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计划中期评估报告
时间:2022-08-22 10:51:00
导语:十五计划中期评估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十五”计划《纲要》实施三年来,**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科学判断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十五”计划《纲要》实施进展顺利。
一、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情况评估
总体上看,“十五”以来,**发展环境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十五”计划制订的主要预期目标将如期完成,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甚至以高出计划目标1倍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十五”计划原先力图解决的一些问题,进展不够理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尚未到位,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国民经济处于一个新的周期性的上升扩展阶段。2003年全省GDP总量达到9395亿元,“十五”前三年GDP年均增长15.9%,远高于规划提出的9%的目标。按2000年价格计算,全省GDP提前达到“十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已成定局。2003年人均GDP达到20147元,已超过“十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达到2万元左右的预期目标。
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推动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994亿元,年均增长30.3%是规划目标的2.8倍;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14.23亿元,年均增长30.2%,是规划目标的2.7倍,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16.03亿美元,年均增长28.9%以上,是规划目标的2.9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一年上一个台阶,2001年突破400亿元,2002年突破500亿元大关,2003年达到706.6亿元,年均增长27.3%,是规划目标的2.7倍。
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0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180元和5431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2.9%和7.7%,明显快于5%的目标要求。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已见积极成效,消费结构升级倾向明显,住房、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已成为重要的消费热点,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前三年分别为99.8、99.1和101.9,基本实现了《纲要》提出的“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要求。
(二)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五”期间,**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特色农业产业群加快形成,农业产业化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003年农业实现增加值728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下降为7.7%。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提前两年完成建设1000万亩标准农田的规划目标,确保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全面启动3000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与此同时,粮食安全问题开始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工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十五”以来,在加大对传统工业调整力度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临港重化工业的布局,推动制造业的集聚和优化升级。工业经济效益处于全国前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扭转了多年低速增长的局面。重工业增长首次超过轻工业,各类所有制工业呈现全面增长。200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438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6.6%。但部分行业的投资和产能剧增,存在着潜在风险,要素供给制约正在进一步加大。
服务业发展有新的突破。积极实施《**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现代物流业、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26亿元,占GDP比重为39.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891.4万人。“十五”前三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增加约77.4万人,大大超过从业人员每年增加40万的规划目标,有力地缓解了全社会的就业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结构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远未解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服务业的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当前形势和进展来看,“十五”计划提出的“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比重结构”目标较难实现。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全省各市加快了城市宽带网络的建设步伐,基本建成了覆盖本地区的高速宽带信息传输骨干网和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窄带、宽带接入网。2003年全省互联网用户达到34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16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980万户,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有线电视入户率仅为52.55%,按目前的年均递增速度,实现87%的规划目标有较大困难。
信息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百亿到超千亿的历史性跨越,2003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突破1400亿元,通信产品制造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移动通信手机已成为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有60多家企业生产的电子信息产品进入全国同行前3位。软件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8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三,软件企业数量和软件著作权登记数位居全国第四。但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仍然比较薄弱。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效显著。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CAD、CIMS等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面达90%以上,机械、化工、医药、轻工、纺织、丝绸等主要行业的信息化改造,提高了技术层次,推进了升级换代进程。基于“数字**”的一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实现了稳步发展,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金盾工程”、“电子报税”、“数字水利”、“**农网”、“电子口岸”、企业信用查询系统、CA认证中心等重点应用项目已相继建成或启动建设。
(四)改革开放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后进行了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成为全国省级政府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同时,不断创新审批方式,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积极探索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等形式;扩大部分经济强县(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全面建设“四个中心”,全省各类“中心”数量近80个,已经构建新型政府服务平台;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全面推进省级部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转换加快,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体制和政策环境。
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多种形式发展公有制和非公经济,目前全省生产总值中,国有经济约占21%,集体经济约占26%,个私经济约占45%。深化产权制度和劳动关系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由改革脱困向提高竞争力转变,国有企业资产平均规模成倍提高。民营经济在量的扩张基础上,出现了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产业组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许多新变化。以资产为纽带,积极发展股份制、中外合资等混合所有制经济微观主体,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总数占企业总数的41%,产值约占50%,混合所有制经济已在**占重要地位。
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改善。积极推动“信用**”的建设,加快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三大信用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标准开始执行,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专业市场在整合和创新中不断提升,要素市场逐步发展,技术、人才等市场建设步伐加快,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正在逐步确立。但同时应该看到,传统专业市场的优势在减弱,要素市场发展水平偏低的问题远未解决。
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外贸领域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主动适应WTO规则,积极应对非关税壁垒,进出口增幅居沿海省市区前列,对外贸易突破600亿美元,出口突破400亿美元大关,对外贸易依存度上升到55.3%。利用外资规模迅速扩大,合同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亿美元,位居全国第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达1000多亿元。但应看到,**利用外资仍然相对滞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对国外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技术壁垒的能力不足。
(五)科技教育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围绕建设科技强省目标,全省加大科技投入,2003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到180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2%左右,R&D经费支出达到72亿元,占GDP比例达到0.8%,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2.1万项和1.4万项,已连续三年列全国前三位。从技术创新看,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攻关,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攻关项目在全国形成了比较优势。从体制创新看,率先实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全面推行课题制、合同制和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中国**网上技术市场,深化科技规划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等重大措施,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巩固提高,2003年初中入学率98.49%,发展水平居全国前茅。高中段教育稳步发展,2003年初升高比例达到87.5%,基本实现规划目标,列全国各省区第一,**已成为全国各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省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5%,提前3年完成规划目标。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吸引民间资本兴办教育,整合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六大高教园区建设工程按规划顺利实施并逐步启用。成人教育稳步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教育”取得较好成效,各类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职工、农民近500万人,扫除青壮年文盲0.86万人。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推动新世纪人才工程,2003年全省人才总量已达到28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取得显著成效,坚持用人体制市场化取向改革,倡导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异地高层次人才使用制度和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同时也存在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薄弱等问题。尤其是缺乏高新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国际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
(六)城市化和区域发展
城市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城市化综合效应显著,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启动点”。2003全省城市化水平44%,接近“十五”规划规定的目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十五”期间,由于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生态省“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个较快的发展,全省已形成污水处理能力350万吨/日,其中国债项目新增能力190万吨/日。目前全省污水处理率已达到42.3%,其中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46%,污水处理率在全国各省中位于先列。一大批污水处理工程的上马,极大地提高了我省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供水能力达1181万立方米/日,城市用水普及率98.24;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4.8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能力达18337吨/日;全省正在规划建设一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1.0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27.71;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6.85。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城市功能大大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针对乡镇行政区划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撤镇建街”、“撤村建居”带来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问题,及时制定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指导意见,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城多府”、体制不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城市化的政策措施,出台了户籍、土地、投融资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积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的政策环境。全省已逐渐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文明加速普及、城乡加速融合的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蓬勃展开。但在不少地方也存在着把推进城市化简单等同于城市建设的偏差,城市拆迁过程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进一步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组织编制了《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和《**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区域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特色优势进一步凸现。环杭州湾产业带,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和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沿湾、沿路、沿海三大产业带渐见雏形,一批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正在形成。通过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园区),为进一步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
加快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发展。做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组织编制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总体规划,在基础设施先行、资源综合开发、渔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支持下,促进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走具有**特色的海洋经济与陆域联动发展的路子。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有序推进,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超过1.5亿元,在全面完成百乡扶贫攻坚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确定了25个欠发达县,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组织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和“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推动山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使欠发达地区逐步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值得关注的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2003年全省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差距达4.1个百分点,收入总额差距由2000年的2.13:1扩大到2.43:1,人均GDP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差别已经达到3.8倍,全省还有欠发达乡镇211个,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还任重道远。
(七)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前三年,组织编制和全面实施《**省“十五”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基建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六个一千”工程全面或超额完成,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五大百亿”重点工程项目启动实施。
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快,全省水利防洪御潮治涝和抗旱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到2003年底,太湖治理六项骨干工程基本完成;珊溪、汤浦、白溪、下岸、水涛庄、舟山大陆引水等6项大中型水利枢纽建成投产,分水江水利、白水坑、永宁江、芙蓉等4项大中型水利枢纽进展顺利;全省70座县以上城市达到防洪标准;千里海塘、千里江堤顺利完成;千库保安已加固203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千万农民饮用水已改善100万人饮水条件;万里清水河道已建设2200公里;每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衬砌渠道5000公里;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浙东引水曹娥江大闸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快。“十五”前三年,全省新增6000千瓦及以上装机容量180.2万千瓦。2003年底,全省装机容量已达2382.17万千瓦,其中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947.97万千瓦。温州电厂二期、长兴电厂一期、秦山核电二、三期等项目相继建成,华能玉环电厂、浙能兰溪电厂、温州电厂三期等工程进展顺利,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电网建设也在抓紧实施,建成投产了500千伏瓶窑—南桥Ⅱ回线、瓶窑—武南Ⅱ回线、福建—双龙双回线等一批输变电项目,进一步加强了**电网与华东电网的联系。3年间,**电网新增500千伏线路16条,1054公里;新增220千伏线路1602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所32座,扩建35座,共新增主变67台,容量1068万千伏安。历时两年的全省一期农网改造圆满完成,二期顺利进行。西气东输工程2003年底实现通气要求。西气东输工程进入我省的杭州-长兴输气管线顺利建成通气,杭州、湖州、长兴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完成相应配套工程建设,并实现商业化供气。与东海气开发建设的配套项目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
综合交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框架初步形成。铁路前期和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浙赣电气化改造工程、宣杭复线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开工,铁道部和省政府提出按照“扩大路网、提升质量、加快建设、促进发展、发展优势、期到必成”的思路,将共同努力,加快我省铁路网建设,提高铁路现代化水平;颁布实施《**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纲要》,公路主骨架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到2003年底,全线建成杭宁、杭金衢、甬台温、乍嘉苏、金华至丽水和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沪杭甬高速公路拓宽、杭州湾跨海大桥、甬金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公路交通枢纽设施进一步完善;沿海港口和内河航运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建成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00万标准箱,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新增吞吐能力1000万吨,乍浦二期,新增吞吐能力80万吨,开工建设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四期、宁波港25万吨级原油中转码头;杭甬运河已经逐段开工。航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宁波栎社机场航站区扩建基本完成,温州永强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规划实施三年来,尽管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也十分顺利,但仍然出现了电力紧张问题。据估计,2003年因此导致的GDP损失达0.6个百分点。尽管这种能源短缺是全国性的,但也暴露出在制定“十五”电力规划时,对能源的需求估计不足,预测不准。同时,随着城市化进一步推进,汽车进入家庭的时代到来,城市交通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取得新的进展。切实加强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连续7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按照“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开展以“禁、撤、整、改、扩”为主要内容的整顿和规范开发区(园区)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以水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万里河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展,城乡河网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省地表水主要水系中接近60%的断面达到国家一至三类水标准。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以节水为主要内容的灌区配套改造500万亩;颁布实施《**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完成围涂面积41万亩。颁布和严格实施《**省矿产资源资源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围绕“十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秀美山川”,以建设生态省为载体,以建设绿色**为目标,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省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农村农业污染的摸底工作已经完成,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示范区工作深化,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加大了环境违法执行力度,环评制度执行和执行合格率100%。11个市20个主要饮用水源75%的水质良好,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下降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全省经济增长难以摆脱以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为特征的路径依赖,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状况不容乐观。
(九)人民生活水平
积极实施就业为先的战略,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再就业培训以及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2003年末,全省就业人员总数达到2919人。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0年的3.4%上升到2001年的3.7%,2002年的4.0%,2003年上升到4.2%。确保实现“十五”规划确定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仍有一定压力。
社会保障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一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坚持以扩面征缴为重点,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基础管理,健全服务体系,覆盖面和保障能力稳定提高,截止2003年底,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0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达到47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6.8万人;二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求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全面推进,全省所有市县区均已出台政策性文件,制定了实施方案。“五保三无”集中供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积极倡导社会福利社会办,实施《**省老年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积极促进老年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低保制度为主体,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较为配套的救助体系。
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坚持“两手抓”,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卫生资源配置不断加强,目前**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达到2.78张,卫技人员3.8人,医生1.74人,护士0.93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5.45%,卫生厕所普及率73.58%,超过目标要求。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城乡同步、协调发展、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规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全省共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6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101个。但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未得到彻底改变,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缺乏。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2001、2002、2003年分别为3.77‰、3.79‰和3.28‰,明显低于5‰的规划目标。在全国率先建立规划生育公益金制度,部分地区呈现人口负增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4.97岁。但人口结构不合理问题令人关注,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到200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618.9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3.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明显高于103-107的正常值。
二、进一步实施“十五”规划的建议
“十五”后两年,继续保持全省良好的发展局面,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是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关键。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加紧研究,加以解决。与此同时,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经济社会中出现的诸多偏差和失调,或多或少与对发展的认识偏差有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在未来的发展改革过程中,要强调切实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着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基本准则,也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各方面转变那些过于看重GDP,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的观念,转变单纯地向自然索取和征服自然的观念,转变把区域协调发展简单地看作为缩少GDP差距的观念,转变把新型工业化等同于工业的观念,转变把城市化单纯看作城市建设的观念。
(二)切实推进“八八战略”,建设“平安**”,实现新一届政府的工作目标和“十五”规划的有机结合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平安**”,为全省指明了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途径。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发展实践中的总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体现发展工作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又体现了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从“十五”计划制定的发展战略到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有些体现了发展的新形势而不断深化的,如从推进城市化战略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从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到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有些体现了发展的新局面而不断强化的,如从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和山区特色经济到“山海并利”,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从努力再创体制优势到建设信用**、积极推进“五大百亿”、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和机关效能建设等;有些体现了发展新要求而创新的,如从建设**秀美山川到创建生态省等,从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到实施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等。因此,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和“十五”规划提出的战略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要把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平安**”和《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和举措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十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对区域发展的调控
“三农”问题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必须跳出“就农民论农民、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僵化思维,统筹城乡发展,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的繁荣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筹安排。建立完善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有效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加快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制度和机制的探索和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就业者统一、平等、公平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制定温台、金衢丽产业带规划的编制,全面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山海协作工程”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的合作与发展,全面落实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积极推动和参与长三角区域规划的编制,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长三角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通和产业互补。
(四)形成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的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互促共进
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投资体制的改革,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切实加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把就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实现全省城乡统一就业制度。要围绕着继续实施科技强省、教育强省战略,按照“十五”确定的目标,加大对教育、科技的投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营造人才强省的体制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搞好文化“四个一批”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要充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和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形成的“倒逼”机制,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由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向内需与外需协调、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转变,由过于依赖工业带动向工业与服务业共同带动转变,由依赖物力资本为主向依靠人力资本为主的转变。要立足当前,抓紧出台电力发展规划,全力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能源的瓶颈制约;抓紧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强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要着眼长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
(六)以继续扩大内需和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为重点,着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要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着重研究解决投资与消费的失调,切实改变过分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高度关注和切实解决投资领域中过度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加强调控和引导。要抓住当前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促进投资消费内生性增长机制的形成。大力构筑开发大平台,把扩大利用外资作为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努力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等若干个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密集带,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民营经济的新飞跃与利用外资的良性互动。
(三)建立责任明确、行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必须创新规划实施机制。一是强化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规划和目标责任制的衔接,通过年度规划分解落实规划目标,并将其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二是强化行政约束性的规划实施,通过空间布局、资源许可等功能等约束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三是强化规划与投资的有机结合,促进政府职能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的转变;四是强化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做好重大项目的筛选;五是加强对规划的宣传,除涉密外,原则上各级各类规划都应及时对外公布。
要进一步突出规划体制改革与投资体制改革的互促并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十一五”时期规划工作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编制“十一五”重大基本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统筹区域布局,为加强和改善投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在投资审批和核准的各个领域,编制相应领域的专项规划。凡是能编制规划的领域,原则上都应先编规划,后审项目。要编制投资领域的综合规划,在教育、科技、卫生、交通、能源、农业、林业、水利、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战略资源开发等重要领域编制专项规划,突出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生产力布局,按程序报批后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三是做实做深发展建设规划,要按照以规划定项目,能为投资决策提供直接依据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发展建设规划,包括政府投资规划、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建设规划和项目规划,强化发展建设规划深度,提高发展建设规划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在“十一五”时期,我省要以省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审批的规划为基础,建立一个统一、科学、透明的,能为投资审批和核准服务的规划体系。
(四)建立规划的评估制度和调整机制
规划评估是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开展规划的中期评估和后评估,有助于全面总结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和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加强规划实施的有效监督与管理,适时进行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重视规划评估机构建设,赋予其独立的评估职能,保持评估的客观性。要重视规划评估结论,尤其要高度关注评估结论中提到的规划实施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鉴于中长期规划的执行期较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变化,各种短期和长期的、正面和负面的不可预期因素较多,在规划实施期内,建立规划调整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国内外重大事件对规划实施的深刻影响,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对规划进行局部的调整,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要进一步提高规划指标设置的科学性。规划目标的设置,一是要注意目标值的科学性,避免为追求提前实现目标而人为降低要求;二是目标的可考核性,列入规划的指标应能纳入日常监管体系,避免出现“规划制定一套指标、期末考核另一套指标”的现象;三是指标的可统计性,指标的设定要便于监测统计,尽量减少那些靠专项调查或普查时才能得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