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民培训年终工作小结

时间:2022-12-30 03:23:00

导语:镇农民培训年终工作小结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镇农民培训年终工作小结

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年镇绿证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了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为扎实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培训任务,根据区农林局〔〕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年随着镇(乡)党委政府的换届选举,领导职位的变动,原负责农业、农村的王国民副书记调任人大工作,不再担任镇绿证领导小组组长,现在绿证领导小组组长由负责农业、农村的黄贤波副镇长担任,其它成员原来不变。

二、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为把此年培训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我们在年初制订了全年培训计划,举办无公害蔬菜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科技下乡咨询等培训班9期,培训农民1500名。

三、强化保障,严格机制。

首先是镇党委在年初出台了〔〕1号农业文件,其中第六条强化为农服务方面,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引进机械等,镇安排资金30万元。其次是技术保障到位,在师资安排上,我们请来了市农业局法规科科长、市农科院老师、市教育研究所教授、区农林局局长、区农技推广中心老师、老师、老师以及下应镇应国铭站长。本镇妇联主席等为农民上课。再次是镇党委动员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积极推广各种增产、增效技术,保证农民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需求。

四、点面结合,追求实效。

目前,我镇已经建立城示范园基地1200多亩,基地2000多亩,等村蔬菜基地3000多亩,同三、等村桑果基地1000多亩,董家跳、南林等村翠冠梨基地1000多亩,全镇水稻5万多亩。根据产业分布情况,我们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方法:

1、培训场所选用镇与村相结合。为方便农民讲究实效,今年我们在镇党校举办农产品质量法、晚稻病虫害防治,创建和美家园等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616名。黎山后、同三、上游村举办草莓育苗、桑果管理采摘,机械插秧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外来人员391名。镇中学、菜场、宁海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村干部、农民496名。合计1503名,培训期间还发放农技资料1800多份。

2、集中培训与分散辅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主要是将老师请来组织农民在会场宣传农产品质量法,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等知识。分散辅导,今年月份,市、区、镇各线专家来镇菜场举办科技下乡咨询活动,使每个询问农民得到了一定知识。

3、现场指导与田间示范相结合。为使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掌握更多技术,月份在区农林局安排下,镇农机站组织全镇承包大户在上游村农田进行了插秧机组装和秧苗机插播现场会,期间大部分农户学了机械操作,对机械性能有所掌握。现场会后,全镇农民掀起购买插秧机热潮,月份全镇大户共购买2ZT一7358型插秧机27台,购买插秧机农户不但自己承包田进行示范插秧,而且还向周围农户进行推广。预计全镇早、晚稻机械插秧面积4010亩。

五、通过培训,提高效益。

近几年,我们镇连续开展了培训,使参加培训农民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并在各自生产实践中运用,技术运用以后,使各类经济作物农药残留减少,品质改善,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种粮大户计财平承包耕田面积263亩,去年春耕、双夏二季插秧都叫外来人员进行,亩手工插秧费100元,共花资金3万元。今年4月份参加了镇里组织的上游村农田机械插秧现场会,并购进2ZT一3758型插秧机一台,春耕、双夏二季机械插秧面积300亩,亩插秧成本支出57元,合计支出1.71万元,机械插秧比手工插秧减少支出1.29万元。又如草莓种植户谢相军,原来对草莓种植技术上一窃不通,2003年参加了镇里组织的草莓培训,将4亩蔬菜田改种草莓,运用学到的技术,上市销售后年净收入1.8万元,2004年又参加了镇里草莓培训,听了邱宏良老师新品种红颊草莓技术辅导,当年9月份去杭州农科所购来红颊草莓苗6000株进行搭配种植,生产出来草莓色泽鲜艳、糖度高、市场销售好,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目前种植的4亩红颊草莓年净收入在2.6万元左右。

现代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对农民生产与生活、创业就业的素质与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虽然镇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今后我镇将紧密围绕建设“优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服务业来开展农民培育工程,探求以浙江万里学院和其他科研教育部门的师资、技术及成果为依托,以区农民科技培训学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农村社区教育中心为培训基地,以技术依托单位的专家和当地技术业务单位专家为主体,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浙江农民信箱等网络服务载体,开展学历培训、劳动力转岗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普网工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努力形成镇、村、示范企业、示范户、农户相连接,网络信息服务、多媒体课件、图书与传统的授课与现场示范培训相结合的现代农民技术培训服务网络。

以上总结如有不当,请领导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