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产业的理论研究和战略思考

时间:2022-02-18 04:25:00

导语:对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产业的理论研究和战略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对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产业的理论研究和战略思考

在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核心化以及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的背景下,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家庭照料老年人的功能的不足。在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其中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社区机构占所有便民机构的85%,为一部分急需照料的老年人提供了寄养或入户服务。但是在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还缺乏宏观的政策指导。管理人才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少,需要进一步规范、发展和提高。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高度,以老年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定位、规划和发展。

一、社区助老服务是居家养老的重要依托

如果说家庭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生活领地的话,那么家庭所在的社区就是他们晚年生活的第二空间。老年生活是一种休闲生活,但是由于体力衰退,使他们的活动空间受到很大限制。中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表明,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50.1%,在家门口活动的占65.5%,经常在市内活动的占15.6%,经常离开本市去外地活动的仅占1.4%,这说明大多数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是在居住社区之内。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

社区服务是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是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专业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的加速发展,人们对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来完全由国家承办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满足不了客观的需要,转而由社会和国家分担,于是社区服务在工业国家进一步发展。

法国已有900个地区制定了专门的社区服务计划。社区提供的服务包括老年人找佣人,上门服务等。

英国制定的一项支持社区料理的10年政策已经帮助许多老年人免于被送进收容院。"为社区服务"已成为英国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计划中的组成部分。地方当局提倡"好邻居计划",社区工作者已经把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组织起来进行互助。"关心老人"的社区志愿服务人员定时探望老年人,并为他们担任顾问,提供咨询和其它服务。

德国的社区服务包括:做饭、料理家务、服饰饮食起居、采购、咨询、探望、陪同外出、出租轮椅、流动图书馆、游览、日间护理以及娱乐及康复治疗。

日本的社区服务包括,派遣家庭服务员,其任务是护送老人看病、料理家务、购物、养护委托、电话咨询以及家庭护理等。

为了解决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给老年人居家养老所带来的矛盾,国际组织和学术界极力主张大力发展社区助老事业,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1992年维也纳老年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强调"应设法使年长者能够尽量在其自己的家里和社区独立生活",并为此建议"社会福利服务应以社区为基础,向老年人提供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方面的服务。"1991年《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强调"老年人应尽可能长期在家里居住"和"老年人应该得到家庭和社区根据每个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而给玉的照顾和保护"。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老龄问题宣言》再次强调"大会注意到全世界发生史无前例的人口老化现象……确认老年人有权享有追求和获得高程度的健康的权利;随着增龄有些(老年)人将需要全面的社区和家庭照料。"大会通过的《2001年全球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的奋斗目标》中把"支持以社区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服务与照顾,并组织由老年人参加的活动"列为八大奋斗目标的第三项。1997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三十五届会议临时议程》对1999国际老人年的活动重心包括"吁请各国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制定综合战略,以满足老年人在其家庭、社区和社会公共机构内个别得到照顾和供养的更多需要,其中应考虑日新月异的社会一一经济、技术和文化环境。"这再次表明,满足老年人在家庭、社区获得服务是跨世纪迎接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对社区助老服务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在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核心化过程中,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不仅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含义。

从社会学的观点看,现代的社区助老服务既不是单纯的慈善事业,也不是狭义的贫困救济,而是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老年服务保障。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他需要和社会、和家人进行感情和信息的交流,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他不能离开家庭,也不能离开社会。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和邻居就显得更为重要。落叶归根和尽享天伦之乐是老年人的普遍愿望,因为只有通过家人的相互关怀与支持,和邻里亲友的交往和谈心,才能表露和交流情绪和感受,消融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苦闷与烦恼,得到精神慰藉和寄托,形成愉快、和谐的心理状态,排除老年人常有的孤独和失落感。但是居家养老愿望的实现,在现实情况下,要借助于社区助老服务。国外把社区助老服务比喻为居家养老不可缺少的条件。发展社区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发挥代际之间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互动,使老年人不离开家庭、不脱离社会,继续与家人和社区不同年龄组的成员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家庭中,这完全符合1999年国际老年人年"让人们重视老年人融入社会"的宗旨。

从经济学投入产出的观点看,居家养老与住养老院的公共机构寄养相比,前者具有支出少,收益大的绝对优势。老年人在家里过晚年,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物质资源(住房、家具、耐用消费品和生活设施等),而且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安排饮食起居,既提高生活质量,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公共机构场所对于高龄多病和无人照料的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必要的生活场所:但是,对于通过社区住老服务可以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却不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只能加重个人和子女的经济负担。以北京为例,现有的200寓所养老院一般收费标准为: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每月400-500元,半自理的,500-550元,完全不能自理的,650-700元。如果付出少量的服务费,可以居家养老的老人,舍弃已有的资源不用,另行交费入院养老,无论对个人或国家来说都是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发展我国社区助老服务产业的设想与建议

敬老、爱老和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老年人通过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能够在经济供养上得到保障,但是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与高龄化加重和家庭核心化与小型化的发展,以北京市老年人口的家庭状况为例,1999年人口调查资料表明在有老人的家庭中,一对老年夫妇的二人户占27%,老年单身户占7%,二者相加共占34%。这就说老年人需要照料的越来越多,而家庭成员对照料老人已感到力不从心,困难越来越大,迫切需要由社区提供助老服务。

北京市老年人最需要的社区助老服务中,需要入户护理服务的占22.6%,需要日间服务的占22.1%,需要入户家庭料理的占13.9%。需要送饭上门服务的占15.5%,死者合计需要社区生活服务的老年人占74.1%。北京市现有老年人180多万,其中需要社区生活服务的老年人超过130万。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指出要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等,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建立了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一部分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安度晚年创造有利条件。但是社区助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还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有待进一步发展。

综观国内外助老服务的实践,结合老年学的有关理论,特对社区助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原则,提出以下建议:

1、社区助老服务是迎接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需要和促进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理论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社区助老服务不是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内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要在政府的扶持下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发展。走产业化道路,逐步形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

3、坚持自立与互助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充分动员年轻人和年轻型的老年人参与自愿助老服务,增强老年人的自立能力和代际间的互助意识。

4、社区助老服务的重点不是集中供养老人,而是对老年人的家居服务,使老年人尽可能在家里安度晚年。

5、要以发展的观点开展社区助老服务,把帮助老年人,实现五个"老有"作为发展的方向,全方位地向全体老年人提供不同层次的助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