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审议环保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22-10-11 08:51:40

导语:人大审议环保工作情况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大审议环保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环境保护工作近几年来在上级党政和市环保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在全县上下和历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科学运用综合措施扩大环境容量,提高环境承载力,不遗余力推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和优质洁净的源头生态环境。现将我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环境现状

为保护源头一泓清水,人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坚持把“生态立县”摆在首位,实施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源头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水质达Ⅱ类,县出境断面水质达Ⅲ类;县城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Ⅱ级以上;先后获得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县、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先进县等称号。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领导有力

1、强化环保理念。树立“环境保护是最大利益”意识,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提倡绿色GDP;树立“环境保护,功在千秋”的意识,立足眼前谋划未来,前不负古人,后不亏子孙,接力保护长效生态。

2、编制环保规划。推动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县及10个乡镇《生态规划》已编制完毕并颁布实施。已成功申报并获命名4个省级生态村和24个市级生态村。制订了和出台了《县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

3、严格考核问责。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乡镇、部门及领导的绩效考评,加大分值权重比例。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乡镇政府负责制。

4、严格项目审批。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进入。近两年我县否决了陶瓷加工、氟化氢、铅蓄电池、印染、皮革等多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落户。

(二)综合投入,环保能力得以提升

1、积极争取重大政策。积极加强与上级环保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对我县政策、项目、资金的更大扶持。重点争取到了“将源列入国家生态功能定位并给予补偿”列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内容中,赣国家级生态功能定位及政策补偿已启动相关工作,成为我县苏区振兴《若干意见》中最大的受益之一。

2、加大争资争项力度。积极争取了中央和省级环保资金,三年累计4464万元,相当于前三年环保资金总额451万元的10倍,实现了争资争项“小县大丰收”和连年创新高的目标。特别是五河源头奖励资金,通过争取我县单独核算和县内设置监测断面,今年奖励额已达到1084万元,相当于上年的2.3倍。

3、机构编制得以壮大。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需要,重新研究制定了《县保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机关内设股站室由原来4个增至6个,人员编制由原来15个增至24个,近年新招工作人员7名。

4、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投资85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3500平方米的环境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完善了办公室等网络系统;投入130余万元,按照三级站标准配备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新增了三辆执法用车,为环保工作上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因“源”施策,环境治理扎实有效

1、环评制度贯彻力度不断加大。严格执行了环境评估前置的制度,省、市、县重点项目基本执行了环评审批制度。2013年工业企业环评审批项目27个,全县列为重点工程项目68个,督促办理环评审批项目13个。入古樟、和等园企业46家执行环评审批企业10家。

2、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投资约35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公顷日处理污水0.75万立方米的一期工程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琴江河两岸城区沿河截污干管,管网长度14.59公里污水收集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服务以琴江镇为中心的县城规划区6.15km2,规划服务人口约6.5万。

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较好。自2009年6月起,我县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在工作区域规划、资金整合落实、基础设施推进、保洁队伍管理、农户素质提升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多次迎接省市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获得领导肯定。共新建村庄垃圾池1500多个、“三池合一”沼气池2700多座、化粪池15000多座,专配保洁员249名,、建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成生活垃圾焚烧站,全县五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具备了基本条件。

4、医疗垃圾、污水处理正在启动。县人民医院已建有医疗废水处理站。医疗可回收垃圾均委托具有资质的市威绿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限公司进行处理,隔天装运一次。

5、污染减排完成国家规定动作。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契机,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污染治理工作,关停取缔了4家违法企业,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下降,完成了上级的规定动作,达到了国家要求。

6、城市环境专项整治初见成效。今年3月县环保局建立机关干部划片包街(路)、领导带班轮值巡查的监管长效机制,对城区噪声、油烟等污染进行专项治理,并推动与公安、城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使城区噪声扰民和油烟污染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7、重点企业服务到位。主动靠前服务重大项目。对万年青水泥厂、钽铌矿、莹石矿、杜氏集团石英砂、低铁硅等重大项目,积极跑市进厅,做好环评协调或开工投产或项目验收等服务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我县经济总量小,财政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不足,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不规范,机制不健全。

2、人员力量薄弱。环保局班子年龄老化,人员数量不够,专业人员缺乏,监测、环评业务正常开展困难。乡村两级无专业工作人员。

3、环境污染压力大。一是重点企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主要表现在:首先,县莹石矿的采矿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原矿露天堆放未设置任何防护设施,造成水体和农田污染;其次,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生活污水直接进入环境。二是工业园区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首先,工业园区的企业没有污水处理系统,整个园区也没有工业污水处理站,工业污水直接进入环境,或者通过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其次,园区的工业垃圾,尤其是选矿设备生产制造产生的工业垃圾直接焚烧,造成空气污染,群众反映强烈。三是服务业污染正在成为新的污染源。服务业污染主要表现在:首先,饮食服务业的泔水等水污染物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或者水体,造成下水道堵塞,水体污染。油烟污染是饮食业的另一个污染,目前,我县所有的饮食服务企业均没有依法、依规安装油烟去除装置;其次歌舞厅的噪声污染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第三,门窗制作、车辆修配等的噪声,已经成为噪声投诉的一个重要部分。四是生活污染正成为一个危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商业招徕噪声、群众自发组织的跳操噪声、家庭装修噪声等已经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反感和反对。五是建设性物尘污染和机动车辆尾气是县城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六是医疗污染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目前,医疗废物除回收部分的垃圾得到回收处置外,其余医疗固体废物均直接混入生活垃圾排入环境。医疗污水也只有县医院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外,其他医疗机构均无处理设施。七是砖厂空气污染影响到了农业的正常生产。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砖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增加,这些砖厂均无污染防治措施和设施,造成砖厂周边农田减产、绝收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八是农业面源污染日趋加重。突出表现在畜禽养殖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农膜回收引发的白色污染危害正在显现,农药和化肥的高强度施用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改变。

4、环境执法压力大。一是企业未批先建多。企业开发过程中,为了追求项目的建设进度,往往采取先建设后报批的方法,特别是对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项目采取保护措施后,企业先建后批,主动补办手续者为之少数,造成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及项目建设,大部分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制度,也不采取污染防治措施。二是“十五小企业”死恢复燃,转移到偏远地方非法排放。三是城市生活噪声扰民环保局没有法定处罚权,只能进行劝诫教育,治标不治本;四是饮食摊店随意经营,尤其是在居民居住楼、商住楼下经营,油烟影响较大。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1、多管齐下,增加环境保护投入。一是继续通过向上争取苏区振兴政策的倾斜;二是继续加大争资争项力度;三是地方财政想方投法加大环保投入;四是加强各部门、各阶层的投入。

2、齐头并进,增强环保力量。一是增加编制数量,通过选招、选考缓解年龄老化、人员数量不够、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二是配齐各乡镇环保协管员织牢监督管理网络;三是动员社会力量特别环保志愿者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与支持。

3、社会协同,提升环保意识。一是继续强化绿色GDP的理念;二是继续加大环保考核问责的力度;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宣传,使之深入民心。

4、综合治理,防污减排达标。一是污水管网建设。组成工作小组建立长效排查制度,加快城区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尽快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增加污水收集量,同时实施减排工作与实际运行监管分开的制度,强化污水处理厂的监督和管理,对污水处理厂无故停运、弄虚作假行为严厉查处。二是医疗垃圾、污水排放及污染防治设施转运监管。把属于医疗固体废物的所有污染物均纳入统一收集处理的范围,查处统一收集处置挑肥捡瘦行为。查处医疗污水直接外排行为,对未达标排放的医疗机构依法予以限期治理。三是强化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和监管,首先,对钽铌矿等在建项目污染防治设施配套建设的监督,加大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制度的贯彻落实力度;其实,加大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的检查力度,建立检查登记制度,对违规停业防治污染设施运行的行为予以依法处理;第三,对依法应该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而没有建成的老企业,作限期整改、限期治理等决定。四是强化协作机制,提高监管水平,提升环境质量。首先,建立项目联审联批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扩大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面,引导项目建设顺利展开;其次,建立污染和违法行为联动查处机制。理清各部门的职能,建立各部门工作衔接与互动机制,尤其是对城市噪声污染防控,城市污水治理、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控等相关群众关注事项建立联动机制。五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人执法和违法必究。强化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监测,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防治化肥、农药污染,加强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六是城市噪音、油烟污染。对城市噪音监管应出台专门规定,将处罚权限归口,以保证噪声治理取得实效。对饮食摊店实行环境影响申报登记或审批前置,规范城市功能分区,出台相关规定,在商住区的规定设计时,应当明确产业布局,在有饮食服务业分布的商住区应当设计专用油烟通道,从源头上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