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汇报
时间:2022-06-13 09:07:00
导语: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年以来,针对食品添加剂种类多、经营业户分布广、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市局积极创新监管方法,探索推行了“编码标签”追踪机制,紧抓“标签设计”、“编码制作”、“推广应用”三个环节,全面建立食品添加剂进销货信息编码管控系统,有效地提升了食品添加剂流通领域监管水平。
一、紧抓“标签设计”环节,建立食品添加剂信息采集载体
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将食品添加剂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名称类别”、“经营者所在行政区划”、“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等6项重点信息进行分类编号,分别用阿拉伯数字从小到大依次表示。同时,设计了“口取纸”式的食品添加剂“跟踪标签”,标签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拼音缩写-“SPTJJ”和涉及的6项重点信息的对应编号,每个标签表示为一组数字和字母组合而成的编码。只要将“跟踪标签”粘贴在食品添加剂外包装表面,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通过查阅标签编码就可快速了解添加剂所属类别、批发商信息等。如,标签SPTJJ021-01-0012-016,记载信息为“市村镇驻地食品添加剂批发业户马XX经销的‘秋山牌甜蜜素’”。
二、紧抓“编码制作”环节,全面收集食品添加剂流通信息
食品添加剂标签“编码”包含的信息量大,数字准确度要求高,在制作过程中需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工作。采取分片包干负责采集的方法,由工商所按照辖区范围开展两类基础信息采集活动。一是经营主体信息。借助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系统,收集食品添加剂批发、零售经营业户的名称、住址、经营范围、营业执照注册号等7项内容。二是销售产品信息。由经营业户向工商所报送经销添加剂的种类、名称、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编号、检验报告和进货发票等9项内容,报送的各项数据信息由工商所整理备案。针对经营过程中增减添加剂种类的情况,由经营者7天内到工商所更新备案数据。以上两类信息,由市局消保科进行集中整理,并编制建立《食品添加剂经营业户和产品信息汇总台账》。
(二)做好编码信息的统一编制工作。以基层工商所采集的基础信息为依据,根据辖区分布情况和添加剂产品的类别进行统一编号,分别编制《全市乡镇(街道)村编号表》(001-601)、《全市食品添加剂批发零售业户编号表》(由0001起编)和《添加剂产品种类序号表》(由001起编)。针对不同经营业户、不同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从各个编号表中对应地选择数字号码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各个辖区不同种类食品添加剂的专用“跟踪编码”,并印制成统一格式的“食品添加剂编码标签”。
(三)做好电子监管系统对接工作。为了监管人员在巡查过程中查阅方便,将编制的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信息编码全部录入“工商E通”监管系统,形成“编码标签”与相关信息一一对应的查询数据库。监管人员在市场检查过程中,可随时通过手机办公终端查阅食品添加剂的相关信息。目前,市4户食品添加剂批发商、112户零售点的信息全部录入“工商E通”监管系统。
三、紧抓“推广使用”环节,实现食品添加剂源头追踪定位
(一)区别对待,分类标贴。针对不同乡镇、不同种类食品添加剂的经营业户,分别发放对应的“食品添加剂编码标签”,由所在辖区的工商所负责分头监督管理,指导经营业户做好标签粘贴工作,切实做到一货一签、随货发放。其中,零售业户从当地已备案的批发商处进货时,不必重复粘贴标签,实现了编码标签的高效利用和“无缝隙”覆盖。
(二)严格巡查,准确追踪。为确保“编码标签追踪”机制取得实效,该局充分运用市场巡查网格化监管体系,将全市划分为36个巡查督导区域,由工商所巡查人员定期深入食品添加剂经营业户开展“四查”活动,查看进销货台账、标签使用情况、存货与台账相符性等,针对存在质量嫌疑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监管人员可通过手机终端现场查阅“工商E通”监管系统,现场准确定位和追踪到销售源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置。
- 上一篇:市建设系统工程监理检查情况报告
- 下一篇:东干文学与现代文学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