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时间:2022-06-16 04:57:00

导语:财政局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财政局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一、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赢得20*年奥运会举办权、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奋发进取,乘势而上,认真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努力发展首都经济,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20*年财政收支情况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454.2亿元,为预算的120.6%,比上年增长31.6%。其中:市级财政收入244.8亿元,为预算的126.6%,比上年增长37.3%;区县级财政收入209.4亿元,为预算的114.2%,比上年增长25.6%。全市地方财政支出504.7亿元,为预算的114.7%,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市级财政支出269.6亿元,为预算的119.3%,比上年增长26.8%;区县级财政支出235.1亿元,为预算的109.8%,比上年增长19.9%。

现根据《预算法》的规定,重点报告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级财政收入244.8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中央追加、区县上解、专项政策性结转和上年结余211.8亿元,收入总计456.6亿元。市级财政支出269.6亿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区县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和结转下年使用等186.7亿元,支出总计456.3亿元。收支相抵,市级财政结余0.3亿元。

市级主要收入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增值税地方部分31.1亿元,比上年增长31.5%;营业税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9%;企业所得税43.9亿元,比上年增长49.3%;个人所得税79.5亿元,比上年增长41.0%;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16.9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市级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基本建设支出31.4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农业支出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教育支出27.1亿元,比上年增长35.0%;科技支出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卫生支出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9%;社会保障支出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7%;政法支出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字是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在地方财政决算编审后,还会有些变化。

(二)20*年为完成预算所做的主要工作

1.集中财力办大事,支持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确保党政机关正常运转和各项法定支出的基础上,着力克服资金使用分散,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投入资金讲效益、勤俭节约办事业”的原则,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积极筹措资金153亿元,确保城市危旧房改造工程和重点道路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大城市水系治理和污水处理投入,及时将中央下达的25亿元环保国债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集中资金4.2亿元,支持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和山区造林绿化工程;安排资金5.5亿元,专项用于燃煤锅炉改造等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首都的大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二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财政支持政策,及时拨付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扩大创新创业资金和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充分发挥三支担保资金和两家风险投资公司的作用,扶持处于创业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统筹使用科技经费,推动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

三是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支持企业改组改制的力度,扩大企业融资能力。制定了破产企业财产变现收入管理办法,完善亏损企业退出机制,规范企业破产和产权交易行为。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政策资金2.3亿元,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推动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制定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办法。推行医药分开核算,实行了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目标责任制,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扩面征缴工作。投入资金1亿元,支持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四是加大科教投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调整教育结构,集中财力用于“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山区农村规范化办学和人才引进等。明确市和区县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实施市对区县教育经费预算备案审核公告制度,初步建立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大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建设“数字*”。

五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制定《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民致富步伐若干政策的意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发展一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郊区二、三产业和都市农业。投入财政支农政策资金2.2亿元,支持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采用竞价方式,完成中央划转地方商品粮销售工作。拨付资金2.3亿元,提前一年完成粮食大库存消化任务。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高效灵活、易于调控的要求,加大储备粮结构调整和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力度,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储备管理新机制。

2.加强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效率。在财政资金相对短缺、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依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

一是明确财政资金逐步退出竞争性、经营性领域。财政支持企业发展,重在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改组改制,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中经济结构调整资金,按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剥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全额缴拨和社会化发放,增强了政府责任,减轻了企业压力。积极整顿经济秩序,取消收费145项,减轻了社会负担,改善了投资环境。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项目。积极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为企业上市融资创造条件。针对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改造资金不足的状况,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机,争取中央国债资金和中央转贷地方资金。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建立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回报机制,设立投资回报补偿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是财政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认真研究非义务教育阶段资金筹集和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建立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办学。研究制定贷款贴息办法,促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支持高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奖、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扩大教育资金的来源。

四是改革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采用补助、配套、奖励、贴息等办法,引导农民投入,逐步形成以农民投入为主的农业投入机制。重点支持科技兴农、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农民主动调整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

3.依法理财,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财政财务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依法理财,促进财政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20*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帮助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继续推动和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工作。在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市级预算的一个月内,市级部门预算全部批复到单位,年初预算一次批复率有了明显提高。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根据超收情况,优先保证了教育、科技、农业等方面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并将超收安排情况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20*年部门预算的编制提前到去年四月份,部门正常经费预算严格依据清产核资结果、按照标准定额核定,专项经费实行备选滚动项目库管理,依据财力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开始起步,行政单位工资统一发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试编了政府采购预算,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采购规模不断扩大。20*年全市政府采购达到23.3亿元,资金节约率为6.6%,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认真落实从源头治理腐败的各项措施,全面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认真执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制度,清理市级单位的银行帐户,对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重新审核。加强收费票据管理,实行票款分离。预算外资金已纳入了部门预算管理,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的综合预算,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

三是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积极宣传贯彻《会计法》,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并对《会计法》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研究制定了《*市会计信息质量公告管理办法》,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予以曝光。对国债资金、社保资金、支农资金等大额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纠正存在的问题。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事前可行性分析,对重大专项资金实行投资评审和专家论证制度,为科学安排支出创造了条件。

各位代表,20*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政职能和管理手段不能充分适应新形势变化,运用财经手段和政策手段实施财政管理和调控的能力还不强;二是在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政策性支出和重点项目增支的压力加大;三是预算编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预算约束不强,专项资金前期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不够充分,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财经秩序不够规范,会计信息失真等违规违纪的现象依然存在,财政财务监督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上述问题,要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完善财经制度,加强财政管理,努力加以解决。

二、20*年财政预算草案

20*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总书记“*”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全会和市委八届十次会议精神,大力培育财源,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构建公共财政框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首都稳定和社会安定;大力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支出管理,确保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年财政预算草案是: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市级财政收入2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区县级财政收入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市地方财政支出5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市级财政支出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区县级财政支出2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需要说明的是,区县人代会正在陆续召开,区县预算是代编的,全市正式汇总后的预算会有变化。现根据《预算法》第十五条规定,重点报告20*年市级预算草案的编制情况。

市级财政收入284.4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补助、区县上解、专项政策性结转和上年结余140.9亿元,收入总计425.3亿元。市级财政支出3*.0亿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区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117.3亿元,支出总计425.3亿元。收支相抵,市级财政预算平衡。

20*年市级预算安排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一)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当前,首都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举办奥运会和加入世贸组织将使全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对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也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可能进一步减缓,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将继续走弱;中央所得税分享改革要集中东部省市财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和物价水平,20*年市级财政收入增长率安排为16.2%,高于全国地方财政收入安排增长12.0%的水平。

(二)保证政权正常运转和为群众办实事资金的需要。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原则,保证党政机关、政法部门、派的个人和公用经费的需求,坚决不留缺口,涉及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都给予了重点保证。

(三)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安排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资金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支持卫生体制改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促进残疾人和民政事业的发展,加大基层卫生保障网络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

(四)确保法定支出增长,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0*年市级财政相应增加教育、科技、农业等方面的支出。其中教育支出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用于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计算机网络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和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科技支出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重点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科普活动、人类疾病基因、环保汽车、数字电视传输等科研活动;农业支出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化、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安全食品体系建设、水利富民和节水农业等支出。

(五)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投入,支持首都可持续发展。集中资金45.2亿元,重点用于路网建设、道路照明、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安排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5.8亿元,进一步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

(六)适当增加预备费支出,抵御财政风险。市级财政预算安排预备费6.0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约占市级预算支出的2.0%,符合预备费占本级预算支出1%至3%的规定。《国务院关于编制20*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中,提出了细化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按照“个人经费按实际、公用开支按定额、专项支出按财力”的原则,20*年市级168个一级预算部门,1369个基层预算单位全部编制了部门预算。现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市级预算草案,是按照现行的《预算法》和《*市预算监督条例》规定编制的,部门预算作为补充,请人大代表审阅。

三、深化改革,依法理财,促进首都“新三步走”战略的顺利实施

20*年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确保圆满完成预算,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启动奥运会工程,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认真贯彻党的**全会决定,推进预算管理改革

党的**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深化财税改革,规范财经秩序,加强资金监管”的任务,要求做好“推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等工作。20*年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科学测算部门基本支出需求,制定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依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将政府收支按照部门、功能及经济类别进行分类,做到既能反映单位的全部收支,体现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又能从总体上把握政府收支的构成情况,便于人大代表审查监督。加强专项支出预算的编制,把专项资金纳入计算机备选项目库实施滚动管理,通过预选、审核、实施、考核、反馈一系列程序控制,强化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紧紧围绕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和规范收支缴拨程序工作,把握重点逐步加以落实,将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三是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规范采购行为,简化采购程序,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要不断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谨、制约有效的财政运行机制。

(二)落实中央的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从今年1月1日起,中央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将分级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固定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共享。改革的目的是用从东部地区集中的财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要积极适应改革,按照市场公平的原则,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意识,建立起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收入运行机制,促进首都经济的发展。

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要求,严格执行新的《税收征管法》,推进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加大纳税宣传,进一步强化公民的纳税意识。改进税收征管手段,深化征管改革,简化纳税程序,提高征管效率。完善税源监控体系,整顿税收秩序,不断提高税源监控水平,从源头堵塞税款流失的漏洞。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偷税、骗税和逃税行为,大力清缴欠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三)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的投入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要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充分发挥财政的收入分配、资源配置、调控经济、监督管理的职能,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平等的市场环境。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解决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包揽过宽的问题。财政支出进一步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以举办20*年奥运会为契机,继续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方便、更加幸福。认真实施《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采用风险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搞好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加大科教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加快首都信息化进程。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大力发展首都文化事业,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密切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生活,维护首都的社会稳定

大力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重要思想的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财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认真开展社会保障基金扩面征缴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减轻支付压力。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充分运用税收、贷款贴息等财税政策,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健全和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下岗职工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山区农民的增收问题。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提供廉租住房等措施,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实际困难。抓好山区扶贫工作,推进水利富民和综合开发。支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农民易于掌握的农业实用科学技术,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和加工项目,切实改善山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五)规范财经秩序,强化财政监督,严格依法理财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深入开展整顿财经秩序的工作。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加大清理乱收费的力度,继续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帐户的清理整顿工作,研究制定帐户管理办法,严格帐户审批,做到罚缴分离、票款分离。继续做好《会计法》检查工作,建立健全地方会计管理法规体系,将会计监督与会计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结合起来,寓监督于管理之中。大力推行会计委派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严厉打击伪造会计凭证、帐簿和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严格依法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给予行政处罚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继续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按照“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模式,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执业行为,为社会提供客观、公正、高效的中介服务。

认真执行《预算法》、《*市预算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决算各个环节的监督,完善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报告制度。财政预算一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依法遵守。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情的方针。将勤俭建国、精打细算的原则贯彻到财政财务工作之中,用制度管理遏制铺张浪费行为。强化机关和事业单位预算审批和审计监督。经费按预算支出,不得随意追加。加强对购置办公用车和高档办公用品的控制,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强化专项资金的审核和监管,防止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把资金更多地用在扩大社会就业上,用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上,用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强首都经济发展的后劲上。

各位代表,今年预算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与时俱进,扎实工作,认真落实本次大会的决议,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为实现首都的“新三步走”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各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