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工作事迹:苍龙日暮还行雨
时间:2022-02-19 01:32:00
导语:老干部工作事迹:苍龙日暮还行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高风亮节竞风流,年过古稀写人生。”昌乐县唐吾镇退休干部路海云就是这样一位虽老不服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深受老百姓欢迎的老干部。退休后他“身不卸甲、马不停蹄”,十余载如一日,用自己的行动、智慧和汗水带领群众树文明新风,走富裕大路,使曾经贫瘠的土地终成沃野……
路海云生于1934年,今年73岁,2002年曾被县委老干部局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退休前曾任北展中学校长,退休后回老家唐吾镇南展村定居。这个村约250户,900多口人。路海云外憨内睿,孝敬父母无微不至,帮助群众亲历亲为,奉献社会默默无闻,其平凡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人。
孝敬父母感民心。我们中国人是把孝道看得十分重要的,所谓“千万经典,孝义为先”。路海云与妻子就是把孝道看得非常重要的人。夫妻俩1952年结婚,在孝敬父母,友好睦邻方面,没有红过一次脸,是众口皆碑的模范。夫妻俩争着孝顺老人,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条,其中的例子数不胜数,最感人的是老人卧床不起的日子里,夫妻俩天天象对待婴儿般为老人忙前忙后。夏天蚊蝇多,家中也没有热水器,路海云就专门在院子里建了一个临时浴缸,妻子为婆婆烧上温水,做好洗澡准备后,俩人就从床上小心奕奕地把老人抬到院子里,为老人精心洗完澡,遇到好天气,就多陪老人在外边聊聊天,老人想回屋了,夫妻俩就再把她抬回床上。冬天里天天为老人擦洗身子也成了夫妻俩的日常工作……言传身教中子女从小就懂得孝道,一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年事以高的老人没有受到一点委屈,在知足安祥地去世,享年91岁,村里其它家庭也以此为榜样,处处效仿。
矛盾排查赢民心。“我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是共产党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一系列的好政策给我提供了发展空间,施展才能的舞台。”这是路海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88年退休,被村委聘任为村老年协会主任,一干就是20年。原先村里有觉得父母是个累赘,兄弟间互相推诿,言传身教,子女很小就懂得孝道,甚至不肯赡养老人的不孝子;有争得父母的财权后便弃之不顾,甚至连除夕夜的团圆饭也没请父母回家吃的禽兽儿;有的子女虽然为老人提供经济赡养,但忽视了老人“夕阳期”的精神需要,以致与他们的关系和感情逐渐疏远和淡化,出现了“一家饭桌两家饭”,“一道门里两重天”,“一家两制”,“同屋异梦”的怪现象。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落实党赡养老人的好政策,就成了他份内的事,家庭矛盾排查调解也成了他的兼职工作。谁家有什么困难和矛盾都喜欢找他,每年都义务排查和调解十几起这样的矛盾。村民路洪图有三个儿子,孩子们对待养老问题一直存在分歧,都不愿承担养老义务,路海云多次主动登门调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其主持下,三兄弟父母养老纠纷问题一次性解决,老俩口满意,邻里称赞。
“老年档案”贴民心。在其位谋其职。路海云自担任过村老年协会主任后,为村里年过70的老人都建立了档案,其中详细记录着老人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特别是孩子们的联系方式。一有空路海云就到这家看看,那家转转,遇到老人有困难就联系家人解决。特别是临近冬天,他都亲自到每一个老人的家中,看看被子褥子是否洗干净了,取暖问题是否解决了,碰到孩子想得的不周到的事都亲过问。1991年,在路明亮老人家里,他发现被子褥子没有拆洗,就给他的儿子打电话。原来儿子、儿媳近期在外地打工,把老人的事拖延了,接到路海去的电话,小两口当天就赶回家,为老人拆洗被褥,拉了煤生起炉子。现在村里年终评五好村民、好媳妇、好婆婆都邀请他参加,征求他的意见,他成了乡风文明的排头兵。
服务群众惠民心。“自已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路海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98年承包了村里13亩果园,为解决水源不足的难题,他出资在果园里打深水井一眼,并铺管道350米,每年家庭收入超过5万元。2000年是个大旱之年,他家果园周围所有水浇地水源都干涸了,只有这一口井勉强满足周围50多亩地浇灌的需要。这年秋季,他出资将水井加深了3米,与周围群众一起,铺设了1000多米水浇地管道。2001年11月,在群众的要求下,他专门请朱汉镇打井队,用了半月的时间把井加深到19米,铺设输水管道达到2000多米,周围200多市亩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每年就可为群众节约20多万元。村里的群众说得好:路海云做了村民想做的事,是村里老人的贴心人,村民致富的热心人。
- 上一篇:克服三种思想障碍 带头争做文明老人
- 下一篇:老干部工作事迹:流光溢彩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