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联动远程教育汇报

时间:2022-10-20 04:20:00

导语:三级联动远程教育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三级联动远程教育汇报

前几年,在积极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中,我们感到远教工作在基层是“热在县里、断在乡里、冷在村里”,这一现象始终困挠着县乡党委,干部苦恼,群众茫然,制约了远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认真调研,积极创新,推行远教工作以村为主,增强乡镇服务功能,加大县委引导作用,在全市积极推进远教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从而有效地把县、乡(镇)、村联成一线,织成一片,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强化县委引导作用,让县乡村三级远教工作动起来

要解决“热在县里、断在乡里、冷在村里”的问题,关键在县委。为了把远教工作的有关政策及时落实到乡镇和农村,形成县乡村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在实施县乡村远教工作“三级联动”中,我们充分发挥县委的龙头作用,增强县直各部门的“传热”功能,让乡动起来,使村活起来。

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引导。实施远教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县市区委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能与作用,明确任务,细分责任,层层实行目标管理,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将远教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农村党的建设目标考核体系,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则把远教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发挥远教联系制度作用,舞好龙头,县级领导普遍联乡联村,将各自的建整扶贫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办成远教示范点,全市已建成350多个远教示范点。各远教成员单位作为联村后盾单位,不推卸,不松懈,加大对村级远教工作的经费支持、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共同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教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广泛发动群众,加强舆论引导。各县(市、区)委远教办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媒体、板报、标语、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远教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方式,在乡村人口集中地、主要交通路口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办板报、发放宣传资料,使远教工作家喻户晓。同时,各县市区广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科技服务月”、“科技文卫对接”、乡土人才网络在线服务、“四下乡”等科技服务活动,组织科技、农业、林业、畜牧、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和志愿者利用远教站点,进行农业技术远程教育,深入乡村,面对面开展科技咨询。各乡镇党委还发动机关、学校、医院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或在工作之余,进村入户,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在县乡村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增强了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了解,激发了参与远程教育的热情,在全市营造了上下齐心、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掀起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热潮,农民群众的远教知晓率在不断提高。

创建远教“红旗站点”,加强典型引导。为使县乡村远教工作动起来,我们以点带面,加强对远教站点的规范化建设,在全市开展远教“红旗站点”创建活动,出台了《怀化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红旗站点”创建活动方案》和《“红旗站点”评分细则》,对“红旗站点”实行优进劣出的动态管理。目前,全市已申报“红旗站点”36个,“优秀站点”280多个。同时,在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典型、“袁隆平科技奖”和“袁隆平科技致富能手奖”获奖者的传帮带作用,采取“一带一”、“一帮多”等形式,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产业协会优势,帮助3450户党员群众脱贫致富,有效地促进了远教工作的平衡发展。

发挥乡镇桥接作用,把县乡村三级远教工作联起来

开展远教工作以来,我们针对远教工作“断在乡里”的问题,从远教站点建设、远教人才培养、站点管理与使用入手,完善乡镇一级远教功能,加强乡镇一级管理,发挥乡镇一级承上启下作用,实现了县乡村之间的远教工作共振。

实施“乡村联建”工程,完善乡镇一级远教功能。在行政村普遍建立远教终端站点的同时,我们普遍推行“乡村联建”,乡镇党委与政府所在地行政村党组织共建远教终端站点234个,其余53个乡镇则拓展渠道,整合资源,将乡镇党内统计电脑系统与远教站点合二为一,实行共建共管共用。乡镇还多方筹资,拓宽场地、开通宽带、添置视频会议系统,提升远教站点功能,有效解决了远教工作“断在乡里”的站点硬件缺失问题,从而使乡镇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为县乡村远教工作“三级联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行乡镇组织委员轮训制度,提升乡镇一级远教管理水平。在建设村级远教终端站点之前,首先对乡镇党委组织委员集中进行培训,从站点建设技术标准到施工要求,从电脑软硬件操作到站点维护,从课件下载到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用,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站点建设完成之后,在集中培训村级操作管理员的时候,又将乡镇组织委员纳入进来,一同培训,从而提升了乡镇组织委员的远教管理水平。

加强远教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乡镇一级服务水平。乡镇组织委员由于人手少、流动大、懂技术的少,制约了乡镇一级在远教工作上的作用发挥。而要发挥乡镇一级在远教工作中承上启下的桥接作用,培养和壮大远教人才队伍是关键,为此,各级远教办与团委通力协作,将远教志愿者队伍建设纳入到全市志愿者队伍管理中来,增设农村远教服务类型,细分软硬件设备维护、管理操作员培训、远教政策宣讲、远教学用组织等多个服务项目,供远教志愿者选择申报。按照就近、方便、快捷服务的原则,根据各乡村远教站点的实际需求,就近从有志于远教事业的乡镇机关、学校、医院、乡企员工中招募志愿者,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推进农村远教事业的发展。目前乡镇有116名机关单位人员申报加入远教志愿者队伍。

发挥村级主体作用,使县乡村三级远教工作活起来

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农民群众得实惠,这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农村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根本任务。我们在实施县乡村远教工作“三级联动”中,突出村级主体地位,增强村级主体功能,发挥村级主体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开展教学、学用成果转化,使县乡村三级远教工作活起来。

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突出村一级的主体地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才刚刚起步,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是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没有全身心投入,表现为不想做;部分农民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和文化教育落后,表现为不会做;一部分人认为远教站点建设就是上面给钱搞建设,加之乡村财力贫乏,对远教相关附属设施建设的投入,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表现为不能做。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党组织始终突出村一级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班子的作用,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村级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村民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相结合,与村级文化娱乐相结合,切实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到现代远程教育的魅力和好处,从而激发他们学远教用远教的激情,增强他们学远教用远教的自我主体意识。

注重村级远教骨干队伍建设,增强村一级的主体功能。农村远教站点功能全不全,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过硬的操作管理员队伍。一方面,多渠道多方式建立村级远程教育站点操作管理员队伍,从村支两委中明确一名责任心强的班子成员,作为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村级远教操作员以村干部为主体,以县乡机关下派第一村支书、选派的大学生村官、乡村中小学教师、农村青年为补充,在每个村挑选一至两名远教操作员,全市已有4800多名操作员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多形式培训操作员和管理员,丰富他们的远教基础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各县市区普遍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全市远教操作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大比武,通过层层选拔赛,全市共130多人获得市、县两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操作技能比武“十佳能手”称号。与此同时,采取校企合作、依托行业协会、挂靠产业大户等形式,在乡村建立了230多个稳定的远教实训基地,进一步增强了村级远教主体功能。

整合资源,组织学用,发挥村一级的主体作用。为了不断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集中学习、个性化学习和信息服务的需要,我们整合资源,一站多用,共建共享,积极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接,与涉农部门、电信公司一起推进“宽带进村”计划,今年为1542个村铺设互联网络,争取到2010年,全市“宽带进村”达到100%。依托有线电视平台,开设远教电视频道,在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0%以上的乡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现有的设备、人员和技术,增设远教电视频道,根据农时和农民作息习惯,插播远教课件,每周播放3-4次,让党员干部群众足不出户学,把远教的触角延伸到农户。为了使村级远教终端站点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我们创新方式方法,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对村干部重点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方面培训,对年轻党员干部重点进行学历和岗位技能培训,对老党员重点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了使村级远教终端站点成为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致富点,各乡各村根据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在对农民群众普遍进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产业大户、行业协会成员进行产业链专项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引导,同时结合农业开发项目,利用远教教学课件,组织学习培训,指导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掌握项目技术知识,推动项目实施,切实让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

通过县乡村远教工作“三级联动”的全面实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热在县里、断在乡里、冷在村里”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较好地解决了远教工作在“建、管、学、用”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激活了远教工作学用机制,激发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教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