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工作汇报

时间:2022-10-23 03:02:00

导语:社会救助工作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救助工作汇报

党的十七大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江苏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积极探索从体系建设、机制创新入手,不断推出和完善济民惠民政策举措,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在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较高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赞许。据江苏省民政厅与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联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江苏省困难群众的生存权益已经得到保障,社会救助水平已接近国际公认标准。同时,在制度设计和实务操作层面打造了不少具有江苏特色的新亮点。

一、政策举措性救助逐步转向体制机制性救助

以全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为标志,江苏社会救助工作由以往的政策举措性传统方式转向以体制机制建设为重点的新路子。改变了以往主要由部门协商、领导裁定的传统决策形式,实行了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直接挂钩、同步增长的新途径。全省统一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20-25%,确定各地城乡低保标准,同比例增长。这一制度设计与创新,从本质上把决策权由决策层面转向了机制层面,更具科学性,更利于促进低保标准增长。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纳入城市低保的对象43.95万人,占非农人口1.5%,累计发放保障金4.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全省平均保障标准241元/月,人均月补助119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和21%;纳入农村低保的对象112.15万人,占农业人口2.4%,累计发放保障金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全省平均保障标准126元/月,人均月补助49.9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和22%。全省合计纳入城乡低保的人口达155.74万人,加上已保障的五保供养对象22万多人、重点优抚对象24万多人,以及救灾、助残、助学、助医和助老的人数,剔除重复计算因素,全省年度得到各类救助、援助的人数约在350万人,占总人口的4.7%,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已经全面解决。

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近日江苏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决定,力争用3到5年时间,将全省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1美元的国际公认标准,这是我省继建立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之后的又一个政策亮点。目前全省城市低保月平均标准为241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超出每人每天1美元的国际公认贫困保障标准线;全省农村低保月平均标准为126元(苏南184元、苏中107元、苏北80元),离国际公认标准还有一段差距。苏南地区争取2008年与国际公认标准全面接轨,苏中地区争取于2010年全面接轨,苏北地区争取于2012年基本接轨。

二、补缺型救助制度逐步转向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

近年来,江苏省按照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思路,逐步将“补缺型”救助引向“适度普惠型”福利社会。目前已使350万困难群体共享到“发展红利”。

一是建立了低保标准与居民收入直接挂钩的增长机制。城乡低保标准与当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及增长幅度直接挂钩不仅创新了决策理念和方式,而且建立了财政预算按机制生成的实际需求提供保障的科学机制,还实现了受助对象由向政府求助转为为自己维权,救助机构由给困难群众送温暖转为履行政府职责的心态转变。同时,低保补助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资金直接由财政打卡入户,委托金融机构发放。全省城乡低保制度步入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是不断完善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增长机制。江苏在全国首先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近5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平均增长80%,省财政用于优抚的经费增长246%。

三是启动了临时救助制度。今年,省政府出台了《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办法》,将救助体系覆盖范围从绝对贫困群体拓展到相对贫困群体,有效缓解了低保政策的“炕边冷”现象。办法规定,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2倍范围内的生活困难群体,因重、大病或遭遇突发灾害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因不可抗因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以及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应予救助的对象,采取困难群众申请一次救助一次的形式,帮助他们渡过临时难关。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统筹福彩公益金、社会捐赠款。

四是建立了重残人员生活帮扶制度。从2008年1月1日起,将在全省范围内,对低保对象以外的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参照当地低保标准全额给予生活救助;对低保对象以内的重残人员按照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的110%-120%足额发放低保金。

五是健全了社会救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社会救助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容易政出多门、重复救助或救助疏漏。省政府决定,各级政府建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民政、财政、劳动、卫生、教育、司法、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民政部门。明确了联席会议的主要使命是及时研究制定和协调救助政策,确保救助政策的统一性,保证救助公平、公正。

三、政府单头救助逐步转向政府社会组合救助

近5年是江苏民生事业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5年,也是困难群众得实惠最多的5年。首先体现在各级政府坚持将新增财力向公共事业和保障民生重点倾斜、向困难群众重点倾斜,不断加大了公共财政支撑力度。近5年,全省在低保专项补助上已累计安排资金10.7亿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各级财政投入城乡社区建设资金达25亿元;省政府连续3年拨款4.38亿元实施“关爱工程”,三级政府自筹5.22亿元,帮助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8万多张。到今年底,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可望达到60%。目前全省五保集中供养年人均标准已达2876元,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达2310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体现在社会的广泛响应和参与上。以推动慈善和福利彩票发行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主抓手,社会互助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辅助和补充功能日益彰显。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成立了慈善机构,106个县(市、区)中已有87个成立慈善机构,不少地方的慈善机构已延伸到乡镇。全省慈善基金总量年底可望达到70亿元(含合同认捐),位居全国前列。加上每年“慈善一日捐”活动所募集资金,今年全省慈善救助支出已达3亿多元,100多万困难群众受益。明年实际可支配慈善救助资金可望达到5亿元以上水平。近三年福利彩票发行量年均增加7亿元左右,今年预计超过31亿元,全年可留成公益金4.5亿元。经常性社会捐赠网络已覆盖全省城区,“爱心超市”、“慈善超市”已有500多家,其中南京市已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慈善医院或医疗站点已有380多个。社会互助渠道和方式大力拓展,救助效率大为提升,乐善好施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

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为我们在新起点上推进社会救助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巨大动力。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社会救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着力增强改善民生的普惠性、着力完善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为总体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为目标,以救助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将已出台的社会救助政策举措制度化、机制化、法规化,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创新完善我省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升我省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