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法制工作报告
时间:2022-06-02 05:15:00
导语:政府法制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年,是*市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建法治政府、完善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三大战略目标,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大力推动体制创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使政府法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20*年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促进科学发展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引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努力使依法行政与科学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各级政府的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市政府法制机构按照书记提出的“结合*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的要求,启动了政府法制“六大规划”(政府管理创新规划、政府立法工作规划、行政决策咨询规划、行政资格管理规划、政府法制监督规划和内部工作保障规划)的编制工作,努力为我市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谋篇布局、勾画蓝图。同时,积极承担市委确定的“坚持以人为本创建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重大课题研究,努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通过创新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体现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召开全市第三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部署未来五年政府法制工作
全市第三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顺利召开。黄奇帆常务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作了题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优化提升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讲话,总结了过去五年全市依法行政的工作经验,对本届政府法制工作作了系统部署。这次会议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进我市依法行政的一次重要会议。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做好未来五年政府法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后,各区县、各部门反响强烈,目前已有34个区县和45个部门以各种形式传达了会议精神,对加强依法行政作出了具体安排。
(三)创新行政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1.抓好行政体制“三级改革试点”
一是继续推进市级执法联动。市级部门在公共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监管、城市环境监管三大执法领域共开展联合执法447次,涉及牵头部门9个,配合部门22个,共查处案件7110件。
二是分类实施区县扩权。在20*年探索区县扩权的基础上,按照“依靠法制、统一规范、分类放权、强制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贯彻实施的力度,通过“依法界定、依法授予、依法委托”三种赋权方式,使各区县政府初步拥有了省辖地级市政府相对完整的行政权力,增强了区县统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截止到20*年12月,我市共实施了两轮(四次)区县扩权改革试点,共赋予“万州等六区”197项行政权,赋予“主城九区”136项行政权,赋予“其他25个区县”188项行政权。
三是扎实推进乡镇整体转型。全市共有100个乡镇进行了转型改革试点。清理界定了乡镇政府三类执法监管职能和九类公共服务职能,完成了执法人员的培训和发证工作,试行了窗口代办、购买服务、行政合同、集中咨询等四类新型服务模式,有效推进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在深入渝北、合川、石柱等20多个区县进行调研,广泛征求专家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市20*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和全市建设领域反腐倡廉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下发了《关于全面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包括行政许可、非许可类审批和行政备案)进行了全面清理和规范。拟定了《*市市级机关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库》,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的透明化。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以建设领域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定》,继续推进建设领域“五段式有限并联审批”改革和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改革,减少了20%的建设领域审批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并联审批程序,提高了并联审批效率。加强了对规划要素调整、用地性质改变、土地征用出让、建设规费减免等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努力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
(四)出台“两大基本规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出台了《*市行政立法基本规范(试行)》,系统规范行政立法活动,着力解决一些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存在的程序不明、质量不高、表述不一、部门利益倾向等问题。
出台了《*市行政执法基本规范(试行)》,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征收五类行政行为进行系统规范,着力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
以上两大基本规范均系全国首创,不少规定体现了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精神。比如,行政立法基本规范规定,规章的有效期不超过10年,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不超过5年,从而较好地保证了规章、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五)加强行政立法,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编制好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着眼于全市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到2012年形成有*特色的地方立法配套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认真编制市人民政府五年立法规划和2009年立法计划,确保立法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现实性协调一致。
二是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稳定决策相结合,突出贯彻落实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20*年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出台和制定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市招标投标条例》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法规规章。全年共起草制定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49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
三是完善立法机制。按照“转换思路、创新模式、强化策略、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渠道。所有立法项目均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全年共组织立法项目论证会103次,征集立法建议1000余条。继续探索委托起草方式,充分吸纳专家和社会力量参与立法,进一步提高了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目前,已有11个立法项目完成了委托起草工作,列入2009年立法储备项目。
(六)坚持以人为本,改善行政执法
加强调研指导。组织开展了市级部门执法调研,对市级部门之间、市级部门与区县政府之间探索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协助执法、委托执法、执法资源共享进行了系统指导,较好地解决了执法机制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涪陵、北碚等10多个区县进行调研,积极帮助区县政府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受到了区县的好评。
强化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开展了对全市执法人员资格的清理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22期执法培训,共培训执法人员3062人。初步完成了乡镇执法监管改革后执法人员的统一培训、考试和颁证工作,对3518名考试合格者颁发了执法证件。
抓好专项教育培训。按照熙来书记、鸿举市长指示精神,市委政法委与市政府法制机构共同牵头,在全市开展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形象”专项教育培训活动,对59个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和40个区县的近15万执法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印发教育资料12000册,查出问题50*条,整改4845条,清退执法人员350名,促进了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改进工作作风。
(七)加强行政监督,建设责任政府
第一,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成立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审查委员会,负责研究审大疑难案件。严格执行立审分离制度,完善了行政复议工作机制,提高了复议案件的办理质量。提出了全市行政复议工作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了对复议应诉工作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全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12件,结案率达96%。共办理市级行政应诉案件68件,均予以了妥善处理。
第二,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认真抓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示范单位”建设,继续完善“三级政府、两级备案”的工作体系,积极鼓励支持相对人提出审查申请,进一步加强了对区县政府和市级部门的工作指导,强化了文件审查工作责任制。截止到12月16日,共审查规范性文件149件,其中准予登记31件,备案72件,退回修改46件,较好地维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维护了法制统一。
第三,强化专门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财经审计、政务督查等行政专项监督的作用,重点加强了对财政资金分配、专项资金管理、工程招投标、城市建设管理、人事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和损害群众利益的失职、渎职案件,促进了廉洁政府的建设。
(八)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的作用,保证依法行政有效推进
一是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综合办事和参谋助手的作用。20*年,市政府法制机构共召开专项协调会116次,协调政务287项,涉及车辆性能检测、户外广告清理、路桥收费改革等各类复杂问题;完成了中介机构资质认证、产权交易定价争议、邮政业务前置审批等198件市领导交办的棘手事项,妥善处理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完成了新一届市政府法律顾问、立法评审(复议咨询)专家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办理了市人大代表建议23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56件,进一步加强与市人大、市政协的沟通联系,受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好评。
二是加强政府法制干部队伍建设。20*年,市人民政府通过外派培训、挂职锻炼、区县任职等多种途径,加大了政府法制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促进各级各部门依法引导经济发展,依法协调社会矛盾,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另外,市政府法制机构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个人修养,努力打造一支能够驾驭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能够担当现代政府管理重任的干部队伍。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市人民政府还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日报》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我市推进依法行政的新情况新进展,努力营造建设法治政府的良好舆论氛围。
20*年,政府法制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已有的政府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推动,创新制度有待进一步贯彻落实;在立法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的一些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还不够,立法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行政监督方面,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监督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全市政府法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的*、*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发展的“314”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通过改革行政体制、创新政府管理、规范行政行为、优化行政服务、加强行政监督、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等措施,推动政府职能逐步实现“外延式剥离”(行业管理、资产管理、社区管理三大职能从政府行政职能中剥离)和“内涵式转型”(在剥离出三类非政府职能后,对行政职能进行重新调整定位),努力创建“以人为本”的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引导、促进和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提出2009年政府法制工作要点如下:
(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转型变革
一是制定《*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创建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实施方案》。从信息公开、权力有限、行为规范、注重服务、讲究诚信、权责统一六个基本方面入手,对今后几年创建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行系统规划,促进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是完善市管区县(自治县)行政管理体制。按照下放管理权限,下移管理重心,市级加强宏观调控,区县(自治县)加强服务和管理的思路,进一步明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系中各级政府、各个管理层次的责权。
三是探索行政管理“三大相对集中”。在总结以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执法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改革,进一步创新和规范行政体制,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减轻相对人办事负担。
四是探索行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行业组织管理的地方立法,依法规范行业自律管理。凡公民、企业和行业组织能够通过自律处理的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不以行政管理手段解决。通过授权、转移、委托等方式,将政府职能中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工作交由行业组织承担。更好地发挥行业组织的沟通、服务和桥梁作用。
五是探索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社区管理的地方立法,推进社区自治,使居民委员会基于政治权利的自治管理、小区业主委员会基于经济权利的自治管理、社区代表大会基于生活权利的自治管理严格区分而又协调统一。加强政府对社区的指导和服务功能,通过评选“示范和谐社区”,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贯彻“两部基本规范”,努力创建法治政府
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探索行政执法五种机制(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助执法、委托执法、执法资源共享),着力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职能交叉、扯皮推诿、效率不高、监管缺位、责任不明、不公正执法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要全面贯彻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行政程序制度建设,探索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与考核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等重要制度,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开展行政管理“四项清理”,努力创建服务政府
认真开展行政立法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行政执法要素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等“四项清理”,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的要求和分级负责、分类处理的原则,重点清理主体、依据、程序、职责、权限、文书、礼仪等七大行政管理要素,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征收等五类行政行为,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与法制化,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三)抓好政府立法,进一步提升制度建设的水平
一是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按照“总体适度,确保底线,预留空间”的思路,在部门申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加强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沟通会商,制定好2009年市政府立法计划。
二是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稳定决策相结合,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城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中心培育、弱势群体保护八大立法重点,制定《*市就业促进条例》、《*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市非许可类审批管理办法》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法规规章,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进一步健全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继续探索“媒体公示、公开听证、委托起草、社会招标和现场论证”五大公开立法模式,使立法工作努力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
四是开展政府规章的立法后评估工作,对规章实施的绩效、规章的各项制度设计、程序规定等问题进行评测,探索建立系统的评测方法。
(四)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第一,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意识。强化政府对人大负责的法律责任意识,依法向人大报告工作,依法接受人大的质询。强化与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的责任意识,加强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治协商的规范性、经常性和超前性。强化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公务员的法律责任意识,依法全面规范行政行为。
第二,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一是从基础工作、审理方式、复议监督、档案管理等环节入手,继续完善复议制度,在坚持合法性审查的同时,加大对具体行政行为适当性的审查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的质量和公信力;二是探索当庭作出复议决定制度和行政首长出庭制度,大力实施公开听证,进一步创新复议方式;三是编制《行政复议工作手册》,加强对区县复议工作的指导,帮助区县提高办案水平,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四是根据国务院法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专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试点工作的精神,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工作。
第三,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撤销纠正一批不合法、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存在地区封锁、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内容的规范性文件,切实维护法制统一。
(五)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全国市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全市第三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配齐配强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和人员。区县政府法制机构要配备从事文件审查、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必要的专职人员,办理行政复议一般案件的人员依法不得少于2名,重大案件依法不得少于3人;乡镇(街道)要配备与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政府法制工作人员。坚持法制机构负责人固定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加强*市行政法学会建设,提高政府法制科研能力,对关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法律问题进行前瞻性、系统性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 上一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讨研究论文
- 下一篇:金融体系影响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