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培训干部汇报
时间:2022-10-21 12:46:00
导语:科学发展观培训干部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加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力度。
第一,从思想上形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力的保障。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而人们的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观念支配下进行。所以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我们改造主客观世界强大的思想武器。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要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筑牢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各项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也累积了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竞争能力弱;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加快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可持续发展面临日益加剧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农民增收依然困难;禁毒、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等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要破解新阶段的发展难题,实现新的跨越,仅凭老经验、单靠敢闯敢干是行不通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实质在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作为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如果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不科学,其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带来消极负面的问题:重物轻人,背离以人为本的目的和手段,不是科学发展;见子打子、单项推进、顾此失彼、无视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全面性,不是科学发展;缺乏辩证思维、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不论社会结构要素功能之间的耦合性、协调性,不是科学发展;无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规律,脱离实际,盲目上项目,以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中共云南省七届七次全委会强调: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发展内涵上,必须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够、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提高竞争力,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规模与质量并举,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在发展方略上,要立足云南省情,充分体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发展道路上,要突出云南特色,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目的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省各族人民共享。
第二,从组织上形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力的保障。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党的共识。但从实践看,全面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一段时期以来,有些干部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给地方发展带来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侵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科学发展观存在把握上的庸俗化、执行时的简单化和片面化现象。一方面高喊要重视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却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不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办事,还是靠过去那种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来发展经济,忽视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等。政绩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实绩。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相辅相成,科学发展观要求什么样的发展,领导干部就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政绩。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既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要看人文和社会指标;既要看城市面貌改变了多少,也要看农村的面貌改变了多少;既要看当前的发展态势,也要看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蛋糕”是否做大,也要看广大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是否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对种种违背科学发展的行为,就事论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从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等环节入手。对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的干部要进行诫勉谈话;对不胜任科学发展的干部不得继续留任;对违背科学发展观严重失职的干部要及时罢免。“想干事是德,会干事是能,多干事是勤,干成事是绩”。通过领导干部个人述职、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适时对干部在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上的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作为干部奖惩、升降的重要依据。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领导班子中来。要抓住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四个环节,着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大力选拔任用推动发展、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注重选用发展意识强、创新本领高,善于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开拓型干部;选用开放意识强、引资本领高,善于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的干部;选用驾驭能力强、协调本领高,善于处置突发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的干部;选用团结意识强、群众工作本领高,善于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干部;选用吃苦精神强、创业本领高,能够长期在贫困地区默默无闻打基础、促发展的干部;选用全局意识强、“两手抓”本领高,善于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干部。
第三,从作风上形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力的保障。从作风上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真”和“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内在的联系,“求”就是要研究、要探索,“务”就是去做、去干。求真,就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于各方面的工作。
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深化于实践,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提出要求,着眼于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内容很实在,针对性很强。务实,就要防止将科学发展观当作空洞的口号。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论断,如果不结合实际加以具体化,仅仅口头褝式地重申,就很容易变成空洞的口号。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搞形式主义,真正把工作的着力点集中到研究解决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来;务实,就要防止将科学发展观抽象化。科学发展观是很朴实的道理,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加以理解和掌握;务实,最重要的,是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求云南省情之真,务云南发展之实:无论想问题、作决策,都要从实际出发。云南毕竟还是一个欠发达的边疆、民族、贫困省份,存在发展不够、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经济结构仍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等问题。从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的云南省情出发,既要积极进取,也要量力而行,不能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更不能盲目攀比。
第四,从制度上形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力的保障。从制度上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关键要看我们是否能够建立起一整套保证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要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干部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激励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要认真执行并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得到褒奖,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受到惩戒。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只有使干部的工作成绩得到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进一步营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激励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的工作实绩选拔使用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把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干部配备到关键岗位上去。
根据科学发展观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方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一是必须符合“五个统筹”的要求,体现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要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到速度、质量、效益并重上来,从注重以物为主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全面发展上来,从注重短期发展转到与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上来,从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转到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并重上来。二是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三是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又不能唯数字,坚决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现象的发生。四是考核指标既要有确定性,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又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调整。五是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班子和干部的差异性。考虑在统一的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下,对实绩考核内容赋予不同的权重结构和侧重点,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下干部的实绩。
中央组织部在一些试点地区探索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立足选准用好干部,包括了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五个基本环节。去年中旬,中共云南省委正式出台了一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法规性文件:一是以扩大民主参与为前提,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二是以评定实绩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在考核内容上,党委班子重点考核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自身建设,政府班子重点考核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自身建设,班子成员重点考核思想政治、领导能力、工作绩效、表率作用。三是以疏通出口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四是以科学民主为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制度。这些创新,必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特别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教育教训体系。破解发展难题彰显理论武装的重要。要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水平和增强他们创造政绩的能力。领导干部要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能力、工作目标和各项制度,切实解决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问题,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更加缜密地谋划全局。对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以宏观战略为总揽,以具体思路抓落实,靠实践运作来体现,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了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需要加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力度。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放在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大格局中来考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今天,是否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衡量党及党的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高低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建设如何的重要标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全面了,要素多了,参数多了,协调统筹难度增加。能否做到“五个统筹”,是衡量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围绕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加强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的能力培养,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本领,切实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的成效。要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抓好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的教育培训。要提高办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探索大规模培训干部质量的新途径和新办法。要逐步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
适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要紧紧围绕着把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着眼于培养“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领导干部,进一步大规模培训干部,推动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增强他们依靠科学发展的本领。要把理论学习同各种新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以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层次和岗位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内容和重点,促进干部全方位地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干部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有机组成,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作为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途径。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云南省委党校对主体班教学方案进行规划和调整,采取互动式、研讨式、开放式、案例式、体验式、菜单式等教学方法,进一步发挥学员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学员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从而不断优化干部理论培训的质量。(执笔:李晓南)
-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政绩观
- 下一篇:创新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精品范文
10科学课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