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实施三大战略的报告

时间:2022-05-28 05:20:00

导语:县政府实施三大战略的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政府实施三大战略的报告

一回顾

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好中求快、稳中求进,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不断增强。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2.27亿元,同比增长14.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69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投资28.8亿元,增长23.5%,成为全县投资增长的主动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总收入达6.01亿元,增长2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5亿元,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8亿元,增长16.6%。金融机构存贷规模双增,存贷比再攀新高,达到90.8%。我县再次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跃居全国第39位,位次比上年提升17位。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列全省第29位,位居全市第一。

——推进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强工业、优农业、兴三产”的思路,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完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组织开展“工业服务月”活动,启动模环工业功能区、城南工业区等区块近万亩土地征收工作,进一步把优惠政策、优势资源、优质服务向工业倾斜。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2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82.09亿元,增长32.4%;完成工业增加值32.13亿元,增长19.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4%,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4.9%,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特种纸、竹木加工、五金机械产值分别增长43.6%、31.8%和68.0%。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捷马化工公司即将上市,“001”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规模企业从上年的180家发展到202家,亿元以上企业从11家增至18家。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畜牧业发展补助政策,出台《关于发展高效生态新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推进“432”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笋竹、畜牧、水产三大产业稳步发展,荣获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畜牧强县称号。加大富硒农产品开发力度,富硒稻米、莲子通过国家级鉴定,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会,天然富硒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大力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年销售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5家,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5.8亿元,增长22.3%。启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推进“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植保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服务队加快发展。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召开全县服务业发展大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加大服务业发展扶持力度。我县被确定为浙江省自助游营地试点县,龙游石窟景区荣获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百强景区、浙江省十佳自驾游景区和浙江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称号,浙江大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已获批准设立,农家乐旅游发展迅猛,全县共接待游客18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94亿元,分别增长23.6%和27.1%。房地产业稳中有升,建筑业稳健发展,商贸流通繁荣活跃,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餐饮娱乐等发展态势良好。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64亿元,增长14.0%,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编制生态功能区规划,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行政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决策咨询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地。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整治”活动,扎实推进生态畜牧园区建设,组织实施龙游工业园区、城南工业区、塔石溪等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青龙山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投入使用,22家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和172家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全县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7.0%,规模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8%和14.99%,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审批职能,精减审批项目,清理涉企收费,设立9个行政服务中心分中心,深化乡镇便民中心规范化建设,审批时限总体压缩67%,成功创建省示范行政服务中心。推行国资产权集中管理,通过盘活存量、重组置换等方式,拓展国资公司融资渠道;建立财政扶持政策项目库,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全年共争取资金2.1亿元,增长25.7%,政府持续融资水平和资金运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完成光华器材有限公司改制工作。启动林权流转市场化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有偿选位、集中收储等办法。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全县共引进项目97个,实际到位资金26.55亿元,增长42%,连续4年居全市第一。项目质量明显提高,成功引进华飞色纺、维达纸业、贝尔通信等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新入园项目平均投资达6600万元,协议投资强度达每亩164万元,分别比上年提高62%和45%。外向型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80亿美元,增长67.0%,其中自营出口1.52亿美元,增长64.1%;实际利用外资671万美元,增长15.9%,出口总额和实到外资均居全市首位。制订工业项目“五步工作法”、工业项目建设若干规定等政策,组建26个重点市场化项目工作小组,开展“项目金点子征选”、“项目工作督查月”等活动,进一步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年初确定的“六个一批”项目稳步推进。50省道沐尘至马戍口段改建、芝溪家园移民小区、湖镇丁新大桥等工程全面完成,沐尘水库、塔游公路、粮食批发市场、村村通移动通信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两江水上风情游”等市场化项目完成招商。新建、扩建石窟变、新区变、湖镇变和兰塘变等一批电力项目,天耀纸业、嘉伟服饰等70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龙游工业园区道路、综合物流基地等5个项目列为省重点项目,争取省用地指标980亩,全县共有11个项目进入省重点计划,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浙西核电项目争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县团石厂址被正式确定为优选厂址。

——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深化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调整村庄行政区划,修编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共调整出3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年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31亿元,太平路西延、人民路南延、亚伦小区排污改造等项目全面完成,县委党校迁建、阳光社区管理用房、莲湖公园主体工程等基本完工,中立交改建、龙翔路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城市道路、绿地、管网等功能性设施不断完善。坚持把中心镇、中心村培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溪口镇、罗家乡、社阳乡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整合各类资源和项目,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系列工程。投资7117万元,建成省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6个、整治村40个;投资3200万元,新建通村公路139.4公里;投资1500万元,新建林区道路130多公里;投资2040万元,新建沼气池5万立方米;投资1602万元,改善3.03万名农民饮用水条件;投资3400万元,1200人实现下山脱贫;投资1200万元,新增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143个;投资3485万元,完成8座“千库保安”水库除险加固;投资2460万元,整治河道28公里;投资1200万元,发展城乡数字电视用户2411户;投资495万元,新增142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全县财政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1亿元,是历年来投入最大的一年。

——突出惠民利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年初确定的十个方面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50元,分别增长16.6%和13.8%。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切实加强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大中专毕业生、“4050”群体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692个,实现再就业1467人。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县共有11059人列为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905万元。全面推进社会保险“五费合征”,新增各类参保人员4400人次。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0%和100%。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户参保率达93.8%。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直补资金发放实现“无差错、无投诉、无事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助标准,参保率达96.1%,荣获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出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45万名居民参保,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加强粮、油、肉等重点生活用品市场供应调节,及时做好动态物价补贴等工作,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成功举办中国汽摩配科技论坛,扎实推进科技孵化园建设,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研发中心2家。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建成教师进修学校综合楼、浙西造纸中专实训基地,启动龙三中整体迁建工程;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全面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住房公积金等各类遗留问题,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1.97亿元,增长24.8%;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高校录取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和“五免费工程”,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累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服务站172个,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开展“龙游·和谐的家园”文化系列活动,举办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县歌《龙游宝地》正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县硬头狮子、貔貅被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亚太汽车拉力赛、浙江省首届龙舟锦标赛等重大赛事,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县,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先进单位。推进计划生育网络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国防、统计、审计、供销、民族、宗教、气象、档案、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继续得到加强,老龄、妇女、儿童、慈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活动,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及时向政协常委会通报政务情况。加强政府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445件。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政府内部的层级监督,加强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专项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抓好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政风行风进一步改善。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完善“县长信箱”、“局长信箱”、“乡(镇)长信箱”办理制度。深入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等活动,方门街拆迁、桥头江砂滩纠纷、沐尘水库移民新居定位等一批难题得到妥善解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城乡菜市场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五放心”工程扎实推进。围绕确保“六个不发生”、实现“三个零增长”的目标,重视社情民情分析,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0.8%、8.3%和3.4%,“平安县”和依法行政考核居全市前列,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面临的压力比预想的大,工作的成效比预期的好。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门红”。回顾一年来的政府工作,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好中求快、稳中求进,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战略思维、前瞻谋划,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务实干事、克难攻坚,坚定不移地走跨越发展之路;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惠民利民,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

各位代表!发展令人振奋,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龙部队、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龙游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进一步加快;环境承受能力比较脆弱,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考验;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投资后劲乏力,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优化投资结构的压力较大;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较为突出,仍难满足加快发展的需求;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增多,低收入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公共服务、社会治安等领域还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少数干部的作风、能力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年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和奥运会。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市政府五届六次全会和县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业创新、富民强县为主线,紧紧围绕“两大目标”,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以转型提升转变发展方式,以统筹协调改善民生福祉,以节约集约整合要素资源,以创优争先促进跨越发展,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努力实现我县经济社会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发展。

综合考虑宏观环境和自身发展阶段要求,建议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

新的一年,要按照“实干创业、锐意创新、奋力创优”的要求,深入开展“招商提升年、项目攻坚年”活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坚持发展为先。发展决定未来。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主要精力、主要力量、主要措施集中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上来,创造经得起群众、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业绩;要始终如一地把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破解难题,用发展为民造福,用发展检验工作;要始终如一地围绕发展这个中心,按照走在全市前列这个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努力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坚持效益为重。效益提升品质。要突出一个“好”字,做到好字优先、好中求快、能快则快,把好与快统一于跨越发展的全过程,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增强发展的和谐性;要体现一个“优”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要实现一个“赢”字,扩大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最大限度地削减负效应,追求最大的净效应,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坚持创新为上。创新赢得竞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使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重点要推动发展方式创新,深化各项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机关和创新型企业,使思想解放、敢干敢变、与时俱进成为我县区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创造新业绩的生动局面。

——坚持创业为基。创业创造财富。要充分发挥40万龙游人民的聪明才智,弘扬“创业创新、诚实守信、开放兼容”的龙游商帮精神,动员广大群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开展创业活动,激活基层经济细胞;要落实扶持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倡导“开明大气、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新风尚,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创业、尊重创业、鼓励创业、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促进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喜人景象加快形成。

——坚持民生为本。民生彰显情怀。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要着力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支出要向公共服务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要把新增财力主要用在改善民生上;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千方百计为群众谋福祉。

三、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根据上述目标和总体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五个一体化”的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确立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地位。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强农村特色块状经济。继续推进“432”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南竹北拓”和“10万亩低产林改造提升”工程,推进规范化生态畜牧园区建设,扩大生态渔业养殖面积,加快发展笋竹、畜牧、水产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天然富硒农业,积极开发富硒大米、富硒莲子等系列农产品。整合提升茶叶、发糕、小辣椒、柑桔、黄花梨等传统产业,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和知名度。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带动面广、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深化“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扩大专业合作社覆盖面。强化农产品安全意识,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业,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建设优质农产品展示中心、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举措,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加快改善农村面貌。按照“强中心、兴北片、绿南片”的思路,以县域总体规划为指导,抓紧编制龙中、龙北、龙南等分区规划,推进各行政区域资源整合、分工合作、互动发展。出台扶持中心镇、中心村发展政策,推进湖镇、溪口、模环3个中心镇和近50个中心村的规划建设,中心镇争取实现功能布局梯度化、发展定位个性化、投入渠道多元化和基础设施共享化,中心村力争实现“八化八配套”,加快形成“一心三极”组团式发展格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大力实施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龙头的新农村建设系列工程,整乡(镇)、整片、整线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湖镇、模环两个乡镇和雅塘-姚西塘、合坑源-晓溪两条线的整治工作,加快建成一批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强的特色经济村、农家乐休闲村、生态文明村、下山脱贫村。继续实施“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加大农村垃圾、沼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抓好农民饮用水、林区道路建设和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推进农村交通网、供电网、通信网、流通网“四网”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村容卫生、村道维护等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坚持以整合的思路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问题,解决农民“集中集聚、分工分业”中的人口布局问题,解决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土地指标问题,真正形成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中心镇(村)集中、农村生产要素向大户集中的导向机制。

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切实抓好雨雪冰冻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大力发展一批短平快农业项目,重视笋竹加工产业的原材料组织问题,帮助农民和企业共渡难关。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强新增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困难群体的就业转移培训。推进“村企结对”、“村市(市场)联盟”帮扶活动,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全面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重点做好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扶贫开发工作,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力争使全县80%以上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人均纯收入高于省定目标。高度关注沐尘水库等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提高库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全面规范村规民约,强化村集体资金和村级负债监管,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产业集群,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确立特种纸、笋竹加工全国生产基地的领先地位。

拓展产业发展平台。按照“一区三块一带”的总体布局,加大园区建设投入,拉开园区框架,推进土地平整、道路硬化、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不断提升园区集聚和承载能力。加强园区发展规划研究,着力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招商方向。继续做好模环工业功能区、城南工业区二期、龙洲凤凰形等区块的土地征收和项目建设工作,争取5月份推出熟地出让。完善部门支持园区建设制度,完成塔游公路、东环线至龙游工业园区连接线等工程,推进企业服务中心、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公建设施和民工公寓、超市商店、医疗网点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入孵化器、研发服务、管理咨询等各类创业创新载体。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强化投资强度、投资密度、投资进度和社会贡献率等方面的要求,加强入园项目履约评估,扎实推进项目清理工作,完善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切实提高园区综合开发效益。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集中精力抓好特种纸、笋竹加工、五金机械、纺织服装四大主导产业的高端项目,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技术领先、集群发展的区域制造业体系。编制完善四大主导产业规划,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明确产业定位,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调优产业结构。特种纸产业要加强对外合作,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笋竹加工业要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大力发展中高档竹地板、家具饰板及竹纤维、竹萃取物等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五金机械产业要以汽摩配为重点,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主动参与产业分工和协作配套,努力形成自身特色。纺织服装业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高端项目,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水泥、化工等传统产业要排出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向技改要质量、要效益、要速度。同时,要积极捕捉偶发因素,注重在招商动态中培育新兴产业。

推进企业梯度发展。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宏观调控新形势,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加大支持培育力度,做到资源向企业配置、人才向企业集聚、政策向企业倾斜,着力打造一支富有活力的企业团队。做强骨干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技术辐射、强强联合等形式,推进集约式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力争年销售亿元企业突破22家,并着力打造规模化的企业集团。做大规模企业,加大规模企业的培育力度,努力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生产上规模、技术上台阶、产品上标准、管理上水平,力争全县规模企业达到220家,形成集群化的企业梯队。做特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实施“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具有行业优势、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培育专业化的行业冠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按照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技术创新,积极构建龙头骨干示范、重要产业支撑、关键技术保障、品牌产品带动的区域创新体系。注重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精心筹办产业发展论坛,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合作。鼓励企业通过购买专利、委托开发等途径,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争取建立2个省市级技术开发中心,创建3家省市级高新企业,实施省以上科技创新项目30个。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科技孵化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企业家队伍的高层次培训,建立首席专家、首席技师等制度,努力集聚一批管理型创业人才、创新型研发人才、技能型专业人才和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在扩大有效投入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保持投资稳步增长,努力增强发展后劲。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按照“社会化招商、专业化服务”的思路,深入开展“招商提升年”活动。强化挑商选资,树立“好项目是财富,差项目是包袱”的理念,围绕优质资源、特色产业、重点企业抓招商,完善信息收集、项目研判、决策咨询、跟踪服务等机制,争取在龙头性、战略性项目引进上取得新进展。突出产业招商,放大特色产业优势,编制产业招商项目库,着力引进产业链中的骨干企业和薄弱环节的配套项目,推进以商招商、以强引强、以外引外。强化专业招商,抓好招商专业队伍建设,整合招商力量,建立招商“捆绑组”,开展上门招商、定向招商、对口招商。加强区域合作,深化“资源与产业合作”工作,争取建立“山海协作”投资园区。狠抓市场化项目招商,精心包装项目,深化对策研究,加强商业化策划,有的放矢地组织项目推介活动,提高市场化项目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投资环境,创造条件建立海关监管点、商检办事处,引进培育一批法律鉴证、营销策划、管理咨询、报关报检等中介机构,降低企业商务成本,使龙游真正成为亲商之乡、富商之地、安商之家。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促进投资结构优化。扎实推进“项目攻坚年”活动,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和行业发展规划,高起点策划、筛选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点项目,不断充实重点项目储备库。深化项目前期工作,适应上级项目审批的新要求,加强项目报批的上下对接,提高项目报批工作质量和效率,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重点。加强重点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管理,完善重点项目例会、联合集中办公、“三色六星”督查通报等制度,进一步健全项目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产业性项目后续履约管理机制,在开工、进度、竣工等环节严格把关,促使项目早投入、早竣工、早产出。加快推进沐尘水库、劳克斯铝轮、华飞色纺、维达纸业、恒鑫生物质发电等工程建设,力争尽快发挥效益;启动十里坪监区、320国道龙游段“白改黑”、衢江航道开发、红船头电站等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新的增量;深化城北污水处理厂、车用环保甲醇燃料、320国道外移等项目前期工作,形成梯次推进的项目工作格局。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抓住我省列入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试点的机遇,深化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强年度用地计划管理,推进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宅基地整理等工作;加大项目清理工作力度,实施“腾笼换鸟”,引导“零土地”技改,推进多层厂房建设,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建立用地选址和报批快捷服务机制,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确保完成用地报批4000亩以上。强化政银合作、银企对接,用足县内金融资金,积极引进县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金;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调度,做好政府性资金转贷、续贷工作;激活民间投资主体,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按照“电力先行”的要求,继续做好浙西核电项目厂址保护、核电知识普及等前期工作,建成兰塘变、石佛变和箬塘变,启动建设南竹变,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工程。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人才强龙”工程,制订“人才绿卡”等政策,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适应劳动力资源从输出到输入的转变,定期举办劳动力资源交流会,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加大产业工人培训力度,满足企业对实用型技术工人的需求。整合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与特色产业互动发展。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应对外贸出口新形势,建立完善外贸服务信息平台和预警机制,支持和帮助企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壁垒。鼓励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展会,引导出口骨干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4亿美元。继续开展外资利用“410”活动,加强与跨国公司、韩商、侨商、台商、投资中介和国外驻华机构的对接,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力争1200万美元。

(四)着力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在培育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强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理念,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规模,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确立长三角地区自驾游和运动休闲旅游品牌地位,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重点,以自驾旅游为亮点,以乡村农家为补充,加快构筑“一心两线”的旅游发展格局。抓紧编制旅游景区规划,加快龙游石窟休闲度假中心、“两江水上风情游”等项目建设,做好民居苑外围拓展、三门源景区等项目招商工作,推进浙江大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三叠岩等景区开发,规划建设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将全县景区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逐步实现从“半日游”向“一日游”延伸。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的优势,规划开发一批农家乐重点项目,推进科学布局和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品牌。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强化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5亿元。

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确立四省边际综合物流基地的结点地位,加快推进综合物流基地、中石化十里铺油库迁扩建等项目招商和建设,深化龙游港物流中心前期工作。积极引进大型物流公司,培育有竞争力的成长型物流企业,构建集储运、装卸、配送、贸易于一体的多功能物流平台。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引导运输业组织结构向公司化、集团化发展,运力结构向大型化、专业化转变,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运输服务网。修编专业市场布局规划,加快建设由粮食批发市场、浙西石油贮转运中心等组成的城东专业市场群,改造提升一批城乡菜市场。落实扶持建筑业发展政策,引导本地建筑企业提升资质,加快建筑业发展步伐。

整合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推进专业商圈、特色街区建设,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形成以大型购物中心为骨干,以连锁超市、专卖店为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商业网络。深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引导城市连锁企业进入农村,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落实支持和规范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房地产开发结构,加强价格监测预警,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要用现代的经营理念、方式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培育娱乐休闲、电子商务、广告传媒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拓宽现代服务业领域。

(五)着力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在创建最佳人居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打造最佳人居环境的目标,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争创省级园林城市,加快确立全省最佳人居环境的窗口地位。

强化规划龙头,更加注重科学化。坚持以县域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城景文游”一体的要求,精心编制城东片区城市设计规划、城西片区控制性详规和城市景观、地下管网、绿地等专项规划,注重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配套衔接。深化城市空间布局、景观轴线、城市色彩等方面的研究,对重点区域、重点道路、重要建筑及周边景观进行精品化设计。坚持在规划指导下进行建设,强化空间管制和引导,加强规划执法与监督,依法查处违法建筑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完善城市配套,更加注重功能化。按照“丰满城西、谋划城东”的思路,加快城市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燃气管道、市政道路等工程,完善居住、商业、休闲等综合功能。集中力量实施丰满方门街工程,推进莲湖溪整治、龙翔路改造、12号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方门街区块房地产开发步伐。完成电力大厦、县委党校迁建、青龙山垃圾填埋场防渗漏、中立交改建等工程,推进芝溪家园移民小区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坚持“堵疏结合”,加大“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力度。注重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推广使用节能建材,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加强城市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开发,优化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积极探索新型城市拆迁模式,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工作。

加强城市管理,更加注重规范化。深化城市联合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市政园林和环境卫生市场化运行机制,对城市公园、路灯、绿地等公共设施进行统一管理维护。继续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开展城市地下管线管网普查,启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整治城市交通秩序,重视停车空间的预留和规划建设。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行业监管和指导,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提高社区物业管理水平。

发展城市经济,更加注重市场化。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切实做好土地收储、出让工作,合理安排城市建设时序,最大程度实现城市资源的价值转换。加强城市资源综合开发,注重挖掘经营权、冠名权、广告权等无形资产,激活变现城市资产,拓展城建投资渠道。研究制订“退二进三”政策,引导城市工业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产业基地、标准厂房集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多元投入,广泛吸纳各类资本,有侧重地培育楼宇经济、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计生、教育、社保等配套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着力消除农民进城创业障碍,促进人口向城市集聚,加快提升城市人气商气。

(六)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全民创业为基础,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推进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的授权、委托工作,着力解决“看得见管不到”的问题,提高乡镇(街道)公共管理能力。按照“大财政”、“大国资”、“大监管”的要求,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统揽、统盘政府性资金、资产和资源,增强政府整体调控能力,进一步创新公共财政管理模式。完善国有资产营运监管体系,提高国资运行效益,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完善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乡镇(街道)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乡镇(街道)财源建设,不断增强基层财政实力。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流转改革,促进农村集体土地、山林使用权等有序流转,推进土地向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集中。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建立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低收入农户小额贷款担保融资公司,做好农民生产资料抵押贷款融资试点工作。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流转、宅基地收储公司化运作机制。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全面实施生态功能区规划,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耗标准和环保标准,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引导企业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整体推进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抓好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深入实施农村环境“三整治”,完善城乡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单位创建活动。

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坚持把鼓励创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出台鼓励全民创业政策,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强创业培训,完善创业服务,引导广大群众想创业、创新业、创大业。在城南工业区设立中小企业集聚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标准厂房,为初始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降低准入门槛,放宽条件限制,鼓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个人参与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回归工程”,鼓励龙游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以争创特色块状经济专业乡(镇)、专业村活动为抓手,加强“乡土人才库”建设,加快发展来料加工业、农村家庭工业,着力孵化一批创业群体。

(七)着力扩大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在构建和谐龙游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城乡广大群众。

改善群众生活,提高“幸福指数”。扎实推进“十亿社会保障工程”,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就业吸纳能力。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退役士兵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帮扶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和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长效机制。深入实施社会保险“五费合征”,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分层分类救助办法。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研究制订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持政策。完善农村住房解困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

培育和谐文化,提高“人文指数”。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知荣辱、讲正气、重科学、促和谐的时代新风尚。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坚持把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和谐社会建设,推进文化先进县“六项工程”,深入发掘姑蔑文化、商帮文化、石窟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加强新型文化载体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实施“五有一免”文化保障工程,开通“电影放映车”,推出“农村流动图书馆”,提升“民工文化俱乐部”,继续办好“农家乐大篷车”,建设和完善一批农村文化站,推进特色文化村(社区)创建工作。

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和谐指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逐步加大教育投入。树立精品教育理念,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响龙游教育品牌。加大义务教育保障力度,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优化城区片学校布局,完成龙三中整体迁建工程,实施溪口小学迁建工程。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盘活教育闲置资产,努力化解教育债务,全面实施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书香校园和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积极创建卫生强乡(镇),为争创省级卫生强县打好基础。繁荣发展体育事业,继续举办龙舟赛、汽车拉力赛两大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加快推进城乡数字电视工程,扩大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范围。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动摇,继续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体系。加快发展国防、统计、审计、监察、民族、宗教、气象、档案、外事、侨务、对台、人防、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

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安全指数”。围绕打造全省最安全县城的目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基层综治工作网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重点抓好交通、消防、危化品等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坚决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农村小作坊、小餐饮店等“十小”企业质量安全整治行动,积极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抓好“多员合一”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推广投诉中心、投诉电话、网上信访等形式,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和价格预警监测,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认真做好村级班子换届工作,在人选的确定上严格把关,做到“程序合法、过程平稳、结果满意”。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增强政府服务广大群众、服务经济主体的能力,建设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让人民群众真心拥护、放心满意的政府。

(一)强化创新意识,提高服务发展水平。坚持把“创业创新、富民强县”贯穿到治县理政的工作实践中,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加注重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做到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以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形成与政府管理创新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社会化评价机制。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使政府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具实效性,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二)强化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依法评议和政协民主监督,完善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和政协委员重点提案制度。努力优化政府决策机制,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建立完善决策评估和反馈纠偏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规范执法程序,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联合执法,解决行政执法职责交叉、多头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健全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层级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全面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网上审批系统,努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三)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落实水平。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着力点,继续实行政府工作任务分解承办制度,细化落实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加大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力度,努力形成人人高效率、事事快节奏、件件求实效的优良政风。牢牢把握重点问题,紧紧咬住难点问题,做到直面矛盾不避让、集中精力不懈怠、克难攻坚不退缩。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做到工作在基层落实、形象在基层树立、成效在基层体现。

(四)强化自律意识,提高廉洁从政水平。坚决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干部行为,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深化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制度。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建立健全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公款考察管理机制,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集中有限财力办大事、促发展。

各位代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里,我代表县人民政府郑重承诺,今年要着力办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实事,请各位代表、委员和全县人民监督落实:①建设6个示范村、42个整治村;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85%以上;完成200家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程;建设沼气池2.4万立方米。②建设罗家、社阳两个乡镇客运站;新建通村公路60公里、林区道路10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座;整治河道25公里;建设“千库保安”水库5座;改善4.83万名农民饮用水条件。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职工最低工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对150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免费助听助行助明,对贫困持证重度残疾人给予全额低保补助金。④培训农村劳动力1.65万人,转移就业1万人;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帮助实现再就业1000人以上,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⑤完成龙三中整体迁建工程;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借读费,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⑥继续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免费健康教育、免费儿童免疫接种、免费妇女儿童保健、免费婚检“五免费工程”和放心肉、放心菜、放心粮、放心油、放心农资“五放心工程”。⑦建设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6%以上,筹资水平达到人均100元;提高参保农民和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标准,对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实行两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⑧推进广播电视服务均等化,对城乡低保家庭全面减免有线电视初装费。⑨新建14000平方米廉租房;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200户;力争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户参保率达90%以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大户参保率达40%以上,力争50%以上。⑩加快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完成困难群众异地脱贫1200人以上;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建设,建成城西垃圾中转站、方门街和东华社区管理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