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管理自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时间:2022-09-16 03:27:00

导语:地质资料管理自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质资料管理自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国土资源部储量司: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的“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与要求,我省及时成立了自查小组,按“通知”要求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馆藏机构管理体制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第349号令《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经##省编办批准,我省国土资源厅于2004年3月24日下文设立了省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馆为厅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能为:负责全省地质资料的接收、保管、编研与提供社会利用。核定编制人员7人。

二、地质资料汇交情况

我省自1998年以来,部、省两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颁发探矿权证和国家出资安排的地质工作项目共234个。其中:(1)、地质大调查项目共有39个,除有1个还在续作外,其他项目成果资料已全部汇交。(2)、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共有40个,已汇交11个,在做或续作的13个,国外4个,其余12个待汇交。(3)、危机矿山项目共有11个,均未结束,待项目结题后汇交。(4)、地方财政项目共有133个,其中续作和在做的49个,已汇交成果资料的52个,调整变更17个,另外15个待汇交。(5)、采矿权证项目11个,成果资料已全部汇交。

近年来,从汇交到省地质资料馆的成果地质资料来看,无论是纸质资料,还是电子文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一)纸质资料

1、汇交的资料不规范,不符合地矿行业报告编写规范、制图规范格式要求。

2、报告印制质量和装订质量不符合要求,报告采用铁钉甚至用活页夹装订;有些汇交的资料是复印件,字迹不清,存在缺页、重页、错页、页码倒装订等现象。

3、图件折叠不规范,把图的信息面折叠在外,且图折叠过大超出了标准装具的规格。

(二)电子文档

1、电子文档的格式、命名与组织方式不符合标准要求,没有按电子文档的汇交格式组织电子文件,而是直接把印制报告的分散电子文件拷备汇交,一册附表中的页面混杂不统一。

2、电子文档不齐全不完整,缺少插图源电子文件,缺少部分与纸质资料相对应的电子文件,没有汇交MAPGIS软件的矢量化数据文件及相应工程文件、系统库、汉字库,或系统与所交图件不匹配。

3、电子文档图文信息缺失,文字部分的源文件在系统内转换成存档电子文档时信息丢失,插图和图版的色彩纸电不一致;图件部分的图件转成光栅文件时存在丢色或严重偏色现象,甚至做的图件不符合国家或部的制图标准。

4、所汇交的源电子文档不是最终的矢量文件。

5、图件在输出图件时选择的参数不对,存档文档的分辨率过低,无法正常浏览。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分析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汇交单位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根本上解决汇交资料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落实责任制,把好资料接收审验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提出修改意见后坚决退回,限期返工修改;三是对个别存在差错的,由地质资料馆帮助修改后汇交。通过上下努力,较好地保证了汇交资料的质量。

三、地质资料馆藏建设情况

(一)馆藏机构建设标准化条件基本具备

对照国土资源部第16号令《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逐项检查陈述如下:

1、我省国土资源厅已将地质资料馆的场所建设纳入南京地质博物馆二期改造工程(地质大夏)中。该大厦已于20**年底封顶,其中5、6层为地质资料馆库房、阅览室等办公所场。两层建筑面积约2169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计划2009年底迁入。启用新场所后,我省地质资料馆场所面积基本上达到了甲级档案馆的标准。

2、目前,馆内有工作人员7名,均为参加过上岗培训的非档案专业的人员,其中地质专业一名。缺少地质专业及档案专业的人才。

3、根据《条例》和《条例实施办法》,我省制定出台了《##省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和《##省成果地质资料借阅管理规定》。地质资料馆还制定了一整套涵盖地质资料管理全过程的规章制度,以及各岗位工作要求提示牌,基本做到了政策规定明确、岗位要求明确、工作目标明确、操作程序明确。管理制度健全,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4、我省地质资料馆成立后,就以社会服务网络化为奋斗目标之一,并于20**年12月23日正式建成开通了##省地质资料馆网站。20**年,省地质资料馆又以“地质资料查阅的新窗口、业务信息的新渠道、业务交流的新桥梁、业务学习的新课堂、政府决策的辅助新支撑、企业投资的辅助新顾问、公众信息服务的新平台、资料档案政策宣传的新阵地”等八个新为建设目标,开展了馆网站改版建设与服务提档升级工作。改版后的新版馆网站于20**年10月20日正式上线运行。新版馆网站,栏目更加丰富,栏目层次结构更加合理,查阅更加方便,网页设计新颖、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较好地展现了档案资料馆藏机构“藏、展、阅”三大基本功能,其服务功能被网民评价为“有着秀才不出门便知馆中事”之功效,有力地促进了资料档案政策的宣传和地质资料的公开利用。在部组织的全国地质资料网络服务检查评比中得96分,获第一名,具备较强的网络化服务能力。

6、我省地质资料馆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20**年率先建成开通了省级地质资料馆网站。除在网站上公布馆藏地质资料目录外,还率先在网站上了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资料文字报告全文,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20**年又自主研发了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系统,建成开通了电子阅览室,推进了查询方式现代化变革,促进了借阅效率和地质资料利用率的提高。

(二)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设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8号)精神与要求,我省国土资源厅资源处及时开展了省内、外调研工作,提交了调研报告及实物地质资料实物库建设预可性研究报告,经厅党组讨论批准后,已上报省发改委。

四、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情况

(一)基础业务建设与促进利用情况

2004年,我省地质资料馆成立后,围绕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资料馆现状、社会需求以及发展趋势,先后开展了“以促进资料社会化服务为主题”的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手段,提升便民服务能力、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拓展服务时空、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查阅方式现代化变革、加强编研,宣传馆藏内容,引导资料收集、强化需求调查,提高服务针对性等六个方面基础业务建设活动,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利用。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促进利用

我省地质资料馆成立后,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一套涵盖地质资料管理全过程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份,遵照执行。其中,借阅规定、服务承诺等9项制度上墙,接受社会监督;以精细管理为指导,细化岗位要求,制定各岗位职责并制作案头提示牌,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构建完善了地质资料管理法制化体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促进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保证。

2、完善服务手段,提升便民服务能力,促进利用

通过多方挖潜,我们先后添置了数码复印机、工程复印机、大幅度扫描仪和绘图仪,服务手段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为借阅者提高资料收集效率提供了物质保证。

3、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拓展服务时空,促进利用

我省地质资料馆成立后,就以社会服务网络化为奋斗目标之一,并于20**年12月23日正式建成开通了##省地质资料馆网站。20**年,省地质资料馆又以“地质资料查阅的新窗口、业务信息的新渠道、业务交流的新桥梁、业务学习的新课堂、政府决策的辅助新支撑、企业投资的辅助新顾问、公众信息服务的新平台、资料档案政策宣传的新阵地”等八个新为建设目标,开展了馆网站改版建设与服务提档升级工作。改版后的新版网站于20**年10月20日正式上线运行。馆网站上不仅提供有地质资料目录查询服务,还有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资料文字报告全文,基本实现了地质资料社会服务网络化,同时也促进了用户查阅地质资料方式的转变。

4、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查阅方式现代化变革,促进利用

自主研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系统软件,建成开放了电子阅览室,实现了我省地质资料查询利用方式现代化变革,促进了我省地质资料管理水平“五大”提高:一是提高了用户查阅效率与资料的利用率;二是提高了资料合规借阅保障程度;三是提高了地质资料合规、合法利用的监督力度;四是提高了资料利用情况统计分析水平;五是提高了地质资料安全利用保障程度。

5、加强编研,宣传馆藏内容,引导资料收集,促进利用

为揭示馆藏内容,宣传馆藏内容,提升社会各界对##地质工作程度与取得的成果资料的知情度,我省先后编撰了以馆藏资料专业分类目录和地区分类目录为主要内容的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指南,区域性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检索图集等。尤其是后者,清晰直观地揭示、宣传了##区域性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历史、程度与取得的成果资料,为用户有的放矢收集利用好地质资料提供了导向服务与帮助。

6、强化需求调查,提高服务工作有效性,促进利用

为提高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实用性,我省地质资料馆将用户需求调查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在借阅接待服务过程中,给每位借阅者发放地质资料利用情况信息反馈表,主动倾听借阅者的意见与建议;二是上门走访,座谈了解国家和省重点工程项目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与愿望;三是召开全省地质资料用户征询大会,广泛、全面了解各领域、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为提升服务层次与目标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6个方面的业务建设,初步构建完善了我省地质资料管理法制化体系,为促进地质资料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初步建成了网上查阅与馆内查阅两大服务体系,服务手段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为促进地质资料利用提供了物质保障;全面提升了馆藏资料信息社会共享程度,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模式由过去“封闭式”,步入了“走出封闭、走进开放、走入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新的发展之路。

(二)围绕扩大内需,主动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切实为扩大内需项目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我省地质资料馆迅速行动,积极投身于“扩内需、保增长”行动中,结合##实际与社会需求,围绕扩大内需,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服务活动。

1、推出了十项便民服务,促进地质资料利用,服务扩大内需

面向全社会用户,发出《##省地质资料馆关于开展十项便民服务活动,服务扩大内需与促进地质资料利用的通知》,正式推出“邮赠目录、代客收集、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向导接待、按页定密、全文在线、多样复制、对口编研、远程咨询”等十项便民服务活动,为扩大内需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2、研发、集成资料信息,为扩大内需项目选址决策提供“一站式”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我省地质资料馆按照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新思路,选择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提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为突破点,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集成矿产地、探矿权与采矿权、矿产勘查开发规划区、地质遗迹保护区等数据库资料,研发成功了建设项目选址压矿调查分析系统,为建设项目选址科学决策,提供分析速度快、分析对象全、表达形式丰富、服务内容科学,查询报告形成及时、周到的技术支撑服务。截止2009年6月底,共为68个建设项目选址决策提供了“一站式”地质资料信息服务。

3、加强馆藏内容宣传,引导资料收集,让地质资料通过各领域更加广泛地服务于扩大内需项目

为“扩内需,保增长”做好工作是当前各部门、各单位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了让地质资料在各领域发挥更加深入、广泛的作用,加强馆藏内容宣传,引导资料收集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据此,我省地质资料馆选择了“集服务内容介绍、专业分类目录与地区分类目录、地质资料管理与利用法律法规汇编于一体”的《##省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指南》(简称《指南》),和“由反映##地形、地势、地貌的序图、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检索图及参考性图件组成”的《##省地质资料馆区域性地质调查成果目录检索图》(简称《图集》)两种编研成果作为首批邮赠对象,并在馆网站上了免费邮赠《指南》和《图集》的通知,对需求者均及时用快件方式为其邮送去《指南》和《图集》。此外,根据扩大内需项目选址一般需开展地质灾害性危险性评估工作这一实情,我省地质资料馆还选择全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为优先服务对象,从省厅地环处等有关处室了解其联系方式,主动邮送去《指南》和《图集》,为其在为扩大内需项目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提供馆藏内容信息支撑。

4、开展上门服务,调研了解用户需求,提高服务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为提高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与有效性,先后到##地勘局第一地质大队、##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开展上门服务活动。送去《指南》和《图集》,宣讲我省地质资料馆藏内容、业务建设、服务能力、借阅规定以及如何查阅地质资料,座谈了解对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需求、愿望与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理清方向与目标。与此同时,还主动给水利厅、建设厅、省铁路办等部门去函,联系上门服务事宜。

五、其他情况

(一)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情况

地质资料数字化是地质资料“四化”建设目标之一,也是地质资料社会服务网络化的前提与基础。我省自1998年以来,一直稳步推进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已于20**年全面完成了馆藏A类资料数字化工作,并启动了B类资料数字化工作,朝着建成全数字化地质资料馆方向迈进。与此同时,我省高度重视数字化成果的利用,率先启动与强化了已有数字化成果电子图书制作工作,即PDF格式转换工作(即将扫描图片,转换成电子图书),并将这一工作环节纳入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流程中,做到地质资料数字化成果一下“数字化生产线”就能方便被利用。

(二)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我省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快速行动。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清理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基础上,制定了周密细致的工作方案和有力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率先、创优”为行动目标,扎实贯彻执行“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依据、统一标准、统一细则、统一操作”六统一和严格的“双百”质量检查制度。截止20**年11月10日,全面完成了馆藏涉密地质资料清理、登记、信息录入和验收审批,并率先运行了按件定密提供利用的新模式,馆藏资料公开利用率由原30%飚升至82%,方便了借阅,促进了利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是我国地质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之一。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现馆内人员力量、专业结构、投入经费与这一全新的使命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建议加强专业技术力量与经费投入,为完成新使命奠定人力资源和经费保障基础。

2、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应“常态化”。促进利用,服务社会是资料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为扩大内需项目做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只是当前首要任务或者说扩大内需项目是当前重点服务对象。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地质资料广泛利用,充分发挥地质资料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所以在做好重点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咬定最终目标不放松,也就是说要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常态化”。

3、理清抓手,加大投入,为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常态化”提供保障。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好服务和地质资料信息支撑。解决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自身科学发展问题是履行好中心任务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履行好这一中心任务?一句话就是“两个全面”。即,全面贯彻落实“统一汇交、公开利用、权益保护”三项基本制度,和全面推进“地质资料管理法制化、馆藏设施标准化、地质资料数字化、社会服务网络化”四化建设,这是履行好中心任务最根本的路径与保障措施。建议从人、财、物三个方面加大投入,促进与保障三项基本制度贯彻落实到位与四化建设到位。

4、创新实践,满足需求。满足用户需求是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衡量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标尺。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地质资料服务将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及时调查了解,分析研究用户新需求,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应是馆藏机构思考研究的现实课题。

作为馆藏机构来讲,提供“查阅方便、调阅方便、收集方便、利用方便”四方便服务是最基本的任务。努力消除束缚地质资料被方便查阅、收集、利用的障碍应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为此,建议推进如下三个方面创新实践工作。

(1)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按页定密,扩大公开利用信息量,方便查阅

涉密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完成后,实现了由传统的按档定密管理提供利用模式向按件定密管理提供利用模式的转变。运行按件定密管理提供利用新模式后,##馆藏地质资料公开利用率虽由过去30%提升至82%,“解放出”了一大批资料,但仍存在“二次解放”的空间。##地质资料馆研发的电子阅览室系统具有自动识别屏蔽保密与受保护资料的功能,通过系统软件升级研发,可实现按页定密,就可“解放出”涉密的文、表件中不涉密的内容,实现涉密地质资料的“二次解放”,扩大公开利用的信息量,让用户方便查阅涉密件中不涉密的内容变成现实,可有力地促进地质资料的利用。

(2)开展制作公开类地质资料信息产品实践活动,方便收集

利用数字化地质资料可再编辑或修饰这一特性,开展数字化涉密地质资料公开利用技术处理研究是扩大公开利用信息量的又一重要途径。一方面可利用图像修饰编辑功能,将图像格式的地质资料中的涉密要素处理掉,转化为公开类地质资料;另一方面,针对矢量化的图件,可通过提取涉密件中不涉密内容,组合生成公开类地质资料。以此方式逐步丰富上网的全文地质资料信息量,让用户方便收集资料变成现实,对促进地质资料的利用十分有益。

(3)启动“第二代”数字化,方便利用

当前开展的馆藏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最大的意义在于解决了长期保存与集约保存问题,“可看不可用”(注:指不可再编辑)。但社会上,尤其是地质技术人员需求的是可再编辑的“活”资料。全国地质资料馆一项调查成果亦表明,社会需求矢量化的图件占图件需求量的76%。因此,应适时启动“第二代”数字化,为用户提供可再编辑利用的数字化地质资料,方便利用,推动地质资料利用率的提高。

5、建议尽快修订国务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将地质工作项目的地质资料汇交人,修订为地质工作项目的承担单位;将现地质资料的部省“两级”管理,修订为“四级”管理,将管理职能向市、县延伸;再增加规定扩大成果资料的复制范围和内容,删除其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