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社会事业进展报告
时间:2022-07-09 08:34:00
导语:科技教育社会事业进展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年计划草案的安排意见,请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全会精神,围绕实现“五年大变样,三年三大步”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四个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深化各项改革,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人大*会议审议批准的主要计划指标。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出计划增幅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1%,第二产业增长10.5%,第三产业增长14.9%。
地域财政收入完成169.8亿元,增长11.8%。新口径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05亿元,增长10.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亿元,增长13.2%,高出计划增幅0.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4.7亿元,增长11.7%,高出计划1.7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39亿美元,增长49.7%。其中出口5.71亿美元,增长59%;按省考核口径完成5.*亿美元,增长65.4%。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长6.9%;按省考核口径完成2.2亿美元,增长131.7%。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是:
(一)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9.2亿元,增长10.2%;实现利税64.6亿元,增长10.4%。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04%提高到5.15%。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5∶45.4∶44.1调整为10∶43.9∶46.1。
(二)重点建设进一步加强。围绕实现“五年大变样”目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较快步伐。引黄供水工程已实现部分供水,城市天然气新增用户2万户,累计达到7.2万户,兴济河污水处理厂、高速绕城路南线等项目正按计划顺利进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小鸭集团新增30万台滚筒洗衣机、*松下映像公司彩电生产线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机床二厂环保设备、气动元件厂高性能气动元件等项目进展顺利。
(三)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三年两个目标”基本实现,全市189户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改制156户,其中58户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完成公司制改造。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额下降9.1%。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医疗制度改革正逐步推开。全市已建立起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相衔接的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
(四)财政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地方财政继续保持收支平衡。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6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13.7亿元和233.9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重增加。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电力、电信、交通等行业,其新增贷款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0%以上。
(五)外向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外贸出口在连续两年增幅大幅下降后,出现恢复性增长。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79%,占全市出口比重达到30%。新兴出口市场开拓取得成效,对美洲出口增长87%,对欧洲出口增长27%。境外办企业步伐加快,全年有7个境外投资项目获得国家批准。
(六)科技、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进展。全年共安排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80项,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全市普通高考专科以上录取率达到76%,初中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70%以上。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得到加强,科技活动中心、法制仲裁楼、*大学综合实验楼等相继竣工,海关大厦主体工程通过验收,中心医院病房楼主体基本完工,市体委射击训练馆、市南中学扩建等项目建设正顺利进行。
(七)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71元,比上年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3047元,增长3.5%。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475元,增长15.3%。其中,市属单位9168元,增长15.9%;县及县以下单位8272元,增长18.7%。相继实施了“容貌工程”、“畅通工程”、“蓝天工程”、“一环九射”造绿工程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观。旧城改造进展加快,全年建成住宅331万平方米,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比“九五”计划增幅高出2.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29亿元,比“*”时期增长2倍;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出口创汇年均增长9.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八五”末增长79.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1%。“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为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投入不足,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企业改革和扭亏脱困仍面临不少困难,部分企业亏损和潜亏严重,企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下降。三是出口规模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偏低,大项目储备不足,招商引资环境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压力加大,特别是随着基本生活保障线的提高,落实中央关于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要求,资金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二、20*年的主要计划指标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计划的开局年。安排和实施好20*年计划,对于加快*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为“*”计划开好头、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划调控的基本思路是:以*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和*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四个创新”,围绕“*”计划的实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计划的良好开端。
本着与“*”计划相衔接的原则,经过综合平衡,初步安排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调控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2%,第三产业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3%;外贸出口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三、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扎扎实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增强产业竞争能力,按照“四个创新”的要求,集中力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经济加快发展奠定基础。
1.巩固强化农业基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防止粮田面积减少过快,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650万亩,总产量达到250万吨以上。引导农民扩大优质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城郊型农业和创汇、观光农业,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灌用水的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步伐,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壮大县乡重点企业集团和骨干产品,促进县域经济上规模、上水平。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努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高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多渠道增加工业投入,加快培育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增强全市工业发展后劲。按照改造一批、培植一批、壮大一批和转移淘汰一批的思路,在纺织、化工、冶金、医药、建材、轻工等传统行业中,选择一批具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步伐,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围绕电子信息、交通设备、家用电器、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选择一批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企业,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倾斜扶持,促使其做大做优做强,增强主导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完善提高传统三产,高标准发展新兴三产的思路,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继续实施“一一五六”工程。加快完善中心商业区功能,保护整治好芙蓉街和曲水亭街及周围地区,努力使之成为体现泉城风貌的标志性区域;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科学界定分区功能的原则,启动中央商务区建设,以魏家庄地区为核心,开工建设一批高层建筑,集中发展现代商贸、金融、国际商务等高层次第三产业。提高清河、西市场、英雄山、洪楼和段店等商业中心档次水平,扩大茶叶市场、洛口服装城等专业市场规模,增强集散和辐射功能。继续实施“退路进厅”工程,美化城市环境。积极培育发展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市场,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步伐。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规范发展商品房交易市场,促进住宅商品化。抓好古城、黄河、龙洞、龙山、四门塔及长清等六大旅游区景点设施建设,强化风景名胜区的整治力度,搞好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宣传,努力扩大旅游业规模。合理布局服务网点,开拓服务领域,逐步形成便民利民的网络化社区服务格局。
4.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宽带多媒体数字传输网络以及专用局域网和城域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市场功能,逐步形成全市高速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发展电子政务,进一步完善政府上网,提高行政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功能配套的安全认证系统、网上支付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二)集中力量加快重点建设初步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完成绕城高速路南线、工业北路拓宽、引黄玉清湖调蓄水库及配套管网、兴济河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加快纬六路道桥、城市应急供水、污水管网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等工程的建设进度,开工建设顺河高架路北延长线、济菏公路济南段和武庄至药乡、柳埠等旅游公路。围绕“蓝天工程”的实施,努力完成“一环九射”等造绿工程,加快天然气在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按规划要求大力推进旧城改造,重点抓好阳光花园、东方红居住小区等成片住宅建设。初步安排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70亿元,改造建设各类住宅350万平方米。小区建设中,按要求配套公用设施,留足公共绿化用地。切实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争取小鸭集团干洗机、机床二厂环保设备等10项重点工程当年竣工投产,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园、经济开发区电子工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开工建设轻骑集团技术开发中心等项目。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特别要高度重视国债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按要求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确保按期竣工。强化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保证建设质量。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泉水先观后用、东湖水库、黄河大桥和*黄河堰等“*”计划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条件,力争年内立项或开工建设。
(三)全方位开拓国内外市场
1.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抓住国家扩大投资、启动内需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把产业转移、技术扩散与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大力开拓西部市场。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工业品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努力改善消费环境。
2.加快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调整。结合主导产业的培育,促进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调整优化市场结构,巩固稳定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转变贸易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投资贸易、出口、转口贸易等形式的出口,抓住加入WTO后*国降低进口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的机遇,着力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提高外贸出口的规模和水平。鼓励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
3.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进一批对推动技术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性技术,促进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抓好一批利用外资大项目,加快停车系统、沃尔沃重型汽车等项目进度。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手段和方式,扩大农业、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等领域的利用外资。加强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依法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实现利用外资的良性发展。
(四)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1.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尽快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退出步伐,集中力量扶持优势产业和骨干产品。搞好国有资产市场化经营,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2.积极推进所有制改革。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清理消除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形成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的环境,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放宽投资领域,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在进入竞争性领域的同时,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努力改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服务环境,清理取消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和乱检查,保护个体私营业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3.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完善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资金管理社会化、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把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从业人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按照“两个确保”的要求,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力度,扩大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五)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坚持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努力提高主城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集聚辐射功能。抓紧进行长清、郭店和桑梓店三个辅城规划的编制,启动一批连接主、辅城的桥梁、道路、供水、供电等大项目,为城市规模扩大创造条件。严格按规划要求,明确界定城市分区功能,规划控制好生态敏感区和城市组团之间及主、辅城之间的绿化隔离地区,防止无序蔓延。树立经营城市的观念,探索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改革模式,加快实现市场化融资和产业化经营。有序推进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乡的发展思路,加快县乡工业园区建设,搞好招商引资,努力形成比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创造条件。完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土地流转和置换制度,实行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户籍、融资等政策,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六)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1.加大对科技、教育及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逐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农业高新开发区、高科技民营产业园和山大路科技市场群体建设,培植一批高新技术增长点。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全面发展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2.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饮用水源地和泉域补给区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快实施关停地下水井、泉水先观后用、污水回用、地表水拦蓄等保泉节水工程,搞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努力使泉水恢复喷涌。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水污染、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搞好大环境绿化、美化,改善环境质量。抓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继续做好耕地、矿产资源保护和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确保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
3.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生产发展、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职工工资。认真执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低收入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继续抓好再就业工作,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全方位拓宽再就业路子,多渠道、多形式安排失业、下岗职工。加大农村扶贫力度,解决好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按照有利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调整优化城市分区功能的要求,在旧城改造中,集中连片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配套建设相应的公共设施和福利设施,改善城市的大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4.加大社会事业建设投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政府对社会事业设施建设投入,使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用于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坚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增加政府对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投入,集中力量保续建、保收尾,按照便民利民、适当集中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形象工程。重点是确保海关大厦、信息市场等收尾工程按期完工,加快中心医院病房楼、艺术大厦、外国语学校扩建、市法院审判大楼等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规划建设*职业学院、市疾病预控中心、广播电视中心、体育城、青少年宫扩建、计划生育服务站、旅游服务中心、地方志馆等工程。
各位代表,进入新的世纪,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在新的一年里,让*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再接再厉,乘势前进,努力完成20*年的各项奋斗目标,为新世纪的发展和“*”计划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 上一篇:管理局科学发展观工作会讲话
- 下一篇:消防安全领导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