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基层组织建设汇报

时间:2022-10-18 11:03:00

导语:党基层组织建设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基层组织建设汇报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在基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键在基层各级党组织。

一、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做法,十分重视党支部的作用,他曾说:“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指出:“提这样的口号,那样的口号,这样的方针,那样的方针,只要有了基层工作,有了经常工作,才有希望落实。否则只发号召,做指示,发下去就像石头掉在大海里,影子都不见”。新一届中央与时俱进,创新执政理念,更加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也指出:“要通过扎实的工作和不懈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密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第二,充分认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执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每一个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并参加其中的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组织原则。我们党的7000多万党员分布在约345.1万个党的基层组织之中,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健全而充满活力,党的整个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也是我们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我们这个特定的执政党而言,如果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很弱,党的执政能力就失去厚实基础。有过生动的比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也是执政能力大小、强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基层党组织处于建设与改革的第一线,是总结、创新推动党的执政能力的最终源泉和主要动力。

第三,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紧迫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方针、原则和措施。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承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政使命以及党的自身状况的重大变化,既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党的基层组织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贡献,也锻造了一支奋发有为、蓬勃向上的干部队伍。但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来看,党的基层组织无论是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层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群众说的好:不会致富的干部,不能当干部;自己富了,不带动大家致富,不是好干部。当前一些基层干部观念守旧,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不善学习,不懂管理,市场知识缺乏,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志大才疏,发展观念滞后。在一个单位,一个村子,干了几年,或十几年,工作毫无起色,所在单位,仍然是“江山依旧,面貌未改”。一些党员脱离群众,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心态浮躁,境界低下,热衷于作表面文章,把庸俗的“帮把”习气带到组织生活中,影响团结,贻误工作,发挥不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党的基层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本领不大。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对基层党的组织率领群众奔小康的愿望非常迫切。但是基层党组织由于种种原因,办法不多,思路不广,导致一些群众对基层党的组织失去信心,而逐渐向“大款”、“富户”和家族、宗族势力靠拢,以致有些地方出现基层选举中组织推荐的人往往落选,自发提名的人选反而占有强势的现象。

三是处理复杂问题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还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往往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处理当前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以上级领导的指示为依据,而忽视以法律和政策为依据解决问题,不重视增强自己处理复杂问题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四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及保证监督作用还存在发挥不力的情况。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认为经济工作搞好了,单位的效益好了,就等于党组织的工作做好了;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理直气壮地履行基层组织的职能,不愿去宣传组织群众,忽视对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不敢面对诸如“”之类的非法组织对基层政权的挑战,在黑恶社会势力面前束手无策,在整治文化市场中分不清良莠;少数基层党组织甚至对一些企业制假、贩假、偷税、漏税坑蒙拐骗等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的问题听之任之,有些党员还参与其间“分一杯羹”;有的党员过分强调自主意识,有些党员缺少起码的政治热情和组织观念,对党组织活动不积极参与,甚至消极应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或不了解,或置之不理,或公然违背,这些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党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

三、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践的新途径,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精神要求,力求做到创新,务必实现突破。

(一)必须强化发展的理念。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越是困难地区,越要咬定发展不放松。抓发展的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作为基层干部和基层领导班子,必须有干事兴业的责任感,有敢于超越前人的勇气和魄力,有抢抓机遇,狠抓项目,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面对困难,寻找出路,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办法,有担当大任,勇挑重担,迎接挑战的气魄和毅力。无论县、乡、村哪级班子,只有扭住“第一要务”,才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检验基层党建的实际效果,着重从上项目、抓产业、搞建设、变面貌和为民办实事的一线看班子、选干部。唯此,才能逐步提高各级班子抓发展的能力,才能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必须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思想,把全部的心思用在民生上,而不是用在“官计上”。破除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树立统筹发展的观点,把目标定位在全面发展上,不片面追求“政绩”和“形象”,把经济工作的主要职能定位在市场主体服务上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善待群众,回报人民,把情系百姓、爱民为民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三)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要积极探索构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思路、新方法,调解好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消除化解不安定的因素,认真贯彻党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妥善解决土地征用、城市拆迁、扶贫济困、信访工作、城市就业、低保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基层组织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四)树立党员带头致富的理念。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的日子,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体现在带领群众致富上。要提高党员致富的能力,必须学好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大胆从民营企业家、产业化带头人的党员中选出干部,充分发挥能人“村官”思想活、技术新、经验多的优势,尽快改变村容村貌,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