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活动内涵,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对活动的认识。同时采取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发放征集意见表、召开座谈会和个别约谈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二是开展“五好家庭”评选。局机关党委和局工会联合组织开展局直系统“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0个“五好家庭”,为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学习榜样。三是培育社会文化人才。为延伸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的手臂,市群众艺术馆先后举办了“原创广场舞”和“舞蹈基础培训”2个培训班,对110多名社区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进行了为期4个星期共32个课时的集中培训。

八、认真研究,确定下段重点

1、全面启动示范区创建。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会议,正式下发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对两年创建周期内的相关工作进行细致策划和部署。按照省文化厅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继续开展“欢乐潇湘·幸福”大型群众文艺汇演。

2、加强项目建设力度。召开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协调会,完成新馆设计招投标和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完成洞庭湖博物馆主馆展陈策划方案,启动洞庭湖博物馆人文实物资料征集,配合市指挥部加快洞庭湖博览园建设。力争完成洞庭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和市巴陵戏剧院建设的报批,完成城市广场数字露天影院改造和数字图书馆软硬件平台搭建。

3、组织重点创作剧本研讨会,对吴傲君《蔡坤山耕田》等剧本进行研讨,评选优秀剧本备战明年省艺术节。召开创作座谈会,策划创作大型实景剧剧本。举办市戏剧编剧培训班,对全市戏剧创作爱好者进行集中培训,发现和培养一批后备人才。召开“推广巴陵戏”座谈会,制作电视节目,推进巴陵戏走进社区,让更多人了解和关心巴陵戏。

4、围绕“中国梦”主题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参加“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开展文化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开展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推荐。完成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

5、启动博物馆基本陈列提质布展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图片展布展,启动省保鲁肃墓的抢救性维修和国保铜鼓山遗址、大叽头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加大非遗项目的扶持与保护,创新设立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在全省形成影响。办好“文化遗产日”等宣传展示活动。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1000万筹措到位,完成全市文化遗产资源、历史建筑调查,做好名城保护整改的各项工作,确保历史文化名城复检顺利通过。

6、开展全市文化产业情况普查,建立全市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管理档案,完善文化产业项目库。积极组织我市文化产业项目参加深圳文博会。筹备成立文化产业协会和文化产业营销公司。谋划在市广播电视台开办文化频道。

7、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工作质量,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群众认可。

第三篇

2014年,我局将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动力,以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考评为抓手,以实现文化强市为目标,认真围绕“搞活动、创精品、争项目、抓产业、用职能、带队伍”的工作思路做好文章,不断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夯实文化基础。重点推进“八大文化工程”: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坚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城市打造“十分钟文化圈”,农村打造“十里文化圈”。积极推进博物馆维修改造,市图书馆新馆、市巴陵戏传承展演基地、市书画院(美术馆)、城市广场露天影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数字图书馆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家书屋为民办实事任务,推进应急广播“村村响”工作。进一步做好全市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考评工作,促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二)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着眼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升年”活动,开放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通过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并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社会化发展。以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重点打造“大舞台”、“巴陵大戏台”、“外来务工者之歌”、“社区万家乐”、“南湖广场文化活动”等五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及“高雅艺术惠民演出”、“一元周末剧场”和“讲坛”等公益文化品牌。继续开展“欢乐潇湘·幸福”大型群众文艺汇演,结合实际,创新展演形式,引导全民参与,营造欢乐、祥和、健康的时代氛围。推进图书馆“总分馆”服务模式,试行图书借阅“一卡通”。深入开展第五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引导大众阅读往纵深发展。

(三)文学艺术精品打造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实施精品战略,发挥文艺岳家军的优势,支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更多优秀文学、戏剧、舞蹈作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处理好大场面高成本与传统舞台简约演出方式,获奖与社会评价,思想性、艺术性与市场,政府扶持与面向市场,戏剧与影视等关系。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从政策、资金、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促使文化艺术长足发展,重振“文艺岳家军”盛誉。以入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戏剧文化奖为目标,每年推出1-2个在全国全省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精品力作。投排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气息、浓郁地域特色,服务于旅游市场的节目,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的结合。

(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开展洞庭湖博物馆人文实物资料征集。充分挖掘文物中蕴含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名镇名村、历史建筑、特色风貌区的维修、保护和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项目。进一步建立完善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扶持政策和保护传承机制,在历史文化街区选择几处有特色的历史建筑作为商业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或传习场所,建立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五)行政管理工作强化工程。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以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推动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网吧连锁整合工作。完善网吧、娱乐经营场所、电子游艺娱乐场所、电影院、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审批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以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核心,坚持“三贴近”,唱响主旋律,提升舆论引导和宣传管理能力。完成广播电视监管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安全播出监管工作。规范全市广告播出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广播电视公益广告集中制作展播活动”。大力推进绿色印刷及其他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不断加强对印刷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六)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工程。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研究制定好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扶持比重,进一步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加大推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力度,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推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积极协调君山印刷工业科技园建设,督促第二批印刷企业按计划建成投产。督促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和开发商依法依规对负一楼进行装修和营业。加强文企联姻,提高文化艺术会展中心使用效率,实现与企业的互利双赢。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优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文化产品为载体、市场为主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

(七)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工程。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行政管理与综合执法的关系,加强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行政审批通报协作,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更加开放的行政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部门和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积极引导文化事业单位推进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激发事业单位活力,促进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市电影公司改制,做好汇泽公司、云梦剧院、文化艺术剧院改制的攻坚克难工作。

(八)文化人才队伍培育工程。抓机关和基层单位的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强化职能部门、窗口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品位意识。加大理论、新闻、文艺、文化产业“四个一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育文化产业经营、文化活动策划、文化创意设计咨询等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训和服务体系,建立常态化、系统化的人才培训投入机制。完善文化人才薪酬待遇管理制度,逐步提高文化人才的经济待遇,建立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文化馆(站)包片定点帮扶辅导制度,两年内重点扶持1000个具有示范导向作用、深受群众欢迎的民营文艺团队。

第四篇

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牢牢紧扣“文化强市”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年初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项文化建设,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一、明责任,抓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一是抓好市图书馆新馆项目建设。已完成《规划选址论证报告》、《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选址报告已通过省住建厅批准,确定了设计招标方式和意向单位。二是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截止8月底,全市已完成建设任务33849户,占总任务的84.3%,其中已经完成年度任务的有3个单位。完成了汨罗市农村广播“村村响”试点工程的验收工作,并积极推广“汨罗经验”,推荐平江县和华容县为2014年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试点县。三是抓好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建83家农家书屋的任务已全面完成书屋选址装修、网上申报、阅读设备采购和配送等工作。1040家书屋图书更新任务已分解到各县(市、区),正在征求基层意见,尽可能使更新的图书适应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同时,组织开展了全市农家书屋建设“回头看”,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此外,还完成了博物馆前广场白改黑工程、庭院绿化改造工程和院内地面硬化工程,以及消防专用水管改造;完成了市巴陵戏传承展演基地立项、选址、可研等前期工作。

二、扣民生,突重点,确保文化惠民深入推进

一是突出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成立专门班子,争取专项经费,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8月,赴京汇报,获文化部专家组批准成为我省唯一的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城市。二是圆满完成“欢乐潇湘·幸福”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暨第二届文化艺术节。8月27日至9月7日,遴选出一批各县(市、区)的优秀节目,连续举办12场群众文化汇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反响,掀起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高潮。该项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共演出1253场,有3万余名民间文艺爱好者报名参演,50余万群众观看演出。参演和观众人数、节目种类和数量,均创我市群众文艺汇演之最,真正成为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三是继续开展高雅艺术惠民。三季度在文化艺术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上海越剧院青春版《红楼梦》等各类演出20场次。成功举办“幸福·一元周末剧场”演艺惠民活动30余场,深受广大戏迷朋友的欢迎和喜爱,逐渐形成我市又一文化惠民活动品牌。8月,我市优秀节目花鼓小戏《摸砣》、舞蹈《湖光梦影》应邀参加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的“喜迎十艺节,全民共欢乐”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惠民展演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大型花鼓戏《平民领袖》将于10月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比赛,这是我省仅有的两个参赛节目之一,也是我市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县级剧团创排并参加全国艺术节的节目。四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市美术馆举办“翰墨竞风流”建市三十周年书画作品展、“精彩”楹联书法艺术展等大型展览,将观众带入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市图书馆举办“讲坛”公益讲座,为市民带来《理性看待经济形势科学安排家庭生活》、《宗教与我们的生活》、《点亮孩子的心灯》、《话说楼》等精彩讲座。

三、深挖掘,广推介,确保名城保护扎实开展

一是夯实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基础。修编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30)》已获省政府批准。《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陆城南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已通过省市专家和相关部门评审。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报市政府审批下发。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市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历史建筑。专程向国家文物局汇报我市名城保护工作,获充分肯定。二是启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由市政府牵头成立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并将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设我局下属市文物管理处。争取将普查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制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方案》,编排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普查任务。三是加强文物单位和地下文物保护。启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氏塔、教会学校文物保护规划方案编制,文庙的文物保护规划已通过市级初审。对全市文物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勘探,积极配合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了城区方钝墓地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完成了电厂选址范围内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工作,介入了楼区国土局第六、七批征地范围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共涉及文物调勘面积200余亩。此外,还认真筹划博物馆人文实物资料征集工作。

四、动真格,出实招,确保行政管理规范有序

一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为迎接全国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大检查,我局进一步规范了审批流程和文书档案资料,建立健全了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信息资料库。加快推进全市网吧整合,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网吧连锁率达到86%,新开设直营门店4家。联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对全市美术品经营企业和游艺娱乐场所进行了检查。二是加强广播电视管理。顺利完成中秋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完成了记者证申领和报考工作。配合省广电局对人民广播电台频率进行了整改,规范了广播播出秩序。加强了乡镇广电站管理,楼区郭镇乡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工作站站长肖静辉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先进个人。集中开展了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和广告播出管理自查自纠。三是加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为加强报刊亭建设,促进报刊亭健康发展,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对管辖范围内所有报刊亭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四是加强扫黄打非管理。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推广扫黄打非“社区工程”、“乡(镇)村工程”和“景区工程”。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联合开展了“码书、码报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书店、报刊亭等出版经营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

五、定制度,严要求,确保队伍建设全面提升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考勤考核管理制度》等,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二是开展“大走访”活动。8月10日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大走访”活动方案要求,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局直各单位副科以上干部共90余人,深入鲤鱼嘴社区、局直各单位、印刷企业等开展大走访活动,共走访1184户,收集建议117条,并积极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三季度,已招聘文物、艺术、文学等各类专业人才共13名,正在办理引进1名中国美协会员的相关手续。组织举行“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知识竞赛”,参加广播影视法制教育远程培训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相关人员业务水平。四是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7月29日,在汴和街举行全省万名文化志愿者签名及我市三千文化志愿者下社区(乡、镇)活动,进一步打造了我市文化志愿者品牌。因我市文化志愿者工作突出,全省文化志愿者工作会议定于11月在我市召开。

六、下阶段工作重点

1、做好全省公共文化事业建设考评迎检工作,确保进入全省前列。

2、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复查迎检工作。

3、向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汇报,并召开动员会议,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4、精心打磨,实现大型花鼓戏《平民领袖》和花鼓小戏《两份协议》由好戏到精品的升华,力争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取得好成绩。

5、推进博物馆维修改造,市图书馆新馆、市巴陵戏传承展演基地、市书画院(美术馆)、城市广场电影放映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搬迁。

6、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行政管理与执法的关系,规范繁荣文化市场。认真做好综治民调工作,确保取得好成绩。

7、完成安播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安全播出监管工作。规范全市广告播出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广播电视公益广告集中制作展播活动”。

8、积极协调君山印刷工业科技园建设,督促第二批印刷企业按计划建成投产。10月举办银企融资对接会,力争融资5000万元以上。

9、加快市电影公司改制,做好汇泽公司、云梦剧院、文化艺术剧院改制的扫尾工作。

10、全面启动洞庭湖博物馆人文实物资料征集。

11、加强人才引进,招考一批图书和艺术类人才。科学分配津补贴,建立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

第五篇

(一)提升“三率”,改进队伍工作作风。结合“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等专项活动,召开专题党组会,制定专门措施,安排专人抓好落实,扎实开展“提升行政效率、提升落实到位率、提升群众满意率”主题活动。一是以“三个限时”提升行政效率。限时交办任务,限时细化方案,限时办结回复。二是以“三个程序”提升落实到位率。一周一自查交账,半月一督查通报,一月一讲评排名。三是以“三个制度”提升群众满意率。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和办结制、满意性评估制。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质量,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群众认可。

(二)文化惠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突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立专门班子,完成创建规划、制度设计研究等工作,并通过省文化厅初审,向文化部进行推荐。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是举办“我们的节日·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春节期间,开展免费送戏进社区、进农家100场,在南湖广场每晚举办1场演出,在市区广场和社区每天放映2部电影,公共文化场馆照常免费开放,满足了市民多元化需求。二是开展“幸福”系列惠民活动。3月以来,以“欢乐潇湘·幸福”为主题的“美丽楼区”、“生态君山”、“和谐临湘”等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在全市火热上演,已举办活动60余场。全市已举办以“幸福”为主题的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等高雅艺术演出8场,“一元周末剧场”演艺惠民70余场,送戏下乡51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9862场,城市广场公益电影放映1490场。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升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正在完善《洞庭长歌》陈列,力争将其打造为全省优秀陈列展览。市美术馆举办了“翰染雅风——市首届书法篆刻临摹作品展”等5次大型展览,吸引数万市民前来观赏。市图书馆举办“讲坛”公益讲座,等讲座,社会反响良好。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已经出现“立体丰富、稳定长期、便捷有效、普惠均等”等特点。

(三)抓好项目,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一是抓好市图书馆新馆项目建设。已完成《规划选址论证报告》和《概念规划设计方案》,选址报告已通过省住建厅批准,正在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建筑设计招投标工作。二是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2014年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及直播卫星安装任务已下达各县(市、区)广播电视村村通责任单位,并明确了建设责任主体和相关负责人。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设备已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省广电局统一配送到位,并下发到各县(市、区),已完成技术方案,预计9月底可全面完成任务。三是抓好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建83家农家书屋的任务已完成书屋选址装修、网上申报、阅读设备采购等工作,正在进行设备配送,预计8月底可全面完成任务。1040家书屋图书更新任务已分解到各县(市、区),按照省新闻出版局要求扎实推进,尽可能使更新的图书适应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求。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均已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四)创新机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一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立高规格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安排专门工作经费,设立了1000万元名城保护资金。制定了《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方案》,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陆城南、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颁布后实施。陆城南、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和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实质性修缮规划正在编制中。我市在旅游开发等建设活动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督查组充分肯定。二是加强文物单位保护。今年,我市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个,其中《慈氏塔修缮工程方案》已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文庙保护规划已通过专家初审,慈氏塔、教会学校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经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初选出市第二批历史建筑44处。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市文物管理处与市公安局联合成立了“市文物公安联合执法办公室”,建立了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联合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地下文物保护。积极配合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介入洞庭新城鱼巷子改(扩)建工程、华能电厂选址和楼区国土局第六、七批征地范围进行地下文物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涉及文物调查勘探面积1050余亩。

(五)强化管理,规范行政管理秩序。一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市网吧整合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全市网吧整合,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网吧连锁率已达86%,新开设直营门店4家。联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对全市美术品经营企业和游艺娱乐场所进行了检查。二是加强广播电视管理。顺利完成“两节”和“两会”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集中开展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乡镇村级广播电视小片网实施“清网”行动。为规范广告播出管理,对全市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节目进行了专项督查。在汨罗市召开全省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现场会,推介广播“村村响”建设“汨罗模式”。三是加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完成了印刷企业年度核验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重新核发。开展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全市138家出版物零售经营单位通过核验。四是加强扫黄打非管理。组织全市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整治“净网”行动等专项行动,查处了“5.2唐君辉假记者诈骗案”等案件40余起。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推广“社区工程”、“乡(镇)村工程”和“景区工程”。

(六)深化改革,推进文化队伍建设。一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拟定了《市市直文化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实施暂行办法》,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改革,并将考核结果与奖励补贴经费挂钩,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与负责人职级进退挂钩,大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引进。计划今年招聘专业人才28名,引进中国美协会员1名,目前市文物管理处招考已完成笔试,其他单位招考已完成网上报名。三是加强社会人才培训。举办“市2014年县(市、区)文化馆长、业务骨干培训班”暨“省原创广场舞”培训班,培育基层文化队伍。

第六篇

一季度,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牢牢紧扣“文化强市”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各项文化建设,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一、文化惠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突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立专门班子,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是举办“我们的节日,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系列文艺演出。春节期间,全市专业剧团充分利用流动舞台车送戏进社区、进农家,为基层百姓免费演出100场。全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照常免费开放,满足了市民多元化过节需求。此外,从正月初六起,还开展城市广场电影公益放映,在南湖广场、巴陵广场、民本广场和各社区每天放映2部最新优秀影片。元宵节,在汨罗市长乐镇举行了“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故事闹元宵活动,在文化艺术会展中心上演了杂技芭蕾舞蹈《天鹅湖》,在南湖广场举行了一台原汁原味的本土综艺节目。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市博物馆举办了灯谜会,让观众在观赏珍贵文物的同时,猜灯谜、对对联、填字和玩成三棋、华容道、孔明锁等中国古代益智游戏。市美术馆举办了“毛燕忠师生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和“借花城”2014年迎新春书法美术展,吸引数万观众前来观赏。市图书馆举办了“讲坛”第一期讲座,邀请国家一级作家、职院院长段华作《国际视野与天下胸襟》的专题讲座,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加,社会反响良好。三是继续打造高雅艺术演出品牌。建立演出项目筛选机制,通过演出现场观看、问卷调查、视频资料查阅等多种形式,严格把关,保证演出项目质量。与中国演出集团院线、中三角演艺联盟、吴氏策划等国内知名文化公司加强高雅艺术的策划与交流,建立湘鄂赣联盟演艺平台,资源共享,引进品位高雅、百姓欢迎的演出项目。一季度成功举办儿童剧《麦咭历险记》、花鼓戏《喜脉案》、法国《阿卡迪斯钢琴三重奏音乐会》等高雅艺术演出5场。还启动了“幸福——一元周末剧场”演艺惠民活动,计划市区每个周末演出1场,县市区每个月利用周末演出2场,群众每次仅需花费一元钱,就能欣赏一场高水准的文艺演出,享受公共文化大餐。

二、抓好项目,推进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了市图书馆新馆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市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论证报告》、《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选定了新馆设计招投标公司。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我局将尽快完成设计招投标,并确定今年的总体工作目标为启动项目建设,计划4月完成选址设计招投标;6月完成建筑设计;9月完成设计评审并开工建设。市巴陵戏传承展演中心现已完成立项、选址、可研等前期工作。此外还加强了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建设力度,2014年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及直播卫星安装任务已下达各县(市、区)广播电视村村通责任单位,并明确了建设责任主体和相关负责人。

三、创新机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一是加强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立了高规格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安排了专门工作经费,与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定了《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方案》,加强宣传工作,形成了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共识。二是加强文物单位保护。经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共有47处历史建筑列入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初选名单,待市政府审核后公布。对所辖区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重要考古发掘工地、三普新发现文物点等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同时健全安全制度,保证了文物安全无事故。三是加强地下文物保护。积极配合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洞庭新城鱼巷子改(扩)建工程征地范围内地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华能电厂选址范围内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工作,介入楼区国土局第六、七批征地范围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共涉及文物调查勘探面积1050余亩。

四、强化管理,规范行政管理秩序。一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对中心城区157家互联网上网经营场所进行了实地勘查,拟定了《市网吧整合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全市网吧整合。截至3月底,我市中心城区网吧连锁率达到86%,新开设直营门店4家。联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对全市美术品经营企业和游艺娱乐场所进行了检查。二是加强广播电视管理。顺利完成元旦、春节“两节”和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对相关人员开展了安全播出监听监看中心机房操作、软件系统、设备调试和有关理论全面培训。集中开展了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利用自设前端非法传输境外卫星节目,对全市乡镇村级广播电视小片网实施“清网”行动。为规范广告播出管理,对全市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节目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做到了及时指出,责令整改。三是加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的方法,开展印刷企业年度核验,2012年市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41家,从业人员3843人。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25家(内资专项3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34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82家。开展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重新核发,认真审核了各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目前的出版状况和出版条件,审阅了各送审刊物的编辑部自查报告及刊载内容,查验了刊物的编辑、文字、校对、印刷等出版质量。全市共有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35种,其中报刊14种,杂志22种,已全部通过年度检验。开展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全市138家出版物零售经营单位通过核验。四是加强扫黄打非管理。组织开展春节、两会期间“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全市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整治“净网”行动。成立市出版物鉴定委员会,做好我市非法出版物鉴定工作。开展春季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检查,并及时将情况上报省扫黄办。

五、引进人才,提升队伍整体水平。经前期调研和局党组同意,计划今年上半年市直文化单位共招聘专业人才28名,其中市文物处6名、巴陵院15名、图书馆6名、群艺馆1名。另引进中国美协会员1名到市群艺馆。目前,市文物管理处招聘参加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已完成,其他文化单位招聘和人才引进计划已经市编办批准,正在向市人社局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