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2-11 12:01:00
导语:政府工作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年,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庆祝建市30周年为契机,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完善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保持经济转型期和结构调整期的平稳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实现了“***”的良好开局。
——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生产总值152.39亿元,增长18.1%;财政收入完成26.36亿元,增长4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6亿元。神华乌海煤焦化、君正科技、华资煤焦化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推动了工业向“集团化、产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6.76%;工业增加值完成87.23亿元,增长24.2%。努力降低生产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万元GDP能耗预计降低6%。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8%和41.8%。
新农区建设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02亿元,增长6%。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保护地800亩,达到4400亩;新增葡萄种植面积4449亩,达到18000亩,四个葡萄品种取得了20*年奥运会准入资格,汉森葡萄酒获得亚洲葡萄酒20*年评比金奖。培育了岱山育肥牛、民生奶业等一批乳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区居民就业培训,向二、三产业引导转移就业近3000人。初步完成了新农区建设规划编制,村庄整合工作开始启动。动物防疫体系进一步完善,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区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完成投资25.6亿元,增长15.2%。302市场改造二期工程、海达街汽车交易市场建设进展顺利;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葡萄保鲜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金融业健康稳定运行,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7亿元、贷款余额111.2亿元,分别增长11.18%和16.25%。乌海商业银行挂牌运营,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和就业、支农小额贷款担保体系基本形成。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信息通迅、旅游、房地产和社区服务等产业继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1.63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8亿元,增长16.6%。
——城市服务功能达到新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滨河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41亿元,完成了13条道路及其配套工程,奥体中心、科技馆、图书档案馆、行政中心等八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新增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了高速公路海勃湾互通与城区连接线一级公路(迎宾路)改建工程,新建村村通公路62公里,建成巴音陶亥镇、公乌素镇汽车客运站。五虎山、西水等公铁立交桥建成通车,乌海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5公里,排水管网13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3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和供热质量明显提高;铺设煤气管网12公里,新增煤气入户3400户。天然气入城工程已完成场站选址等前期工作,输气管道工程即将开工。海勃湾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行,乌达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海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贷出金额6134万元,增长51%。继续推进旧城区拆迁改造工程,拆迁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开工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矿区人口向城区集中工程开始启动。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7.9万亩,新增园林绿化面积31.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74平方米。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步伐加快,千里沟水库、白独贵湾生态治理、青少年生态园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继续巩固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清理整顿成果,全面推进“蓝天绿地”工程,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海勃湾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15天,比上年增加128天。加大对沿黄排污企业的治理力度,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综合治理,水质达标率为97%。《乌海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论证,中国与瑞典可持续发展合作(乌海)项目逐步推进。乌达煤田灭火工程已经开工,卓子山煤田灭火工程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一通公司政策性破产工作基本结束,西水总公司与西水创业公司改革继续深化,五虎山煤矿政策性破产顺利推进;两矿业公司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进展顺利,平稳移交地方管理。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撤乡并镇及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扎实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积极推行财政综合预算,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增强了资金调拨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工作,成功承办中国光彩事业第二届西部扶贫开发协作会,中国光彩事业乌海产业基地正式挂牌;积极开展了一批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经贸洽谈活动,全年共实施国内招商引资项目62项,引进国内到位资金42.14亿元;利用外资147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2040万美元,增长152%,增速列自治区第一位。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增长14.2%,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1072元;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5640元,增长21.7%,人均收入水平、增幅、增速均列自治区首位。新增就业71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对从事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进行社保补贴,年人均补贴2100元。扩大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创历史最高水平。落实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标政策,月人均增加175元;实现了市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人均月补差达到110元,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报销比例,减轻了参保人员的负担。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取得突破,参保人数达1万人,基本完成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不断完善救助机制,在自治区率先为低保老年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50元;672户特困家庭领取廉租住房补贴;173户特困家庭得到医疗救助;138名大学生得到市长助学基金资助,232名大学生得到一次性教育救助,全市没有出现大学生因贫失学现象。新型农区合作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补偿标准,参与人数占农区常住人口的78.6%。实行了惠及全社会的供暖补贴政策,补贴标准达到自治区较高水平。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全年竣工面积23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65平方米。市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为8.3辆。社区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完成26个社区建设项目。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继续深化,天津大学化工中试平台氯产品实现产业转化,一批企业和产品进入自治区科技扶持和奖励范围,三个区都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旗县(区)考核。结合两矿业公司学校移交,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两基”主要指标继续保持自治区领先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设施大幅改善,成功举办了全国男子网球巡回赛等多项大型赛事,竞技体育在自治区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建立了人才储备长效机制。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中国名人书画展等一系列书画交流活动,“书法城”建设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广播电视制播设备数字化改造进展加快,覆盖率保持自治区前列。卫生对口支援与技术协作成效显著,在自治区率先开展了免费婚前检查服务,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了济困病房和济困门诊;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楼主体完工,市蒙中医院综合楼奠基开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自治区先进行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双拥优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档案史志、人防、地震监测、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和残疾人保障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海勃湾发电厂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成功举办建市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全面展示建设成果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全市的凝聚力。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密切与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29件,办复率100%;为民所办的16件实事基本完成。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成了居委会、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依法治市进程不断加快,政府法制工作得到加强,服务水平和能力有新的提高。深入贯彻《信访条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信访数量大幅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大力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全市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辛勤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驻市部队、武警、消防官兵,驻市各单位和支持乌海发展的各方面朋友,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派、各人民团体、各界友好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仍然较低,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市场竞争激烈和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压力增大;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较多,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结构性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还不够快,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的主要工作
2007年是我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实施“***”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两个中心”和实现“三个率先”,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和谐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完成183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3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28%和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增长13.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3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00元,增长17%;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增长20.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以发展煤焦化工、氯碱化工为重点,继续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做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神华乌海煤焦化一期等建成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加快神华乌海煤焦化二期、君正科技、华资煤焦化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全力支持乌海化工3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烧碱和京煤集团2×33万千瓦发电机组等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原材料、运输、电力等资源向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优势产业倾斜,争取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尽快实现企业直购电试点,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电源点建设。在推进大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政策引导,培育一批延伸配套的加工型中小企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高起点承接发达地区的非资源型产业转移,大力扶持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促进扭亏增盈。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的作用,提高企业的联合竞争力。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先导,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研发机构建设,继续支持天津大学乌海中试平台、神华乌海煤焦化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强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力发展以工业硅为支撑、有机硅为重点的硅化工产业,促进硅化工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中润镁业、浙江中成集团、金宇硅业等项目建设。
(二)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的基础上,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完成地方煤矿资源整合工作,推进质量标准化煤矿建设,提高煤炭资源回采利用率,增加原煤产量,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加强对非煤矿产资源项目的规范管理,实现有序发展。坚持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按照科学的企业用地规模供应土地资源。建立健全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机制,启动水资源智能化管理项目。合理调配水资源,优先保障重点项目、节水项目供应,鼓励循环用水和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优化经济发展和市民居住环境,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中心,重点控制大气污染,海勃湾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30天,乌达、海南要继续加大防治力度,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继续巩固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清理整顿成果,重点加大电力生产企业除尘、脱硫设施改造力度,全面完成北方联合电力乌海热电厂(原蒙华泰热电)、中能发展电力公司(原乌达电厂)、海吉氯碱、西水创业公司等企业的烟尘治理,实现达标排放。调整完善城市水源地保护规划,关停搬迁二级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所有企业,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严防重特大水污染事故发生,尽快制定处置沿黄企业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分解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切实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继续推进中国与瑞典可持续发展合作(乌海)项目;建设医疗垃圾处理场,加强对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和安全监管。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违法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要挂牌督办,公开曝光,公开处理。健全公众环保参与机制,建立环境质量公示制度,定期环境信息,提高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
围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方案,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节能监测、能耗考核和公示制度,提高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促使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转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在经济开发区和神华乌海煤焦化、海吉氯碱、黄河工贸等规模较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煤气、煤矸石、粉煤灰、电石粉、硅微粉等资源的集约、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年内淘汰实心粘土砖。
(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区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区支持农区”的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农区投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从今年开始,市、区两级财政在原有支农资金的基础上,每年另安排1000万元以上资金,专项用于扶持新农区建设;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区居民在新农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落实市、区两级部门和有实力的企业对口帮扶建设新农区的措施,营造社会资金投向新农区建设的有利环境。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开展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工作,提高耕地利用率。按照农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认真实施新农区建设规划,继续加快高效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葡萄和反季节蔬菜瓜果种植面积,新增葡萄4000亩,新增日光温室500亩;发展乳肉等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快育肥牛、肉类加工等项目建设,扶持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支农力度,扩大科技特派员承包服务范围,提高葡萄蔬菜种植技术,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培育农区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行免费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区居民就业和创业能力,推进农区富余劳动力向城区和非农产业转移,年内转移农区劳动力2000人以上。推进农区改水、改厕、改路、沼气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千里山水库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实现下闸蓄水;继续推进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完成立项,力争早日开工。开工建设石大门沟淤堤坝,继续建设黄河护坡工程,加快城区泄洪沟改造。大力建设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扬水站改造步伐。继续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彻底解决农区居民饮用水问题。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力度,做好疫情应急防控工作。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围绕建设“小三角”区域服务中心的目标,大力发展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促进物流、仓储、加工配送及专业市场的发展,建设一批新型物流项目。加快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乌海商业银行尽快发展壮大,鼓励发展保险、证券、典当、信托等金融服务。建立和完善资产评估、法律咨询、会计审计、科技指导、项目策划等中介服务。大力推行电子商务,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数字乌海”建设。积极发展生活型服务业。
全面实施商业网点规划,加强对流通业的政策指导,促进商贸流通业快速建康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引进知名品牌连锁企业入驻我市,着力培育几家销售额上千万元的大型连锁企业。继续提升餐饮娱乐业的档次和水平,吸引周边地区的消费。不断完善房地产交易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规范物业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大力培育社区服务业,完善多功能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增强社区在就业、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扩大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服务规模。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加快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改善金沙湾等旅游景区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业档次和水平。落实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和服务,营造平等、和谐、活跃的市场环境。
(五)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群体,壮大企业规模,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企业知名度。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快推进公益性企业改革,妥善解决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加快市直事业单位改革,启动各区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市场化,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积极向国家、自治区争取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融资和偿债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围绕煤化工、氯碱化工、电石化工、硅化工产业集群建设和区域服务中心建设,成立专门工作组,年内建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大中小兼有、各产业齐备的招商引资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及时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质项目保障。加强载体功能建设,完善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为大项目、新项目落地创造条件。加强招商引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创新招商方式,以开发区委托招商、企业二次招商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入驻经济开发区,推进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实施经济开发区封闭式管理,建立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运行机制,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对外开放环境。
(六)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自治区西部宜居城市。
科学、统筹安排城市发展布局,加快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滨河新区二期和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开展规划效能监察,严格规划执行过程监管,加大对违规工程的处罚力度,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继续完善滨河新区供热、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科技馆、图书档案馆、党校电大综合楼、市职业技术学校等重点工程年内投入使用,奥体中心、行政中心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完成科技馆内的规划展示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装修布展工作。继续加快旧城区拆迁改造步伐,确定重点改造区域,集中连片开发,鼓励改造“拆迁死角”,今年新开工建设住房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经济适用住房30万平方米以上。加大中小户型住房的供应,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全面实施矿区人口搬迁工程。
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新建改造9条城区街路;开工建设海勃湾绕城公路和运煤通道,力争开工110国道新地至麻黄沟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年内建成乌海长途一级汽车站和乌达二级汽车站,启动滨河新区和白独贵湾公交枢纽站建设,结合城市发展与村庄整合,加快农区公路建设。加大财政对公交的补贴力度,加快车辆更新,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提高公共交通能力,方便市民出行。完成乌海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提高通航能力。集中力量推进城市供水、供热、天然气入城、垃圾污水处理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成乌达区和海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启动乌达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千里山祥和变电站建设,提升乌海北部供电能力,形成全市20万千伏环网;开工建设滨河新区变电站,完成地下供电网络铺设,为滨河新区加快建设和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开工提供电力支撑。
加快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生态保护治理和绿化建设工程,加快沙草产业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积极支持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工程,完成白独贵湾生态治理二、三期工程基础设施和林网建设任务。抓好滨河新区沿黄河景观带、青少年生态园、乌达区西山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面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加强城区街头绿地、园林小品、休闲场所、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和改造力度,提高环卫质量。加强城市管理,全面开展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综合整治活动,塑造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城市形象。
(七)更加关注社会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扩大公共财政服务职能,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严格执行全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不断增加员工收入;确保国家、自治区规定的离退休人员待遇落实到位,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实施积极平等的就业政策,力争年内培训劳动力1.5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建立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加强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动态管理,开通再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基本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减轻市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构建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社会保险为辅的、广覆盖的养老保险体系;启动城区居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大额医疗保险工作,继续做好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快研究扶持政策,鼓励社会捐赠并广施善意,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慈善事业体系;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营造互助友爱的氛围。起步建设廉租房,进一步落实廉租房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覆盖面,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将市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00元,并严格实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落实好优待政策,建成老年公寓一期工程。关注农民工生产、生活,确保不再发生新的工资拖欠。从新学期开始,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书本费实行全免,并对住宿生免收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继续发挥市长助学基金和教育救助的作用,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继续完善济困医疗、特困群体医疗救助和新型农区合作医疗制度,为市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围绕食品药品放心城市建设,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增加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投入,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让老百姓用上安全的药品、吃上放心的食品。不断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统计评估制度,进一步关注社会贫富的差距度、群众和企业对政府的满意度、社会的安全度和人民的幸福程度,建设和谐文明乌海。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提倡志愿服务,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继续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巩固和发展双拥成果。按照构建“小三角”区域技术型人才培育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完善人才机制,调整人才结构,大力引进各类紧缺人才,继续实行人才储备,积极培养适用型人才,创造“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深入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信息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开展科技进步城市创建活动。结合矿区人口向城区集中、村庄整合等工作,进一步撤并生源大幅减少、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积极推进集中规模化办学,提高办学效益。继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迎接国家“两基”达标验收。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科学管理和安全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和谐校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扩建、改造一批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城域网。加强民族教育,规范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扩大乌海学院和市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按照自治区建设文化大区的要求,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提高文化创新和精品创作能力;以“书法城”建设为龙头,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支持社区、农区、校园和企业等群众性文化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强化文化市场管理,提升我市文化的影响力。积极筹备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搞好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规范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完成120指挥系统建设,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救助服务;加快蒙中医院综合楼建设,人民医院手术楼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侨务、外事、人防、档案史志、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残疾人等事业。
(九)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的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意见。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依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行和完善以职代会和厂务公开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增强依法行政观念,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公示听证、绩效评估、集体决策等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制度,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务信息的需求。
加强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水平。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重点抓好交通运输、煤矿、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畅通信访渠道,强化信访责任追究,努力满足群众的合法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乌海”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为全市人民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加大对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问题的查处,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资源配置、产权交易、医疗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充分运用审计成果改进工作,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切实加强政风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带头建设节约型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同志们,今年是为我市圆满完成“***”规划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的奋斗之年,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发前进,以实际行动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