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计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2-07-28 04:12:00
导语:社会发展计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全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主题,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主要目标任务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全省生产总值46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0元。财政总收入518.1亿元,增长21.7%,人均财政收入超过1000元。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增产增效。按照“发展新产业、形成新机制、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建好班子”的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支农资金筹措和整合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执行农用地转用计划,注重复垦开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发放种粮补贴15.64亿元,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建立省级淡季化肥储备制度,千方百计保护好、调动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成上饶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赣抚大堤加固配套等项目,完成水库除险加固817座,改造大中型机电泵站107座,推进赣抚平原等八大灌区建设,建成标准化农田10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379.3亿斤,增加8.5亿斤,每亩单产702斤,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养殖业加快发展,肉类总产264万吨,增长7.8%,水产品产量178万吨,增长5.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各类产业化组织实现销售收入667亿元,增长27%;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9个,新增69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龙头企业6个,其中正邦集团超40亿元。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规模扩大,培训农民工23万人,增加6万人。10299个新农村建设试点进展顺利,硬化农村公路1万公里,新增沼气池13万个,解决8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农村电力户户通工程。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5万移民扶贫搬迁任务。
(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上升。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做大经济规模,依托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强化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年工业增加值1806亿元,增长19%,占生产总值比重39.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703.5亿元,增长27.9%。形成了江铜、省电力公司、新钢、九江石化、江铃、萍钢、南钢7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其中江铜超300亿元。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实现工业增加值766亿元,增长36%;94家工业园区投产企业6700家,新增650家;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工业园区达到18家,增加9家。经济运行保障有力,煤电油运供求平衡,全省统调电厂发电355亿千瓦时,增长14%。企业效益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8亿元,增长7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4.8%,上升25.1个百分点。江铜40万吨硫酸和22万吨铜杆线、江铃6万台车用柴油发动机、卡博特4800吨气相二氧化硅、万年青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率38.68%,提高1.58个百分点。
(三)节能减排工作扎实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建立和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省政府与各设区市、19户重点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实行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公报制度和督察考核制度。开展对100户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试点,推进江铜冶炼余热回收、分宜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等一批重大节能项目建设。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组织23家企业和6个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正在抓紧组织启动六个领域100个重点项目的省级试点工作。加快废水、废物处理能力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7.5%,提高8.2个百分点,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1.9%,提高9.6个百分点。实施鄱阳湖、赣江源、东江源等生态保护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万亩,完成造林合格面积114万亩,8条主要河流地表水断面Ⅰ—Ⅲ类水质占75%。
(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重点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着力加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重点领域投入。农林牧渔、科技、文化体育、居民服务、金融等领域投资分别增长27.2%、65.3%、29.6%、190.5%和38%,钢铁、铁合金、焦炭、汽车、水泥等热点行业投资分别下降46.6%、79.9%、60.5%、27.7%和28.7%。房地产调控成效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1%,比上年回落9.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83亿元,增长23.7%。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总数、投资总额均创历史新水平,当年实施78项,较上年增加6项,完成投资301亿元,增长14.4%。高速公路新开工319公里,续建291公里,建成19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70公里。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面完成,井冈山铁路顺利建成,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已经奠基。黄金埠电厂一台66万千瓦机组、丰城电厂二期一台66万千瓦机组、分宜电厂2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并网发电,全年新增统调电力装机188万千瓦,在建电力装机167万千瓦,全省统调电网中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彭泽核电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为该项目争取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公益性设施得到改善,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艺术中心、省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等一批与群众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项目加快建设。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全年共对37个国债项目进行了稽察,促进重大建设项目规范运作。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努力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亿元,增长15.5%,消费与投资增幅差距比上年缩小2.1个百分点。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继续升温,汽车保有量352.3万辆,增加50.1万辆。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00万人次,增长18.7%,旅游总收入391亿元,增长22.2%。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2%,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五)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林权证发放基本完成,国有水利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企业年金试点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顺利实施。江铃、凤凰光学等23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黑猫炭黑成功上市,泰豪科技实现增发,省投资集团8亿元企业债券和赣粤高速9.5亿元短期融资债券成功发行。投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建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公益性项目代建制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试点有序展开。价格改革稳步推进,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改革全面启动,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改革成效明显,平均每个学生减负15.2元。大力推进区域合作,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九江出口加工区一期封关运行,南昌出口加工区和全省电子口岸建设稳步推进,海铁联运规模不断扩大,通关条件进一步改善。对外重点经贸活动成效明显,成功举办或积极参与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第十届厦洽会、首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三届“9+2”泛珠三角经贸洽谈会等一系列重大经贸活动,吸引丹麦A·P·穆勒—马士基公司、法国ABB公司、香港新世界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江西,目前在赣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4家。利用外资继续增长,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8.07亿美元,增长15.9%,总量继续保持中部六省首位。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61.94亿美元,增长52.6%,其中出口37.53亿美元,增长53.8%。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成效,我省企业在纳米比亚、伊朗等国家取得了一批探矿权或开采权。对外工程承包业务进一步拓展,省国际经济合作公司签订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同额2.02亿美元。
(六)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完成4740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13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危房80万平方米。继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农村学生和城市困难家庭学生减少教育支出2亿元。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校招生21.96万人,在校生人数达到77.3万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全面启动,职业教育规模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8.3万人。卫生事业得到加强,204个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基本建成,300个乡镇卫生院完成建设改造和设备购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覆盖84%的城市街道和81%的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40个县(市、区),参合农民达到1221万人。科技投入加大,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成功举办第四届科研成果与企业见面推介会,现场对接签约69项,总投资34.73亿元。集中力量构建吸收高端人才平台,新增2个博士后科技工作站,全省人才跨省流动实现进出平衡。抓住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的机遇,获得国家授予江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3名,人数接近前四届的总和。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进入50户以下、20户以上自然村建设阶段。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成功举办,京九铁路沿线300个农民健身工程试点全面启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5万个,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4%。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413万人、300万人、240万人和190万人,分别增长6.6%、8.4%、4%和23.7%。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100万城市低保对象得到保障,102万生活困难农村居民受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1元,增加931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增加319元,增长9.8%。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合理,竞争力还不强;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少,一些矛盾还比较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努力克服和解决。
二、*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中共江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战略部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第一年。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5200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596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20亿元,增长20%。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亿美元,增长10%。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670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8亿元,增长14%。出口45亿美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1元,增加760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3875元,增加290元,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二氧化硫排放下降2%,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
以上指标中,节能、减排、人口和就业四大类是约束性的,将逐项分解落实,并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考核内容,确保完成。经济增长、投资规模、居民收入等为预期性、指导性目标,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努力完成。
实现以上目标,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进“民生工程”,下大力气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服务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采取适当奖励的办法,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小额贷款规模,大力推动全民创业。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税费减免等措施,使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省级养老保险调剂金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抓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机制。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开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试点。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乡困难群众救助范围。预期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6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355万人、失业保险245万人、工伤保险230万人,分别增长12.1%、18.3%、2%和21.1%。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促使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职工收入。加快城乡生活设施建设,推进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城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供水管网等22个重点市政设施项目建设。硬化和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90%的行政村通公路。支持农村改水、改厕、改栏和沼气建设,解决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建成以工代赈桥梁130座,维修衬砌渠道170公里,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完成深山区、库区移民搬迁5万人,继续实施18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计划,落实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办法。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开发利用耕地10万亩以上,建成抚州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伦潭水利枢纽、山口岩水利枢纽、153座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等项目,加快建设鄱阳湖二期防洪第五个单项、赣抚平原灌区改造、人畜饮水安全建设配套、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基本完成348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0万千瓦农村机电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建成廖坊水利枢纽。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及时发放各种种粮补贴,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力争全年粮食总产380亿斤。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实施淡季化肥储备,加大良种、农机、农技研发和推广力度,抓好动物防疫体系、植保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经营产业化带动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投入科技化,重点培育100个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1000个“一村一品”示范点。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广泛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培育一批优质、安全、生态名牌农产品,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增加10%,农民来自农业产业化的收入增长10%。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整合涉农资金16亿元,在全省再选择1万个自然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优势产业裂变扩张,依托现有重点骨干企业,在铜、钢铁、汽车、机械等方面开发、启动一批新项目,重点推进新钢300万吨薄板、江铜电子铜箔二期、江铃齿轮40万台传动装置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对分期建设的项目,加快推进后续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江铜10万吨铜板带、江铃4万辆轻型客车和4万台柴油发动机等续建项目,建成江铜30万吨铜冶炼等项目。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自主开发、技术引进等措施,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项目,启动实施晶能光电30亿粒硅衬底发光二极管、新时代10万吨生物柴油等项目。对前景较好的现有高技术项目加快扩建,重点抓好赛维LDK300兆瓦多晶硅片、西林科新能源2亿安时镍氢动力电池、晶艺光电8000万支LED发光器件等续建项目。加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在纺织、陶瓷、医药等方面,重点抓好台湾远东集团4.7万锭环锭纺纱、上饶福兴陶瓷原料加工、江中集团余干制造基地等一批新开工项目建设;在电子、机械、材料等方面,重点抓好吉安航盛车载电子产品、奥克斯300万台空调、方大新材料生产基地等新建和续建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新的产业增长极,通过招商引资和企业扩张,推动更多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集聚,着力打造铜、盐、有机硅、多晶硅、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省级产业基地。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发展,推进沿长江产业带建设。实施“十百千亿工程”,重点培育年销售收入超十亿元、利税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旅游集团和商贸集团,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利税超十亿元的核心工业企业集团和重点工业园区,为2010年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超五百亿元、利税超五十亿元的重点工业园区和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利税超百亿元的优势产业奠定基础。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资本运作和再投资能力,逐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积极引进海内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重组改造,组建江西发展银行,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扶持和推进村镇银行发展,鼓励建立多层次的信贷担保平台,积极争取国内外股份制银行来赣落户。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力争今年江特股份、正邦科技、泰豪软件、天施康等企业在境内上市,瑞丰生化在新加坡上市,江西高速控股有限公司、江西煤炭集团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抓好重点领域的价格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扩大峰谷分时电价实施范围,对更多类别用电实行全省同网同价。加大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改革力度,加快土地、矿产等资源价格改革步伐。协调推进投资、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投资项目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实行便捷有效的项目备案制、核准制和审批制。继续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省直管县”试点范围扩大到省财政转移支付县市和财政收入未过亿元的县,扩大“乡财县代管”改革试点范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适应“入世过渡期”结束和“万商西进”的趋势,加快工业、农业、商贸、旅游、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领域开放,积极推进资源开发、金融保险等领域对外开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拓宽利用外资区域,大力引进港澳台资金,积极利用东南亚、日韩和欧美投资。完善开放平台,加快九江出口加工区运行和南昌出口加工区建设,积极申报设立赣州出口加工区、南昌保税物流中心。提升海铁联运效能,加快建立“大通关”协调机制。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建成全省联合征信网络平台和重点企业信用数据库,以完善的信用服务促进对外合作与交流。
(五)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建立顺畅的项目启动机制,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加快用地、环保、节能、安全等审批手续,及时论证、筛选、储备、核准和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协调好项目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尽快启动实施。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衔接和汇报,力求一批重大政策、资金和项目获得国家支持,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和实施范围。充分运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价格优惠等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强化能源支撑能力,电力方面,建成黄金埠电厂、丰城电厂二期,开工建设华能瑞金电厂,加快建设分宜电厂扩建1台33万千瓦机组和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八站十线”工程,做好华能井冈山电厂二期扩建、新昌电厂新建、萍乡电厂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煤炭方面,续建丰城矿务局石上和云庄井、萍乡矿业公司宜萍煤矿,综合治理乐平、丰城、萍乡、英岗岭等地采煤沉陷区。提升交通便捷程度,高速公路方面,开工建设九江至瑞昌、瑞金至赣州、隘岭至瑞金3条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鹰潭至瑞金、石城至吉安、湖口至彭泽3条高速公路,确保建成景德镇至鹰潭、南康至大余2条高速公路,力争建成武宁至吉安、萍乡至洪口界、景德镇绕城3条高速公路,确保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铁路方面,开工建设南昌至九江城际铁路、向莆铁路江西段,续建铜九铁路江西段,做好赣韶铁路和吉衡铁路江西段前期工作。机场方面,抓紧实施昌北机场扩建、赣州黄金机场迁建工程,做好宜春机场、赣东机场前期工作。
(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加快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产业基地、商品主销区或集散地,发展特色鲜明、辐射力强、服务功能全的大型批发市场,抓好南昌昌南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开工建设省供销综合仓储物流中心、宜春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完善面向农村的小城镇商业网络,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发展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方式现代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加快南昌、井冈山、瑞金、萍乡、上饶五大红色旅游区和婺源、鄱阳湖、庐山西海、三爪仑等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并通过资源整合和线路规划,使红色、绿色、古色旅游相互融合,力争接待旅游总人数7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0亿元,分别增长16%和18%。积极拓展新兴服务领域,加快发展家政、保安、医疗保健等服务,有序发展公证、资产评估、信用担保等中介机构,大力发展广告、网络等现代传媒。切实加强服务业价格监管,全面清理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进一步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完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逐步将全部处方药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加强对药品价格和医疗收费的监督检查,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贵”问题。完善房地产价格统计制度,加强对廉租住房租金和“双限”商品房价格监管,整顿房地产交易环节价格行为,规范物业特别是住宅物业服务收费行为。
(七)推进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严格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健全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公报制度,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设区市和部分重点企业,并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环境质量评估考核制度,落实环境保护责任。逐步建立资源和环境破坏经济补偿制度,充分运用价格、财税等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降耗,制定全省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方案,启动节约和替代能源、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节能、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体系等十大工程建设,着力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100家高耗能企业节能、100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100家企业清洁生产等工作。组织实施好六大领域的100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新余等地煤矸石发电、开门子集团干熄焦节能等项目,加快建设华丰铜业有色金属资源利用、艾芬达卫浴公司太阳能热水过滤器、贵雅公司稀土节能灯等项目,建成江铜电炉废渣回收利用、南钢高炉改造及热电联产等项目。切实把好项目环保准入关,完善省级联审制度,对产业政策限制的项目严格把关,对产业政策禁止的项目坚决予以查封。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确保建设项目符合环保要求。加快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继续实施好鄱阳湖、赣江源、东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加强湿地和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推进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示范工程和水土保持崩岗重点工程建设。按照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的目标,植树造林300万亩,退耕还林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万亩以上。
(八)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协调推进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完成80~100万平方米危房改造,建成1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为351所农村初中、3308所农村小学和888所农村教学点配备现代化远程教育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启动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继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稳定高校招生规模,重点提高办学质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科研成果与企业见面推介,整合各类产业化扶持资金,引进国内外科技风险投资资金,形成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合力。继续推进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计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卫生事业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设备购置、危房改造工程,完成214个乡镇卫生院、23个县级医疗机构的改扩建。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开工建设南昌大学一附院科研医疗辅助综合楼、南昌大学二附院医疗中心大楼、省儿童医院门诊大楼扩建,加快建设省妇幼保健院住院部综合大楼、南昌大学一附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大楼等项目,建成省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积极发展文化、体育等事业,加快推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传媒产业发展,着力培植会展等新兴产业,完善大众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开工建设省方志馆、省社科中心楼、江报传媒大厦等项目,续建江西艺术中心、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鹰潭市体育中心一期等项目,建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改扩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省档案馆等项目。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的新跨越至关重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中共江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各项决议,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