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卫生体制革新工作报告
时间:2022-09-28 09:10:54
导语:全县卫生体制革新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县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全力抓好医改相关工作,做到财力上保障、政策上倾斜、部署上侧重、推动上加力,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基药制度进一步实施、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根据此次调研要求,我县就医改有关工作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赣北-南浔线中段,东接星子,南邻永修,西毗武宁,北接瑞昌、,全县总面积为863平方公里,共辖15个乡(镇、场),81个村委会,1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16.6万人。预计1-6月,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20.4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28.4%。
我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00家,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家,县级卫生单位5家,乡镇卫生院13家,村卫生所69家,个体诊所11家。县人民医院实有人员378人,核编数300个,正式在编258人,床位数300张;县中医院实有人员217人,核编数160个,正式在编125人,床位数170张。
二、县人民医院改革发展管理情况。
(一)功能定位及服务能力情况。县人民医院主要承担县域及周边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危重及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的初诊、处置和转诊,适宜医疗技术推广应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以及乡镇卫生院及基层卫生人员教学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2011年,县人民医院被省选为县级公立医院试点单位,医院现有医务人员378人,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8人,中级职称109人。临床医技科室18个,其中含内科、外科、急诊科、儿科、妇产科、烧伤科、传染科等。拥有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西门子彩超S2000、柯达CR、日立全自动生化仪、人工肾、电子胃镜、结肠镜等医疗设备,能较好地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医院建立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质量和以人、财、物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控制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了医院、公共卫生单位和医保经办机构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加强对医疗质量控制、药物合理使用、医疗费用控制等方面的监管,促进医院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水平。
(二)运营情况。2010年,门急诊为185588人次,住院病人为11357人次,总收入5376万元,财政拨款319.8万元,支出5739.6万元,负债2103.8万元。2011年上半年,门急诊101701人次,同比增长10.6%;住院病人6568人次,同比增长16%,总收入为3248万元。
(三)组织人事管理。县人民医院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归县委管理,党总支隶属县卫生局党委。纳入编制管理的工作人员补充仍按县委、县政府批准意见实行“绿色通道”引进一本以上专业人才,或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编制外工作人员补充则由医院自行选聘。院长为独立法人,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委会、院长办公会、职工代表大会及社会监督委员会共同经营和管理医院。建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人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四)支援帮扶。城乡对口支援工作:主村是与省级医院开展协作,共建科室,聘请专家常驻进行诊疗,帮带、讲学等,同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省级医院进修培训。对乡镇卫生院帮扶:一直利用巡诊、义诊、业务指导等方式开展技术支援,以资金扶持、免费进修、培训、大型设备功能检测信息共享等形式对口帮扶,并与全县各乡镇卫生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全县医疗事业整体发展。
三、全县医改进展情况。
我县将医改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医改的重要议题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医改工作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医改实施相关工作。
我县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实施过程中,县卫生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推动医改工作的实施;县发改委认真履行职能,当好参谋助手;县财政局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为改革提供资金保障,完善资金补偿机制,医疗卫生支出逐年增长;县人保部门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面扩大、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双提升的目标;县药监局从源头加大对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加强了对基本药物配送环节的监控,有效保障用药安全;县物价局加强药品价格监控等。
(一)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充分利用国债、危改、慈善、红会等项目资金,认真组织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县卫生系统争取各种项目80余个,资金达3432万元(中央投资2559万元,地方配套873万元)完成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县中医院和妇保院整体搬迁、疾控中心实验室达标建设、13所乡镇卫生院、69所村卫生室的改、扩、新建任务。业务用房由2007年不足1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4万平方米,床位由2007年505张增加到目前的625张,环境绿化面积达5700多平方米,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加大设备投入,提高救治服务能力。近三年来,我县卫生系统设备投入近2000万元。县人民医院购置了16排-双螺旋转CT,增配了急救车等急救设备,县中医院添置了CR及高标准层流手术室等,疾控中心配备了功能齐全的检验设备,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电脑、X光机及B超、乳透仪、阴道镜等检测诊疗设备,部分医院配备了急救车等,有效提升了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一方面,我县持续实施人才“绿色通道”、社会公开招聘等多渠道引进人才。近三年来,卫生系统共招聘医技人员103人,其中,三支一扶45人,省招聘执业医师8人,引进研究生1人,到省外医学院招录本科以上毕业生7人,面向社会招聘42人,全部充实到医疗第一线。去年和今年共招录免费定向培养医学生13人,正在高校就读。今年又确定面向社会公开招录45人,正在进行中;另一方面,注重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仅2010年为例,聘请省内知名教授、专家来我县讲座、指导10余次,选派业务骨干到省级医院进修32人次,组织人员参加全科医师培训16人,组织乡镇卫技人员、村医集中业务培训12批次,520余人次。有25名长期在乡镇卫生院从事技术岗位的临时工取得了执业(助理执业)资格。
四是强化医疗机构达标创建,提升总体水平。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先后通过“二甲”医院达标复审,县人民医院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车桥等四所中心卫生院获“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其他卫生院通过省达标卫生院验收。
(二)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是巩固扩大基本医疗参保覆盖面。截止目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86%,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6%,基本实现全民享有医疗保障目标。
二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确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补偿普惠和逐年提高的补偿机制。门诊统筹补偿比例由2009年25%提高到2011年40%;住院统筹补偿2009年乡级起付线100元,补偿比例75%;2011年乡级不设起付线,实行分段补偿模式,即150元以下费用段按40%补偿,150以上-2000元以下按90%补偿;县级住院补偿比例由2009年60%提高到2011年80%;省级住院补偿比例由2009年40%提高到2011年50%;重大疾病住院补偿比例由2009年35%提高到65%,补偿封顶线由2009年3万提高到2011年的5万。另外在民政部门支持下,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三无病人”救治工作。自2009年以来,先后救治了8例“三无病人”。
三是财政上优先保证医改所需资金。为推进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县政府在财力紧张、支出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实施基本药物和综合改革制度的所需资金。两年来共安排卫生医疗体制改革资金2729万元。一是对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人员基本工资实行了全额保障,2010年全县共计安排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人员工资及补贴150万元、2011年安排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人员工资及补贴179万元;二是对乡镇卫生院退休人员工资比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了全额保障,2010年财政安排49万元、2011年安排51万元;三是安排公共卫生事业经费,2010年、2011年均为20万元;四是落实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县财政增加投入110.8万元,补助药品销售差额部分;五是落实困难及破改企业医保647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县配套51万元、新农合配套33万元;六是安排行政事业单位医保费2010年、2011年均为325万元。以上资金已按资金拨付进度全部拨付到位。
(三)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一是试点带动,全面推进。为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县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细则(暂行)》,落实政府配套多渠道补偿机制,执行基药提高15%报销比例等政策。按照“先行试点、分步实施、典型带动、整体推进”原则,在实践中摸索,在试点中推动。2009年12月起,车桥镇等四所中心卫生院率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实行“零差率”销售。2010年12月起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国家基药制度。
二是加强督导,跟踪问效。督查工作力求“四化”:一是人员专家化。由县卫生局抽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临床专家、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督查。二是督查严格化。坚持督查求严、求细、求真,重点督查药品帐目、网上采购、价格公示、医疗文书规范、处方点评、病人受益情况、职工工资前后比对、补偿费用、宣传等方面内容。三是督查常态化。督查工作做到每月一次,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整改方案,下发督查通报。四是督查实效化。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有关单位按照“整改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的标准,有错必纠,有难必解。
三是医改成效明显,群众广得实惠。2010年,全县13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2009年相比,表现在“两升两降”:即中心卫生院住院人均费用由148.59元降到100.94元,门诊人均费用由44.64元降到27.7元;门诊人次由原日均36人次升至52人次,住院人次从实施前489人次/年升至实施后596人次/处。2010年,医疗机构药事服务费和患者药费提高报销比例均达15%。乡镇卫生院以药养医导致百姓“看病贵”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四)有力推进临床路径试点。
截止目前,县人民医院有7个科室试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15个病种,开展例数为240例。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减少了医疗行为的随意性,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使医患关系更为融洽。
(五)做好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我县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从2009年底开始启动,进展顺利。目前,所有乡镇均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工作,覆盖率达100%。截止今年8月,建立基本健康档案49432份,完成任务数的58%;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6300人,完成任务数的66%,筛查出高血压6815人,完成任务数86%,Ⅱ型糖尿病2083人,完成任务数的77%;孕产妇保健规范建档1508人,完成任务数80%;0-6岁儿童规范服务6652人,完成任务数的55%;精神病规范管理410人,完成任务数的100%;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率达90%;白内障手术29例,完成任务数的58%;先天性心脏病手术7例,完成任务数的58%;白血病治疗1例,完成任务数100%;开展住院分娩补助1417人,完成任务数的104%;开展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1217人,完成任务数60.8%;完成170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完成任务数68%。
(六)建立绩效考核机制。2011年元月由县人保、财政、卫生、编制等部门共同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导方案,各乡镇卫生院5月底开始执行。其一,实行县乡两级考核。对院(所、站)员实行两级百分制考核,即县卫生局每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两次集中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绩效相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情况,对职工实行员级考核。其二,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核定绩效工资总量为年人均1.56万元,发放指导意见为:基础性工资占70%,按月发放;奖励性工资占30%,按季度发放。具体比例各卫生院可作调整。其三,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公共卫生绩效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基层医疗卫生绩效所需经费实行多渠道补偿机制。
(七)理顺乡村管理体制,确保三级网络正常运行。全县13所乡镇卫生院、69所村卫生所,全部实现了统一药械进购渠道、统一工作制度、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业务管理及医疗文书格式。乡镇卫生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县财政对乡村医生按每人每年2100元给予补助,其中省财政1800元,县财政300元。每年按计划对乡村医生进行一轮系统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卫生局统一组织乡、村级医疗机构参加医疗事故险投保,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各医疗单位因基建项目而欠债较多。据审计部门核实,截止2010年底,县人民医院负债654.56万元,县中医院负债953.84万元,各乡镇卫生院负债501万元。建议省、市能充分考虑我县财政压力,在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时,给予资金倾斜照顾,缓解县财政压力,使各医疗机构摆脱负债经营困境。
2、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建设速度需加快。近年来,国家对业务用房支持力度较大,职工周转房建设主要靠地方,目前大多数乡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偏少、偏旧,有的甚至是危房,急需改建或新建。目前,虽然已启动此项工作,但全省每年100个卫生院,数量太少。
3、基层卫技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由于环境条件差、待遇低、业务提升慢、人才难引进、引进难留住,基层卫生院成了上级医疗卫生单位人才的培养基地;本地乡土人才情况熟,能留住能做事却因政策等原因,改变不了身份,解决不了后顾之忧,而不能安心,难以调动积极性,造成卫生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建议保障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合理待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改善工作环境的长效机制。
4、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建设要引起重视。普遍存在:编制严重紧缺、业务人员断层、办公条件简陋、工作压力非常等。
今年是完成近期三年五项重点医改任务目标的最后一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医改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加强领导,规范运作,加大管理力度,不断解决新问题,实现各项医改目标。
- 上一篇:卫生局党委党建工作汇报
- 下一篇:卫生局服务能力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