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基层党支部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2-09-24 09:41:00
导语:院基层党支部工作汇报材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组织和领导广大党员、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执政党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基层党组织充满活力,整个党组织才能朝气蓬勃、坚强有力,才能发挥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才能在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中有效发挥作用。
近年来,中科院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确立了新时期办院方针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历史上最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基层党组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认支部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知识创新工程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一、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现状
当前,从总体上看,中科院京区单位基层党支部在本单位的全局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京区党委2003年初的一项调查,人们对“党支部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的看法上,认为“充分发挥了作用”和“作用发挥得较好”的分别占了10.6%和58.7%;而认为作用发挥“一般”和“不够好”的分别占26.3%和1.7%。这表明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绝大多数基层党支部都能够做到自觉履行职能,积极投身于创新工程的实践,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基层党支部的工作也暴露出了一些弱点,集中表现为党支部自身建设与形势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内容老化。一方面,组织生活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京区党委的调查中,认为组织生活的“内容缺乏吸引力”的占71.5%。这一数据表明,在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中,支部组织活动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组织生活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增强组织活动的吸引力,满足广大党员学习重大理论、加强党性修养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已经成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支部定位也存在着一些不明确的现象。尽管在同一项调查中,认为支部应“保证中心任务完成”的占62%,但是党支部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又和工会等群众组织的活动无法区分,与中心工作相脱节,从而削弱了党组织存在的价值。
2.工作方式陈旧。目前,基层党支部普遍认为传统的“”缺乏有效的形式来吸引党员参与,凝聚他们的共识,使他们受到教育和启迪。调查中,半数以上被被调查者认为组织生活的形式较为单调58.7%,活动方式亟需改进58.1%,从而导致支部活动未能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
3.制度建设滞后。在调查中,认为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原因是“缺乏制度保障”的占64.2%,而提出要“健全组织生活”的占61.5%这说明科技创新使得科技队伍创新实现了大的跨越,但是党组织在制度建设上却没有跟上步伐,还没有形成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在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党费缴纳制度、出国党员的管理上,还有许多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此外,对支部工作还缺乏一定的激励和评价。支部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些情况不利于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4.支部作用不明显。目前,在一些基层单位,党支部的作用无足轻重,支部工作同中心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较为严重,缺乏有机融合与渗透;有的干脆成为行政部门的“附属物”,很少开展党的工作,部分支部甚至处于不作为的状态,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切实体现出来。
5.两难困境。一方面,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对党的工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而基层党的干部对此则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才能满足这种期望。另一方面,党组织传统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又不能引起党员的足够兴趣,这使得支部普遍感到压力很大、责任很重。同时,一些基层行政领导对支部工作的态度处于矛盾之中:既寄予厚望——希望支部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中心工作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同时又担心支部组织过多活动会影响中心任务的完成。
6.角色转换。随着形势发展、党的中心工作和领导体制的改变,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发生转换。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职能定位边缘化。基层党组织由过去的领导核心转变为政治核心,由过去直接领导单位的业务工作转变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党务干部兼职化。目前,绝大多数党务干部包括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已经兼职化,专职党务干部已是个别现象。三是党的活动业余化。由于党的中心工作任务变化及党务干部兼职化的缘故,党组织的活动已由过去主要利用工作时间开展,改变为更多地利用业余时间开展。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基层党的工作还出现了以下两个变化,使党组织的活动在新时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党员数量和结构出现了变化。京区单位党内统计显示,1998年,京区单位在职党员7754人,离退休党员5069人,学生党员1256人。截止到2003年底,以上数字分别为:8708人、6853人和5987人。可见,党员无论是数量还是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研究生党员增长显著。这其中,随着离退休职工、非在岗职工日益增多,非在岗的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在研究所内部,出现了创新基地内、创新基地外的差别;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等不同工作内容的差别。另一方面,在一些单位,研究生党员已占基层党员数量的三分之一强。研究生党员既有积权参与基层活动的强烈愿望,也有因为流动性大、归属感不强等原因造成的参与困难。他们的存在使得基层党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总体来看,离退休党员、研究生党员、在职党员三分天下,在基层工作中表现出不同的定位和特色。二是基层支部书记的队伍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深入开展,一批年轻的科研和管理骨干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并兼任了基层的支部书记调查也显示多数党员对这种现象持肯定态度,占68.1%。这使得支部书记队伍出现年轻化、兼职化的特点。他们的业务素质普遍较高,但对党务工作的知识和经验、能力相对不足,即作为支部书记的“职业素质”不高,在基层党政配合上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同时,由于有进入和未进入创新工程的差别,支部书记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力度出现了不平衡,这直接影响了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
二、对问题的基本分析
针对目前基层党支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其根源在于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的“不适应症”。这种不适应症与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紧密相关。从宏观上讲,当前我们国家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微观上讲,中科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基层党支部的定位不清晰。这是知识创新工程中困扰支部的首要问题。定位不清晰导致很多支部对上级党组织赋予的工作任务采取被动接受、形式主义的态度。而基层党委对党支部的工作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也使得支部工作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其次,对于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缺乏科学的职位描述,缺乏系统的量化分析,缺乏合理的业绩考核和激励。因此,在一些研究所中,与业务工作相比,支部工作也就缺乏足够吸引力,从而影响党的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第三,支部工作的方式中有局部的改革,但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思考,一些有创意的想法不能付诸实践或推广。这些都使得支部的角色定位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极少数党组织处于一种涣散状态,党员的先进性没有体现出来。
基层党的工作理论探索滞后。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工作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把党的理论、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好、领会好,并结合实际加以贯彻落实,为知识创新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基层党组织必须抓好的系统工程。但是,目前基层党组织对党的理论和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规律深入研究、探索的不够。这是造成一些基层党组织因循守旧、工作被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制度化的呼声和要求十分迫切。调查表明,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导致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强的重要因素。当前,对基层支部的工作需要从思想层面、资源层面和效果层面进行制度化的确认。即建立基层支部工作制度化的目标:思想上重视、资源上保证、效果上强化。同时,对于支部而言,首先是工作的定位必须明确化。即围绕中心、渗入中心、服务中心;其次是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得到确认,即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再次是工作的目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要针对党员的需求和实际加以正确的引导。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普遍开展的支部工作考核是加强制度化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
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党务人才缺乏。支部书记兼职化是当前党支部工作适应新形势所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基层行政领导在不影响科研业务的同时兼顾党的工作,有利于做到党政“双肩挑”,实现党的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当然,兼职化也造成目前具备专业知识的党务人才还比较缺乏,必须加强培训并建设系统的培训体系,使兼职的支部书记们具备专业党务知识,以适应知识创新工程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
党支部的创新意识应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也对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原来党支部组织学习时通常采取集中读书看报的方式,大家没有怨言,现在信息的获取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方式,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然而,一些党组织和从事党的工作的同志思想不够解放,工作中习惯于老一套做法。不能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之上级组织监督指导不力,往往使党组织的活动流于形式。
党办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作为党委的参谋助手和联系党员与职工群众的桥梁,党办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实践表明,党办工作是基层支部建设的一面镜子,凡是党办作用发挥较好的单位,其基层支部建设就能取得明显成效。然而,由于兼职太多、精力不够等原因,目前一些基层单位的党办并未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功能,对党支部建设未能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对立的,也是统—的。我们认为,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就是要善于从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寻找答案,寻找出路。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党支部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大党建创新的力度,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以改革的精神努力推进基层党支部的建设。
(一)找准定位,明确任务,当好领跑者和推动者
科技创新是我院的中心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各级党组织最重要的职能。调查显示,认为党支部最重要的职能是“保证中心任务的完成”的被调查者超过六成占62%。可见,多数基层支部对自身的定位是明确的。作为科研院所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层党支部在新时期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即:把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最高目标;把贯彻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建设国际一流研究所作为基本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基层党支部要围绕中心工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团结战斗的核心、改革发展的发动机、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要注意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正确处理好党的工作与各方面工作的关系,在全局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扩大参与,科学决策,推动党内民主制度化
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关于党内民主的一系列完备的制度体系,如民主生活会、评议党员、党内选举,等等,这些制度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基层组织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折不如地坚持好、落实好。同时,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制度。
实行党务公开,为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提供条件。党内民主需要制度来保证。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疏通和扩大党内民主渠道、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为目的,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强化党内民主参与的力度,使党员能够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集体智慧,推动研究所的各项工作。
大力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为党内民主的实现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工作平台。
(三)加强考核,效能导向,促进支部工作规范化
调查显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开展党支部年度考核工作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其中,认为考核“很必要”和“必要”的分别占16.8%和53.6%,合计70.4%。这反映了基层对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科研单位特点的党内考核制度的呼唤,也是改变长期以来对基层工作缺乏有效监督的措施,更是推动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必要步骤。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基层党支部考核的工作体系。
关于考核的基本要求。一是建立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其基本要求就是以效能为导向进行考核,着眼于激活支部的创新活力,提高支部自身建设能力,以具有现实功能、收到实际成效为最终目的。二是明确考核规则。考核应从实际出发,规则应有强烈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又不脱离支部工作的实际。这就要求基层党委应对支部工作的现状有清醒的判断,对如何建设基层支部有清晰的思路;支部书记应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关于考核内容的设计。首先应突出重点。既要坚持对支部工作基本内容的考核,如关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党员管理教育等,也要体现灵活性,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完善考核的范围。其次是发扬民主。应组织支部书记认真讨论,根据他们的建议确定考核内容。对支部自主开展活动且收到良好效果的经验予以认可并纳入考核范围。再次是分类导向。即根据工作的性质不同而设计不同的考核标准,同时通过分值变化,逐步引导支部工作的侧重点。
关于考核的操作方法。一是循序渐进。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探索建立制度化的考核模式,从制度上保证考核工作的延续和基层工作的持续开展。二是越级沟通。基层单位党办应在考评前,充分听取普通党员的意见。三是以表扬为主。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对获得优秀的支部予以公开表扬,同时增拨其下年度活动经费作为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支部则予以调整,并及时加强对调整后班子的培训工作。
关于考核中应注意避免两个倾向。一是工具化倾向,即为了考评而考评,完全不顾基层实际和特点。要避免这一点就需要在设计考核内容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对一些重要的工作和亟待加强的方面,坚持有为;对一般性工作和工作方式的问题,则坚持无为。二是技术化倾向,即完全依赖考核指标。要避免这一点就需要认真调研,分析基层支部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把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开展考核工作。
(四)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增强支部工作创造力
在支部工作中,支部书记的素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调查显示,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培训和进行经常性研讨交流分别占65.9%和70.4%。这一数据不仅显示了加强培训的必要性,而且凸现了加强培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基层支部的培训体系建设。首先,研究所党委应树立开放意识,从过去以单向灌输、封闭式教育转为互动式、开放式教育,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素质和工作的水平。其次,上级党组织和有关单位应为支部书记培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应将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单位的干部继续教育和绩效考评体系,确保支部书记培训落到实处。
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在培训的方式上,应采取立体式、交互式的方式加强培训效果。注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培训的质量。同时,应树立“大培训”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既结合科研单位实际,又接触不同领域和系统的工作,使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视野不断开阔。
突出重点,分类培训。针对支部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如对科研人员兼职党务工作的,应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和基层党务知识的培训;对党务工作者则应加强科研知识、科技政策、科研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通过分类培训,使党支部书记掌握做好党的工作的本领和技能。
(五)以人为本,完善机制,不断增强支部的执行力
创新基层支部的话动内容和工作方式,很重要的是解决执行力的问题,即增强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问题。缺乏执行力将直接影响党组织对既定目标的实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即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来保证上级指示的贯彻和本单位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用制度保证执行力,首先要制定基层支部书记的岗位责任制。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在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规范支部的工作定位,明确支部书记的工作范围,使支部书记的工作有目标可循。由于支部书记在基层组织工作中处于纽带和领头羊的地位,他对岗位职责的认知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支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际状况。所以,建立支部书记的岗位责任制是提高支部执行力的前提。
用制度保证执行力,必须选准选好基层支部书记。选什么样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对于党支部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尤为关键。据调查,由基层领导干部担任同级的党支部书记是比较适宜的。此外,结合研究所的实际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通过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最大限度地提高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也是提高支部书记能力的有效措施。用制度保证执行力,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当前,必须在发扬党内民主方面下功夫。发扬民主有利于调动普通党员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团队和组织优势,从而避免支部书记单枪匹马抓工作、搞建设的局面,有利于保证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用制度保证执行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把基层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以往只关注物的方面转变为更多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支部要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关心广大党员,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用制度保证执行力,必须为加强基层党政配合创造条件。这里主要是指党办应该发挥协调作用,为基层党支部和行政配合牵线搭桥,创造沟通和交流的环境。例如:在新支部成立之前,党办和基层行政领导充分沟通和协商,为党政配合奠定良好工作基础。在支部工作中,鼓励支部邀请基层行政领导列席党员大会并介绍科研规划,为党政配合创造良好工作氛围。在支部考核中,党办还应支持支部就自身工作征求同级行政领导意见。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和提高支部的工作执行力。
(六)全员参与,尊重首创,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它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运用目标管理来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它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队学习。它是一种组织化的学习,是未来组织的发展方向。基层党支部建立学习型组织是适应时代要求、提升自身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需要。党支部要自觉适应时展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每个党员要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观念,争做学习型人才;这是基层支部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建立学习型党支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手段,确立全员参与、终身学习和竞学真学的新理念。这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其次,要紧紧围绕我院知识创新工程,协调各类资源,制定适合于基层支部全面系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并且要充分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首创精神。第三,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制度和考评机制,促进学习的不断深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注意发挥各类学习载体的作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自觉履行党支部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永远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