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汇报
时间:2022-08-10 11:24:00
导语: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上午好!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各位领导、各位委员莅临县检查指导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在此,我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多年来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县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
县是省重点培植的40个工业强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战略地位不动摇,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并按照“巩固、提升、引进、效益”的工作思路,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招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全力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7.7亿元、增加值25.6亿元,同比增长11.43%、14.6%;2010年1月~6月,实现工业总产值30.21亿元、增加值9.36亿元,同比增长25.14%、25.3%。
工业园区建设是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自2005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围绕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主体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验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这一目标,重规划、强招商、优环境、打基础,全力以赴抓好园区建设发展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园区规划科学,发展重点明晰。工业园区远景规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9.48平方公里。规划布局结构为“一轴、一心、四片区和八产业区”——即以工业园区大道为工业园区发展轴线;以工业园区中部为行政办公、商务展览、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中心;以青山、西桥、太平哨、召夸为四个工业片区;在四个工业片区布局造纸印刷、化工、建材、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含石材)、生物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和高新产业区。当前,重点抓好“一中心四片区”的产业规划布局,服务中心以商务、行政办公等服务业为主;青山片区以“零污染”的高新技术、生物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茧丝绸和服装等轻工业为主,打造生态园区;西桥片区以整合提升现有企业为主,主要发展造纸印刷、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着力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太平哨片区以新型建材、石材石艺、现代物流业等为主;召夸片区以煤化工、硅化工等重工业为主。力求使园区工业朝着“科技向高端、环保向清洁、效益向优质”方向发展,逐步使杂乱无章的产业布局更加规范合理。
(二)园区发展加快,平台作用显现。2009年,工业园区内55户工业企业(规模以上2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28%;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23.6%;工业“两税”(增值税、所得税)1.3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36%。2010年上半年,工业园区58户(2010年新增3户)工业企业(规模以上2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2.55亿元,同比增长29%;工业增加值3.87亿元,同比增长23.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3亿元,同比增长25%,工业平台作用日益显现。
二、加快园区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加快园区建设发展,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设立了工业园区服务中心,统一负责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并组建了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具体履行园区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和建设职能,做到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经费保障、职责明确。
(二)坚持规划先行,夯实建设基础。为夯实园区建设基础,按照“适度超前、梯度推进”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开展了园区规划工作。一是完成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并通过评审;二是完成了近20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和13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分别通过验收、评审;三是积极做好与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全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建园以来,县委、县政府和县工业园区办共争取到省、市、县园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700余万元,专项用于园区的基础建设和扶持企业发展,工业园区青山基地被省工信委列入省工业园区30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三)改善软硬环境,完善园区功能。一是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思路,充分利用和发挥县政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超市”功能,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切入点,着力打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发展环境,努力建立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的高效、快捷服务体系。建园以来,凡是计划入园的各类项目,没有一个项目因园区发展环境不优、服务不到位影响项目推进。二是千方百计做好入园项目的用地保障工作。为保证入园项目能按时供地、按时开工,按照“统一规划、分期收储、统一供地、分片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通过财政投入、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滚动收储项目建设用地,提高熟地供应能力。建园以来,园区已累计收储土地1400多亩。三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五通一平”的基本要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施工企业垫资、争取上级支持等多种渠道广泛筹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形成开发框架,提升配套水平,增强承载功能,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建园以来,园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3亿元,其中全长8.07公里、总投资2.4亿元,贯通园区南北的园区主干道建设已完成投资1.7亿元,预计年内可顺利实现路面硬化和车辆通行;投资1180万元的长青一路及辅道工程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路基已成形,预计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四)全力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全县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源泉。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尤其是园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谋划、全力招商、强势推进,加快园区发展。一是狠抓项目包装,夯实招商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我县六大支柱产业,及时组织策划包装了一批具有一定深度和代表性的招商引资项目,全力对外进行招商,其中仅2010年,全县就规划包装工业招商项目84个、投资额达147亿元,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1亿元~5亿元的19个,5000万元~1亿元的21个。二是狠抓项目推介,确保会展成效。为确保将精心策划包装的各类项目推介给客商,县委、县政府主动出击,“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分借助昆交会、东盟华商曲靖项目专场推介会等平台,积极开展对接,广泛进行推介,力求让更多的客商了解,并前来投资兴业。2010年上半年,全县实际使用国内县外资金9.8亿元,其中园区实际使用国内县外资金3.5亿元。三是狠抓“小分队”招商,夯实“一对一”项目落地。围绕茧丝绸深加工、精细化工、小商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县委书记、县长以及其他县级领导每年均要先后带队深入浙江、江苏、四川、福建等省市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全力夯实“一对一”项目落地。特别是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已组织5批次15人次招商“小分队”赴省外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活动,并有效达成了1000吨/年绢纺生产项目、硫磺制酸及50万吨颗粒磷肥生产项目、50万吨化肥生产项目、1000吨/年丙桐酸及丙桐酸钙生产项目的合作合同,促成了石头造纸、叶绿素扩建项目意向投资。四是狠抓项目推进,加快园区发展。建园以来,为确保入园项目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先后采取了领导挂钩、部门包保、跟踪落实、督查督办等一系列措施,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促进园区发展。据统计,截止2010年6月,园区新上项目34个、总投资22.3亿元,其中建成并投产项目28个,总投资17.6亿元。
(五)改造西桥片区,提升园区形象。西桥工业片区总体呈现小而全、散而乱、污染重、附加值低、财税贡献小的状况。在加快建设工业新区的同时,着力改造和提升西桥工业区。一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西桥片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行业整合、外部环境“五化”(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将西桥工业片区打造成循环经济示范园。二是多措并举,实施西桥工业片区环境综合整治。西桥工业片区“三废”污染一直是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和人民关注的焦点。2009年以来,通过企业投资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清洁生产与未端治理相结合,开展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争取市级环保专项资金200万元对企业以奖代补,由企业自筹近1亿元,实施西桥工业片区主干道沿线“五化”和企业内部环境、环保设施改造工程,集中建渣场治理废渣、集中供热治理废气、集中建设施治理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银河纸业中段废水深度处理工程、龙海化工涉砷废水处理工程、协联电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一批节能减排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片区环境质量。
三、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精神,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顺势而谋,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努力把标准厂房建设作为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的有效手段和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推进工业集聚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稳妥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
(一)在规划建设树形象上下功夫。按照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多规格、高品质设计建设标准厂房,提出了除特殊要求的行业和企业外,标准厂房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框架及轻型建筑材料,并统一建筑外观色彩,使整个厂房既适应生产工艺,又兼顾建筑风格和外观形象。同时,要求凡是在园区内规划建设的标准厂房项目,其工程平面布置图、施工图、厂房效果图必须经过工业园区审定后方可施工。目前,园区标准厂房建设规划已完成,2010年~2012年,全县将规划建设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其中2010年建设8万平方米、2011年建设10万平方米、2012年建设12万平方米。
(二)在提升功能配套程度上下功夫。根据标准厂房规划建设布局和满足入园企业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加快完善道路、电力、电信、给排水、消防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营造优质的项目入园环境。
(三)在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上下功夫。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积极探索工业地产开发模式,实行“共建”、“订单式”代建和“自建”等多种方式。2010年,计划总投资3800万元在青山片区规划60亩地合作共建标准厂房2.24万平方米,经与中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多次洽谈,初步达成协议,以入股方式建设标准厂房和配套服务设施,出租、出售后再按比例分成收益,现合作共建的标准厂房用地已收储、立项工作已上报、规划设计及地勘工作已委托曲靖市设计研究院开展,力争在8月内开工建设。
(四)在提高标准厂房入驻率上下功夫。为确保建设的标准厂房不空置、闲置,入住率达90%以上,县委、县政府在抓好标准厂房建设的同时,就统筹考虑厂房建成后的入驻问题,积极同计划入驻园区的企业进行沟通和对接,并建议企业直接租用或购买标准厂房上马项目、组织生产。同时,明确规定对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选址或供地,鼓励和引导其进入标准厂房。
通过以上措施,截止2010年6月,全县已建成标准厂房8.22万平方米,其中2009年建成标准厂房5.1万平方米、2010年建成标准厂房3.12万平方米。目前,全县尚有在建的标准厂房2.9万平方米,年内计划开工建设标准厂房6.4万平方米,预计可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思路
(一)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模式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园区建设之初有必要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混合型管理模式,在决策管理上体现政府的强力领导,在开发建设上充分发挥市场功能。从更高层级、职级设置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才能更好地履行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职能,强势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目前,工业园区办仅是政府的一个服务机构,没有任何经济、行政管理权限,难以更好地履行园区的开发建设、服务管理等职能。
(二)园区规划存在不完善、不衔接的问题。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发生调整,园区原来的规划迫切需要进行重新调整和完善,以有效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吻合。
(三)土地收储及供地难度日益增大。一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补偿方式比较单一,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与群众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征地工作难度日益增大;二是工业用地成本过高,直接影响招商引资工作;三是年度用地指标有限(县年度用地指标仅500亩以内),土地储备不足,园区土地收储、报批、供地难度较大,难以完全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加大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少,地方财政较为困难,投融资体系滞后,园区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不足,配套服务功能整体滞后于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需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推进。
(五)园区发展的项目支撑不足。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工业园区也迎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却不多。
(六)园区发展的环境约束加剧。工业发展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西桥工业区“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型)企业居多,节能减排工压力较大,新上项目环境容量很难在县内得到解决。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今后,县委、县政府将按照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总量上规模、结构上档次、质量上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着力抓好园区的规划布局,加快土地收储,夯实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配套功能,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努力构筑有效承接国内外投资、优势产业快速集聚、循环经济示范带动、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县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力争到2012年,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确保实现75.74亿元(争取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工业增加值达25亿元,年均增长31%。园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占县域工业总产值、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6%、58%。公务员之家:
五、意见、建议
(一)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和通行的“管委会”模式,把工业园区管理机构作为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设置,履行准政府职能,代表政府对工业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同时,逐步设立各经济管理部门工业园区分局或派驻机构,赋予部分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建立相对独立的园区财政、国土、规划及建设管理体制,实行以“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一个部门执法”为主要内容的封闭运行机制,解决目前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
(二)建议设立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园区建设资金投入,逐步解决园区基础设施滞后、配套不完善的问题。
(三)建议将园区建设、发展列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调动各级各部门加快园区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议将县作为全市轻工业发展重要基地加以扶持和重点打造,并在产业布局和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发展的希望在工业、潜力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出路在园区,县工业园区将以此次市政协委员视察为动力,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力搭建好工业发展平台,切实为加快工业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