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与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时间:2022-06-25 07:42:19
导语:农村文化与经济发展工作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安排,前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对全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其间,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汇报,召开了由有关部门和部分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到开发区、、等镇街区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推动了全市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加强了文化站、文化大院建设。各镇街区均已着手建设综合文化站,大部分村居建立了文化大院,其中,阚家镇文化站已达到省、市规范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二是加强了农家书屋建设。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的原则,积极加强组织协调,稳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目前,全市共有规范化农家书屋233家,都已通过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的检查验收。三是加强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2007年,投资68万元在市图书馆建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镇街区、村居两级基层站点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已建成并投入运作38处。
(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一是文化活动载体增多。“乡风文明”文艺大展演、茂腔周、“和谐之夏”晚会、春节街头民间文艺大展演、元宵灯会及系列节庆活动,已逐步成为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今年,市文化部门还创作排演了以除氟改水为主题的大型现代茂腔戏《苦水人家》,并组织茂腔艺人进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燕升访谈—戏苑百家”栏目的录制。柏城镇围绕“有山有水有圣人”作好“深挖细掘”文章,通过举办白羊山文学笔会和白羊山文化艺术节等形式,打造晏婴品牌,增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后劲与活力。镇编排了以先进性教育活动、计划生育为主题的小品、戏曲等节目,举办文化大院擂台赛,并到企业、各村巡回演出,以此激励全镇农民群众共创优质环境、建设和谐家园。二是文化下乡活动增多。为不断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市以镇街区文化站和村居文化大院为依托,大力开展以送戏、送图书、送歌舞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下乡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下乡活动500余人次,送戏200余场次,送图书3万多册。镇开展送电影下乡、送节目下乡50余场次,组织撅蹬官艺术队演出10余场,并代表全市参加了国际风筝节狂欢大巡游活动。三是农村电影放映活动增多。电影公司组成20余支农村流动放映队,精选了一批农村观众喜闻乐见的科教片和故事片,在全市960个行政村不间断地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放映各类科教片、故事片7600余场次。
(三)农民自办文化活动不断发展。柏城镇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激活民间资本进入和谐文化建设,成立了多个民间艺术团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如“白羊山京韵社”、村的艺术队、头村的高跷队等,都是由民间艺人和文化艺术爱好者自己投资创立。部分村居日益重视农民文化生活,把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如镇村、屯、村,镇村、等建立了文体广场,每到晚上周围村庄的群众都会自发组织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开发区东小庄设立了农家大院,内设图书室、棋牌室,并配有电脑和文娱器材,成为全村居民获取知识、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市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不、三低、三缺”等方面。
(一)“三不”。一是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基层干部对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经济发展是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模糊观念,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受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影响,村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村文化设施较为齐全,文化活动丰富,而经济相对落后的村(社区),特别是偏远的自然村群众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创新意识不强。一些群众所喜闻乐见、地方特色浓厚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或利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三低”。一是层次低。文化发展方式和文化活动形式单调,更多的局限在一般性“吹吹打打”的小文化范围内,没有形成大文化的概念。图书室的藏书普遍不多,而且流通量小,不能满足科教兴农的需求。二是利用率低。调查发现,一些村居的农家书屋,建设得很漂亮,但是书籍几乎没有翻阅,虽然有借阅记录但大多是为应付检查而伪造的。三是管理水平低。大多文化设施通过创建验收之后便无人管理,成为摆设。评价标准体系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只看建筑面积和数量,很少涉及到诸如文化设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文化设施的利用率等指标,导致图书资料、报刊常年无人问津,无法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三)“三缺”。一是缺资金。虽然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与财力增长比例不相称,投入明显偏低是阻碍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有的村集体经济所剩无几,缺乏社会捐助等必要的投入机制,致使农村文化经费匮乏。二是缺人才。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能够独挡一面的业务人员偏少,农村基层文化队伍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不仅人少且长期不在专业岗位,农村文化工作常年处于停滞状态。在全市11个文化站中,仅有人员20多人,而且大多数已40岁以上。三是缺良好机制。农村文化站都是由镇级进行管理,由于财力有限、管理不力,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站作用发挥不到位,基本上没有开展常规业务活动。文化站人员编制本来就比较少,而许多在编人员还一直被其它部门借用,普遍存在文化专干专职不专用的问题。另外,因缺乏考核激励机制,基层很难引进、留住优秀专业人才。
三、下步工作建议
建立“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巩固农村文化阵地的重要途径。建议市政府把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寻求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点,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人文历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在“常建、常抓、常新”上下功夫。
(一)“常建”。一是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要完善镇级文化阵地,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完备的文化活动中心。要整合文化资源,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心下移至村(社区),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数量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要合理制定全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要加强制度性保障,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和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三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要坚持面向社会招贤纳才,吸引有文化专长、热爱文化事业的人才到文化战线工作,解决农村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要配足配齐文化站工作人员,做到专职专用,并充分发挥市文化馆的职能,加大对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辅导和培训,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
(二)“常抓”。一是抓好日常管理。要加强宣传教育,创造活动载体,整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一批文化名村、名人,通过发挥辐射、带动功能,在农村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坚持重点整治与日常整治相结合,打击腐朽文化,倡导先进文化,发展文明文化,尤其要抓好农村网络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健康内容的黑网吧,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抓好活动开展。要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定期组织文艺汇演或才艺比赛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具有时代特征、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文化活动“常办”格局。要制定文化下乡鼓励与扶持政策,激励专业文艺团体、群众团体等积极组织各种小团队,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农村最基层。三是抓好图书利用。要依托“农家书屋”平台,利用农闲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农村和广大农民群众中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要组织和策划一些适应农民所需所盼的应急技术培训和专题讲座,提升农民的读书兴趣和文化修养。
(三)“常新”。一是创新融资机制。在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投入的同时,要积极探讨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兴办农村文化事业,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各界以及个人投资兴建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逐步建立集体、个人和社会相结合的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体系,形成社会办文化、企业办文化、民间办文化的良好风气,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二是创新用人机制。要积极发挥文艺团队、特色团队的作用,挖掘培养文化骨干型人才,构建专业与业余、公办与民办、本土与引进的农村文化团队体系,形成文化团队常驻农村,服务于农民群众的格局。要充分发挥“村官”年富力强、学历高、有专业特长的优势,鼓励他们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建功立业。三是创新管理机制。要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明确文化主管部门对镇街区文化站的业务指导关系,强化对农村文化工作的管理、指导职能。要积极探索文化“生在乡”、“常下乡”甚至“长驻乡”的长效机制,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要发挥城市文化优势,引导城市文化产业到农村寻找突破口,开辟新的文化市场,逐步缩小城乡间的文化差距,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的农村文化发展新形态。
- 上一篇:法院刑事审判调查汇报
- 下一篇:全市就业法检查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