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2022-04-04 01:59:00

导语:科技创新建设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技创新建设工作报告

同志们:

20*年,全市科技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全市科技事业和各项科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全市科技系统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结合首都经济和首都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长远需求,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的工作主题,对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以下简称“二四八工程”)四年来的经验进行了全面地总结,提出了今后三年二四八工程建设的总体设想,并已经市科教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下面,我就二四八工程实施四年来的进展情况、以及20*年乃至今后三年深化二四八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向大会做报告。

一、二四八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四年来,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深入实施二四八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二四八工程以“求实性、前瞻性、开放性”三个显著特征,已经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和重心,对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集成首都科技资源提升首都竞争力的旗帜。

(一)通过“干大事、干实事、大家干”,夯实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首都发展的基础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园区“三年大变样”目标顺利实现。20*年园区新创办企业3862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认定数已达1.5万家;实现增加值608亿元,同比增长17%,相当于全市GDP总额的16.7%;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852.5亿元,上缴税费122.2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2.7倍和3.1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恢复性增长态势。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9%,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7.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8%。软件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20*年实现销售收入约380亿元,同比增长约15%,是2000年的2倍,占全国同口径的34%;海关统计的*软件出口达到1.38亿美元,同比增长48.4%,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增长,20*年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165.3亿元、133.5亿元和153.7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2.2倍、6.4倍和3.2倍。

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和技术突破。曙光10万亿次和联想深腾4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发和尖端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成功基于LINUX的第一代共享桌面操作系统扬帆1.0版和2.0版,结束了我国无法自主选择操作系统的历史。方舟1号、方舟2号、龙芯1号、万通1号、海尔爱国者、火马、众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相继研发成功,使我国在微电子领域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在全球市场销量已突破1000万枚,占世界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40%的市场份额。高温超导线材的产品核心指标与世界领先水平保持同步,成功实现商业化并打入国际市场,使我国与美国、丹麦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三个拥有高温超导线材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家。20*年底已完成20辆电动公交样车,确定了城区和密云两条线路并已投入试运行,电动汽车研发与应用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双环醇(抗肝炎)、盐酸吡格列酮(治糖尿病)等国家一类新药相继投产。双鹤药业的“红霉素衍生物研制”获得生产批文。华世嘉业公司的“抗肿瘤一类新药”、北大维信的“抗抑郁新药”、万辉药业的“降糖药那格列萘”、康辰公司的止血新药“苏灵”等一批项目取得临床批件。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以北航柏彦大厦为标志的对日软件出口基地、信安大厦*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量子银座863软件成果产业化基地等一批专业基地与软件专业孵化器陆续建成。全市累计认定软件企业1749家,登记软件产品4820个。市版权局、市科委、市工商局和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计算机软件保护工作的意见》,软件产权保护迈出新步伐。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的“三库四平台”正式向软件企业提供服务,目前已被科技部指定为向全国863软件孵化器辐射公共技术的服务平台。联想、用友、北大方正、中软、神州数码等一批知名软件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252家,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36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3家。

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微电子设计企业由2000年的23家增加至150家,产品数量由58个增加至2000多个,产品规格由平均0.8微米加工工艺提高到0.35乃至0.18微米。一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和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进展正常,中芯国际投资12.5亿美元的8和12英寸生产线即将投产,首钢日电生产线完成0.25微米升级,美国合讯公司投资2亿美元建设6英寸砷化镓芯片生产线,京东方投资10亿元收购韩国现代TFT—LCD生产线。

*生物医药基地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五大技术支撑体系──标准实验中心、中试基地、实验动物中心、生物信息技术中心和试剂器械保税仓库建设稳步推进。*生命科学研究所建设全面竣工,有望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中关村生命园区涉及生命科学和医药行业的企业已达386家,新增中小企业91家,增长速度为31.9%。*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企业达85家,包括拜耳、GE航卫、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病毒载体基地、国家抗体生物工程中心、同仁堂片剂生产厂等一批知名企业。

新材料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中关村园区西三旗新材料基地北新园、中关村永丰基地新材料园已成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创新基地。建立一批专业新材料园区,包括以*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主体的德胜园区有研科技园、以钢铁研究总院为主体的大慧科技园、以蓝星清洗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空港蓝星新材料园等。新材料园区建设促进了一批创新型材料科技企业的发展,全市新材料领域已有安泰科技、有研硅谷等8家上市公司,另有*化大产业集团、*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正在准备上市。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顺义三高农业科技示范区通过建立和推广农村科技经济协作组织,利用科技手段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示范区已建立12个科技经济协作组织,可带动3500户农户致富。扶植了包括三元奶业、卓辰牛肉加工、平谷大桃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实施了转基因作物开发、农业节水、农村信息化、防沙治沙等一批示范工程,其中,农业信息化体系已在京郊建立了覆盖到村的信息化网络,在战胜SARS、预防禽流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4000亩无公害蔬菜示范标准化基地,辐射推广基地30万亩。建立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体系,全市经认证的绿色安全蔬菜生产基地达127个,产量约占全市商品菜生产总量的50%。

利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由天然气集团承担的楼宇型天然气热电冷联产示范项目实现了与电网的连接,正式投入运营;创纪录地组织17家大医院和科研机构开展“病毒性肝炎”联合攻关,打破了医学研究“个体化”的传统;化学品相关紧急事故处理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公众紧急救助995系统研究为全市防灾体系建设提前进行了准备;两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三个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大力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围绕“科学文明、建设小康”主题,继续打造*科技周品牌,不断扩大科技周的影响力。科普事业在实现政府性推动、国际间合作、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构筑起了一个开放共享、全社会参与的科普活动平台。*绿色讲演团、中科院老科学家讲演团、*科普志愿者工作团已成为全市传播科学的重要力量。媒体的固定科技科普栏目的版面用量、播出时间继续增加。针对不同社会对象的科普活动生动活泼,*移动式编钟、细胞屋、诺亚方舟、古代天文仪器演示、互动式物理大世界展等一批科普项目的开展,丰富了科普展陈方式。

(二)促进、改善、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各个方面的建设,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技术市场条例》等地方法规,《*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市关于鼓励在京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等政府行政规章,《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全市科技政策环境建设已表现出体系化、规范化和层次化的特点,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孵化器总数已达61家,孵化面积达6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82家,毕业企业354家,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建立大学科技园14家。涌现出中星微电子、亚信、启明星辰、美髯公等一批著名留学生企业。孵化器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内部机制不断完善,孵化体系已经成为向社会输送成功企业和项目的重要源泉。

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架构初步建立。全市有科技中介机构近5000家,相关行业协会15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余家,从业人员16万余人。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中科前方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中介机构,在帮助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流动、利用科技创新要素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20*年2月正式挂牌运营,到20*年底,中交所累计挂牌项目702个,挂牌总金额237亿元,高新技术项目成交31个,成交金额29.3亿元。20*年全市技术市场交易额超过265亿元,同比增长20%,居全国第一。

科研院所改革进一步深化。积极支持159个在京中央院所企业化转制,提升了*的创新能力。市属67家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已全部完成企业化转制,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凝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外各方积极性,激发了首都发展新活力

中央与地方资源充分融合,合作呈现良好态势。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委及清华大学、*大学等十一家中央在京部门和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等一批面向*、服务首都的机构相继成立。市科技计划向中央在京单位全面开放,三年来吸引了200多家中央在京单位承担科研任务,争取到国家主要科技计划11.3亿元的支持。

国际资源、民间资源积极融入首都创新发展。44家跨国公司在京成立49家研发机构,87家外埠大企业在京设立了1*家研发机构,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开展高端研发活动。中德软件技术联合研究所、IBM中国Linux解决方案中心、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等国际性合作研发机构相继成立。一大批留学生回京创业,目前在中关村园区留学生创办的企业已达2000家,比1999年增长了7倍。以用友、新浪为代表的民营科技企业迅速成长。这些资源的融入,为*的创新和产业化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科技奥运理念深入人心,科技奥运建设全面展开

进一步完善科技奥运建设的组织体系。加强奥科委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编制完成《奥运科技十个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目前十个重大项目已启动分项目167个,包括课题249个,总经费概算31.7亿元。在工程建设、国际合作、奥运宣传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奥运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奥运场馆结构选型与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紧密结合奥运场馆工程建设,提出国家主体育场结构的用钢总重可由13.6万吨优化调整到5.3万吨,可节约资金8—12亿元,受到投资业主方的高度重视。“奥运气象保障科学技术试验与研究”课题进展顺利,已在六个奥运场馆建成自动气象站,并于去年7月1日正式开通奥运气象信息网页,使*成为历届奥运会提供气象服务最早的一届。

(五)科技抗击SARS取得重要成果

在“立足现有资源,科学合理组织科技力量抗击非典”的工作方针指导下,运用科技手段抗击SARS疫情。及时推出病毒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荧光免疫法”两种检测方法已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得到世界公认。及时布置临床病理样本的采集保存,拨专款组织协和、人民、地坛、佑安、中日友好等五家医院保存病理资料,为开展下阶段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开展“康复期人血清试验”,提高了非典病人的治愈率。紧急启动一批科研项目,支持“ω-干扰素”、“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西维来司”、“凯时”、“复方精致胶囊”等一批药物投入临床。

在全面总结二四八工程实施四年来的经验和回顾20*年工作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企业离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还有较大差距,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水平尚需提升。二是科技资源推动郊区县发展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工业小区产业特色不突出,科技园区、郊区县工业小区与所在地区发展的全面联系、融合及互动不够;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作用不突出,还没有建立起依托高新技术发展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与经济紧密协作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三是科技在推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社会发展尤其是提高全体市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还有待于提升。

二、20*年科技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任务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市九次党代会确定了“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新*、新奥运”的战略构想。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继续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善于思索和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强化科技与首都发展的结合,形成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局面。

为了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任务,我们必须要按照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解决思想,转变观念。

第一,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辐射、渗透和动力作用,把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和科技成果引向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各个领域及全市的各个区域,力促区域的整体化发展、城乡的一体化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推进首都现代化进程的先导力量。

第二,继续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全球化竞争主要表现为区域和产业的竞争,其内涵是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技术、人才等稀缺科技资源的竞争。区域的发展必须依靠本地区的特色资源,特色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区域发展的关键,特色资源的溢出是带动区域发展的基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改革实践和发展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地区丰富的科技资源正是*发展不可多得的战略性资源,更大程度的涵养、凝聚、利用好*雄厚的科技资源,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是我们必须坚持探索的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

第三、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是变科技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动力,是科技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关村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从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两个规律出发,科技要在新时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企业是经济和科技行为的内在的、基本的单元,对经济、科技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逐步确立企业科技投入主体、科技创新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的地位,不断激发企业活力,注入企业动力,培育企业创造力,只有这样,许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经济、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

基于以上认识,未来一段时期科技工作要着重抓好“一个转变,两个加强”,即:实现由院所、高校为中心的技术主导型的科研体制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主导型的科研体制转变;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向郊区县的辐射、扩散;加强科技对城市发展、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支撑。

按照新时期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新*、新奥运”战略构想为目标,以优化首都发展环境,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为着力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集全市之力,继续深化实施二四八工程,“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全力打造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发挥科技在“五个统筹”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宽以科技资源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

全面推进各项科技工作。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搭建园区创新的制度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设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通过优化园区创新环境,切实增强园区创新活力。加强科技创新法制环境建设,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各项政策的落实,为各类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公平有效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规范科技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服务环境。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加强全市重点领域学科建设,培养、引进、鼓励各类创新人才在京发展,使*成为研发创新公共设施完善、成果转化孵化迅速、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的现代化大都市,成为世界研发的重要节点。

在全面推进*各项科技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三大行动:一是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引擎行动”;二是实现市区与郊区县协同发展的“涌泉行动”;三是推进首都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技奥运行动”。

(一)启动“引擎行动”,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引擎行动”的核心是,力促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引擎。

实施“引擎行动”,重点是通过完善科技创新法制环境,促进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选择重大研发领域和研发项目,以企业为中心完善新型产学研结合机制;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集成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链的高端形成产业集群,并向传统产业领域渗透,推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20*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重点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大企业技术研发,鼓励其带动一批中小企业按照产业链和技术分工开展研发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和共同发展。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鼓励支持科技投入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与国外一流研究机构广泛合作,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支持以企业为中心形成新型产学研组织模式,鼓励各类企业与研究所通过多种方式共建研发中心,鼓励跨国公司和外埠各类企业在京设立研发中心,吸引京外企业将总部迁入*。近期重点支持*医药集团药物分子设计中心、同仁堂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合作建立同仁堂研究院、京东方与清华大学合作消化吸收TFT-LCD第五代技术以及中德软件开发研究院等工作。

第二、积极开展科技资源招商。以促进科技资源与实业投资、金融资本相结合为纽带,创造新型招商模式,主动、充分地利用好*优势科技资源,吸引京外资金入京,加快科技体制创新,为首都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在生物医药领域,按照“促存量、抓增量、出大药”的工作方针,加快同仁堂与香港长江实业集团的合作、吉林通化东宝胰岛素项目、美国安万特公司,江中制药、江苏恒瑞等医药企业进京的招商工作。

第三、深化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通过项目引导,实现转制院所与大企业集团的实质性结合,形成既有创新能力又有资金基础,能够带动行业发展的新型龙头企业。近期重点抓好农科院畜牧所畜禽疫苗产业化等项目实施。

第四、完善专业孵化器与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大力加强市场化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创新体制实现科技资源条件全社会共享;充分发挥现有创业孵化体系的资源优势,改造和新建一批专业特色明显的新型孵化器,打造行业特色突出、支持力度显著的企业创新创业平台。

第五、大力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组织实施《20*—20*年软件产业发展长风计划工作方案》,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研发能力。支持中软、神州数码、用友等一批重点软件企业,推动*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成为世界重要的软件离岸研发中心、中国信息化实施中心、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开发中心,使软件产业成为首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初步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六、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重点行业发展。在微电子领域,支持企业申报和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鼓励京东方建立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支持建立半导体材料研发中心、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和设备研发中心等,促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微电子企业做大做强。在生物医药领域,鼓励企业实施以创新为内涵、以资源整合为手段的品牌战略,尽快推出*生物医药领域的知名品牌。在新材料领域,加强新材料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交易、产权交易和成果转化。继续抓好制造业信息化、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等项目的示范和产业化工作,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二)启动“涌泉行动”,完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

“涌泉行动”的核心是促进以中关村为核心的城区创新要素和成果向郊区县强力辐射,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溢出效应”,带动区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实施“涌泉行动”,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中关村园区的源头创新作用,增强中关村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促进区县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利用科技创新提升区县竞争能力方面的认识,推动科技创新与区县发展的全面融合,促进首都现代化“起步在城区,实现在郊区”目标的实现。20*年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搭建科技资源“溢出”的创新服务平台。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充分尊重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深化知识产权创新体制改革,形成知识产权创新的制度保障,从源头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力度。依靠科技资源和高新技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分蘖形成新型现代服务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丰富首都经济内涵。总结推广“中科前方”等单位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科技文化,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完善促进区县科技进步的制度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郊区县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家科技先进市县评比的基础上,设立全市区县科技进步督导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区县科技工作。

第三、提高区县科技管理队伍素质和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对区县科技干部培训。会同有关部门,针对需求为区县选聘科技助理。调整充实市政府专家顾问团,对区县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咨询。

第四、促进开发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区县发展特色产业,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区县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促进开发区与本地区的全面联系、配套与融合,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近期重点抓好顺义三高农业科技示范区、延庆国际马铃薯中心(CIP)亚太区域中心、通州光机电一体化工业基地、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平谷大桃产业化基地等的建设。

第五、继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建好农村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成果信息和专家咨询等多种信息服务。以农村信息化网络的300多个节点为依托,开展实用技术富民、就业上岗技能、星火计划创业等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通过建立和推广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农村科技经济协作组织,逐步形成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素养及农业生产技能,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六、以科技手段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结合郊区新城区的建设,在建筑、环保、通讯、治安、城市管理等方面,推广应用新技术,建设若干代表中国水平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实验示范小区。近期重点抓好昌平卫星城东扩工程、通州运河景观和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社会综合技术应用示范等工作。

(三)推进“科技奥运行动”,用科技手段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科技奥运行动”的核心是,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在科技直接服务奥运建设的同时,从首都市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利用科技手段推动首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20*年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做好科技奥运建设。围绕奥运场馆、信息、安全、开闭幕式、运动科技等与奥运直接相关的领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提高奥运工程的科技含量。

第二、以科技手段促进*城市交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实施*智能交通系统(ITS)规划等项目,加强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的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解决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促进*路网和客运结构调整。

第三、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水平。开展首都圈防沙治沙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饮用水源保护、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质改善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工业、医用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展清洁高效能源技术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第四、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科技攻关,提高市民健康水平。通过SARS防治研究,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组织工程化人体组织器官再造研究、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研究、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技术平台等项目的组织实施,提升*医疗卫生领域技术水平。

第五、推进首都信息化建设。通过新一代数字通信、信息处理技术的集成创新,建立高速、可靠的数字信息系统。

第六、大力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建设科普设施,完善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科普组织网络,开展群众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同志们,当前我们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新*、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为科技工作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使科技创新成为促进新时期首都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