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经济发展工作报告
时间:2022-06-05 10:45:00
导语:发改委经济发展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克服了年初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利因素影响,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波动等复杂多变的环境,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并呈现出发展更加协调、结构进一步优化、后劲持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等显著特点,较好完成了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见附表)。
(一)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经济结构不断改善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市经济仍保持了较快增长,经济总量首次登上700亿元新台阶,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达14790元(约合22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9:53.2:32.9调整为12.0:54.9:33.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2%。粮棉油等传统产业生产稳中有增,其中粮食总产144.98万吨,比上年增加7.8万吨,实现连续5年增产,总产超过历史最高的1990年;棉花产量达8.23万吨,增长15.3%,油料产量达13.55万吨,增长15.3%。生猪生产能力快速回升,全年生猪出栏和存栏量分别增长7.5%和4.3%,已恢复到年初灾前水平。水产、水梨、蔬菜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新增水梨面积6.1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35.7万吨,增长8.6%。
工业经济健康运行。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8.05亿元,增长20.3%。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园区经济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园区实现增加值180亿元,增长27%,园区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9.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31.79亿元,增长11.8%,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强。商贸、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有了新起色。
(二)三大需求同时拉动增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投资需求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9.76亿元,增长31.7%。工业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291.17亿元,增长61.7%;房地产投资呈现明显回落趋势,完成投资35.3亿元,下降7%。
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亿元,增长23.3%,再创历史新高。消费升级明显加快,家用汽车快速进入家庭,电子通讯类产品等升级换代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市场物价呈现前高后低逐步回落走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7%,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外贸需求总体平稳。外贸出口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全年完成出口总额2.64亿美元,增长6.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36亿美元,增长5.6%。
(三)三项建设快速推进,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和能源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公、铁、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铜九铁路、武吉高速正式通车,昌九城际铁路、九瑞高速、彭湖高速等重大项目正在快速推进;都昌矶山湖风电已并网发电,庐山区长岭风电年底投产,彭泽核电征地移民搬迁快速推进,已完成大量前期工作,进入正常审批程序。
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中心城区续建了14条城区主干道及延伸线,启动了100条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市长途客运中心、公交总站、两湖活化引水工程等城市功能项目积极推进,浔阳东路和塔岭路人行地下通道工程进展顺利,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等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服务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成功创建,南湖公园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公园,武宁县荣获国家级园林县城。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新增农村油路(水泥路)1773公里,新增310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农村公路通畅率达86%;4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紧实施,将在主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村庄整治快速推进,改水改厕改路工作顺利实施,“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正在成为现实;优势农业不断发展,全市80%以上的新农村试点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
(四)三项收入有增有减,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我市财政增收克服支柱税源持续减收、重点企业减收面扩大、税收政策调整导致税收减收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66.17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42亿元,增长19.8%,均实现了计划预期目标。
企业盈利大幅下降。由于受国际原油、电煤等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影响,主要支柱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6.1亿元,比上年下降53.6%。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889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17元,增长12.2%,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计划预期目标6.3个和4.2个百分点。
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凸现以下几大亮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积极跟进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认真开展各项前期工作。加强课题调研,形成了与全省对接的1个综合调研报告和18个专题调研报告,全面完成*鄱阳湖滨湖保护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调查工作。加强项目的筹备与上报工作,鄱阳湖湖控工程、*绕城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全省规划笼子。共青城发展得到了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编制了《共青城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启动一批乡镇环卫设施建设。全面启动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植树造林56万亩。
——沿江开发取得实质进展。一是规划工作继续深化,在完成总规和专规后,20*年重点抓好了《城西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六个板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沿江通道基本形成,城西港区港城大道竣工通车,沿江高速开工建设,园区路网基本形成。城西港区两个5000吨级集装箱码头建成投入运营,港区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完工,中央商务区口岸通关中心开工建设。一批电力、供水、防洪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金砂湾板块环境监控中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三是产业积聚初显成效。六大板块全年新增亿元以上项目115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个,新开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57个和8个。龙达年产20万吨粘胶、海天船舶机械设备制造、诺贝尔磁砖、亚东水泥四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把科学发展落实到项目上,高位推进,科学调度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商务环境,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市新增签约以上重大项目201个,其中投产项目16个,开工项目107个,投产开工率达61.2%。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8个,实际进资113.*亿元,增长19%。总投资47亿元的巨石集团年产35万吨玻纤、总投资5亿美元的旭阳雷迪年产500兆瓦多晶硅切片、总投资8亿元的*福鑫造船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五洲电路、华锦电子、三水好帮手导航仪、信源通手机、志高空调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加快推进。争资争项成效不菲,全年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0.56亿元,涉及农林水、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行业共129个项目,带动总投资41亿元。全年通过国家核准项目2个,总投资7.4亿元,省级核准项目37个,总投资102亿元,市本级核准项目142个,总投资67.8亿元。
——产业经济不断壮大。围绕“主攻大工业,打造大产业”的要求,着力推进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发展。船舶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船舶制造项目6个,全市船舶生产能力由38万载重吨提升到88万载重吨,我市瑞昌、湖口、彭泽三个县(市)被授予全省船舶产业示范基地。武宁节能灯产业快速集聚,初具规模。钢铁产业不断壮大,已形成240万吨生产能力。全年船舶、钢铁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6%和24%。高新技术产业蓄势待发,红鹰直升机、三诺电子、正瀚电子、保华电子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将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成功引进了沃尔玛、苏宁电器、洪客隆百货等知名零售业入驻*,华东市场三期竣工开业。上海汇川船舶总部、亚东水泥等总部经济落户,16幢商务楼宇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文化旅游业亮点纷呈,围绕“打造文化旅游胜地”目标,着力推进“*十景”、“庐山十景”等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庐山西海国际温泉度假村、东林大佛宗教文化旅游区、庐山西海鹿角尖国际会议中心、共青格林云天五星级酒店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功举办了真如禅寺建寺1200周年庆典、第二届星子(庐山)温泉旅游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6.7亿元,比上年增长8.8%。投融资平台建设不断加强,组建了城建投资公司、沿江投资公司和投资担保公司,融资成效显著,签订贷款合同63.69亿元。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成功落户*,新引进了新华人寿、都邦财险等7家保险公司。*商业银行顺利更名为*银行,实现跨地区发展,业务得到迅速扩展;上市工作快速推进,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已扩大至18家,江洲联合造船已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借壳上市。
——节能减排和环保生态建设强力推进。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工业园区的节能监察和考核;大力推进企业节能项目技术改造,加大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和落后产能的力度,实现了全年万元GDP能耗降低4%的控制目标。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建成了全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在线自动监控的全覆盖;全市治污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个县(市、区)已全面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市区鹤问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试运行,鑫山水泥余热发电、*电厂5号机组脱硫工程、星火有机硅厂锅炉脱硫、金源化纤锅炉脱硫工程建设按既定时间节点有条不紊地进行;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全年二氧化硫排放下降5.95%,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4.7%。
——民生工程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积极进展。就业再就业工作整体推进,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万人、城镇净增就业人员4.8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全年城镇参加失业保险3.4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3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3万人,均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目标。“金蓝领工程”共培训农村劳动力7.8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了全市,参合农民达314.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券已发放50.8万张,对7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12个乡镇卫生院、1119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改扩建,疾病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顺利,并由市本级向各县(市、区)拓展。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8%,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70%。全市共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行业科技进步奖2项。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突破,高玉兰勇夺北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银牌,张丽萍获残奥会女子举重75公斤级比赛铜牌。市公安局荣获全国公安系统先进单位。文化、民政、扶贫、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又有了新发展。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尤其是中心城区带动辐射能力不强。工业化水平较低,制造业大多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环节,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工业园区仍需做大做强。20*年我市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省的9.6%,与*工业地位不相符;全省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工业园区有13个,我市仅有一个刚过百亿。三是县域经济实力亟待增强。县域经济仍是我市经济的“短腿”,与全省各地差距较大,全省财政收入5亿元以上的县区有30个,10亿元以上有12个,贵溪市、南昌县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我市只有修水县上5亿元。四是创业氛围不浓,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三、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措施
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何时见底尚难预料,世界经济形势仍将进一步恶化。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加复杂,世界经济形势发生的不利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加重,我国将突出面临外部需求减少、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股市楼市将会继续波动,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趋紧,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财政收支平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我国仍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保增长”将会是全年经济工作的主线,“保民生、保稳定”也将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落脚点。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度关注,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灵活审慎应对。
(一)2009年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2009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按照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目标,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化危机为生机,化波动为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大力推进沿江开发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繁荣文化旅游产业;更加注重“三农”工作,加强绿色生态建养,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09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总值820亿元,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6%,第二产业增长16%,第三产业增长12%;财政总收入76.1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2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单位GDP能耗下降4%。
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提高。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引进市外资金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全年物价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
2009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促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发展、争得*应有地位的起步之年。确定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这一目标,主要依据是:从三大需求看,根据现有项目和资金落实情况,预计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可增长30%,总量为572亿元,可拉动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根据国家将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我市消费增长趋势,预计今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增长18%,总量可达到238亿元,可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根据重点出口企业已落实的订单预计,今年我市外贸出口可达到3亿美元,增长15%,可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以上合计可以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考虑到金融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安排13%的增长目标是可行的。
(二)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1、抓好重大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入
紧紧围绕我市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全方位、宽领域地狠抓项目建设,积极加大投资总量,拉动经济增长,奠定发展基础。
争资争项,支持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向上争资争项。按照竣工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准备一批等“四个一批”的要求,瞄准中央补助资金投向,加快包装和上报一批重大交通、公用事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做好昌九城际铁路、京九电气化改造、武九电气化改造、杭瑞高速(*至瑞昌段)、星子大岭风电、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鄱湖治理二期第五个单项等项目续建。开工建设庐山西海高速公路、长江公路大桥、214码头改扩建、国家农村公路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彭泽核电主体工程、都昌老爷庙风电、庐山区长岭风电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储备一批符合我市实际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以及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项目,建立项目库。安排专门人员跟踪项目申报进度,千方百计促进项目和资金落实。加强国家投资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快速建成。
扩大开放,增强后劲。通过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招商上项目,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入。重点引进符合我市产业布局、投资强度高、环保型、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加快推进巨石玻纤、九钢150万吨板材、旭阳雷迪多晶硅、龙达30万吨化纤、诺贝尔陶瓷、赛得利二期等项目,确保年内投产。积极做好亚泥四期、海天船用设备、城门山铜矿扩能、恒基伟业太阳能、L-乳酸、正瀚电子等项目续建工作。力争江铜60万吨硫铁矿和40万吨铅锌冶炼、五洲电路板制造、鸭鸭创新基地、30万吨植物油、维科印染退城进园等项目年内开工。积极跟进*电厂四期、化工仓储物流等项目,围绕太阳能光伏、钢铁深加工、汽配船配、建材等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包装、重组一批项目。
改善环境,创优服务。突出抓好软环境建设,认真落实好我市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对于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落户。强化服务,建立市、县两级的客商投资服务中心,确保有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解决项目落户后顾之忧。不断提高我市干部队伍执行政策的操作力,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办事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取信于客商。继续加大安商力度,强化“三分招商,七分安商”的工作理念,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工业跨越发展
紧紧围绕主攻工业、决战园区的目标,不断扩张工业总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优扶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壮大园区,夯实平台。进一步做实做大做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结合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真正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经济发展的大舞台。集中财力以及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解决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问题,着力推进园区水、电、路、燃气、通讯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着力发展仓储、物流、技术研发、员工之家等配套设施。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建立“三区合一”的行政管理机制。改善服务方式,争取行政服务中心进园区。抓住园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着力解决项目的开工率、投产率和达产达标率。
抓好龙头,推进集聚。合理规划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竞争力的产业,积极推进城西、城东、金砂湾、码头、马垱、赤湖六大沿江板块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培育壮大一批重点企业,发挥龙头企业集聚带动作用,抓好*石化、星火有机硅、江洲造船、亚东水泥、*钢厂、巨石集团、共青鸭鸭等一批重点企业建设,促进企业管理、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全面落实中央帮扶企业政策,在信贷融资、企业用工等方面支持企业,积极帮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竞争力。
围绕高新,调优结构。走“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路子,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加速技术向产品转化。突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硅化工、生物制药等高新产业,重点扶持清华同方713厂、6354所、星火有机硅、昌河汽车等高新企业,加快推进旭阳雷迪多晶硅、盖拉斯电子、志高空调等一批高新项目,不断壮大高新产业规模,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政策、资金引导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继续发挥好高新技术产业引导资金作用,在项目报批、规费、用地等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
3、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
坚持以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作为繁荣城市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用城市建设的杠杆撬动发展,加快城市建设,逐步把*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
做大中心城区。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城市“西拓、东延、南移、中疏”步伐,大力推动城市由甘棠湖、南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进一步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调整、完善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城市发展由扩散式向组团式发展转变。启动八里湖区域的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八里湖新区规划,通过续建、新建和储备一批城建项目,把八里湖区域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同时又有新型产业支撑的现代化新城区。
完善城市功能。尽快完成长虹西大道、环八里湖道路、九莲南路、螺丝山路、南山路等道路建设,继续推进体育中心、八里湖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龙开故道、胜利公园景观和绿化配套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十里河整治、南山公园、濂溪大道、桃园路、三马路南段,鼓励支持各县(市、区)加强县城及中心集镇建设,实现新老城区、中心城区、县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加强交通整治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活动。
盘活城市土地。增强城市经营能力,发挥土地资源带动作用,壮大城市经营资本。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在有效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基础上,加强城市闲置土地的清理和收储,做到应收尽收,做大土地储备总量。加大以地融资力度。变卖地筹资为储地融资,盘活城市“闹区”的土地、房屋等国有资产,通过开发、改善环境,最大限度地使土地升值,确保“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成功一片”,逐步使城市建设走上一个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加大城市规费收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4、推进现代农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速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7亿斤以上。按照扶龙头、强产业、富农户的思路,重点扶持仙客莱食用菌、鄱湖水产、博莱集团等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本着“市场连公司、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思路,以全国“双低”油菜基地建设为重点,强化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以及农副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对土地治理项目进行优先扶持。力争新增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30个,新增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和著名、驰名商标10个以上。
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新增1134个新农村建设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力争80%的建设点有特色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新建农村水泥路1500公里、砂石路280公里,实现100%行政村通公路,9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加快推进农村渡改桥。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增解决农村6万人口的饮水安全。按照“三清三绿七改五普及一处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建设点整治建设,加大村庄绿化力度,推进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聚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力改变我市县域经济“短腿”现状,以强县为根本,以增收为目标,以产业为手段,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做大做强产业特色县,每个县(区)依据产业优势,狠抓一到两个特色产业,不断做大产业总量,形成竞争优势,努力打造一批服装大县、钢铁大县、造船大县等产业大县。创优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和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奖励措施,对产业发展快、财政增长快的县(区)实行以奖代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大县域审批自主权,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坚决下放审批权限,给予县(区)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自主权。切实推动全民创业,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最大限度放宽准入条件,积极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咨询、办证、贷款、担保等服务,努力创优全民创业环境。
5、推进现代服务业,有效扩大内需
以壮大总量、提升结构、提高质量为目标,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突出抓好旅游、物流、金融业等产业,加大培育消费市场,扩大内需。
做强旅游经济。坚持不懈打好“庐山牌”,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景点、景区开发,提升旅游品牌。加快推进庐山南北山园门、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园、东林大佛景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发符合现代生活方式需求的温泉洗浴、野营探险、森林吸氧、绿色农业观光等生态旅游项目,着力打造生态休闲游、浔阳历史文化游、宗教朝圣游、农业观光游、地质科普游、候鸟湿地游、农家乐城郊游等精品线路。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发展机制,加快*旅游由景点、景区游向旅游强市跨越,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做实物流经济。积极创造条件,出台扶持措施,加快楼宇经济发展,吸引胜雅、亚东水泥等企业总部落户,支持龙翔国贸、信华国际、远洲等商务楼宇完善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加快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粮食批发市场、国际汽车城、*果品市场等重点市场加快发展。
推动金融业发展。创新金融工具、金融品种和金融手段,提高资金融通和资本营运效率,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搭建好融资平台,走多元化投融资的路子,开展政策融资、商业金融融资、信托产品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做实做强做大各投融资公司。鼓励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评估机构等来*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项业务。继续推进18家拟上市企业的上市工作。
促进消费需求。把促进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关键环节,着力改善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和投资的“双拉动”。充分发挥*市区消费市场的优势,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外来消费规模,促进消费总量扩张。引导企业围绕汽车、建材家居、数字产品等消费热点,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家电下乡”活动。
6、强化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节约、集约、循环、生态保护并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规划、建设一批项目。加强林业建设,大力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实施好鄱阳湖生态林建设,推进血防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等林业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市污水处理建设,确保市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各县(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今年投入使用,推进城市第二垃圾处理场建设,因地制宜地搞好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加强工业污水排放监测和治理,推进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环保综合监测体系,加强鄱阳湖流域和八里湖城市水源地水质监测。继续推进“修河环保行”活动。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采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坚决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任务。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石化、电力、钢铁、纺织、建材等行业节能,严格执行省能耗限额,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动实施工业燃煤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能量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区域系统能量优化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推动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以全省百户重点耗能企业为试点,逐步推广能源审计。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煤炭、建材、电力等行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在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设立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抓好循环经济试点工程,组织实施好星火有机硅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进我市重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建设,抓好重点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和重点企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7、保民生促就业,建设和谐*
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建设,让广大群众分享发展成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依托“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完成城镇职业培训5.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55万人,城乡残疾人培训1540人。完成“4050”人员再就业54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390个。新增就业5.21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3万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参保人数51.2万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参合农民315万人,扩大新农合门诊统筹和异地直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适当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助水平,财政月人均补差分别达到155元、65元以上。提高精简退职老职工救济水平,城市月人均达到200元,农村160元。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年人均提高60元,集中供养率84%以上。提高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供养标准,月人均提高到300元。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步伐,力争新建廉租住房25万平方米500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2160户,力争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1万平方米1570套。启动中心城区20万平方米危旧低洼房和棚户区改造。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让民生工程深入人心,温暖民心。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和谐*建设。加强科技兴工、兴农工作,推进资源整合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增强我市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加强县级职教中心、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启动*科技中专新校区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做优做强*学院,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新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场所51个,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加快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市传染病分院和市疾病预防控制大楼建设,积极推进市一医院西院、市中医院南院建设。继续抓好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控制工作。加强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确保儿童规划免疫率在90%以上。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大力发展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老龄等各项事业。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一年里,市人大、市政协对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表示衷心的感谢。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争得*应有地位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人力资源创新管理论文
- 下一篇:经济货币反思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