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新跨越汇报
时间:2022-10-24 09:29:00
导语:经济社会新跨越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后五年,是我区继续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五年;是抢抓机遇,全面跨越的五年;是统筹全局,科学发展的五年。纵观国内外形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大为提高,有利于我区发挥区位、港口、旅游资源等优势,提升现有产业素质和培育新兴产业。沿海地区产业与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产业结构向重加工阶段转移,居民消费结构向享受型的小康消费、发展型的富裕消费转变,为我区发展临港产业、旅游业等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动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加速推进,**大陆连岛工程进展顺利,将为普陀加快产业升级,把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来重大机遇。近几年,我区一批重大项目已建成或正在推进之中,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更为可贵的是,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的认识更加统一、意识更加强烈、举措更加务实,这为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和区域间的各种竞争压力及困难,还有宏观调控对我区发展的影响。对此,我们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在区委的领导下,立足普陀实际,坚持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为实现普陀新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目标,以加快发展、协调发展为主题,继续深化海洋开发战略,积极打造海上花园城市,加快发展海洋先进文化,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建设,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综合实力提升更快。国民经济在增长方式转变和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确保13%以上,到2011年达到21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200美元左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1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额达到250亿元左右;地方自营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1年达到6.6亿美元左右。
海洋经济发展更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五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左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以上,到2011年达到380亿元以上;旅游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11年达到59亿元左右;渔农业经济保持平稳。
海洋文化活力更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弘扬,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全民素质不断提升。城乡文化底蕴和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文化与经济在渗透融合中健康发展。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花园城市魅力更大。本岛城乡一体化、大岛城镇集约化初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资源利用率有较大提高,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县级领先水平。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75%,城镇化水平达到60%。
社会和谐程度更高。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区工作深入推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应急救助、防灾减灾能力逐步提高,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渔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都增长10.0%左右,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
一、建设海洋经济强区,打造实力普陀。
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突出海洋经济主线,坚持量质并举,加快推进全国性“五大基地”建设。
坚持把临港工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紧紧抓住国内外重化工向沿海地区转移集聚、杭州湾建设中国重化工基地的战略机遇,把临港石化工业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抓紧抓好项目规划布局,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做细做深项目前期,主攻重大项目引进,集约建设岛屿型石化产业基地,努力实现石化工业重大突破;船舶修造业继续以规模扩张、技术升级、配套健全为重点,推进一批大型修造船项目建设,培育和发展游艇制造业,做强做深船舶配套产业链,大力扶持海洋装备工业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全国性的临港重化工基地。充分发挥能源物资储运优势,鼓励发展新型能源项目。坚持以推进结构优化、技术支撑、空间整合为重点,主攻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内外贸并举,争取若干个水产品加工标准上升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巩固和提升全国一流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地位。继续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临港工业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形成一批效益高、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加快推进六横、小干?马峙、虾峙等临港产业发展区域的开发建设,尽快形成新的增长区块。继续重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工业发展的广泛基础。
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增长点。大力实施“三产富区”战略,努力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体系。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基地。继续按照“三化”目标,着力抓好“三个转变”。进一步强化精品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重点打造朱家尖滨海休闲度假、沈家门渔港休闲带、桃花岛武侠文化以及东极、六横、白沙等地特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游艇业、海钓业,海景房产、度假会所、特色小岛等长时段、多消费旅游产业,积极发展与第一产业、临港产业等融合互动的产业旅游;努力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重点办精办深“沙雕节”、“民间民俗大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做活做强沈家门海鲜夜排档等海鲜餐饮品牌。大力提高旅游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重点加快高星级酒店群等旅游接待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和市场营销,进一步做深做实旅游标准化工作,不断巩固和拓展旅游国内国际市场。港口物流业。依托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国际水产城由国内产地市场向国际水产品交易集散中心转变,建设水产品公共保税库,构建水产品信息平台,完善现代物流手段,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水产品交易和集散地。依托深水港口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宁波?**港一体化,积极引进并加快建设能源等大宗物品的储备、加工、集散项目,使普陀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中转基地。不断提升传统海洋运输业,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物流组织、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商贸业。实施“一心两圈”战略。在沈家门,以精品步行街、旅游休闲特色街等为重点,加快建设集购物、休闲、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商贸核心;在东港新区,依托市民中心,加快建设标志性建筑集中、富有都市魅力的商贸综合服务圈;在城西,推进高档次精品商厦及专业市场改造,加强周边区域综合开发,着力形成城西商贸圈。建立会展服务体系,促进旅游业和会展业的联动发展。提升社区服务业,形成便捷、合理、优质的居民生活服务网络。积极发展会计、法律、信息、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研发、设计中心。
坚持把现代渔农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多元化投入、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加快现代海洋渔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做强做精国内捕捞,继续调整国内捕捞作业结构,努力提升捕捞船只现代化水平,打造一支装备精良、队伍精干的专业捕捞队伍。规范完善远洋渔业管理,稳步发展现代远洋渔业,有计划、有重点、稳妥地开发新渔场、新项目。推广精养高效模式,加快养殖业产业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加大渔业保障力度,改善渔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加快沈家门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完善沈家门渔港经济区的服务功能。提高海洋与渔业综合管理水平,积极实施海洋保护战略,不断扩大海洋特别保护区范围,最大限度发挥海域的潜在功能。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化布局,提升传统产业,扩大新兴产业,壮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休闲渔农业,努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不断促进渔农民转产增收。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不断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金融、招投标、投融资等体制改革,积极培育资本、技术、劳动力、产权、信息等要素市场。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健全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动向,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运作高效的外商投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重点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集团、企业来我区投资开发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大型石化等产业。充分利用“山海协作”等平台,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互动交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接轨合作,努力达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不断优化调整出口商品和出口市场结构,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高度重视口岸开放工作,加大口岸联检设施的建设力度。积极培育、规范完善行业协会、慈善团体等社会中间组织,提高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水平。
二、建设海上花园城市,打造魅力普陀。
坚持从海岛实际出发,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海上花园城市。
全面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普陀海岛型城市发展布局,积极构筑空间形态科学、功能结构优化、内在联系密切的城市发展框架,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强城市发展战略性研究,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按照“两心两圈一带”的发展格局,加快城区、六横、朱家尖等重点区域的功能和布局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按照体现特色、适度超前的要求,集中力量建设沈家门滨海景观休闲带等重点项目,大力推进沈家门渔港向西延伸,稳妥实施沈家门老城区改造,从空间、形态和系统改造等方面,着力打造沈家门世界级渔港文化旅游休闲带;大力推进东港开发,切实抓好市民中心建设,通过一批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建筑,促进人口集聚,加快形成全区政治文化中心;加大鲁家峙开发力度,稳步推进城北新区发展,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强城区周边山体规划布局,积极拓展城市公园,进一步改善市民活动休闲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综合管理力度,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按照变革渔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的思路,把发展渔农村经济、增加渔农民收入作为核心目的,加快创建渔农村小康社区。着力用现代生产要素投入渔农业,以现代生产技术和方式改造渔农业,加快培育渔农业龙头企业和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提高渔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战略,延伸劳动密集型临港工业产业链,加快渔农村休闲旅游、商贸服务业发展,增强渔农村经济活力,拓宽渔农民增收渠道。深入实施渔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增强渔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提升渔农村劳动力价值。按照“五整治、一提高”的要求,继续花大力气推进村庄示范整治、乡村康庄、改水改厕等工程建设。加快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渔农村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动员工商企业、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新渔农村建设。在渔农村新社区逐步渗透城市社区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新社区在渔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面组织实施生态区建设规划,创建具有海洋生态和海岛特色的国家级生态城区。依法加强对土地、岸线、水等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切实提高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划定并保护建设一批生态岛礁、生态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继续做好无居民海岛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工作,保护群岛特有的自然环境丰富性和生物多样性。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完善污染治理投入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积极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加强新建项目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扶持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艺。改善生态环境,新建一批城乡生态工程,着力分步实施城乡绿化、彩化、美化和城区污水、海岛垃圾治理工程。抓好国土开发与整治,做好水土保持、“青山白化”治理、矿山生态恢复等工作。
三、建设海洋文化名城,打造活力普陀。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我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努力形成全区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大力培育和弘扬普陀精神,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凝炼全区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六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繁荣普陀特色海洋文化。创作一批具有海洋特征、反映时代旋律的文艺作品,重点挖掘、开发、利用仿古船文化、渔民画、**锣鼓、?州走书、高跷跳蚤舞等重点民间文艺拳头产品。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渔村文化、家庭文化,丰富和活跃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掘和开发佛教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武侠文化,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着重加强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善现有设施功能,新建一批重大设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多种所有制形式投入文化事业建设。加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拓展群众体育活动空间。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文化。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健康。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步伐,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强区。围绕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加快海洋科技开发和研究,以普陀海洋高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为载体,加大对外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研发应用支撑体系。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机制,积极培育技术市场,保护知识产权,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设立研发中心,强化科技示范作用。加快推进全社会科普工作。统筹城乡教育,建设教育强区。以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化水平全省领先为目标,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科学合理调整新一轮学校布局,着力提高渔农村受教育人口享受优质教育的整体水平,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重视民工子弟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以提高对产业和经济发展贡献度为导向,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激活发展机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基地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输送基地。
四、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普陀。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着力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坚持把法治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与社会多种手段,有效防范各种社会风险,积极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维权机制,构筑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保障体系。进一步拓宽反映民意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着力疏导和缓解矛盾。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用一元化指导思想整合多样化社会意识,切实把握好第一话语权,充分利用普陀电视台、普陀网、《今日普陀》等宣传媒体,积极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针,着力构筑完善社会管理、打击防控、群防群治、社会保障“四张网络”,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要求,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工作,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着力构建惠民安民的政策环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促就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切实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医疗救助能力;实施“渔农民健康工程”,加大投入,统筹标准,进一步深化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按照依法扩面征缴、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基础管理、健全服务体系的要求,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并实施渔民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结对帮扶、医疗救助等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相衔接的运行机制,提高慈善事业的整体效益。继续重视和加强广播电视、人口计生、档案、老龄、老干部以及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着力构建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自觉接受区委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区委作出的各项决策;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及时报告工作,落实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和满意率。坚持政府重大决策听取各方面意见,多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深化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公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坚持依法行政和从严治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和行政效率。坚持勤政廉洁,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认真组织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认真做好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