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汇报
时间:2022-06-23 05:59:00
导语: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在我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总结表彰会。非常感谢省委常委胡苏平部长、张平副省长亲临大会。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总结两年来的实地调查工作,表彰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鼓励全省“三普”工作者,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继续做好第三阶段的资料汇总工作,全面完成国务院部署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总结报告。
一、我省实地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省于**年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准备工作,从**年开始组织实施了第二阶段工作,即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实地调查,这是5年中最艰巨、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全省各级普查领导机构组织普查人员1500多人,历时两年,克服重重困难,按时完成了全省的实地调查任务,今年4月初又提前完成了省级验收。据统计,全省11个市119个县(市、区)、1403个乡(镇)、街道办,30000多个行政村(居委会)调查到达率为100%。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5575处;其中新发现37824处,复查17751处。从分类上看,共登记古遗址11205处,古墓葬4249处,古建筑28640处,石窟寺及石刻336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640处,其他476处。许多乡土建筑、传统民居、工业遗产、农业遗产、交通、水利设施等重要新发现,首次纳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可参与性,见证了百年XX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步,凸显了“为了明天,保护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按目前的统计排名,我省的调查登记总量位居全国第五。我省的调查质量,据国家文物局“三普”办对全国调查数据的抽查比较,在全国领先,尤其是我省的普查技术线路、质量控制措施和验收方法在全国也具有示范意义。
二、我省实地调查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首次由国务院统一部署的文物保护基础性工程,覆盖全省,规模巨大,文物理念新,技术含量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环节连续,时间节点明确,对全省各级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工作者,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回顾总结两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取得的成绩,我们感慨良多!
一是文物普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成员单位的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年,省政府向全省发出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富有创意的《XX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随后,全省各市、县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省、市、县三级政府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政府责任制,为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省“三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协调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了推进工业遗产等新类型的普查登记,省政府发出了《关于在中央驻晋和省属企事业及军队管理单位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省委常委胡苏平部长、省政府张平副省长和省人大、省政协领导还分别赴普查一线视察,给予普查队员以极大的关心和鼓舞。在实地调查启动阶段,省政府主要领导及时解决了普查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省政府给予的及时关注和支持,有力带动了市、县普查经费的全面落实。省财政厅在普查工作第一阶段工作一开始,就立即拨付了相关经费,满足了人员培训、调查试点和设备购置等工作需要;从**年起,每年安排省级普查经费600万元,目前累计安排经费已达1943万元。财政厅的同志亲赴实地调查一线进行考察,还协助省“三普”办制定了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文物普查经费3461.8万元,使全省普查经费总额达到5404.8万元,保障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市级财政安排普查经费达到200万元以上的有晋城、大同和吕梁等市;县级财政安排普查经费达到30万元以上的有16个,其中孝义、汾阳、柳林、高平都在50万以上。省民政厅、国资委等部门及太钢集团、XX北方风雷集团、晋华纺织厂等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调查工作,主动提供信息,并开展了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表现了强烈的大局观念和协作精神。
二是全省普查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各级普查领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充分发挥了协调管理职能,倾全系统之力,全力保证了实地调查各个环节工作的高效运行和顺利实施。省局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作为三年中全省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员上岗,各单位参战,把“三普”任务责任化,落实到人,落实到文物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省“三普”办公室制定了行政管理、行政督察、专家工作、信息报送等规章制度,建立起国家、省、市、县上下畅通,联系紧密的工作机制,使全省“三普”工作形为一盘棋。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片,11位正、副处长包市督察,深入基层,奔赴一线,协调组织,解决问题。省考古所和古建所专门抽调21名专家担任省“三普”包市专家,在实地调查最关键的阶段,甚至将本所的许多业务工作停下或延后,为“三普”让路。在我省实地调查阶段的启动、攻坚和收尾各个工作环节,围绕进度和工作重点,我们召开了三次全省汇报会,特别是在去年10月下旬分市召开座谈会,区别情况,一市一策,分类指导,为实地调查工作圆满完成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各市、县“三普”办是实地调查工作的直接指挥者和执行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乎调查的进度和质量。
在普查队伍的组织上,我省根据各市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优化组合。全省共组建了97支文物普查队。大多数的市采取以市组队、县区配合的方式,部分市选择专业力量较强的县自行组队。鉴于旧石器文化遗存调查专业性强和难度大的特点,省“三普”办委托XX大学组成了旧石器文化专题调查队,共调查文物点300多处,新发现80多处,使旧石器文化遗存在全国领先的地位更加巩固;太原、大同两市均整合了考古、古建、博物馆、文管所的业务骨干组成普查队,在调查进度上走在全省的前列,XX市在工业遗产、20世纪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新类型文物的调查中为全省树立了楷模,**年又支持XX市完成了XX县的调查任务,表现出了全局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各市县为提高文本质量,许多地方聘用了许多专业绘图、计算机、摄影等技术人员,他们中有建筑、水利等单位的技术员,有中小学教师、大学生村官以及社会文物爱好者。XX市邀请了XX大学8名在校研究生参加调查,还邀请了城区政协文史研究专家裴池善同志担当重任,裴池善在完成城区400多处文物调查后,又主动担任全市古文化遗址的普查队长,带领5名队员沿境内的12条河流,徒步踏勘30余个乡镇的108个村,调查古遗址200处,其中新发现160余处,征集文物标本约3000件,在调查XX县李庄遗址时,还动员当地村民捐出了一件保存完好的青铜鼎;XX市XX县文管所所长李大勇,克服县财政经费不足的困难,带领队员骑摩托车踏遍全县山山水水,行程二万公里,取得了县域盲点率极低和古遗址调查率极高的成绩,被县政府授予“一等功臣”的荣誉称号。
三是文物普查实施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专家把关指导。我省实地调查的质量致胜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采取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另一个是投入了大量的专家。我省在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工作特点和需要,制定了符合本省实际的技术线路,采取了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确立了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科学计量,客观准确,质量第一,严格控制,深度采集,挖掘内涵,服从规范,争议存档的工作原则,力求在完成国家规定目标的同时,扩大调查范围,扩充资料内涵,着眼于未来的文物资源评估和学术研究的开展。省“三普”办先后举办多期(次)培训班,对全省普查人员进行了工作责任、普查规范、专业技能、设备使用及验收标准等全方位的培训教育。在调查方法上,我省采用了pda数据与“三普”软件同步采集的办法,即,将《中国文物地图集·XX分册》电子版地图安装在pda上,同步录入新发现和复查的文物地理信息,在完成调查后,不仅能方便快捷地制作出新的囊括全部“三普”成果的各县域不可移动文物电子分布地图,又可以实现全省文物地图集的升级换代。在以县域为单元的验收工作中,我省采取了分级验收工作程序。即,以县域为验收单元,分县级准备、市级初验、省级验收三个步骤。大量基础性准备工作由实施调查的基层文博单位完成,成熟一个验收一个,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市级初验中,要求全部文本必须由包市专家签字,客观上保证了普查指标项和基本数据线的完整、准确;在省级验收时,给验收专家授予普查质量的裁判权和否决权,一方面对准备不足的县域限期整改,延后验收,一方面对通过验收的县域提出限期再整改的要求。在计量方面,对不宜分解的的民居组群整体登记,不拆分;在收录方面,对时代特征不典型的近现代建筑严格审查,不凑数;对消失的文物点,尊重客观,不掩盖。在整合全省验收资料过程中,我们根据上述原则,核销了660多处不符合认定标准的登记条目。
大批专家投入“三普”是我省实地调查的一个重要特色。省文物局从省考古所、古建所、XX大学、省社科院等单位抽调了5名专家成立综合专家组,对全省普查工作进行全面指导。指定21名古建、考古专家分赴11个市,深入一线,包市把关。制定了《XX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工作制度》,明确包市任务和工作责任。专家们合理解决了本单位工作和“三普”工作的矛盾,放弃节假日,挤时间,排行程,深入一线蹲点,严把文本录入质量。XX市的包市专家,为了解决队员文物基础知识薄弱和对规范标准掌握不准的实际困难,编写了调查文本录入操作规范和与临汾地域文化有关的文物知识。综合专家组和技术组,在全省开展了大范围的检查指导,先后组织大检查3次,两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全省奔波,每一个市、县,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省“三普”办副主任、专业组组长师悦菊研究员,50多岁的一位女同志,足迹遍布全省。即使累病了在输液时,仍然坚持修改文本。她素以工作认真负责、质量把关严格著称全省,队员们对她既敬且畏,尊称她为“灭绝师太”;在全省的女专家、女队长中,还有不少以作风硬朗、工作认真、成绩突出而值得大家称道。
四是广泛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文物普查社会氛围。在实地调查的全过程中,我省通过规模宏大,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呈现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普查、参与普查的可喜局面。省、市、县电视台、电台、主要报刊、网络媒体成为宣传的主要阵地。XX电视台、《XX日报》及市、县媒体不间断报导普查工作动态近万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各地利用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及各种会议的机会,积极组织各种宣传活动,产生了较大的轰动效应;文物普查队员们身着普查工作服,佩带普查牌证,高举普查队旗,走进厂矿学校,进入山庄窝铺,征询文物线索,用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宣传了“三普”,为广大群众参与调查工作发挥了促进作用;各地印制的新发现画册和“三普”知识宣传画,举办了展览,使“三普”的成果广为人知,**年我省举办的《厚重XX——XX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要新发现图片展》全省巡展就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成果展示。《XX晚报》开辟“寻找湮没的历史”专栏,先后刊发50余期,现已结集出版成书;我省近百名队员撰写了普查随笔,在全国征文活动中33篇获奖,投稿和获奖数量位居各省、市前列。许多乡、镇成为县“三普”办的成员单位,乡、镇长、村长、文化员既是宣传员,又是信息员,还是服务员;许多农民“活地图”主动担任向导,加入志愿者队伍,发挥积了积极作用。
我们深切地感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的确确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考验了我省的文物队伍,也为我们文化遗产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省的文物资源宝库更加丰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更加夯实;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强省的前景更加光明。通过普查培养锻炼了一支作风更硬,业务更精的文物专业队伍,造就了一大批业有所长、技有所专的优秀专家队伍。事实证明,我省的文物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任务。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的实地文物调查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本月下旬将接受国家文物局的抽查验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第三阶段的资料整理、验收和汇总工作即将全面铺开。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我提几点要求:
第一,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保证下一阶段人员和财力的持续投入。各级“三普”办要继续加强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按照国务院普查领导组关于第三阶段的统一部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我省“三普”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
第二,在国家组织的省级整体验收工作开始前,一要做好普查数据汇总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为验收做好技术准备;二要强化质量,准确认定、科学计量,对认定和计量有疑义的文物点进行再核实、确认,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文物点应给予合并或撤销;三要尽快完成长城资源调查数据转填文物普查登记表的工作。
第三,加强普查档案管理,规范普查数据公布程序。调查期间形成的各类纸质和电子资料,包括实物和采集标本等,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资料档案管理规定》,加强管理。要高度重视普查数据工作,要按管理规定对数据严格保密。在国家普查数据正式公布前,严禁擅自普查数据,要确保全省公布的数据要与国家公布的数据相一致,要保证各市、县公布数据要与省级公布数据相一致。
第四,形成普查成果,加强保护与应用。最终的普查成果主要包括:一是组织核对、编写本省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向社会公布普要发现;二是利用普查汇总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电子地图系统,力争将普查成果与城市规划及城乡建设相衔接;编制普查档案资料,起草普查工作总结报告。对于普查中新发现文物点,各级文物部门要主动提请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时予以认定,对于其中价值突出的,要申请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去年7月,省局发出《关于对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重要不可移动文物尽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紧急通知》,截止目前,已有8个市27个县(市、区)公布新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03处。许多市、县在保护方面有许多创新和好的做法,大家可以互相借鉴。
第五,要在第三阶段继续通过各种方式让群众更加深入了解普查成果,提高整个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加强新发现文物的保护宣传,对处于生产区、生活区和城乡建设改造区域的乡土建筑、生产设施、纪念建筑等文化遗产,要继续挖掘研究其文化内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最后,我代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向全省文物工作者,向关心支持文物工作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 上一篇:实验室时间空间延伸论文
- 下一篇:凸轮机构运动学仿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