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汇报
时间:2022-05-28 04:21:00
导语:残疾儿童教育调查情况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视察特殊教育学校时的指示和中残联、教育部《关于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中残联[2011]65号)精神,市残联、教育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做好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及学龄前残疾儿童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肥残联[2011]8号),6月2日至20日对全市0—15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进行了分类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四条、第十一条规定,重点登记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因各种原因未入学的各类6-15周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同时,实名统计6-15周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就读情况和0-6岁学龄前残疾儿童情况。
对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人证)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直接确认登记;未办理残疾人证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首先动员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办理残疾人证,之后予以登记;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本人或其监护人不自愿办理残疾人证的,特别是轻度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等,在登记时注明相关情况,并做好资料保密工作。对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直接填写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统计表。对0-6岁学前残疾儿童,直接填写学龄前残疾儿童情况统计表。
各级残联组织主要负责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及学龄前残疾儿童调查登记和统计工作,组织村(居)残疾人工作者对辖区内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和学龄前残疾儿童进行调查、核准,填写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登记表、统计表和学龄前残疾儿童调查统计表。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统计6-15周岁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分别对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情况进行统计,填写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统计表。调查情况统一由残联组织负责逐级汇总。
二、全市0—15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
1、总体情况:
0—15岁残疾人儿童少年有478人,其中男280人,女198人。0—6岁80人,接受康复训练12人,未有康复训练教育68人。6—15岁398人,接受义务教育238人(随班就读139人、在特教学校99人),未接受任何教育的160人。
按照残疾类别分:视力残疾12人,0—6岁3人,6—15岁9人。听力残疾70人,0—6岁10人,6—15岁60人。言语残疾18人,0—6岁4人,6—15岁14人。肢体残疾135人,0—6岁24人,6—15岁111人。智力残疾178人,0—6岁25人,6—15岁153人。精神残疾12人,0—6岁1人,6—15岁11人。多重残疾50人,0—6岁10人,6—15岁40人。
2、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情况:
6—15岁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总数为160人,其中男83人、女77人;视力残疾1人、听力残疾8人、言语6人、肢体44人、智力70人、精神11人、多重20人;轻度残疾21人、重度残疾97人、无等级42人;有残疾人证的118人。
按照未入学原因分:残疾程度较重109人、家庭经济困难20人、无特教学校(班)12人、家庭顾虑8人、家长无教育意识6人、其它5人。
这是第一次对全市残疾儿童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基本摸清了全市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情况,为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切实抓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大部分残疾人及亲属对此次调查非常支持,感觉到党和政府并没有放弃无法到校上学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对维护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益表示非常高兴,对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残助学政策力度,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充满了期待。但是由于社会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及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还存有家长不配合、不愿意承认孩子残疾的问题,存在视残疾孩子为累赘、认为教育残疾孩子无用的问题,存在着漏登、统计不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严明责任、摸实核准。
三、主要工作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把残疾人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为民要办的实事工程,强力推动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发展,残疾人政策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扶贫、生活救助和维权等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先后被授予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市、省优秀残疾人之家和市残疾人工作“爱心城市”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命名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
(一)以特殊教育为代表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市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85年,占地20亩,建筑面积2973平方米,在岗教职工38人,是省规范化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分康复、启聪、培智、职业技术教育四个部,在校生116人。招收的全是聋哑和智障孩子,从幼儿、小学、初中到职业准备教育四个学段。学校按照“立足学生和学校实际,拓宽办学渠道,改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聋儿说话、智障自理、学生智能技能双提高,让孩子能回归社会主流”的办学目标,突出个性化教学,强化口语教学,注重特长培养,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各项工作居于乃至全省较高水平。累计培养聋哑和智障孩子241名,其中随班就读30名,升入省特教中专58名,为企业输送职业技术工人116名,实现孩子自理、自立37名。中小学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开展良好,特别是肢体残疾和一些其它轻度残疾学生,只要是能够自理,中小学校能够保证残疾孩子的教育学习权利,虽然由于认识问题本次统计随班就读只有139人,但从学校老师的调查了解到,根据残障孩子在同龄孩子中的比例,每处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比例约为千分之六。
(二)以聋儿启聪为代表的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扎实有效。市残联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工作,大力实施“省万名聋儿启聪工程”等康复救助项目。去年以来,为96名聋儿免费验配了价值5000元的助听器,为上级康复机构输送救助脑瘫、孤独症儿童36名,为9名肢体残疾儿童免费进行了矫治手术。同时,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和康复机构建设,着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去年以来,争取上级资金80多万元,配套建设了市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孙伯镇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和安庄镇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了30处规范化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和4处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基地。分别与市中医院、市隆源煤矿医院合作,探索建设的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也有了进展。
总体上看,我市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康复工作基础较好、效果明显,多数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但是据统计还有160名残疾儿童少年没有接受义务教育,还有68名学龄前残疾儿童没有得到康复教育,与残疾儿童少年全面接受义务教育、0—6岁残疾儿童得到康复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分析影响我市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因重度残疾无法到校上学。二是现有特殊教育资源不能够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市特殊教育学校现有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条件无法满足听力和智力残疾儿童入学需要;市内还没有专业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残疾儿童外出康复费用较大,大多家庭负担不起,部分残疾儿童错过了最佳康复期。三是部分学校不愿意接受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致使部分残疾儿童少年辍学失学。四是家庭意识等方面的一些特殊原因,部分重度智力残疾儿童少年连家长都不认识,无法接受任何教育。
四、加强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和学龄前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建议
1、加大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儿童教育的氛围。残疾儿童少年能否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标志。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综合素质、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贡献能力,也决定了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意义、地位和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关爱残疾儿童、关心残疾儿童教育的氛围。要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发展残疾儿童教育中的职责,成立残疾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财政、编制、人社、民政、卫生、计生、残联等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以培智教育为主的特殊教育中心。探索各相关部门整合的特殊教育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开展医、教等多学科结合的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与服务的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和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建设,在设施设备配置、专业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等方面建设适应残疾儿童教育康复需求的保障体系。借全市优化教育资源调整的时机,通过置换地的方式把特殊教育学校迁址,以扩大办学规模解决校舍用房紧张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规模,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需要。
3、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制度。与教育局一起研究制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对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随班就读,实行回归主流教育,在普通中小学的正常班级里,招收少量(一般1—3名)的弱智学生或其他残疾的儿童随班学习。对无法到校有教育需求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服务有关政策,采取纳入特殊教育学校学籍,由特教学校派遣专职特教老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4、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和服务设施建设。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肥城市残疾人优惠扶持实施办法》(第52号市长令),在残疾人教育、就业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我市的残疾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残疾人工作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服务专业越来越精、业务量也越来越大,现有工作人员已经无法适应残疾人工作的需要,好多工作力不从心,急需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设立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市残联现有人员编制6名,属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现实有在职工作人员6名,其中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3名、副科级干部1名、工勤人员1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6岁。建议设立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事业单位,编制10人,统一招考工作人员,以便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切实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抓实抓好。同时,加快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将我市现有残疾人服务中心沿街楼置换,通过政府划拨土地或资源整合调整一处独立楼房院落,新建或改建一处综合性的服务中心,解决残疾人康复、聋儿语训、启智训练、就业、技能培训、文体活动等综合服务问题。
- 上一篇:网络银行法规思索
- 下一篇:农村家庭无障碍建设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