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强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22-10-26 11:31:00

导语:经济强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经济强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殚精竭虑谋发展同心同德建强镇

——xxx经济强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促优扶强、建设经济强镇,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贵州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年,我镇被列为全市首批建设的30个经济强镇之一,建强时限为四年*。在市、县作出关于推进经济强县强镇建设的决策后,我镇党委、政府把经济强镇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来抓,为实施科教兴构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谱写了新的篇章,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强镇建设的工作效果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200*年1-10月,全镇gdp实现117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财政总收入完成5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工业增加值完成10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以公路为标志的交通建设,以水电为标志的能源开发,以程控交换、移动通讯、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的通信发展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改善,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强大的后劲。

城镇化进程加快:通过新区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城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1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37%,比上年增长1.6%左右,现代城镇的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

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科技进步:200*年,全镇科技贡献率达41.5%,xx茶场的“xxx”牌苦丁茶荣获全省“优质苦丁茶荣誉称号;教育发展:全镇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三部委的验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有效推进了依法治镇进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35%,比上年同期增长0.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达到了市、县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各项指标要求;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卫生、体育、精神文明等其它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年来,我镇建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的困难和问题。1、经济总量小、基础差。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业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镇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与市内各建强镇相比,仅处于中偏下的水平。2、重点项目拉动效应不明显。一年来,xxx经济的发展,一是得力于xxx水电站的拉动;二是得力于财政在以公路和城镇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入;三是得力于以真诚守信和良好服务抓项目招商。但由于省、市安排到我镇的重点项目少,使得经济发展拉动效应不明显。3、优惠政策的执行和兑现难。省、市、县虽出台了强镇优惠政策,但政策几乎没有兑现,主要原因是市、县对应部门没有按文件要求放权,部门自身利益较重,条块分割矛盾突出,部分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等。

二、强镇建设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与加强领导相结合

——提高认识,上下形成合力

今年1—10月,xxx党委、政府对《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强县建设的意见》(x党发[2004]6号文件)、《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经济强县强镇建设的意见》(市发[2004]6号文件)和《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经济强县强镇建设的意见》(x党发[2004]20号)文件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意见。通过学习,全镇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明白加快推进经济强镇建设就是坚持xxx执政“六风”(即:党风廉、政风清、民风淳、学风浓、会风好、作风实)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全镇上下建设经济强镇的热情;通过学习,全镇上下更加明白建设经济强镇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必须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能,集全镇之智,才能变希望为现实的深刻道理。通过反复学习和督促,全镇上下普遍提高了强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理清了发展思路,形成了发展合力。

——制定方案,明确奋斗目标

为使强镇建设有计划、分步骤进行,镇党委政府从xxx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组织人员深入调研,制定了《建设经济强镇实施方案》。《方案》经镇党委政府在认真领会建强文件精神后,立足镇情,反复研究,提出工作思路,拟出草案,展开讨论,充分酝酿,经多方征求意见后修改定稿。《方案》立足我镇强镇建设的基础和条件,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为我镇强镇建设绘制了发展蓝图。

——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为把建强工作落到实处,年初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强镇建设总揽全局,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决策思路,围绕《建设经济强镇实施方案》,将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多项重点工作列为强镇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制定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奖惩措施,明确分管领导、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

——加强督查,确保政策落

一是由镇建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建强考核办法对相关单位进行年度考核和综合评价,并接受县、市建强办检查考核和监督;二是实行激励奖惩制度和动态管理办法,对连续两年考核指标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单位,坚决追究单位领导责任,其单位领导是后备干部的,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该调整的要调整。年度考核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过考核要求的,除给予集体奖励外,还对单位领导予以奖励,对在建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三是将镇建强工作纳入镇直机关、各村委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确保扶优促强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由于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奖惩严格,督促有力,充分调动了各级的积极性,各行各业都为强镇建设献计出力。

(二)调整布局,优化结构与财源建设相结合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结构调优、规模调大、品质调好、效益调高”的要求,切实搞好农产品品种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为强镇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我镇1.6万亩优质水稻和5000亩优质玉米喜获丰收,全镇水稻总计10403吨,户均达1155公斤,玉米总计5420吨,户均达601公斤;1.2万亩优质烟现已入库186万斤上中等烟叶;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立畜禽产销协会,发展养殖大户832户,生猪存栏2.7万头,出栏3.8万头;大牲畜存栏8655头,出栏1850头;山羊存栏5230只,出栏8300只;家禽存栏27万羽,出栏36万羽;禽蛋产量512吨;肉类总产量4650吨;水产品产量40吨;在郊区建无公害蔬菜基地2个,面积达2000亩;发展苦丁茶基地2个,面积达2194亩,兴建了苦丁茶、优质米等农产品加工销售点。同时,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各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养了276名青年农民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组建了一支农副产品流通经纪能人队伍。

——营造宽松环境,促非公经济发展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能够充分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的机制、氛围和环境,努力推动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执行“五放”、“五给”、“五不限”政策,不断推动我镇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截止2006年12月,我镇共有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602户(其中外商有285户),从业人员1850余人,注册资金850余万元。今年与去年同比增长12.3%。同时,我镇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构皮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x党发[2006]15号文件),将xxx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试验区,采取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全面对外开放,做强招商引资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两大开放战略,从政府、企业和民间三大渠道做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走出去”方面,我镇组织镇村干部采取参观考察等方式,到发达地区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和管理理念;鼓励发展后劲足、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和产品,拓展市场,形成规模。“引进来”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环境,大力引进人才、项目、资金、信息、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强镇建设以来,在项目的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先后引进了重庆客商投资80万元兴建xx砖厂,湖北客商xx投资80万元兴建xx气体厂,2004年又引进xxx公司投资528万元兴建xxx工程,投资180万元的xx宾馆也落户我镇,向上级争取资金295万元投入车站建设,争取国债资金200万元投入城镇供水改造工程。

(三)重点突破,城镇建设与文明建设相结合

——提升城镇化,铸造亮丽xxx

城镇化是建设经济强镇的重点,镇党委政府立足于“建好小城镇,服务大电站,谋求大发展”的构想,按照“完善规划、改善功能、美化环境、提高品位”的工作思路,基本形成了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分区合理的新兴小城镇,有效对接了强镇建设。目前我镇建成区面积达2.6平方公里,街道总长5.5公里,形成了“四纵三横”的镇区格局,提前完成了规划建设目标,完成硬化路面5400米,路面硬化率99%,完好率99%;城区自来水普及率100%,日供水能力达2000吨,排水系统完整,管道畅通,运行正常;供电普及率达100%,实施亮丽工程,安装了高杆灯和120套路灯,集镇亮灯率100%;新设果皮箱58只,购进大叶香樟树800多株,补植行道树333株,绿化街道2000米,镇区绿化覆盖率达25%,人均绿地面积5平方米以上;安装程控电话3000门和ic电话亭,开通移动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通讯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电话普及率达35%以上;开通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实施了农贸市场的两期整容,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牲畜交易市场已正常投入使用。

——精神文明与时俱进,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

全镇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带创建全面开花,深入农村。2006年围绕“富、学、乐、美”和镇党委提出的“富的路子、学的本子、乐的调子、美的院子”四子工程进一步深化了“四在农家”活动,兴建10个常规示范点,3个高规格示范点。

——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

加强公务员的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坚持树立“xxx兴衰,人人有责”的理念,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全身心投入,为国家负责,为人民负责,为自己负责,以一流的工作实绩报效祖国、报效人民。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积极推行“六个一”工作要求,创建基层满意的“五有”站所,改进机关作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政府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一切工作都服从、服务于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各部门形成了讲效率、谋发展、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德法结合,社会长治久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德治、法治相结合,积极开展“四五”普法工作,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盗窃机动车等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为强镇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下步工作设想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我镇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加快发展。按照省、市、县的发展战略部署,扎扎实实地推进强镇建设,扩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大胆创新。重点抓好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文明的创新,冲破发展障碍,创新发展机制,优化经济强镇的发展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动力。

(三)全面开放。加大“走出去”、“引进来”的力度,扩大重点项目的引入,加强人才、管理和技术的引进,夯实经济强市的发展基础,加快小康社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