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经济发展汇报

时间:2022-10-18 04:49:00

导语:计划生育经济发展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计划生育经济发展汇报

●当父母需要“养儿防老”,而孩子的数量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约束的时候,父母将加大对于孩子教育的投资。反过来说,当计划生育政策被放松的时候,原本受约束的父母将多生孩子,孩子的人均人力资本投资将下降。

●在现阶段,政府应该避免简单地通过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来应对“未富即老”的挑战。在坚持计划生育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社会保障等手段,来减少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给单个家庭所带来的风险。

在过去30年支撑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众多因素中,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所形成的人口红利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正逐步步入一个老龄化社会。按通常的理论,人口的老龄化不仅会使人口红利时期走向终结,还会使储蓄率下降,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这就是人们对中国“未富即老”的担忧。于是有人认为,放松计划生育管制,提高出生率,将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多生孩子还可以提高社会的平均储蓄率,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但是,问题并不是这样简单。事情还要从“养儿防老”说起。

所谓“养儿防老”,意思是说孩子是父母养老的经济来源之一。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不会完全被社会保障所替代。尽管市场的发展可以作为家庭保障功能的某种替代,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钱并不能够完全买到家庭所需的称心如意的各种保障功能,因此家庭内保障有其存在的基础。即便是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家庭保障的因素也不可小视。在美国,对于需要照顾的老人,家庭提供了大致80%到90%的非正式的照料,其中,有近2/3的照顾来自于子女或者扩展家庭的其他成员,剩余的则来自于伴侣,只有不到5%的照料来自于市场的服务。

既然“养儿”是为了“防老”(至少是部分原因),父母就有了为子女的教育进行投资的动力。很显然,父母能够从孩子身上得到养老资源总量与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因素有关。父母的寿命越长,老年时需要的养老资源越多,父母就越有动力通过生孩子―――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或者投资于子女的教育来增加自己的养老资源。问题是,如果父母只能生一个孩子,那怎么办?有办法,那就进一步提高教育投资,通过改进孩子质量来弥补孩子数量的不足。现在,家长都会说,只有一个孩子,没办法,一定要培养好。难怪中国的家长那么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甚至周末也要补课。

那么,中国家庭的生育意愿是不是真的受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有人说,现在养孩子成本这么高,父母都不愿意生二胎了。我们不否认,有不少年轻夫妇的确只想生一胎,但是,只生一胎是不是已经成了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想法了呢?国家计生委的生殖健康调查表明,对于目前的一孩计划生育政策,35%的被调查妇女认同一个孩子的安排,但有57%的妇女偏好于两个孩子的政策,另外还有5.8%左右的被调查妇女偏好于更多的孩子。另外,根据莫丽霞的研究,中国农村的平均意愿生育孩子数目是2.01个,而郑真真的研究表明,中国育龄妇女的理想子女数大多是两个孩子。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一项调查(受访者为该市4800名20至30岁的成年独生子女)显示,成年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正在提高。如果不考虑计划生育政策,他们希望生育的孩子数平均为1.46个,50.1%的受访者表示想“生二胎”。

当父母需要“养儿防老”,而孩子的数量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约束的时候,父母将加大对于孩子教育的投资。反过来说,当计划生育政策被放松的时候,原本受约束的父母将多生孩子,孩子的人均人力资本投资将下降。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证明,孩子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替代关系的确是存在的,而这一点恰恰被主张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们忽视了。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后,孩子的数量上升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孩子的质量相对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这正、负两方面作用谁更大,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相对重要性。借助于数值模拟的方法,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参数下,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增长不利。随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放松计划生育造成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大。更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现在就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等目前出生的孩子成长为劳动力,至少需要16年时间,到那时,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要远远高过现在,而劳动力数量的重要性将大大下降。这就给通过放松计划生育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提出了疑问,更不用说再考虑到环境和资源对于人口数量的承载力了。

本文讲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结果,反而有可能造成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提高,以及社会福利的改进?换句话说,既然有大量居民受到了生育数量的约束,那么,全社会的“福利”又怎么会增加呢?要注意的是,父母投资于孩子的教育之后,在年老时从孩子那里得到的只是孩子的收入的一部分,不难理解,如果提高父母从孩子收入中分享的比例,那么,父母将更多地投资于子女教育,这时,子女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都将更高。但是,由于父母得到的养老回馈是由“孝文化”决定的,不会随意改变,因此他们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就会与之相适应,不会达到更高的水平。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对一部分父母构成了约束,使得他们“不得不”以增加子女的教育投资为应对之策,但是对于后代而言,教育投资的增长却有利于其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总体福利的改进。

对于全社会而言,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长期的经济增长如果不是唯一的目标,也肯定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持续降低,受到生育约束的父母也将越来越少。在现阶段,政府应该避免简单地通过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来应对“未富即老”的挑战。在坚持计划生育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社会保障等手段,来减少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给单个家庭所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