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
时间:2022-10-10 12:58:00
导语: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年,我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全省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50.5%,补偿支付额超过10亿元,为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初步统计,参加20**年度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约3000万人,人口覆盖率达到60%,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行县级统筹,完成了传统合作医疗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转变。我省从20**年起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由点到面、直至覆盖全省广大农村,标志着我省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取得又一项突破。
**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要求加大投入,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省委、省政府已决定从20**年起增加投入,进一步提高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各地要认真领会和贯彻全国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20**年我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巩固成果,提高水平,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力求实效。具体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围绕一个目标,完善四个机制,采取五项措施。
一、围绕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去年,省委提出用3至5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包括“看病难”问题。省委九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也要求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率,提高保障水平。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最终目的,也是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目标。各地要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计划,积极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要用是否解决了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和看病难问题为标准,检验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质量。通过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覆盖率。参合人数较少的地方,要争取提高覆盖率,让大多数农村群众都能享有医疗保障。
二、完善机制,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要有数量要求,更要有质量保证。各地在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四个机制:
一是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要达到50元以上。要积极探索引导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有效筹资方式,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使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和财政扶持合作医疗制度化。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坚持以保大病为主、适当兼顾受益面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要达到实际费用的30%以上,封顶线达到6000元以上,并逐步达到1万元以上。要合理调整补偿方案,把当年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最大限度用在农民群众身上,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三是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必须以县为单位实行专户存储,统一管理,封闭运行。要以基金管理为重点,抓好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要健全基金管理、补偿支付、检查监督等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四是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要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把农村基层卫生建设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结合起来,把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机制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降低医疗成本,纠正滥检查、滥用药、滥收费等不正当医疗行为。要加强药品配送网和药品监督网的建设。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措施
为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责任心。
领导重视,部门主动,是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关键。各市要向云浮市学习,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解决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覆盖率问题、资金筹集和财政扶持、报销补偿制度、基金管理和安全、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问题等,要关注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全过程。各市卫生局要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要求,对本市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承担主要管理责任,包括:牵头实施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承担主要工作责任,向市委、人大、政府提出实施建议,协调有关部门工作,督促县级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努力实现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目标,提高覆盖率和保障水平;督促市、县(区)两级财政资金足额预算和按时到位;监督县级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基本统一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和补偿制度,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监督市、县、镇、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公开的落实;负责纠正本市范围内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建设,有效完成省布置的各项工作。各县(市、区)要达到县级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合格标准。
2、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
从20**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要达到每人每年50元的标准。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5元,市、县(区)财政扶持标准要提高到每人每年15元。财政确有困难的市、县(区),20**年地方扶持资金不能低于每人10元的标准。各地要落实资金预算,市、县(区)扶持资金要在7月份前划入基金专户。地方财政增加部分应主要由市一级承担,财力困难的乡镇不再承担扶持任务。要把落实扶持资金作为检验各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标准。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提高后,各地要重新调整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提高保障水平。
3、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农民群众治病救命的保命钱,必须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农民治病的需要上。管好用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政府的责任,是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从20**年起,接受省财政扶持的县(市、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全部实行县级统筹。乡镇一级负责做好宣传发动、资金筹集、登记造册、补偿支付、统计和政务公开等工作。要加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的检查监督,严肃查处虚报、挪用、截留、套取、贪污合作医疗资金以及造假凭证、作假帐等行为。要认真落实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补偿登记制度和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县级卫生局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负直接责任,地级市卫生局负监管责任。第二季度要全面开展检查和评估工作。
4、进一步健全医疗救助制度。
要特别注意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参加合作医疗,对合作医疗补助后仍有较大困难的农户给予医疗救助。要把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合作医疗工作绩效的标准。要将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范围,农村合作医疗主管部门要规范和完善县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制度,规定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的使用办法以及申请和批准程序。要与民政部门相协调,健全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困难群众参加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问题。
5、进一步加强经办机构能力的建设。
要解决县、镇两级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筹资标准提高后,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加强合作医疗工作机构的能力建设,解决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成为当务之急。各地要按照省编办有关文件精神,健全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尽快落实人员编制。县级经办机构原则上不得少于3人。乡镇专职人员不得少于1人。要将各级经办机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应按参加人数人均0.5元以上的标准安排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费,县级最低不得低于5万元。各市、县(区)要加强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列入第一批信息化建设的县(市、区),要在上半年完成信息化管理工作。
四、解决和处理好有关问题
1、关于门诊补偿问题。在住院率低以及群众互助共济意识低的地方,可以尝试门诊补偿或家庭帐户制度,或将大额门诊费用以及白内障手术、住院分娩等纳入补偿范围。前提是:必须以大病统筹为主,各级资金按规定标准到位;住院补助封顶线达到6000元以上;用于门诊补偿或家庭帐户资金控制在资金总量的15%之内;必须实行有效管理,防止资金流失。
2、各市逐步统一农村合作医疗方案。全国会议要求各省相对统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各地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先由各市统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补偿方案。各县(市、区)方案必须由市级审核同意。对不符合国家和省的指导意见精神的做法,要向省主管部门作书面请示。
3、探索和实行分档补偿制度。云浮市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分档筹资、分档补偿的做法,有效提高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建议各市优先考虑实行分档补偿方案,提出意见,在下年度实施。
4、探索在医疗机构办理补偿支付。为缩减报销补偿环节的工作量,方便群众办理补偿,可探索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直接办理合作医疗补偿的做法。
5、加快信息化管理建设。信息化管理是扩大保障范围、调整管理方式的基础,没有信息网络作保障,难以做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各县(市、区)不论是否列入省的扶持范围,都要主动实行信息化管理,配备合适人员,费用要列入财政预算。
20**年是执行,是我省实施省人大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第五年,也是实施议案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年,各地要认真总结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经验教训,坚定信心,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加强管理,克服难点,完善制度,把我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 上一篇:高层次科研调研报告
- 下一篇:农村医疗合作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