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给排水视察汇报

时间:2022-05-17 09:27:00

导语:城区给排水视察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区给排水视察汇报

根据《2004年市政协委员视察工作计划》的安排,7月20日至22日,市政协环境和资源委员会委员由副主席带队,就市中心城区给排水现状及发展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合理使用、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给排水总公司,对市中心城区给排水进行一体化管理。到目前为止,市给排水总公司有职工242人,污水处理厂1个,水厂2个,水泵房4座,水泵机组20台,原取水点3处,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净水工艺和自动变频恒压供水,平均日供水量4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可达4.5万立方米。x

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建设与供水系统建设不同步,排水系统为合流制管网与分流制管网并存,雨污合流。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服务业污水及其它杂用污水的日产生量约为6万立方米,最终受纳体为河。每年注入河的污水达2000万立方米,其中六成为生活污水,沿岸的食品厂、塑料厂等企业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不仅使河的污染日趋严重,而且对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威胁。因此,解决污水无处理、无系统排放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从根本上改善我市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势在必行。目前,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正在实施的排污收集管网工程总投资8002.48万元,铺设管道139.392公里。河北岸污水收集管网已初步建成,南岸的污水收集管网正在加紧施工,排污管网建设由于涉及到拆迁等问题,进展缓慢。受此影响,总投资8千余万元,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要正式运行,尚有待时日。

二、存在的问题

1、饮用水潜伏短缺危机。一是各水源点水体普遍偏小而蓄水总量低,枯水期无水调节。各水源点不能相互调度。二是由于水源点周边地下水位下降,出水总量偏小。三是水源点附近住户对林草植被的破坏,严重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结构,其产生的生活垃圾,也会污染水源,影响水质,不能使用。四是市中心城区城市规模扩大,日需水量不断增大(约为5万立方米),公共卫生和住宅用水由于供水设备落后和水价偏低,生活水平提高,人均耗水指标激增。而目前水厂的日常供水量为4—4.5万立方米,丰水期基本上能满足市中心城区生产和生活所需,枯水期则供水不足,只能分片区供水,地势较高地区,严重缺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五是园林用水分文未缴,消防用水定钱不定量,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六是供水管网改造建设滞后。正在实施的供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进展缓慢。

2、污水处理率为零,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排水系统尚未完工而无法投入使用。

3、河污染严重。河是市中心城区内的唯一河流,源头部分长期干涸,雨水期有少量水体。河除了吸纳大量生活污水以及生产废水外,有些河道已成为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场地。并且淤泥越积越多,不仅影响排洪,而且蚊虫滋生,使沿岸居民连门窗都不能开。每年有上千万吨污水通过河进入地下,市民对彻底整治河的反映强烈,呼声越来越高。

三、建议

1、用科学发展观倡导合理用水,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采取“多库串联,水系联网,统一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办法,构筑区域性水网体系,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统一优化配置,调剂余缺,以丰补欠,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资源潜力。搞好水源点绿化,巩固坝体,完善水库蓄水功能。化解矛盾,加快供水工程和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建设,通过技术改造,减少生产、生活用水的漏失率。

2、切实搞好水资源和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市政府以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水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执法管理力度。对全市自备水源逐一进行检查,严格封闭无证深井,对自来水管网到达地区的深井原则上一律封闭。同时,收取自备井水资源保护费,用经济杠杆限制自备井发展,确保市区地面安全。对已经严重老化的自来水管线,应结合城市建设尽早予以更新。着眼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长远战略,还应逐步实施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增加透水路面和渗井,扩大城市软覆盖,使雨水回补和涵养地下水,保护好水资源。

3、加大投入力度,下大决心根治河。南京市每年环保投入占GDP比重高达2%,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沈阳市通过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污水截流、水生植物净化等七大工程治理浑河,使市区河段水体达到三类水质标准。我市也应该把建设河纳入重要日程,在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的前提下,配合亮丽工程,按照市场运作模式整治河,蓄清治浊,正本清源。

4、认真抓好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工作。市场化运作方式和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污水处理厂运营问题的根本途径。比如南京市已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城北污水处理厂向国内外5家知名污水处理公司招标经营,转让经营权25年。再有大庆、沈阳,将污水处理厂与自来水公司捆绑式经营权转让或出售。另一方面,还应积极采用中水回用的循环经济模式,降低污水处理的边际成本,走小型化、生态化、中水就地回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路子。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选址、选型问题,应组织有关专家充分讨论,合理设计,使污水处理厂真正能够运转起来,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除了节约用水、合理调配、加强管理外,应提倡中水回用。建议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针对不同企业用水量,结合技改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和自身中水回用设施,走自我循环、自我调节之路,使企业的生产条件适应当地的资源条件,降低成本,增加活力。对于自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回用设施效果明显的单位,政府可提供技改资金和减免税费等政策予以支持。要合理地调整自来水水价,制定回用水的价格体系,适时运用价格杠杆,促进使用处理后的污水,节约自来水。新建的大型公建要自行配套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新建的居民住宅区内部必须配套接收中水的管道;老住宅区要分期分批增建污水处理及回用设施;对已建成的大型公建设施,有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的必须全部启动,没有的必须增建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对于具备条件而不具体实施的,不予办理销售许可、营业许可和有关市政设施的使用手续;对使用中水的公建和居民住宅小区应减免污水处理费。中水回用的实现,每年可使地下水少抽取500万立方米、河水1000万立方米。

6、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的用水大户,其工业用水自取,不仅量大成本高,而且开采地下水已危及市区地表安全。如果水钢能真心实意走地企共建发展之路,在适宜的价位使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这样,不仅能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而且还能节约资源,又可使市污水处理厂维持正常运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可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7、加大宣传力度,并采取适当措施创建节水型社会。有关调查表明,当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2.5%时,人们就会考虑节约用水;达到5%时,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达到10%时,人们才会考虑水的重复利用。国家建设部曾建议将水费标准控制在2.5%到5%之间,并要求我国所有城市在2005年底前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2003年底,全国平均水价为每立方米2.9元,省平均水价在1.5元左右,我市平均水价为1.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市应科学实施阶梯水价,促使人们节约用水。将阶梯水价分为三个梯次:第一梯次是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的需水量,在这个梯次范围内,水价较低;第二梯次是超出基本生活必需的用水量,水价一般为第一梯次范围内用水价格的两倍左右;超过第二梯次范围内的用水量为第三梯次,在这个范围内实行较高的价格。通过以上措施,增强人们的水忧患意识,从而形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社会氛围,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